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导课堂”结构重建

2016-04-14本期专题主持人陈士才

江苏教育 2016年41期
关键词:先学主持人结构

本期专题主持人:陈士才

“学导课堂”结构重建

本期专题主持人:陈士才

主持人语

课堂结构,是为完成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时空及先后顺序上所设计的呈现方式及活动程序。当前的数学课改风起云涌,有关课堂结构改革的实验也是林林总总。这些课改的模式各不相同,然而指向都是一致的,那就是基于儿童的发展,以人为本,关注生命,从“学”的角度改进“教”,以期激活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能。

但在诸多课改模式的推广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值得关注的问题:教师放手让学生先学,先学之后的课应该怎样设计?课堂结构有何变化?重建之后的课堂结构对师生发展有何价值?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同样,课堂的结构也必将影响课堂的效率。传统的课堂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学生的思维,难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而当下一些试图进行变革的课堂,也未能从结构的层面打破和重塑。如果没有从理性的高度认识课堂结构改变的真义,就不可能主动打破原有的课堂结构,进行更深刻、更彻底的变革。

十多年来,江苏省宝应县实验小学始终不渝地围绕“预学”这个细微且有争议的点深度挖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提炼形成了如今的“学导课堂”。本期专题约请参加“学导课堂”实验的一线教师、校长以及相关专家,从不同角度阐释各自的实践与思考,期盼引发大家对课堂结构重建的思考和讨论。

猜你喜欢

先学主持人结构
发挥先学先行作用 凝聚青年担当作为
《形而上学》△卷的结构和位置
基于先学后教 培养自学力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主持人语
论结构
“先学后教”教学模式在复习课中的应用
论《日出》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