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职业院校公共英语教材建设探析

2016-04-13李万敬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立体化英语教材教材

李万敬

(南京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00)



【高职教育教学】

教育信息化背景下职业院校公共英语教材建设探析

李万敬

(南京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00)

高职公共英语教材的发展,随职业教育理念的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本文对当前信息化教育的背景下高职英语教材的建设要素进行探讨,并提出了“职业化、项目化、立体化”的第四代教材建设构想。

职业教育;高职英语;教材;要素

1.引言

基础英语(或大学英语)是高等职业教育中学生必修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是中学英语教育的延伸,是培养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和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课程。高职公共英语教材作为高职英语教学理念、课程体系、学习及培养目标的载体,无疑是高职基础教育的核心和教学改革的关键。

2000年以前,高职公共英语教材或改编中专教材,或对本科教材进行压缩或模仿,处于探索阶段。2000年10月教育部高教司下发了《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试行)》,随后高职英语教材以此为纲领,改变了“本科压缩型”或“中专发酵型”模式,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阶段。其中,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编实用英语》(2007年)因其实用性强、形式新颖而广受欢迎。此后,随着职业教育规模的扩大,高职英语教材迅猛发展。出版机构中,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出版,高等教育出版社与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都依靠雄厚的资源与实力,出版了高职英语基础与行业系列教材,其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外研社的《新职业英语》,该系列教材分为基础篇与行业篇,尝试根据企业或产品的工作流程、典型工作任务或场景设计教学内容并将相关的语言知识、教学项目融入教学,体现了教材的职业性和实践性,为行业教材开创了先例。2007年后,除以上三大出版机构外,全国各地出版了为数众多的高职英语教材,良莠不齐,精芜并存。

2009年,《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以下简称《教学要求》)公布,对英语教学提出了分层次要求并提出“各高职院校应以培养学生在职场环境下运用英语的基本能力为目标设置;高职英语课程,以职业需求为主线开发和构建教学内容体系。建议高职英语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英语阶段与行业英语阶段”[1]。此后,行业英语教材加速出现,很多高职院校都开始采用“基础+职业”的教学模式,力求英语教学更好地为专业服务,增加学生的就业竞争力。纵观近20年间的高职英语教材发展,可以看到早期的教材受深受结构主义理论影响,本科压缩教材气息浓郁,而随后紧随职业教育的理念而发展,以建构主义等语言学习理论为指导,高职教材发展速度加快,行业英语分类精细,越来越符合职业教育的要求。

当前国家大力倡导发展职业教育,而信息化教学蓬勃发展,势头迅猛,高职院校英语教材的建设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第四代高职英语教材呼之欲出。新一代英语教材建设,应综合考虑多方因素,以期符合职业教育理念,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和要求。

2.教材建设要素分析

笔者认为,高职公共英语教材建设在当前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前提下,有以下几个要素要充分考虑:

2.1 教材的职业性

产学结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核心。而《教学要求》指出“要建立英语教师定期到行业、企业实践制度,要求教师研究与行业相关的教学内容,加强“双师”素质,不断提高行业英语教学能力与执教水平,以适应高职英语教学改革与发展的需要。”[1]有了“双师”型教师,再加上企业专家的协作,才会有合格的符合职业现状的英语教材。

《教学要求》是确定高职英语教材内容的根本。教材内容一要围绕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进行选择。以就业为导向,从生产实际出发,将岗位或岗位群中需掌握的语言知识、职业道德、职业素养等融入教材内容。二要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高职教学的主线是能力的培养,实际工作场景下语言技能的应用能力培养提高是高职教材建设的基本要求。[2]

目前,理论型、学科型的英语教材已远不能适应职教要求。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阅读赏析型和偏重日常生活的学习材料应尽量从教材中剔除。高职院校应在分析本学院学生就业岗位群的基础上,确定教材选择方向,或挑选适宜材料编写教材或二次开发已有教材,以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完成学生知识结构的职业化,满足学生职业发展需要。

2.2 教材的信息化和立体化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已全面渗透到教育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计算机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为英语学习提供了生动而丰富多彩的学习空间,使学生能充分调动各种感觉器官来学习和接纳语言。而网络技术的发展,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打破了教材的内外界限,学习资源被无限扩大,学生随时随地都能面对海量的语言学习材料。教育信息化的发展,为立体化教材的建设和使用,搭建了平台,提供了技术和空间支持。

英语立体化教材是以现代学习理论为指导,通过计算机技术创新教学手段和教学环境,充分利用大量涌现的第一手教学资源而形成的一整套英语教学方案。[3]高职英语立体化教材,不仅应包含传统的教材配套光盘和网络教学平台,更应是教学材料、教学内容和学习材料的立体化。

针对高职英语教学,立体化的教材,信息化的教学模式能为学生提供及时“学习-实践-反馈”的平台。和传统的纸质教材相比,网络多元化的学习,更符合语言学习特点,更适应高职生的学习方式。信息化的教学模式下,对实际工作情境和工作环节的模拟,契合“工学结合”的要求,能使学生迅速进入职业角色,培养职业素质。当前的高职英语教材,如忽视了信息化和立体化的建设要求,必然会因为单一枯燥而被使用者抛弃。

2.3 教材的任务化和项目化

围绕学生就业领域、工作岗位、能力培养构建的高职英语教材的内容体系,必须以适当的编写形式呈现学习内容,达到职业教育目标。而任务驱动的项目化教材,能较好地引导学生兴趣,引领学生进入职业领域,适应职业发展需求。

