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教学微观管理初探

2016-04-13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微观教学管理实训

吕 炜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8)



【高职教育教学】

高职院校教学微观管理初探

吕 炜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 陕西 西安 710068)

教学微观管理是学校工作的核心环节。本文通过对高职院校教学微观管理研究,认识到有效进行教学的微观管理,必须了解高职教学微观管理对象的特点,明确教师在微观管理中的任务,这将对于提高高职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职院校;教学;微观管理

教学管理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它是为实现教学目标,按照教学规律,对整个教学过程进行的管理。有效的教学管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教学管理既包括宏观管理,也包括微观管理。宏观管理即学校领导对教学工作的管理,微观管理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管理。我国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曾说:“教育管理不同于企业和行政管理。企业和行政的主要目的是做事,而教育的主要宗旨则是育人。”被列宁推崇备至的“科学管理之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认为:“管理就是确切地知道你要别人干什么,并使他用最好的方法去干。”由此可看,高职院校教学的微观管理,必须对教学对象的特点清晰把握,更要对教师的管理任务进一步明确。

一、了解高职教学微观管理对象的特点

高职院校的学生当中不少人认为,自己并非是高考的成功者,或者是由于某些原因才选择了高职院校,他们会时不时地和过去的同学比较,在心理上形成了一种“自己与他人存在差距”的感受并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来,严重影响自身心态和学习状态。这种不自信主要是由于在中学阶段的应试教育中少有成功的体验。事实上,获得成功感受的途径非常多,并不只是单一的考试。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证明,每个人都会有潜在的巨大能量,都可能比自我认知中的形象更富才干,这些潜能必须在实践中才能充分的得到发现和发挥,继而增进自我悦纳的感受。高职教育就是注重学生职业技能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因此,引导学生树立自信,明晰正确的人才观、职业观,才能为有效教学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职院校学生进入大学阶段后,虽然卸下了中考、高考的压力,但一部分学生形成的被动学习的习惯已根深蒂固,有的人甚至离开了老师就不会学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教育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曾指出:“明天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知道如何学习的人”。在信息更新和技术进步速度越来越快的今天,必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主动阅读、坚持自学、善于自检、自觉探究、能动应变、适应更新、不断创新等,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挖掘学习潜能、培养创新精神以及形成独立学习和终身学习的习惯大有裨益,也将为教学管理的良性互动起到重要作用。

自主学习与自律有着密切的联系,自主学习是有计划、持续性的学习模式,在执行的过程中,对个体的自控能力有着比较高的要求,这包括耐力、毅力等多方面。高职院校的有些学生虽然树立了学习的信心,但缺少自控力,漫无边际地上网、聊天、打游戏、刷朋友圈,快到结课时,牺牲睡眠时间熬夜复习,甚至昼夜颠倒、恶性循环,损伤身体,学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有的人看到周围有个别同学不思进取,自己也随之懈怠,最终在挣扎矛盾和犹疑退缩中丢失了学习的动力、虚晃了美好的时光,预期目标和现实情况渐行渐远。实际上,自主学习的过程就是在坚持与懈怠、勤奋与懒惰等矛盾中不断选择的过程,也是心理层面的自我挑战。所以,在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一定要引导学生学着规划管理,学会排除干扰。建议学生制定科学的、符合自身情况的学业规划,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坚韧不拔、排除各种干扰、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意志品质。

想要取得良好的教学管理效果,就必须掌握教学管理对象的特点。教师应该让学生明确,大学的学习是没有围墙的学习,它是专业技能的学习,更是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的进一步培养,是非智力因素的情商的习得,也是用积极、客观、包容的视角看待周边,继而投射内心正能量的学习,更是海纳百川、兼收并蓄的学习。任何的学习都需要倾力付出,任何的学习都将是触类旁通。

二、明确教师在教学微观管理中的任务

(一)教学前有充分准备

备课是对课程进行二次开发的过程,备课前要认真理解教学对象所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对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知识能力结构等要全面掌握。备课应该从技能入手,注重实效性,找准着眼点、重点和难点。对基本理论知识中的概念、特点、定律等高度浓缩凝炼,对技能的要求要做到认真研究和分类,以岗位群中使用最为广泛的技能作为常用技能,个别任务中所需的技能作为备用技能,创新开发的技能作为创新技能。常用技能应该作为高职备课的重点,备用技能作为备课的次要,创新技能需要因材施教去进行备课。项目任务规划到位、教学思路清晰明了、教学设计务实创新、演示课件完整精美,这应该是良好备课效果的体现。

