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析《韵学臆说》声母的特点
——以韵首“过”“皆”为例

2016-04-13赵美英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清音广韵平声

赵美英

(辽宁大学 文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析《韵学臆说》声母的特点
——以韵首“过”“皆”为例

赵美英

(辽宁大学 文学院,辽宁 沈阳 110036)

《韵学臆说》是王植有感于音韵学现状而作的一部反映清朝时期语音面貌的韵书。全书按照韵首分为“光、官、公、昆”等十三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从《广韵》时期到《韵学臆说》时期语音的发展演变。本文以第九、十韵首,即“过”“皆”两个韵首为例,对其声母的发展演变加以探讨分析。

韵学臆说;声母;过;皆

王植,字攘三,直隶深泽人,康熙六十年进士。《韵学臆说》是对其著作《韵学》的补充,两者相辅相成。清朝统治者非常重视对语音的规范,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官修韵书、制定语音标准、创办正音书院、编撰正音书籍等,以形成清朝的“标准音”。 王植的《韵学》及《韵学臆说》就是在这个历史背景下诞生的。

王植除了在《韵学臆说》中继续延续《韵学》的声韵系统外,还对当时的一些语音现象,如韵首与字首的区分、古韵通转、叶音等现象发表了一系列个人观点。《四库全书总目·韵学臆说一卷》对《韵学臆说》的评价不高,认为王植“大抵不知韵学因革源流,而惟恃唇吻之间,以等韵辨别……其辨愈精,其说愈密,而愈南辕北辙,毕世不得其所适。其所引据,不过宋吴棫、近时毛奇龄、马自援之说,而抗词以攻顾炎武,所见左矣。”《四库全书》的评价有合理的一面,但是也不能忽视《韵学臆说》存在的价值。它对研究语音的发展演变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书中王植对当时语音现象的评价,对研究清朝时期的语音面貌具有借鉴意义。

《韵学臆说》全书按照韵首分为十三条,即“光、官、公、昆、高、乖、钩、规、过、皆、孤、基、瓜”等十三韵首[1]5,本文以第九、十韵首,即“过”“皆”两个韵首为例对其声母进行分析。

《韵学臆说》的编排体例是先分为十三韵首,每条韵首中再分为五音,即宫、商、角、徵、羽。这五音中的宫、商、徵、羽分别对应合口呼、开口呼、齐齿呼、撮口呼,角与徵大同小异,因此五音实际上有四音。每韵下注明部首之字,每音下仍依三十二字母之序排列韵字。这十三韵首内只有四个韵首,即 “光官公昆”有入声,其他韵首“高乖”等皆无入声,无入声八部后附有“平入析疑”①之谱,便于幼学者理解“入派四声”。此外,“平入析疑”还有两个作用:第一,入声“光官公昆”与“高乖”以下的平声容易相混,因此除了“钩鸠”无入声相混外,余有“平入析疑”之谱以便区分四声;第二,北音多读入为平,南音以平为入,两两相比可以得出确音。

《韵学臆说》的声母系统继承了《韵学》一书,王植认为,清朝时期的声母有三十二个,与《广韵》三十六字母相比,差别主要表现在齿音和舌音两个方面。《广韵》中的齿音分为三套[2]23,到了《韵学臆说》里合为一套;舌音“知彻澄”三母与“照穿床”相近,归并到齿音之中;“娘”与“日”相近,二者合流;由此,三十六字母省之为三十二字母。并且,这三十二字母按照发音的自然顺序排列,发音部位与《广韵》三十六字母相比差别较大,具体表现为:

韵学臆说广韵

喉音:见溪群疑喉音:晓匣影喻

舌音:端透定泥舌音:端透定泥(娘) 来

知彻澄

唇音:邦滂并明唇音:邦(非)滂(敷)并(奉)明(微)

