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结构优化的基本路径

2016-04-13刘俊卿

关键词:残疾中等职业残疾人

刘俊卿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教育学视界

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结构优化的基本路径

刘俊卿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结构包括类别结构、层次结构、专业结构等,回答的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结构框架已初步形成,呈现了与特殊教育共同发展、初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并举、专业内容丰富等特征。然而,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类别结构、层次结构、专业结构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通过理性规划、科学定位、统筹设置等有效路径构建合理的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结构。

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类别结构;层次结构;专业结构

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结构指的是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总体的各个部分的比例关系及组合方式,包括类别结构、层次结构、专业结构等,回答的是“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全面分析、探讨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结构,对于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支持特殊教育”的重要决策、完成《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的“大力推进残疾人职业教育”的发展任务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结构的发展特征

着重抓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是198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教委等部门《关于发展特殊教育若干意见的通知》中确定的发展特殊教育事业的基本方针。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从小到大、从弱到强、发展快速,呈现了鲜明的发展特征。

(一)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初具规模

我国特殊教育以盲生、聋生、弱智学生等残疾学生为教育对象。提高残疾学生素质、促进残疾学生全面发展是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目标。1989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教委等部门《关于发展特殊教育若干意见的通知》要求特殊教育学校应“切实加强职业技术教育”,为残疾学生“参与社会生活,适应社会需要创造条件”[1]。这一重要决策,对于解决特殊教育主要是对残疾学生进行以学科为中心的普通文化科学教育、缺少对残疾学生进行职业教育知识传授和职业技能培养的问题,完善特殊教育结构具有重要意义。进入21世纪,国家做出了特殊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要坚持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重要决策,推动了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到2014年,全国共有特殊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机构197个[2],具备了规模化培养技能型残疾人才的基本能力。这标志着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成为了具有自身特殊功能和特殊办学模式的教育序列,同特殊教育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共同承担残疾人事业由“收养救济型”向“劳动福利型”转变的责任。

(二)特殊教育学校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并举

我国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起点低、底子薄,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相比,特殊教育的发展还明显滞后。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盲童、聋童的入学率不足6%[1],特殊教育的义务教育发展水平远落后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二十多年来,国家在“坚持将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作为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3]、在“大力普及、巩固和发展义务教育”[4]的同时,特别强调各级各类特殊教育学校要“在对残疾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文化教育和身心缺陷补偿的同时,切实加强劳动技能和职业技术教育”[1],即强调初等职业教育是实施义务教育的重要内容。在此基础上,为实现特殊教育与其他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完善特殊教育体系,国家提出特殊教育学校要大力发展残疾人中等职业教育,“加强残疾学生职业技能和就业能力培养”[5],为残疾学生就业和继续深造创造条件。基于此,国家在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层次结构的选择中,特别强调要“重点发展初等和中等职业教育”[6],明确提出“开设职业初中、职业高中、中专并将其纳入职业教育体系。”[7]根据国家的政策规定和特殊教育学校的校情,有的特殊教育学校实行一校两制,即挂特殊教育学校的牌子,也挂职业初中的牌子。有的特殊教育学校开设职业班,具备条件的特殊教育学校开办职业高中。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并举,是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合理层次结构的基本特征。

(三)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专业内容丰富

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决定了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除了要遵循职业教育一般规律外,还要考虑残疾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即“应当根据社会需要和残疾人的身心特性合理设置专业”[6]。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专业内容广泛,围绕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设置了具有代表性的农业类、工科类以及服务类的特色专业,如第一产业的蔬菜种植、果树栽培、动物饲养等专业;第二产业的机械加工、针织纺织、服装加工等专业;第三产业的手工制作、美术装潢、中餐烹饪等专业。这些专业适合于残疾学生,与残疾学生学习需求相一致,与残疾学生就业需要密切相关。为规范专业设置,特殊教育学校还根据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的要求,开设了适合于不同残疾类型学生的优势专业、特色专业,如适合于盲人的针灸推拿专业,适合于聋人的工艺美术、陶艺制作、园艺技术等专业,这些都有力促进了特殊教育中等职业学校专业体系的完善,使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由被动适应转变为主动服务于经济产业发展,并深度融入当地产业链。

二、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结构存在的问题

历经二十多年的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结构框架基本形成。但由于政策执行、管理方式、实施条件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结构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一)类别结构失衡

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重点是“保障义务教育”,其主导模式是规模扩张,到2014年,全国共有特殊教育学校2 000所,基本满足了残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的需要。但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与特殊教育的发展并不协调,到2014年,全国有特殊教育中等职业学校197所[2],与特殊教育学校之比为1:10.15,并且大多数集中于大中城市,落后于特殊教育事业的发展。此外,在高中阶段特殊教育的发展中,受办学理念、办学条件、管理体制等因素的影响,特殊教育中等职业学校与特殊教育普通高中发展也不均衡。2014年,全国特殊教育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的盲生在校生数量分别为3 274人、1 054人,结构基本合理。但全国特殊教育中等职业学校、普通高中聋生在校生分别为5 083人、6 173人[2],二者之比1:1.21,比例不尽合理,与我国特殊教育高中阶段教育以“职业教育为主”发展目标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

