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改条件下趣味地理课堂的构建

2016-04-15江西省九江晨光中学刘小娟

作文成功之路·中考冲刺 2016年4期
关键词:经线桔子教具

江西省九江晨光中学 刘小娟

浅谈新课改条件下趣味地理课堂的构建

江西省九江晨光中学 刘小娟

地理,似乎在学生中存在“贫富差距”比较大的特点,它与其它科目相关性不大。的确,新课改后初中地理教材呈现出这么一些特点:

第一,图片较多,文字缩减,直观性与趣味性明显增强了,但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读图能力,并且能够学会使用地理的语言来解读。

第二,活动题、思考探讨题增多,让学有所问,学有所思,但这要求学生有较强的主动思考问题的能力,主动探索的精神。

第三,阅读材料多,可以大大扩充学生的知识面。零碎的小知识也成为考点之一。

基于以上新教材的特点,如何活用教材中的图片、资料等内容设计?故恰当处理好图、文、活动、资料的关系是摆在教师面前的首要问题。根据平时上课的经验我总结出了以下一些方法。

一、“充满心机”的导入是成功的开始

新颖的导入可以使学生耳目一新,能够激起强烈的求知欲望,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是构建一节成功的地理课的重要一链。

七年级下册世界地理中,学过太多的区域,不同区域自然特征不同,同学们在做题的时候经常会混淆不清、张冠李戴。若把不同区域自然特征列出提纲,让学生记忆死记硬背,虽然会记的比较深刻,但这种方法耗时费力。初中阶段学生的记忆是由机械记忆向意义记忆转化的过程。《最强大脑》里世界级的记忆王的超高记忆能力令人惊叹!当然他们是有天赋的,但也是有方法的!他们用的方法几乎是相同的,那就是凭着丰富的相像能力联想记忆!以此为鉴,我采用了联想—知识联结的模式来辅助学生记忆!例如:七下地理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地形特点为:山河相间,纵列分布。导入引用陈毅赠缅甸友人的一首诗: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我吸川上流,君喝川下水;彼此地相连,依山复靠水。这首诗所描述的就是与我们国家山水相连的东南亚,同时诗中将东南亚的地形刻画得淋漓尽致。当被问到东南亚的地形特征时,学生脑海中就会浮现陈毅的那首诗,反复几次,就建立了地形—诗歌联结的模式,并且比较稳定。

二、编写口诀、制作图表来解读图片信息

琐碎或者分点太多的内容难以记忆,教师可以编写口诀、制作图表来解读图片信息。例如八年级上册《辽阔的疆域》里,讲到与中国相邻的十四个国家,这曾是让学生非常苦恼的问题,说不全十四个。于是我总结出了一句口诀:朝俄古哈吉,塔富巴印尼,不缅老越。不但一个不落,而且还是按逆时针的顺序编排的,填图时,还可以按顺序依次填入!例如在学习南北方地区、港澳地区时可以让学生针对所列项目,配合图片,抽出主要的、本质的东西填在表格中教师带领学生就表格内容进行讨论、订正,对知识点进行顺序编排,有助于记忆。指导完南北方自然差异比较表后,学生已熟悉了图文结合阅读法和列区域比较表的方法。我就将阅读北方和南方的人文差异列出及填写人文差异的比较表的任务,完全交给学生去独立完成。课后将学生作品收上来检查、反馈,结果显示多数学生学会“读书”了。

三、多开展活动,注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兴趣对初中学生来说是学习最重要的内驱力之一,因为兴趣具有较为稳定、持久的特性。因此,只要抓住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我们基层初中地理教师的地理课就一定是事半功倍。对于学生而言,比起单纯地听老师讲课,他们更喜欢参加各种各样的活动,因此可以创设活动,让他们参与进来,点燃他们的兴趣点。例如在讲《地球的运动》这一切时,为了能让学生记住这么三点:地球绕地轴自转、始终保持不变的倾角、绕太阳公转。我请了几位同学上台演示这个实验,让他们自己琢磨着怎么对完成这个多层次的旋转运动,当局者经常会顾此失彼,而旁观者往往能清楚指出他们的不足,班上顿时氛围变的很活跃,甚至有许多的同学在位子上也开始比划起来了,接下去的课,他们很是投入。

四、使用教具,有条件的情况下自己制作教具

教具直观性强,有助于学生理解复杂的知识,但是初中学校对地理学科配套的教具过少,所以建议老师们自己动手制作教具,自己制作的教具材料往往在生活中很常见,贴近生活才更容易让学生理解,甚至自己动手制作,在参与的过程中理解知识内容。例如在讲到经线和经度时,一些空间概念不强的同学很难理解,这样的情况下,我采用桔子作为教具,剥好的桔子放在桌子上,上面的点代表北极,下现的点代表南极,一瓣一瓣的桔子联结南北极,就构成了经线!这时选一条经线作为0°经线(本初子午线),用黑色作好标记,在往西的方向剥离出一瓣桔子,另一条桔子上的“经线”上用紫色作好标记,伸出两根手指,呈“V”状,把扇状的桔子放到手指尖,测出“V”字构成的夹角,这个角度就代表紫色经线与0°经线的夹角,也即紫色经线的经度,如测出的角度是40度,紫色经线的经度为40°W。鼓励学生课余时间自己用桔子来分析经线和经度的来源。

五、注重引导、拓展和总结

初中生绝大部分在语言表达方面存在简单、生硬、头绪不清的现象,在课堂中应该注重引导改变他们语言偏幼稚、直俗的特点,多鼓励他们课堂上发言,利用这个机会对他们的表述语言进行纠正,逐步引导他们学会使用地理的语言来回答和描述问题。从课本上,学生只能获取一少部分知识。而更多的地理知识应从课外汲取。从课堂与课本中,学生获取了一定地理学习能力,这种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体现在课外,同时也延续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因此我鼓励学生观看科教的电视节目,比如中央10台的《探索发现》栏目、《中国国家地理》杂志或者是贝尔的《荒野求生》,这些媒体资料里蕴含了大量的地理知识,并且制作精美,吸引力强。

一堂成功的地理课可以对学生起到丰富情感,培养兴趣,开启智慧的作用。如何更加高效地完成一堂地理课的教学,有待于我在教学生涯中不断地探索。

猜你喜欢

经线桔子教具
自制玩教具《拼拼乐》
高考地理中关于日期比例问题计算的探讨
快乐吃桔子
初中物理自制教具应用探讨
桔子味
桔子熟了
剥桔子
专项突破:日界线与日期问题
高考中有关日界线常考的问题及解题方法
巧用规律妙解“日期变更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