牙音:精清从心邪牙音:见溪群疑

齿音:照穿床审禅齿音:精清从心邪

庄初崇生

章昌船书禅日

喉牙音:晓匣影喻

唇齿音:非敷奉微

喉舌音:来

齿牙音:日

在《韵学臆说》中,“过”韵、“皆”韵所收字的声母,经过与《广韵》比较,大致有以下特点:

一、全浊声母清音化

“全浊声母清音化”指的是古代全浊声母到后代演变为清声母的语音现象。汉语声母的浊音清化并不是在某个时期骤变完成的,而是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的率先完成,有的持续一个漫长的过程。王植肯定了全浊声母清音化的语音现象,他认为由《广韵》到《韵学臆说》,声母的浊音清化完成的比较彻底的主要有以下四个声母:

(一)全浊声母“并”母的清音化

韵学臆说广韵

孛勃帮母,合口呼,过韵,平入②并母,合口呼,魂韵,入声

薄礴帮母,合口呼,过韵,平入并母,合口呼,唐韵,入声

别帮母,齐齿呼,皆韵,平入并母,开口呼,仙韵,入声

“孛”“勃”等字的声母在《广韵》里还是全浊声母“并”母,到了《韵学臆说》里则变成了全清声母“帮”母。然而,虽有一部分全浊声母“并”母字清音化为全清声母“帮”母字,但在清朝时期“并”母的浊音清化并没有完全实现,有些字在《韵学臆说》里仍然还是“并”母字,如“过”韵平声字“皤婆”,在《广韵》和《韵学臆说》里都是“并”母字。

(二) 全浊声母“定”母的清音化

韵学臆说广韵

夺端母,合口呼,过韵,平入定母,合口呼,桓韵,入声

沓透母,开口呼,过韵,平入定母,开口呼,覃韵,入声

“夺”“沓”的声母在《广韵》里都是全浊声母“定”母,在《韵学臆说》里分别演变为全清声母“端”母、次清声母“透”母。这表明全浊声母“定”母有清音化的趋势,但是在《韵学臆说》时期还没有完全实现。

(三) 全浊声母“群”母的清音化

韵学臆说广韵

杰桀见母,齐齿呼,皆韵,平入群母,开口呼,仙韵,入声

竭揭碣见母,齐齿呼,皆韵,平入群母,开口呼,元韵,入声

掘见母,撮口呼,皆韵,平入群母,合口呼,元韵,入声

全浊声母“群”母在《韵学臆说》里清音化为全清声母“见”母。“群”母的清音化比较彻底,“过”“皆”两个韵首所收韵字中的“群”母字全部清音化为“见”母字。

(四)全浊声母“从”母的清音化

韵学臆说广韵

截精母,齐齿呼,皆韵,平入从母,开口呼,先韵,入声

绝精母,撮口呼,皆韵,平入从母,合口呼,仙韵,入声

全浊声母“从”母在《韵学臆说》里清音化为全清声母“精”母。“从”母的清音化比较完全,“过”“皆”两个韵首所收韵字中的“从”母字全部清音化为“精”母字。

需要注意的是,全浊声母的清音化是声母发展演变的趋势,但在《韵学臆说》里并未完全实现,全浊声母仍然存在。

二、舌音“知彻澄” 、齿音“庄初崇生”、“章昌船书”合流,形成齿音“照穿床审禅”

韵学臆说广韵

折浙照母,开口呼,皆韵,平入章母,开口呼,仙韵,入声

车穿母,开口呼,皆韵,平入昌母,开口呼,麻韵,平声

说审母,合口呼,过韵,平入书母,合口呼,仙韵,入声

哲照母,开口呼,皆韵,平入知母,开口呼,仙韵,入声

浊床母,合口呼,过韵,平入澄母,开口呼,江韵,入声

捉照母,合口呼,过韵,平入庄母,开口呼,江韵,入声

浞床母,合口呼,过韵,平入崇母,开口呼,江韵,入声

缩蹜审母,合口呼,过韵,平入生母,合口呼,东韵,入声

在《广韵》中的“知彻澄”“庄初崇生”“章昌船书”没有交叉使用的情况,分别为三套不同的声母,但在《韵学臆说》里,王植认为舌上音“知彻澄”三母的发音与正齿音“照穿床”相近,便把他们归并到齿音之中,合为一套。

