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法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2016-04-14大连育明高中王澔岳

作文成功之路(高考冲刺) 2016年5期
关键词:法家商鞅君主

大连育明高中 王澔岳



浅谈法家思想的现实意义

大连育明高中 王澔岳

【摘 要】

【关键词】

法家 法治 改革 君主专制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井田制瓦解,诸侯争霸,社会处于礼崩乐坏的大变革时期。法家思想中法治,提倡改革的精神符合诸侯争霸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为多国所用,并最终使主流思想为法家思想的秦国完成了统一大业。当今时代,全球化的国际竞争日益激烈,中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历史阶段,继承法家思想优秀成果便具有了时代意义。

法家思想源头可上溯夏商时期的理官。《汉书》说“法家者流,盖出自理官。”春秋战国时期法家思想较为激进,反对效法先王之道,提倡改革。且法家思想不同于儒家民本思想,其出发点是为君主服务。

法家治国方略的特点是运用“法”“术”“势”。“法”指健全法制,依法治国。“术”指驾驭群臣、掌握政权、推行法令的制度和手段。“势”指君主权势,要独揽大权。其中,“法”所强调的依法治国是法家思想的核心,其具体的要求是要树立法律的威严。法家要求统治者和政府严格依法办事,“上法而不上贤”,坚决反对在法令之外讲仁爱道德。主张“刑无等级”,强调法作为规范社会行为的标准地位。法家代表人物有商鞅、申不害、慎到、韩非等。在对“法”“术”“势”的运用上,四人各不相同。商鞅重视“法”、申不害重视“术”、慎到重视“势”,而韩非则认为前三者各有侧重,“皆未尽善也”,主张将“法”“术”“势”有机结合,成为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

法家思想的另一特点是提倡变革。他们反对保守的复古思想,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一切的法律和制度都要随历史的发展而发展,既不能复古倒退,也不能因循守旧。商鞅明确提出了“不法古,不循今”的主张。韩非则更进一步发展了商鞅的主张,在《韩非子》中提出“时移而治不易者乱”,讽刺守旧的的儒家如守株待兔的愚蠢之人。但法家思想提倡变革的同时又强调法律相对稳定的重要性,指出“朝令夕改”只会是亡国之道,维护法律的权威。

应注意的是,法家思想诞生于封建专制制度之下,无论是法家思想的治国总方略还是具体方法,其根本目的都在于维护封建君主专制,具有其历史局限性。其“法”思想所要达到的直接效果是要使君主确立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协助君主统治国家。这点与西方政治思想家尼克罗•马基雅弗利在《君主论》中所阐述的君主应兼具狮子的凶猛和狐狸的狡猾不谋而合。但同时,法家思想缺乏对君权进行合理限制的部分,“法”的思想强调欲实行法治必须以君主拥有最高立法权为基础,容易导致统治者权力的高度膨胀并最终成为暴君,这点又与马基雅弗利强调统一国家后应实行共和政体截然不同。

总而言之,法家思想之法是君主用于约束臣民的行为准则和奖惩机制,而非现在意义上的适用于所有公民的法律。当今时代,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维护封建专制的传统法家思想已彻底失去了其制度基础。但“国无法不治,民无法不立”。无论是在封建专制之下还是当今社会,法家所倡导的法作为约束人们行为的准绳,发挥着维持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作用,法家法治,改革的思想仍值得我们借鉴。这就需要我们有扬弃地继承和发展传统法家思想,建设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法家思想中的“刑无等级”,维护法律权威发展成为当今社会政治生活中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公民在参与政治生活时必须遵守这一基本原则,以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也要求我们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政府坚持依法行政以带动全社会尊重、遵守、维护法律。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更是需要我们发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完善供给侧改革,协调供给、需求侧改革,充分发挥生产和消费的相互作用,使传统法家思想在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下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并为其所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袁行霈语文选修先秦诸子选读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6.11

【2】曹大为、赵世瑜历史选修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岳麓书社 2004.5

【3】吴少荣思想政治2必修政治生活人民教育出版社 2014.3

【4】百度百科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诞生了博大精深的法家文化。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主张法治、锐意改革,直接推动了中华民族的统一和社会发展。当今时代,依法治国全面推进,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得到大力培育和弘扬,也是对法家思想基本内容的体现。关注法家思想的现实意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适用于当今中国,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发展。

猜你喜欢

法家商鞅君主
五张羊皮
当代皇室
和谐君主帝喾
“适宜君王的风度”:论《李尔王》中的新旧君主
商鞅方升:一升量天下!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小小书法家
树敌太多商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