APP下载

明体裁 品语言 学方法
——浅谈小学说理文的教学

2016-04-17龚赛容宁德市华侨小学福建宁德352100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体裁事例文章

龚赛容(宁德市华侨小学,福建 宁德 352100)



明体裁 品语言 学方法
——浅谈小学说理文的教学

龚赛容
(宁德市华侨小学,福建 宁德352100)

要避免把说理文上成品德课,不妨从文章体裁、说理方法、说理语言等几个维度出发,还说理文教学以“真面目”,更好地体现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

说理文;体裁;说理语言;说理方法

小学阶段,说明类文章主要包括两种类型,一是“说明事物”的说明文,二是“说明事理”的说理文,其中说理文较说明文要更抽象一些。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选入《说勤奋》《滴水穿石的启示》《谈礼貌》《学与问》《学会合作》共5篇说理文,虽然篇目少,可在中高年级的教学价值却不可忽视。文本中说理文要达到的说理目标并不是特别晦涩深奥,在课文感知、主题把握上难度也不是很大。可教学实践中却发现,一些教师把教学中心置于文本道理的分析上,让语文教学成为品德学科教学,这是不恰当的。笔者认为要立足语文课程性质,基于文体特征,从文章体裁、说理方法、说理语言等几个维度出发,真正落实语文课程标准所强调的“当阅读说明类文章时,需要使学生抓住要点,了解常用文章的说明方法”。

一、了解文章体裁是前提

说理文在表达上具有言之有理、言之有物、言之有序的特点。一般看来,说理文的重要方法是举例论证,但是如果这些事例没有经过有效编排,就难以形成内在的逻辑性,也就不容易使人产生信服感,甚至不能说是一篇说理文,而只是普通的叙事文了。因此,在教学时要让学生初步了解说理文体裁的独特之处,引导学生感知文章说的是什么“理”,如何说清“理”,这才是说理文体裁教学的核心要义。

《说勤奋》是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学生接触的第一篇说理文,安排在四年级上册。教学时,笔者从课题入手,引导学生理解文章题目,借以明确文章体裁之差异。课始向学生发问:什么是“说”?学生能够想到,“说”是论说与谈论之意。教师发问:“勤奋”指的又是什么?学生很容易答出是勤劳和发奋的意思。此处两问,学生就明白题目《说勤奋》的意思了,指谈论和勤奋有关的话题内容。接着,教师进一步引导:从“勤奋”这一话题出发,大家认为作者可以从哪些方面进行论说与谈论?在师生的分享交流中,教师对说理文的引出便水到渠成:这篇文章和以前接触过的文章有一些区别,它是作者以一个话题为中心展开,用这个话题向我们传达一个道理。像这样有中心、讲道理的文章就叫做“说理文”。同时,教师可顺势告知学生说理文通常的结构,诸如提出论点、论证论点、对观点进行总结等等,让学生在学习文章之前即可以事先了解到这种新体裁所具有的特点。

等到五年级学习说理文《滴水穿石的启示》时,因为有了说理文文章体裁的前期认知储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必急于切入主题,而是可以带领学生回顾文章体裁的特点,将文章体裁视为切入点,带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适当了解说理文的体裁、特点等项内容并不是可有可无之举,也并非是对课堂主题的淡化。实际效果恰恰相反。由于说理文在小学语文教材里面数量不多,若使学生一次了解说理文特点并不是特别容易,在每次上课伊始做个回顾复习,以强化学生的记忆是非常有必要的,对于课堂上正式学习内容的开展也必定是非常有效的。

二、品悟说理语言是重点

教师带领学生品读并感悟说理语言,是说理文教学的又一重点。说理文的语言表现具有确切与简洁的优势,注重精准表达客观事理。同时,句子内部或者句子之间,甚至是事例之间,都有非常明显的语言逻辑关联,这一点同说明文具有较强的相似性,教师可以尝试着迁移说明文的语言感悟教学策略。

比如说理文《学会合作》采用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的写法,使读者在感觉作者遣词造句倍感亲切的同时,不知不觉融入到作者的说明事理中,了解到何为合作、合作的方法等,也了解到层次分明与条分缕析的写作技巧。而篇末的点睛之笔,“只有学会与别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则让说明的事理得以进一步强化。在探讨怎样才能卓有成效地合作这个问题时,文章利用两个具体事例,充分说明只有拥有良好协作精神与自我牺牲品质,才能使合作达到良好状态。教师可组织学生开展合作学习:“仅举前一个例子够不够?如果不够,为什么?”学生通过个体思考,合作学习得到答案:不够,由于只举前一个例子仅能够说出合作要有协作精神,但是后面的一个例子则进一步说明合作对自我牺牲品质的需求。两个实例可以让事理更有说服力,同时更严密地彰显说理文语言之间的逻辑关系。