三、“喻”母的形成

在《韵学臆说》中,“云”“以”合为一类,即“喻”母,如:

韵学臆说广韵

邪耶爷喻母,开口呼,皆韵,平声以母,开口呼,麻韵,平声

野冶也喻母,开口呼,皆韵,上声以母,开口呼,麻韵,上声

夜射喻母,开口呼,皆韵,去声以母,开口呼,麻韵,去声

烨喻母,开口呼,皆韵,平入云母,开口呼,盐韵,上声

《广韵》中的“云”母有时写作“于”母,一般认为“云(于)”“以”分别代表“喻”母的三等字、四等字,到了《韵学臆说》时期,“云”“以”合并,形成“喻”母。

四、部分声母使用相混

(一)“见”母和“溪”母有时相混使用

韵学臆说广韵

括溪母,合口呼,过韵,平入见母,合口呼,桓韵,入声

“括”在《广韵》里是“见”母字,在《韵学臆说》里是“溪”母字,这可能是受到清朝时期全浊声母清音化的影响,部分次清声母演变为了全清声母。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大多数情况下“溪”母和“见”母是不相混的。

(二)“匣”母和“溪”母相混使用

韵学臆说广韵

扩溪母,合口呼,过韵,平入 匣母,合口呼,唐韵,去声

苛溪母,开口呼,过韵,平平 匣母,开口呼,歌韵,平声

髁匣母,合口呼,过韵,上声 溪母,合口呼,戈韵,平声

“扩”“苛”在《广韵》里是“匣”母字,在《韵学臆说》里是“溪”母字,“髁” 在《广韵》里是“溪”母字,在《韵学臆说》里是“匣”母字。在《韵学臆说》里“匣”母和“溪”母相混使用,有可能是二者发音部位发生了变化,逐渐靠拢造成的。王植认为,“溪”是喉音,“匣”母是喉牙合音,发音部位相近,很容易发生混淆。

(三)“晓”母和“匣”母相混使用

韵学臆说广韵

霍藿匣母,合口呼,过韵,平入晓母,合口呼,唐韵,入声

嗑晓母,开口呼,过韵,平入 匣母,开口呼,谈韵,入声

谐骸晓母,齐齿呼,皆韵,平声匣母,开口呼,皆韵,平声

缬颉絜晓母,齐齿呼,皆韵,平入匣母,开口呼,先韵,入声

在“过”韵和“皆”韵里都有“晓”母与“匣”母相混使用的例字,这可能是由于浊音声母“匣”母在清音化过程中一部分实现了清音化,转变为了“晓”母,但是还有一部分未完全实现清音化,与“晓”母混淆使用。

(四)“心”母与“邪”母使用相混

韵学臆说广韵

屑楔邪母,齐齿呼,皆韵,平入心母,开口呼,先韵,入声

薛绁泄亵邪母,齐齿呼,皆韵,平入心母,开口呼,仙韵,入声

燮邪母,齐齿呼,皆韵,平入心母,开口呼,添韵,入声

声母的演变规律是从全浊声母清音化为全清声母,“屑”“楔”等字的声母在《广韵》里是清音“心”母,在《韵学臆说》里却变为了浊音“邪”母,这有可能是浊音声母“邪”母在清音化的过程中,一部分韵字的声母与“心”母混淆。这种现象也表明了语音的发展演变是非常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3]256。