(二)教学中有实际成效

教学微观管理的有效展开,有赖于教学过程的成功组织。高职教学必须针对当前高职教育的培养模式及方向,不断探索教学改革。课堂授课中,行业人才的需求必须作为触发点,职业岗位的能力作为目标,依照实际工作流程筛选典型任务,根据情境引入、项目驱动,提出具体的进阶目标。在完成各任务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主动涉猎、深入探究、应急处理、协同合作等意识,实现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能力的综合培养。其次,注意因材施教的个性化和特色化教育,通过实践、实训、实习等,拓展学生开放性、动态性的思维和视野。笔者所授课程“广播节目播音与主持”就通过调查广播市场收听情况,研究收听率排名前列的各电台节目,分析当前广播电台节目形态以及主持人所需能力与素养情况,课堂教学中,以广播电台主播的完整工作过程为训练任务,教师指导学生分别完成新闻类、社教类、文艺类、娱乐类的广播节目。要求学生参与节目的全过程,从前期调研后的节目策划,到创意包装节目的片头、片花,从采访、编辑、撰写稿件,到播音主持,再到后期制作的成品节目生成。提升了学生的岗位综合能力,突出学生综合职业素质的培养。另外,开设设计性、综合性、研究性试验,引导和鼓励学生参加播音主持实践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课堂外的教学包括校内实训开展和校外实践锻炼,让学生真正从课堂走向实践舞台,引导学生在实践体验中锻炼能力、拓展知识、陶冶情操、提升素养,切实提高学生实践水平以及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校内实训应该针对各专业、各年级的不同特点,制定具有对应性的实训方案,就实训目的、实训内容、实训要求、实训纪律、实训考核等做详细的部署和动员,努力营造专业化和职业化的氛围,要求每位学生认真参加实训活动,培养其观察、借鉴、吸收、创新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形成一种良好的团队意识和协作精神。

校外实践是高职教学的重要环节,教师应广泛为学生搭建校外锻炼和展示的平台,引导学生在更大的平台将校内所学的知识技能运用到校外的实践中去,点亮学生青春的活力和激情的火花,激励学生提高自身能力素养的信念和意志,促使学生将外部要求内化为自身需要和努力学习的自觉行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后有总结评价

高职教学微观管理中的学生评价模式应该打破传统试卷笔试的单一方式,坚持以行业技能实践为主,以专业理论知识考核为辅的“能力导向型”评价方式,激励学生加大实践能力培养的力度,同时不放松理论知识的巩固。对于学生的评价还要重视阶段性教学评价与日常教学评价相结合。尤其在高职的日常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教师应该即时的给予学生认知、情感、技能领域内的整体评价,帮助学生克服自身短板,调动学生积极的情绪体验,激发学生的个人潜能,拉近师生感情,融洽师生关系。对教师教学的质检是通过学生评价、教师互评、督导监控、信息反馈等,形成了一个动态的教学质量评价系统,有效地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监控。对于教学微观管理工作又该如何有效反思呢?应该说,保持写工作日志的习惯将可能从中捕捉提高智慧的机会。根据思考和记录,使人的感知、思维以及行为趋向得以发展,同时它也是一种将研究与理论连接起来的模式。在寻求进一步发展或开拓新局面时,不断反思的工作日志将能够提供最适用的讯息。

(四)重视教师专业发展

在教学微观管理中,教师处于重要位置。教师的专业发展程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管理水平的高低,因此,要加强对教师的继续教育,不断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能力水平,这都需要重视刻意过程及后设过程。通过阅读、体验和讨论,发展与教学微观管理相关的知识和能力,掌握其思考方法、组织方式,有效组合相关工作的人力、专长和资讯,并能够在反思中指引、控制自我行为。另外,通过培训让学校成为教师逐渐成长、调整、进步并在其中找到快乐的地方,让个人专业发展带动组织迈向良性、稳步、螺旋上升的发展轨道。在进行微观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学校还应赋予教师一定的权力,创设公开、公平的沟通环境。

高职院校教学的微观管理需要教师业务精良、爱岗敬业,在教书育人的岗位上务实创新、勤奋工作,以扎实学识赢得学生的尊重,用人格魅力滋润学生的心田。需要教师奉献聪明才智、责任和爱,启动学生身上潜行的、未知的力量,引导学生、陪伴学生,迈好人生中这重要的一步,培养学生成为自信、自主、自律的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青年,在促进自己不断成长的过程中,也要重视和同学们一起,共同营造友善和谐、相互激励的学习生活环境。

[1] 陈孝彬.高洪源.教育管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2] 伊劳特·迈克尔《发展学校管理和教学的专长》载于L.Kydd,M.Crawford& C.Riches编,陈垄.冯施钰珩.吴国志.卢慧慧译,教育管理的专业发展[M].香港:香港公开大学出版社,2001.

[3] 刘玉晶.蔡元培教育管理思想探微[J].沈阳建筑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4] 安世邀.对话教育管理观构建思路与价值意义[J].现代教育管理,2009(6).

[5] 陈瑞莉.高职教育管理中学生主体式教育探析[J].教育与职业,2013(23).

[6] 仲耀黎.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模式研究[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2010.A Brief Exploration on Micro Teaching Management in Vocational Colleges

LVWei

(Shaanxi Youth Vocational College,710068,Xi’an,Shaanxi,China)

The micro teaching management is the core segment of university work.By research on vocational micro teaching management,the essay realized that if we effectively execute micro teaching management,we must comprehen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managing targets,identify teachers’task in the micro management,which proved significant in improving qualities of vocational teaching.

Vocational Colleges;Teaching;Micro Management

2016-7-10

吕炜(1978-),女,陕西旬邑人,陕西青年职业学院文化传媒系主持与播音专业负责人、教研室主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播音主持艺术及演讲与口才。

G712

A

1674-2885(2016)03-19-03

猜你喜欢

微观教学管理实训
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研究
新时期高中教学管理改革与实践
谈教学管理的艺术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种新的结合面微观接触模型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微观的山水
微观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