《滴水穿石的启示》这篇文章的语言应用,同样可以很好地说明说理文的语言特色。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善于去挖掘教材独有的特点,用教师的引读,学生的接读方式,带领学生走进文本。“这个小洞是怎么形成的呢……”“你看,古今中外……”“我们知道……”等句子,借助亲切如对话的个性化语言,学习者的期待感一下子被挖掘出来。同时,作者的文章毫不拖沓累赘,介绍李时珍和爱迪生用两句话,介绍齐白石用了四句话。对于这些享誉世界的名人,在作者笔下只是寥寥数语,却将其一生事迹功业鲜明地刻画出来。这种简洁凝练的概括性语言是需要学生经历一个品与悟的过程的。教学时,笔者模仿了一位名师的教学,突破点聚焦于李时珍这一事例,让学生先回顾四年级学过的叙事文《李时珍夜宿古寺》,然后进行对比品读,学生自然就感受到了说理文语言的特色所在。在这四个事例后面是一个省略号,笔者教学时,顺水推舟由这个省略号引申出去,让学生尝试学习作者简洁凝练、概括的语言表达方法介绍一下自己所熟知的名人,进行课堂小练笔。不言而喻,说理文的语言奥秘就这样水到渠成地留在了学生的脑海中。

三、探究说理方法是关键

当学生了解到说理文文章体裁、语言特点的独特之处后,教师要带领学生进一步明确文章主旨,详细剖析说理文章在论证上的独到手法,引导学生由表及里认识到其事例组合与应用方法。文章的主旨意为创作者在文章里面所要传达出来的中心思想,其中囊括了创作者的思想、情感、态度、观点等。同一般性文章比起来,说理文主旨更加明白清楚,集中度也更高,一般来讲,文章的创作者在开头就能够把自己的观点表现出来,然后借助事实加以阐述。

说理文的开头作者为提出自己观点,采用了不同的呈现方式。教学时,通过读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其中的秘诀。比如在《说勤奋》一文里面,作者在开头就以设问句的形式给出了观点:“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理想,然而你可知道,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是什么?是勤奋。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再比如在《谈礼貌》这篇文章里面,作者则采取了一句古语“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用来说明文章的中心观点。除了直接表示、引用古语表示以外,借助自然现象这是《滴水穿石》一文中采用的独特方法。总之,无论借助哪种方法加以表示,都是为了显现文章的中心观点。

举例说明是说理文最关键也是最常用的论证手段。然而,这样说仅仅是述其“大同”,教学实践中还应当举其“小异”,这是教师在解读教材、与学生交流时所需要留心的。在教学过程中,要引领学生去探索具体文章的具体论证方法。就拿《说勤奋》这篇文章来说吧,作者即举出了古代的司马光和现代的童第周两个典型的名人例子,其中一个是从小聪明获得成功的,另外一个却并不是特别聪明同样取得成功的。文章所给出的两个名人例子,均先说明了勤奋的过程,然后再说明了成功的结果。针对教材自身特点,笔者在教学中,先引导学生概括出这两个事例的主要内容,然后抓关键词句品读两位名人的“勤奋”,最后以“为什么不举老师的例子,或是咱们同学的例子?你从这两个事例中发现了哪些异同点?”进行合作探究,在环环相扣的教学环节中,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发现说理文选择事例论证时的典型,并不是作者的信手拈来。

随着学段的不同,说理文举例论证的方法侧重点也有所不同。比如在学习到《谈礼貌》这篇文章的时候,笔者就以“作者选择了哪些事例?你有什么发现?”这两个问题的铺陈展开探究,学生在合作中自主发现:文章里面给出的是三个例子,既有古代的,也有今天的;既有名人的,也有普通人的。这三个例子所说明的是三种不同的情形,也就是需要别人帮助时、不小心伤害到他人时,还有受到他人伤害时,三个例子均相对具体,同时一例一议是明显论证特色。

[1]沈新芳.“度”:说理文的理性诉求[J].江苏教育,2015(2).

[2]陈娟.上出说理文的文体特点来[J].吉林教育,2014(11).

[3]王月芳.说理文,要把握好“度”的层次[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5(5).

[4]秦美华.把握好“度”,让说理文教学更高效[J].小学教学参考,2015(10).

[5]胡海舟.强化语言实践与运用中不能无视文体特征——由对名师教学案例的分析谈目前阅读教学存在的重要问题[J].教育导刊,2015(2).

(责任编辑:左小文)

猜你喜欢

体裁事例文章
传神写照,意味深长——写人要关注具体事例和细节
中考英语不同作文体裁的写作指导(二)
作文想好,“事例”不能少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社交新闻”:一种新兴的新闻体裁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中国十大宪法事例(2017)
Learning English By Reading Books
做好深化国企改革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