(五)“影”母与“喻”母使用相混

韵学臆说广韵

噎喻母,开口呼,歌韵,平入影母,开口呼,先韵,入声

这可能是因为在“喻”母形成的过程中,部分“影”母字与“喻”母字混淆。这种情况并不多见,只存在于部分韵字之中。

(六)“疑”母和“影”母相混使用

韵学臆说广韵

额影母,开口呼,歌韵,平入疑母,开口呼,庚韵,入声

谔锷愕影母,开口呼,歌韵,平入疑母,开口呼,唐韵,入声

“额”“谔” 等的声母在《广韵》里是“疑”母,在《韵学臆说》里是“影”母,这可能是入声韵的演变影响到了声母,部分“疑”母字演变为“影”母字。

(七) “泥”母与“心”母相混

韵学臆说广韵

挼泥母,合口呼,过韵,平声 心母,合口呼,灰韵,平声

在《韵学臆说》里“泥”母是舌音,“心”母是牙音,二者发音部位并不相近,至于唐宋时期的“心”母字如何在《韵学臆说》里变为“泥”母字,还有待进一步考证。

(八)“清”母与“溪”母相混

韵学臆说广韵

珂清母,上开口呼,歌韵,上声 溪母,开口呼,歌韵,平声

造成“清”母与“溪”母相混使用的原因可能是《韵学臆说》与《广韵》对声母的分类不同。《广韵》的次清牙音是“溪”母,《韵学臆说》里次清牙音是“清”母。

(九)“庄”母与“精”母使用相混

韵学臆说广韵

栉精母,齐齿呼,皆韵,平入 庄母,开口呼,臻韵,入声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在齿音发展演变的过程中,部分字的声母“精”“庄”使用混淆。

(十)“晓”母和“心”母相混使用

韵学臆说广韵

牺心母,合口呼,过韵,平声 晓母,开口呼,支韵,平声

“牺”在《广韵》里是“晓”母,在《韵学臆说》里是“心”母,这表明可能有一部分“晓”母字在清朝时期转化为了“心”母字。

五、结语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由《广韵》到《韵学臆说》,声母的主要发展规律是:声母由三十五个缩减为三十二个;全浊声母清音化;齿音合为一套,“照”组声母形成;发音部位相近的声母逐渐合流。

尽管《广韵》和《韵学臆说》前后年代相隔较远,但是语音的发展演变并不是任意而为的,有一定的规律可循。我们虽然对《韵学臆说》里的声母发展演变的规律进行了一定的分析,但这还远远不够。对《韵学臆说》中韵母、声调的研究成果还不够,还不能帮助我们完整地展现《韵学臆说》时期语音的面貌,这些还需要我们更多深入的研究。

注释:

① “平入析疑”中每个韵组分为两部分,上为平声,下为与之对应的入声。所收入声字在清朝时期已消失,故列平声字以区分。

②“平入”意指“孛勃”是“平入析疑”里面的入声字。

[1] 王植.韵学臆说[M].中国科学院图书馆藏清雍正刻本.

[2] 周祖谟.广韵校本[M].北京:中华书局,2011.

[3] 唐作藩. 音韵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袁培尧]

Analysis the Initial Characteristics ofThePhonologyAssumption:Take the “Guo” And the “Jie” RhymeasanExample

ZHAO Meiying

(CollegeofLiberalArts,LiaoningUniversity,Shenyang110036,China)

The Phonology Assumption is written by Wang Zhi. It reflectsthe phonology characteristicsof the Qing Dynasty. According to the rhyme, he first divided it into thirteen,such as “Guang”、“Guan”、“Gong”、“Kun”. This papertakesthe “Guo” and the “Jie” rhyme as an exampleanalyz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initial evolution.

The Phonology Assumption; initial; Guo; Jie

H172.2

A

1671-8127(2016)01-0096-05

猜你喜欢

清音广韵平声
《原本广韵》引书订误*
《山水清音》
《园林清音》
王国维《广韵》批校与治学精神
揣一本词典走天涯
揣一本词典走天涯
明孤抄本韵书《辨音纂要》舌音考
《广韵痱、疿及相关病名考释*
基于计算听觉场景分析的改进清音分离方法
病联曝光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