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规避“微课”五大误区,发挥辅教帮学效能

2016-04-16马晓敏

中国学校体育 2016年2期
关键词:学练误区体育课



规避“微课”五大误区,发挥辅教帮学效能

一、“微课”的认识误区

与微课相近、易混淆的词(见下表)。

与微课相关的词的起源、发展、形式及目的统计表

二、“微课”的设计误区

“‘微课’包括教师讲授教学内容的微视频,还包括学生学习活动的安排,如果没有学生的活动,实质上是一段视频记录的课堂教学实录而已,不能称之为‘微课’。”[1]体育课与其他学科最大的区别就是身体练习,如果“微课”中没有针对性的学练环节,仅靠教师讲解,学生是很难掌握技术动作的。那么如何设计“微课”的学练环节,使“微课”真正发挥作用,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应对策略:在进行“微课”选题时,就必须进行筛选,确定哪些是“微课”可以解决的问题。由于体育课本身课时有限,选题可以着重理论知识讲授,也可以针对有难度的技术动作进行突破。但是无论确定哪些教学内容,在进行导入设计时,都要考虑在10~15分钟一气呵成,既让学生突破学习的重点、难点,又能掌握练习方法。尤其是在设计微课的学练环节,在教学安全的范围内,应尽量引导学生选择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弥补传统的、单一的讲授学练方式,避免把微课做成视频录像课。

三、“微课”的作用误区

“‘微课’是作为正规课程的补充出现的,既可以单独讲解一个知识点,也可以是在职学习、考试培训等的辅导课程。”[2]作为课堂的补充,教师可以利用微课让学生在课前对教学内容进行初步了解,对课中不能拆分细化的复杂技术分解演示,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课后巩固练习。但微课不能代替传统体育课,仅仅是补充。“微课”要根据设计者的设计意图和想达到的目的进行评估,如果过分夸大了“微课”的作用,不仅不能达成目的,反而使课堂教学受到影响和阻碍。

应对策略:首先“微课”如果针对的是一般学生,就国内目前体育课的现状而言,城市进行“微课”普及的可能性高一些,偏远地区的学校对“微课”实施起来难度较大。其次就目前体育教师队伍而言,必须加强自身学习,面对新生事物不能求“神似”和“形似”,如果没有正确理解“微课”的内涵,根本发挥不了“微课”的作用;如果没有“微课”实施的保障条件,也只能成为空中楼阁。这不仅需要体育教师加强各个方面的学习,更需要各级领导的支持与配合。

四、“微课”的应用误区

有些教师担心“微课”应用以后会形成“教师无用论”。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作为体育知识的传授者—体育教师是不可取代的,只有通过体育教师的课堂教学,才能使学生掌握技术动作,“微课”只能起到补充和完善的作用。

应对策略:“微课”在应用时,先考虑对象,如,难度较大的技术动作,学生看见引人入胜的教学环节,在没有准备活动和保护的前提下,一时冲动进行不科学的模仿练习,很容易出现安全事故。体育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更是引领者,只面对日益更新的知识体系和先进的教学手段,体育教师如何应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来提高课堂效果,从而使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是体育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而“微课”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手段,只能对体育课堂教学起到补充和完善的作用,也只是体育教师进行教学的辅助手段之一,而且有其适用范围。

五、“微课”的制作误区

在制作“微课”时,如果缺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合理的教学内容、有效的组织形式,不会是一堂好课;如果只是在“微课”制作技术层面下功夫而轻视了引导探究,采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那么无论画面有多精美,也达不到预想的效果。

应对策略:为了吸引学生,在课件制作方面要精心准备,目前常用的软件PPT、Word、Flash、Photo shop、格式工厂、美图秀秀、会声会影等等,如果可以制作出精美的三维动画,那绝对是“微课”中的点睛之笔。精美的画面、动态的效果、明确的学习目标、合理的教学内容、有效的组织形式以及准确客观的评价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通过“微课”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可以对传统体育教学进行一个合理的补充和完善。

参考文献:

[1]江山野.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1:47.

[2]阮彩霞,王川.微课程的概念、特点和理论基础[J].课程.教材.教法,2014(11):16-18.

[3]黎加厚.微课的含义与发展[J].中小学信息技术,2013(3):10-11.

—马晓敏(浙江省吴兴高级中学,313000)整理

猜你喜欢

学练误区体育课
体育教学中的顿悟学习
核心素养下体育教学的课程创生
可有可无体育课?不!必须有!
体育课上的“意外”
“学练标准”:课堂学与练更有效
体育课
冬季洗澡的误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50米快速跑学练组织的策略研究
解析几何常见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