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用“匠心”彰显法官的职业精神

2016-04-16文/田

法庭内外 2016年8期
关键词:司法公正精益求精匠心

文/田 晔

3用“匠心”彰显法官的职业精神

文/田晔

匠心者,专著细节,气稳心静,融情于艺之境界;法官者,明察秋毫,裁判是非,运送正义之职业。唯以求境界提升为追求目标,方能显从业者之初心未变。由此一角度而言,作为一名法官,守住一颗匠心,无疑更有助于彰显法官的职业精神。

守住一颗匠心,要求法官在工作中体现出淡薄名利,踏实肯干之态度。有人说,法官是法律王国的“上帝”,手执权杖,决人是非,定人生死。然而,法官终究不是上帝。他们只是纯粹的法律人,保持着一种正义、坚韧、温暖的力量,在平凡的岗位上踽踽前行,并将耿介与勤干发挥到极致。法学家史尚宽先生曾说:“虽有完美的保障审判独立之制度,有彻底的法学之研究,然若受外界之引诱,物欲之蒙蔽,舞文弄墨,徇私枉法,则反而以其法学知识为其作奸犯科工具,有如为虎添翼,助纣为虐,是以法学修养虽为切要,而品格修养尤为重要。”可见,一名称职的法官,除了需要具备基本的专业素质,还要有高度自律的职业道德、始终如一的公正之心,在物质诱惑和高危风险中守住自己的良心,坚守廉政的底线。

守住一颗匠心,要求法官体现出举止言谈、待人接物之谨慎。法庭之上无时无刻不在上演着悲欢离合、嬉笑怒骂的人生大戏。如果将断案比作一台戏,那么法官就是绝对的主角,其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在时刻接受着评判,影响着人们对于法律的尊重和司法的信任。审判工作公开、透明且具有窗口性质,法官和司法辅助人员的每一个举动都在放大镜下,被社会各界监督评判。这就要求法官办案不仅要不偏不倚,还要心细如发。如果法官在细节上处理好了,公正二字的力量自然彰显;如果法官忽视细节、忘形言谈,公正二字在当事人的心中可能就会扭曲。

守住一颗匠心,要求法官体现出文书撰写、析法明理之专业。“工匠精神”突出一个“精”字,其内涵是耐心专注、精益求精,这与法官职业的正规化、专业化建设有异曲同工之妙。法官应对法律知识做到精通善用,对审判技巧做到精益求精,对工作细节做到精雕细琢,在办案过程中拒绝一切瑕疵,把每起案件都办成精品的“铁案”,让审判的过程和结果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而判决无疑是法官职业精神的最直接体现,对于法官来说,每一份判决都当是一份精心呵护的作品,反复推敲就是为了精益求精,避免疏漏。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无论在判决中如何条分缕析,旁征博引,一个小小的文字疏忽就可能将之前的努力全部抵消。法官的专业体现在判决中就是态度严谨,注重细节,追求完美和极致。

司法公正的认同感需要法官职业群体的点滴积累,亦需要每一位法官守住一颗法律人的匠心。唯有如此,才能让民众从法官的着装、用语、审判、文书等诸多细节中感受到司法公正的阳光、司法正义的力量。

在全面推进司法改革的背景下,守住一颗匠心,不仅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法官这个职业群体奉献出的敬意,更是对司法公正的彰显作出的努力。

责任编辑/史智军

猜你喜欢

司法公正精益求精匠心
创新务实谋发展 精益求精铸辉煌
精益求精,“质”行全球
实现司法公正的“镇平实践”
三生 致敬匠心
新媒体与司法公正
光影视界
致敬匠心
匠心,一种倔强的坚持
开封中院:坚守司法公正 共创文明法院
刑事司法公正与新闻自由间的平衡——以李某某案为视角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