(二)层次结构失调

2014年,我国特殊教育学校共有49 032名毕业生[8],其中升入特殊教育普通高中、职业高中的共有7 502名[2],占毕业生总数的15.30%;其余的84.70%的毕业生无缘接受特殊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而直接进入社会从业。基于此,在初中阶段对残疾学生进行初等职业教育,有利于大多数残疾学生接受义务教育后从业。特殊教育学校在实施义务教育中探索的职业初中、“3+X”等特殊教育学校初等职业教育的模式,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是对残疾学生进行职业教育的主要模式途径。同时,一些大中城市和具备条件的特殊教育学校实施的中等职业教育,成为引领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发展的骨干。但由于客观存在的特殊教育学校初等职业教育整体发展水平不高等问题,特殊教育学校初等职业教育地位被削弱,规模被缩小,出现下滑现象,导致初等职业教育发展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比例不协调。到2014年,全国接受初等职业教育的在校生占残疾学生初中阶段在校生总数的0.14%[8],大多数毕业生既不能接受初等职业教育,又无缘接受中等职业教育。初等职业教育的主体作用与中等职业教育的骨干作用难以发挥出来,很难满足大多数残疾学生的从业需要。

(三)专业结构失当

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专业结构缺乏科学系统性,专业数量和种类未能按照社会发展和残疾学生身心特点保持结构均衡:一方面,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固守传统现象较为突出。如大多数特殊教育学校仍然以传统的手工、缝纫、木工“老三样”专业为主体,与社会发展和结构变革不相适应,学生走向社会后无业可就。另一方面,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与残疾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市场对残疾人就业的特殊要求相脱节,存在随大溜、盲目性问题。有的特殊教育学校一味效仿或照搬普通中等职业教育专业,求大求全,盲目追求“热门”专业、时髦专业,如计算机程序开发、广告设计等专业,导致专业结构失去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特色,致使所培养的残疾学生在劳动力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结构性失业问题日益突出。

三、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结构优化的路径

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结构关系到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目标的实现,关系到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办学质量、办学水平的提升。必须做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结构优化工作。

(一)理性规划,提升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规模

建构合理的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结构,首要的任务是提升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规模,加大发展力度。具体措施如下:一是明确发展目标。《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到2020年,基本实现市(地)和30万人口以上、残疾儿童少年较多的县(市)都有一所特殊教育学校”[5],这就要求特殊教育学校初等职业教育与特殊教育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即在发展义务教育的同时切实做好初等职业教育工作。《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还提出,“2015年—2020年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在校生比例稳定在5:5”[5]的目标,特殊教育学校中等职业教育是职业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要按照这一发展目标制定发展规划,与中等职业教育同步发展。二是加强特殊教育职业学校建设。到2014年,全国共有特殊教育中等职业学校197所[2],数量和规模发展落后于特殊教育事业。国家应根据特殊教育事业发展规划和特殊教育学校建设总体规划,在项目实施及配套资金安排等方面重点支持特殊教育职业学校的建设工作,既可以按照《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在已有特殊教育学校基础上续建职业高中部,也可以在具备条件的地区单独建校,为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重要的发展基础和条件。同时,国家还要继续做好初等职业学校的建设,使其与义务教育同步发展。三是扩大在校生生均规模。到2014年,我国特殊教育中等职业学校校均规模不超过45人[2],招生数、在校生数、毕业生数与残疾学生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需求不相适应,总体办学效益不高。国家应按实际需求对特殊教育职业学校进行改扩建,改善现有特殊教育职业学校办学条件,配置与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相匹配的专业功能教室及设备,达到或基本达到国家颁布的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和设施配备要求,使学校有基本的办学规模,达到国家关于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常设专业一般不少于4个,在校生一般不少于200人,班额原则上为15-20人”[9]的要求,提高办学效益。

(二)科学定位初职和中职功能,形成有序层次结构

发展特殊教育学校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有利于完善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层次结构。为此,要坚持“明确定位、有序发展”原则。一方面,初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体系的初级层次,属于初级中等阶段,是具有基础性、启蒙性、普及性特点的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层次;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体系的中级层次,属于中等教育阶段,是具有准备性、就业性、主导性特点的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层次。二者定位不同,功能有异。要根据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国情、社会经济发展对各类人才的需求以及残疾人才的就业需要,积极发展初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充分发挥其在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体系中的不同作用。另一方面,要建立有序的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结构体系。目前,我国已经基本普及了残疾学生义务教育,但大多数完成了义务教育的残疾学生毕业后直接走向社会从业,需要在义务教育阶段接受必要的职业教育,掌握一定的初级职业技术。也就是说,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初等职业教育仍然承担着广大初级残疾人力资源培养培训的任务,是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主体;而中等职业教育则在为社会输送技能型残疾人才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使特殊教育学校初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必须重视初等职业教育,做优中等职业教育,构建“初等职业教育为主体、中等职业教育为骨干”的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结构体系,这是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的层次结构与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协调发展的重要保证。

