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一次选择 多一份体验
——混龄班走班游戏的组织与实践

2016-04-11钱海燕

好家长 2016年5期
关键词:混龄建构创设

文 钱海燕

多一次选择多一份体验
——混龄班走班游戏的组织与实践

文 钱海燕

混龄班是指:将大中小各年龄段的幼儿编在同一个班级游戏、生活与学习。混龄走班游戏是指:混龄班的幼儿打破班级界限、在特定的时间段内自由选择班级、选择区域开展游戏活动,幼儿在与环境、材料、同伴、教师的互动中,获得身心和谐发展的一种活动形式。

混龄班幼儿教育

混龄走班游戏的目标,是为孩子建构一个更适宜发展的生态环境,为孩子的发展提供了多样的资源,给孩子的游戏创设了多维的目标。我园围绕『走班游戏环境创设』『走班游戏活动组织』『走班游戏交流分享』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

一、“环境创设”——混龄走班游戏的基本保障

1.师生共建主题馆。在《指南》的引领下,老师打破了以往环境创设只是教师单一参与的形式,以班级主题活动为核心,把主题活动中幼儿的发现、尝试、收获通过艺术、建构、表达等形式在区域游戏中表现出来,用孩子的作品丰富完善班级区域环境。达到师幼共建“主题馆”的效果。如在主题活动《虫儿大世界》中,美工区:老师创设树林的情景,孩子们的手工作品蝴蝶、蜜蜂、瓢虫等昆虫,还有废旧牛皮纸做的蚂蚁的家,泡沫、皱纹纸制作蚂蚁的食物,纸粘土表现蚂蚁的形象;阅读区:我们创设了“瓢虫书吧”,各类昆虫的书籍有序地摆放在柜子上……

2.游戏材料多元互动。在投放区域材料时,充分考虑主题活动与区域活动的融合。一方面,调动家长资源,参与游戏材料的收集,丰富班级游戏资源。另一方面,教师充分考虑混龄编班的特点,根据各个年龄段的教学目标分层投放材料。如美工区:小班投放“印蝴蝶”,中班“沿着边线剪蝴蝶”,大班“对折、三角折剪蝴蝶”幼儿可以选择本年龄段的游戏材料,也可以挑战难一些的游戏。孩子在与材料的多元互动体验探索的乐趣,获得发展。

二、“规划研讨”——做好混龄走班游戏的前期准备

混龄走班游戏涉及园内多个混龄班,走班游戏能否有序开展与幼儿园整体规划和教师组织有很大关系,为此幼儿园制定了混龄走班游戏方案,明确活动目的和意义,组织教师商讨活动中可能出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围绕《指南》,大家集思广益,共同出谋划策,确保混龄走班游戏顺利开展。如在走班游戏的组织形式上,部分教师认为:孩子年龄小,考虑安全因素,应该相邻两个班级先走班游戏,再扩大至其它班级。另一部分教师表达不同观点:应该相信孩子,中大班幼儿有能力带着小班幼儿去选择自己喜欢的班级游戏,教师提前预设可能存在的问题,与孩子商讨解决的方案。围绕两种不同观点,结合《指南》中“幼儿要能按照自己的想法进行游戏或其他活动,敢于尝试有一定难度的活动或任务”这一教育建议,教师最终统一思想,决定放手让孩子试一试,让他们自己去解决问题。实践证明,孩子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他们能够接受新的挑战,顺利完成选班这一环节。

三、“协调统一”——探究混龄走班游戏的和谐发展

混龄走班游戏,为孩子营造了一个更生态的游戏环境。孩子的游戏范围广了,材料多了,选择的余地更大了,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有的孩子玩好了一个游戏,不收玩具,直接换其它区域;游戏结束时,有的班级老师在与孩子评价分享,有的班级此环节却已结束,孩子回到了自己教室,秩序比较混乱,各班制定的个性化游戏规则将与孩子现有经验混淆,阻碍了游戏的发展……为此,幼儿园从进区牌的设置、游戏结束的音乐、游戏收放时间、班级公约、各区域材料摆放位置、区域规则等方面进行了统一规划,给孩子创设一个相对统一、有序的游戏环境。同时针对每一次游戏活动开展专项研讨,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共同推进混龄走班游戏进一步发展。

四、“交流分享”——推动混龄走班游戏的深入开展。

如何推动混龄走班游戏的深入发展,除了环境创设、材料提供、游戏组织等环节,交流分享也是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幼儿个体建构与共同建构之间架起的一座桥梁,在推动走班游戏发展的过程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解决问题式交流分享。针对游戏中发现的问题,与孩子共同商讨解决的办法,为下一次操作建构知识经验。如:豆豆换区域了,原来看的图书随手扔在沙发上,评价时,教师出示这张图片“孩子们,你们发现这张照片上跟平时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吗?”孩子说:“书放的乱七八糟的。”老师追问:“这样好吗?看完了书应该怎么办?”教师再出示一张孩子正在收拾材料的照片,“朵朵在干什么?(收拾整理玩具)朵朵真能干,自己玩好了知道要把玩具收整齐,你们能做到吗?”教师通过一步步的引导,让孩子明确自己的任务和游戏的规则。

2.经验介绍式交流分享。教师有针对性的选择游戏中成功的作品,请幼儿介绍自己的制作方法,适当点评。如:美工区插花活动,教师出示照片“这几支插花真漂亮!是谁做的?(可可)可可是怎么做出来的呢?我们请他介绍一下。”可可走到前面,边示范边说:“我用手把彩色纸片往下撕成一条一条的,在纸的一边贴上双面胶,再取出一根吸管,把纸条贴在上面,一朵插花就做成了。”

3.游戏推进式交流分享。在活动中,结合孩子的游戏情况,发散孩子的思维,推动游戏发展。如:教师在评价环节拿出孩子的作品“豆豆做的桃花真漂亮,把桃树打扮得很美,桃树上除了会开花,还可能有什么呢?”孩子们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树上的花有的开了,有的是花苞,树上还有树叶、小鸟、鸟窝……”教师追问:“除了可以用橡皮泥来做,还有可以用什么材料?”“可以用皱纹纸做各种花贴在树枝上、可以绿色的纸剪树叶粘上去,可以用枯草作小鸟的窝……”在孩子的谈论中,孩子们下一次的游戏材料应运而生,游戏进一步推进。

我们将立足“混龄走班游戏的研究活动”展开进一步的实践探索,真正做到让孩子在生态的游戏环境中,通过开放、自主的游戏活动玩出智慧,玩出精彩。让我们与《指南》为友,尊重幼儿,共同探索前行的脚步,支持幼儿自由快乐地成长!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混龄班主题活动课程构建的行动研究》阶段性成果

(江苏省扬中市文化新村幼儿园)

[1](美)戴安·翠斯特·道治劳拉·柯克凯特·海洛曼《幼儿园创造性课程》,南师大出版社,2006年

[2]《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3]邱学青.《学前儿童游戏》,江苏教育出版社

[4]虞永平.“学前教育中的六大转变”,江苏省课程游戏化专题培训,2014年

[5]徐刚.幼儿园混龄社会性实践课程,江苏大学出版社,2015年

猜你喜欢

混龄建构创设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建构游戏玩不够
浅谈混龄教育
开展混龄自主体能游戏区初探
幼儿园户外区域混龄体育活动实施策略的实践研究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