任务驱动教学本质上应是通过“任务”来诱发、强化和维持学习者的学习动机。任务作为学习的桥梁,“驱动”学生完成学习单元任务。高职英语教材中的“任务”,可以是一个需要通过语言技能解决的问题,可通过创设职业情境、发现问题、自主学习、协作学习、解决问题、结果反馈等步骤来完成。而“项目”教学法,是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进行的教学活动。高职英语教材中的“项目”,可以是一个独立的学习单元,也可以是单元中的某一个专项。它必须具有一定的难度,不仅是已有知识、技能的应用,而且要求学生运用新学习的知识、技能,解决就业岗位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为主旨的教材组织形式,在具体工作环境中运用语言知识解决职业问题,是英语教材的发展方向。而“项目”和“任务”的设计,必须依靠语言教师和行业专家来共同完成。

行业专家的介入教材建设符合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要求。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颁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指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要“促进校企深度合作,增强办学活力。”[4]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和教材是职业教育的特色和亮点。校企双方既要尊重语言学习规律和教学内容的系统性与完整性,又要注重语言再实际工作场景的应用,注重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校企合作开发高职英语教材更能体现英语的社会服务功能。

2.4 教材的可理解性和趣味性

第二语言习得理论认为学习者应当有大量的语言输入, 这种输入的语言应当是真实的、 可以理解的(comprehensible)。 克拉申(Krashen,1982)提出的假设是只要提供给学生大量的可理解输入, 学生就能够自然而然地获得语言能力,习得目的语。[5]因此,无论何种教材,可理解性是第一位的。此外,从高职英语学习角度来说,在实际或模拟实际工作情境下所输入的语言,才能产生有效的输出。这就要求教材在词汇覆盖面、内容结构、情境创设等方面精心选择,既要注重实践性,突出岗位特点,也要注重可理解性,符合高职学生的语言能力基础。

高职英语教材在注重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交流技能培养的同时,还要注重教材的趣味性,教材内容要有新鲜感,唤起学习者的学习热情。编者除认真分析学习者的兴趣、学习动机、语言能力需求、语言水平外,同时还要预测教师与学生对教材内容的反馈与评价。动态的学习素材,信息化的呈现方式,网络化的学习手段并重,可达到较好的语言学习效果,完成职业教育的语言技能培养要求。

2.5 教材的适用性和地方性

高职英语教材的编写从框架结构,内容选择,练习设计,编排形式都反映了编写者的语言观念和语言教学理念,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流行的语言学习理念。但编写者的理念能否被教材使用者所接受,教学目的能否实现涉及到教材的适用性问题。

教材适用性考虑的是教材和使用者及资源条件、教学环境相匹配的问题。教材需要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去实现教学目的,达到语言训练目的。教材能否实现教学构想,达到教学目的,不仅与教材本身有关,还与学习环境、师资水平以及学生基础和努力程度有关。教材与学生语言基础的适应度,教材与教师水平和教学风格的适应度,教材与教学资源环境的适应度,教材与当地的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适应度,[6]都是判断高职英语教材适用性的标准。作为高职英语教材,如果太难,远远高于学生实际水平,使用起来就不会有好的效果,或者教材重视理论性和系统性而忽视了工学结合、能力本位的职教要求,不能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服务,就不是好的教材。

职业教育目前在全国的发展依然呈现不均衡的状态,师资水平、生源情况、教学环境,区域经济等条件决定了普适型高职英语教材不符合实际情况。地方性,区域性教材有大力发展空间。在保证质量的情况下,校本教材也应大力提倡和发展。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中,也提到了“增强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实现行业企业与高职院校相互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高等职业教育和谐发展。”[4]

3.结语

高职英语教育在“实用为主,够用为度,应用为目的”的职业教育原则指导下,其立体化教材建设,要以语言学习规律为基础, 认真分析学生就业岗位群,从中梳理出职业情境所需要的语言知识结构和知识点,由英语教师、行业专家和网络、多媒体技术人员共同完成。教材的设计,要突出职业特点,坚持“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材的内容选择,要以学生为中心,注重趣味性和可读性,适应地方经济的发展和行业需求。教材的整体设计应符合信息化,立体化的需求,以适应高职生的学习语言学习特点,优化学习效果。

[1] 《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http://wenku.baidu.com/view/3665802a647d27284b7351f6.html.

[2] 申国新.基于校企合作视角的高职教材建设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4,(3)124-125.

[3] 王艳.学习者自主与大学英语立体教材的建构[J].继续教育研究.2010,(10).25-27.

[4]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实施工作的通知》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aspid=320503.

[5] 费伟.高等职业教育英语教材开发研究[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09,(10)33-35.

[6] 高凌飚.教材评价维度与标准[J].教育发展研究.2007,(6) 8-12.

Public English Teaching Material Construction of Vocational Colleges

LIWan-jing

(Nanjing Vocational College of Science & Technology,210048,Nanjing,Jiangsu,China)

The development of public English teaching material,with the harness of vocational concepts,experienced three stages.Exploring the crucial constructive element factors of 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material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formative education,the essay proposed the constructive plot of the 4thgeneration of teaching material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vocational,projective and extrude”.

Vocational Education;Vocational English;Teaching Material;Element Factors

2016-7-5

李万敬(1970-),女,江苏阜宁人,南京科技职业技术学院基础部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应用语言学,英语教学法。

G714

A

1674-2885(2016)03-34-04

猜你喜欢

立体化英语教材教材
多版本高中英语教材红色文化融入的比较研究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的配置研究及启示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基于立体化教学方式的Java课程教学研究
多元立体化教学模式在《中医各家学说》教学中的应用探索
国外优秀英语教材词汇和语法的布局、复现及练习方式
第六师高效立体化栽培技术研究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