(三)统筹专业设置,形成特色专业结构

科学设置特色专业是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主动服务于经济和社会的基础性工作。做好这项工作,要坚持“科学管理、学校推进、初中衔接”原则。一是科学管理。教育行政部门是负责本行政区域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统筹管理的部门,要把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纳入职业教育体系,统筹管理。同时,加强对特殊教育职业学校专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探索专业设置与社会需要、残疾人需求的对接机制,形成具有本地优势和特色、能够适应残疾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专业体系结构。二是学校推进。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由特殊教育学校组织实施。要根据当地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生产、服务一线的技能型残疾人培养规格的要求,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按照教育部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和中国残联、教育部颁发的《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常设专业一般不少于4个”的规定,做好专业建设规划,通过改造传统专业、创新新兴专业,优化资源配置和专业结构,形成适合于不同残疾类别的专业群,特别是形成有利于残疾人缺陷补偿的专业群。特殊教育职业学校还要积极促进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形成具有本地本校特色的专业群。三是初中衔接。解决特殊教育学校初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界限不清、错位与重复问题的重点是做好特殊教育学校初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专业的衔接工作。要明确初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专业设置的合理分工、互补与衔接,保证专业结构的互通性、衔接性。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残疾学生的发展规律,统筹初等和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重点,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形成专业设置的整体性、系统性、特色性。要加强特殊教育学校之间的信息沟通、多方协作,取长补短、共享资源,从整体上解决特殊教育学校初等职业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存在的脱节、断层或同质化问题。

[1]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家教委等部门关于发展特殊教育若干意见的通知[EB/OL].(1989-05-04)[2016-04-05].http://www.cdpf.org.cn/ zcfg/content/2001-07/19/content_30316426.htm.

[2]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年度数据[EB/OL].(2016-02-01)[2016-04-05].http://www.cdpf.org.cn/sytj/node_3040 04.htm.

[3]国务院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十五”期间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意见的通知[EB/OL].(2001-11-27)[2016-04-01]. 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02/content_615 49.htm.

[4]国务院办公厅.全国特殊教育“十一五”发展规划[EB/OL].(2006-10-09)[2016-04-12].http://fagui.eol.cn/htm l/200909/271.shtml.

[5]中共中央,国务院.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EB/OL].(2010-07-29)[2016-04-10].http://www.gov.cn/jrzg/2010-07/29/ content_1667143.htm.

[6]国务院.残疾人教育条例[EB/OL].(1994-08-23)[2016-04-12].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 iness/htmlfiles/moe/s3330/201001/82037.html.

[7]中国残联.中国残疾人事业“九五”计划纲要[EB/OL].(2001-11-06)[2016-04-10].http://www. cdpf.org.cn/zcfg/content/2001-11/06/content_303175 48.htm.

[8]教育部.特殊教育基本情况[EB/OL].(2016-02-01)[2016-04-10].http://www.moe.gov.cn/s78/A03/moe_ 560/jytjsj_2014/2014_qg/201509/t20150901_20488 5.html.

[9]中国残联,教育部.关于印发《残疾人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试行)》的通知[EB/OL].(2007-04-29)[2016-04-16].http://www.cdpf.org.cn/jiaoy/content/ 2007-04/29/content_77660_2.htm.

The Basic Way of Structure Optim ization for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s in China

Liu Junqing
(College ofEducationalScience,Shenyang NormalUniversity,Shenyang Liaoning 110034)

The structur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s includes category structure,level structure and specialty structure,also itanswers the question of“what kind of people to cultivate”.The structure of vocationaleducation in specialeducation schools has been taken shape in China,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of specialeducation,developing element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simultaneously,and holdingmuch professional contents.It hasmade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to changing career of the disabled from“the relief type”to“laborwelfare type”.However,some problem still appears in China's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specialeducation schools’category structure,levelstructure,and specialty structure.Thus,somemeasures are taken to build the reasonable structure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special education schools including rational planning,scientific orientation,and overallarrangementand soon.

vocationaleducation in specialeducation schools;categorystructure;levelstructure;specialty structure

G760

A

1674-5450(2016)04-0077-04

2016-05-12

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立项课题(JG14CB050)

刘俊卿,男,辽宁彰武人,沈阳师范大学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特殊教育学校职业教育与特殊教育管理研究。

【责任编辑:赵颖 责任校对:杨抱朴】

猜你喜欢

残疾中等职业残疾人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我骄傲
方便残疾人用的橱柜Chopchop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
数据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
多方联手为残疾青年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