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突出任务引导,深化阅读认知

2016-04-16江苏省睢宁县凌城中学徐清雨

疯狂英语·新策略 2016年11期
关键词:笔者文本阅读教学

江苏省睢宁县凌城中学 徐清雨

突出任务引导,深化阅读认知

江苏省睢宁县凌城中学 徐清雨

长期以来,阅读一直是英语教学的重点,这一点不仅体现在教材编排上,也体现在课堂设计上——着重于学生理解、探究能力的培养。然而,目前高中生阅读水平普遍低下,已经落后于新课改的要求。为了改善这一情况,笔者认为应该引入任务法,借助任务激发学生兴趣,实现素质的提升。

高中英语;阅读;任务法

任务阅读教学即根据内容设计任务,引导学生阅读,在实施过程中加强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运用能力及合作能力,实现整体素质的优化;与此同时,摆脱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大胆突破,实现高效课堂的创建,让语言学习焕发新活力。

1.任务型教学模式概述

1.1 任务法的特点

首先,每一个任务的设置都有明确的目标,而且要紧扣主题和文本,将问题置于生活化情境中,有助于学生兴趣的激发。

其次,任务的设计涵盖全文,同时体现出交互性,突出语言的交际功能,引导学生在文本情境中交流、沟通。在实施任务的过程中,学生会通过自主交流、思考、合作来获取信息,实现全面理解,在不断深入中培养阅读分析能力。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特点,任务法的引入让师生角色发生了很大变化,强化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打破了传统的“一言堂”“满堂灌”模式,鼓励学生融入、探究、创新,真正成为课堂的参与者和主人。

1.2 引入任务法教学模式的意义

第一,在任务的引入环节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其在目标的激励下自主融入,积极阅读。

第二,在任务的执行过程中,学生在自省中会意识到自身不足,进而查漏补缺,及时完善,促进知识结构与技能的优化。

第三,在任务的完善中,学生不可避免地要与人交际、与人合作,并涉及任务分配,这就为学生提供了自由发挥、展示的平台,让其在实践运用中提升交际能力。

2.任务法在阅读教学中的实际运用

下文笔者以译林版牛津高中《英语》Module 2 Unit 2 An adventure in Africa为例,探讨任务法的具体运用。

2.1 阅读前:突出主题,激活背景

此环节的任务设计重在文本导入、语言积累,借助不同形式的任务激活学生思维,帮助其熟悉话题,初步感知文本语言,为深入的阅读探究活动做好准备。

2.1.1 知识竞赛

课前,笔者会布置任务,让学生围绕“Africa”的话题,借助网络、书籍等查找相关资料,加深对这一话题的了解,同时实现知识拓展。为了激励学生,笔者会组织知识竞赛,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搜集信息,然后整理成判断题,每组准备一到两个题目,经汇总成为题库,用于竞赛。准备好题库后,让各小组轮流回答其他组的问题,答对最多的组将会得到奖品。

2.1.2 预测结构

阅读前的任务设置要为内容的探究做准备,以便学生在深入理解时能把握要点,攻克难点,实现全面理解。为此,教师要注重整体结构的引导,帮助学生初步了解作者思路,明确阅读方向,为细节、主旨的把握打好基础。

设计任务时可采取预测、联想任务的方式,让学生根据文章题目和关键词拟列提纲,猜测作者的写作思路。在这一课中,笔者就围绕“Africa”设计构思任务让学生写一篇介绍非洲的文章,体裁不限。对于这个任务,学生觉得有趣是因为没有了固定框架的限制,他们能自由发挥,充分运用已有经验,适当进行创新。下面是一位学生列的提纲,该提纲条理清晰,内容合理,构思有趣。

Part one: Africa is a fascinating area.

Part two: How to get to Africa from China.

Part three:Differences between Africa and Asia.

2.2 阅读中:运用语言,发展能力

这一环节是阅读教学的黄金期,对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我们要加强重视,精心安排。在设计任务时,要遵循“由简到繁、层层深入”的原则,让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产生表达愿望。

借助任务引导时,首先要加强学生对主要信息的关注,让他们弄清楚文章的主旨大意,再去探究细节,理解关键处,实现由整体到细节,由结构到内容的阅读。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巧妙运用skimming和scanning,鼓励学生联系上下文,大胆猜想,在兴趣的引领下积极思考。在“Africa”的教学中,笔者改变了以往长驱直入的讲法,先引导学生欣赏非洲相关的图片,比如当地的住宅、动植物及地形风景等,一边欣赏一边猜想文本内容。在此铺垫下,笔者导入合作阅读任务,借助小组学习开展语篇分析,鼓励学生分工合作去探讨词汇、衔接、篇章结构等问题,标注疑难处相互交流,解决不了就在稍后听课解决。这样一来,学生在任务的引领下就能对文章层次、语段及词句有更深的了解,逐渐理清脉络,对文本主旨与重难点有了初步的认识。

2.3 阅读后:加强分析,深化认知

该环节的任务设计旨在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一方面深化认知,实现要点的把控;另一方面适当拓展,针对文本与风格展开个性解读,进行自由表述,充分发挥阅读作用,实现语言教学目的,让学生在多元任务中全面发展,促进综合素质的提升。

考虑到学生不同的认知程度,笔者会设计一个讨论任务,围绕“Africa”的话题,选择其中一个方面设计论点,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班级辩论。考虑到学生对电影比较感兴趣,笔者就设计了一个相关话题,让大家谈谈对非洲电影的看法,以此鼓励学生讨论交流,运用已有认知组织语言,表达看法。

此外,笔者还带领学生挖掘文本内涵,在培养其“批判”性学习态度的同时促进其创新思维的发散。在这一课中,笔者设计了一个制作任务:让学生制作一张介绍非洲风情的贺卡,以此鼓励学生进行回顾、总结,在完善的同时创新表达。

总之,任务模式是促进高中英语教学的有效途径,不仅能打破传统、创新教法、激发学生兴趣,还着重引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其探究阅读,不断挖掘语言能力。在设计任务时,教师要根据各个环节的目标进行策划,让学生思维活跃起来,积极参与,主动思考,成为阅读课真正的主人。

曹晓红. 2012. 任务型教学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中的实践[J]. 英语广场(学术研究)(11).

王琪. 2016. 如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运用任务型教学法[J]. 英语教师(6).

猜你喜欢

笔者文本阅读教学
老师,别走……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换位思考,教育更精彩
老师,你为什么不表扬我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谈高中研究性阅读教学
如何进行初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