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春天责备无聊的人们

2016-04-11

时代人物(新教育家) 2016年4期
关键词:吴清源美国大学义工

春天责备无聊的人们

最近,中新网有一条新闻(《连续看电视长达92小时,奥地利人打破吉尼斯纪录》)被很多媒体删掉。

报道说,奥地利5名年轻人打破了连续看电视时间最长纪录,活动在维也纳某商店举行,5名年轻人中有4名男性与1名女性,年龄介于19到24岁。竞赛过程,他们每小时被允许休息5分钟,可上厕所、伸伸腿甚至冲澡。之前,这项纪录的最长时间是91个小时,于2014年在加拿大多伦多创下……

我兴致勃勃地读完这一条新闻,突然觉得,自己正在成为比他们更加无聊的人。所谓“无聊”,就是没意思,对大家都没什么好处。对此,《论语》里有相关的描述:“饱食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惠,难矣哉!”

以前,我并不是一个长期无聊的人。前不久,阿尔法狗轻松战胜李世石,世人一片恐慌,当时我就觉得,赢就那么重要吗?人类征服大自然的思维还是这么深入人心吗?

在自然界,人从来不是最强的,跑不过猎豹,打不过狮子。为机器胜过人类而恐慌,无非是庸人自扰。

在中国文化里,最重要的目标永远不是追求胜利,而是追求有意义。至上的棋法,必有至上的义理,吴清源先生曾言:“我下棋时不念胜负,遗落敌我,专注看到的,是全局的黑白阴阳变化……打败对手的乐趣,远远不如在棋局中能够失去自我意志,感觉眼前的棋盘如同天宇浩荡,落子如星辰位列。”

如果吴清源先生仍在世,当谷歌邀请他与阿尔法狗下围棋,先生会如何呢,我估计吴先生一定会说:“无聊。”

在教育界,“争取胜利”仍然是很多老师和家长的唯一目标。因为美国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国家,美国教育才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而罔顾什么才是最适合自己孩子的教育。大多数中国人这一偏执的追求,已引起外媒的普遍关注:

参考消息网报称,北京的一所高中,送留学班的学生们去非洲博茨瓦纳进行海外旅行,并帮助贫困的人们。这是因为,学生在申请美国大学时所提交的陈述需要素材。生活在中国东北部的一位富翁,让儿子乘坐私人飞机,当天往返中国西部的西藏。将帮助少数民族的画面拍成视频,打算作为儿子义工活动的经历。

同样,小学和初中去美国留学的早期留学潮,也愈演愈烈。在上海,以中小学生为对象,协助他们准备就读美国寄宿学校的中介,生意很红火。《经济学家》报道则称:“中国的富人们认为美国留学是花钱就能买到的名牌货”。“他们普遍认为海归的履历,在就业和结婚方面能作为扎实的背景。”

但是,进入美国名牌大学依然难于登天。常青藤联盟8所大学,每年约有4万中国学生申请,但只接受200名左右入学。《经济学家》说:“美国大学入学负责人对中国学生千篇一律的义工活动陈述感到厌烦。”认为中国学生伪造托福和SAT成绩的认识也在扩散,甚至出现了让学生将讲英文的画面拍成视频,和入学志愿书一起提交的闹剧。

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本刊记者走进了温州泰顺,在一处与世无争的深山里,有一所偏僻幽静的书院,有一群“志在天下,舍我其谁”的年轻书生。而他们的办学目标简洁、大气——当代岳麓,中国哈佛。

本刊主编 文迪

猜你喜欢

吴清源美国大学义工
躬身践行修己身:从留美文科博士到美国大学系主任
天才胜负师
二十岁的她,实现了让全球义工来苏州的愿望
美国大学招生行贿丑闻凸显其阶层割裂
我要当义工
GO GETTER
爱心“义工”
完美义工进万家
百岁吴清源:一生一世一棋局
美国大学图书馆的课程服务及其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