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快阅读慢思考能力的培养

2016-04-17陈明霞莆田市实验小学福建莆田351100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6年6期
关键词:段落阶段文章

陈明霞(莆田市实验小学,福建 莆田 351100)



小学生快阅读慢思考能力的培养

陈明霞
(莆田市实验小学,福建 莆田351100)

“快阅读慢思考能力”是指在规定的时间里读取尽可能多的语言信息的同时,学会通过分析、思考、理解、综合、构建、表达,锻炼语文实践与创新意识,形成自己的见解与风格的能力。基于新课改理念的要求,以及互联网时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创新型、实践型人才迫在眉睫。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需要重视对学生“快阅读慢思考能力”的培养。本文从理清段落大意、把握文章脉络、展开仿写研究、实践创新探索这几个环节,探索小学语文教学过程学生“快阅读慢思考能力”培养的策略。

小学语文;快阅读;慢思考;策略;能力

“快阅读慢思考能力”是指在规定的时间里读取尽可能多的语言信息的同时,学会通过分析、思考、理解、综合、构建、表达,锻炼语文实践与创新意识,形成自己的见解与风格的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时,应该重视对学生“快阅读慢思考”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扎实掌握基础知识,快速阅读与通融,努力探索与创新,不断完善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素质。

一、理清段落大意,快速整理架构

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如果一味地将课堂时间放在引导学生咬文嚼字,或者帮助学生分析文章写作思路、方法上,那么学生也就失去了自己的思考时间,更难以展开创新探索。由此,新时代下的小学语文教学,需要结合新技术、新媒体的便利,运用“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课下引导学生自主预习与准备,课上引导学生“快速阅读”。“快阅读”不是盲目的一目十行,也不是走马观花,而是课下的扎实准备和积累,课上学生能够在已有知识和能力的基础上,快速阅读,理清文章段落大意,快速整理文章架构,吸取文章精华。

如《新型玻璃》一文的教学,课前教师布置预习任务,通过收集整理资料,了解现阶段世界上几种新型玻璃的特点与作用,并且列出表格以作为课上学习讨论之用。课上,教师组织学生运用5分钟时间对课文内容进行快速阅读,画出段落上的重点词句,并实施快速标记记录法,理清段落大意,设计文章框架表格。表格分为新型玻璃类别、特点、作用、说明方法。结合这一表格,学生掌握了快速阅读的主要方法,探讨出夹丝玻璃、变色玻璃、吸热玻璃、吃音玻璃的奥秘。本节课由于运用了“快阅读”这种快速获得知识的方法,因而能够在有限的时间里集中精力,掌握架构,同时,也为后续循序渐进的“慢思考”奠定了基础。

二、把握文章脉络,有序发散思维

在“快阅读”的指导下,快速浏览和集中精力分析,了解文章段落结构与文章框架之后,继而就需要展开快阅读与慢思考的交叉学习阶段,即为带着问题的分析阶段。通过第二阶段“发散思维”,引导学生基于“慢思考”的基础阶段,循序渐进,深入分析文章写作背景、中心思想、写作主旨、写作方法、人物形象等。通过“慢思考”,深入掌握文章的思想和内涵。

如《将相和》一文的阅读学习,首先,教师给出5分钟时间让学生“快阅读”,学生很快地将整篇文章划分为“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这三个故事。其次,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慢思考,将学生分为6人一组,每个小组记录下自己的困惑,以问题形式备注在小组阅读册上。再次,结合已有问题和脉络,有序发散学生思维,展开小组间互助讨论、交流。结合问题,慢慢思考文章的情节发展、文章的结构、人物形象与中心思想。了解到前2个故事讲述了蔺相如的勇敢与智慧,为后一个负荆请罪奠定基础,第3个故事蔺相如再次运用他的聪慧、大度与顾全大局,获得了廉颇的信任与尊敬,呈现出“将相和”的情境。最后,学生总结文章主旨。通过把握文章脉络,带着问题思考与讨论,促进了学生发散思维,有效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展开仿写研究,实施对比分析

对文章本身的阅读思考理解阶段,属于基础层次的思考,也属于慢思考的前奏阶段,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与思维发散能力,在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关注前奏阶段学生方法与技能的培养和提升。语文是一门语言学科,需要有基础的积累、知识的掌握,再加上学生自身思维的碰撞,进一步思考研究,才能获得属于学生自身的知识体验。因此,接下来的“慢思考”仿写阶段,应将知识、方法内化运用,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能力。

如《北京的春节》以时间为顺序,从腊月初旬开始说起,讲述了春节期间北京每天常会做的一些事情,一直谈论到正月十九。关于春节,各地习俗不同,不过都是关于喜气洋洋、张灯结彩和吃穿玩之类的。在“快阅读”完成后,学生对文章记叙方式和写作顺序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之后展开仿写研究,结合学生亲身经历和实际生活,写出属于自己家乡的独特春节。在写作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凸出特色,在文章中融入感情,以此丰富文章思想,提升吸引力。完成后,对于课文和自己的习作展开对比分析的“慢思考”,关于描写手法、写作顺序等实施对比,并学习和领悟记叙文写作手法。

四、实践创新探索,彰显思维深度

引导学习延伸、知识拓展、发展思维是学习的过程,也是学生打下扎实基础,掌握知识与方法的过程。这一过程是必要的,更是学生知识与能力提升阶段的关键部分。属于慢思考的深层次创新探索阶段,在这一阶段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思想,提出建设性意见,对学生获得独特、创意的思维与方法至关重要。

如在阅读《自然之道》《大自然的启示》等相关文章后,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大自然教给我们哪些知识,鼓励学生写出自己平时生活中从动植物身上得到的一些启发,或阅读了解一些有趣的发明创造。通过阅读、写作与交流,创新收获、体验,并结合数学、科学的研究方法,展开综合性的实践探索。“慢思考”完成后,组织兴趣小组,组办“认识自然”的手抄报,或介绍自己从大自然特质中获得的一些启示,展开创新发明。通过实践探索,彰显思维深度,从而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有效提高学生的整体素养,不断培养契合快时代步伐的创新型人才。

[1]乔树雄.在小学语文中开展快速阅读教学的思考[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18).

[2]刘丽华.浅谈小学语文快速阅读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5(9).

[3]孙迪.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思维训练与思考培养[J].快乐阅读(下旬刊),2013(8).

(责任编辑:左小文)

猜你喜欢

段落阶段文章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短文篇】
心理小测试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细致入微的描写让文章熠熠生辉
放屁文章
小处着眼,写大文章
夏天,爱情的第四段落
弄清段落关系 按图索骥读文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