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方石油公司开发叙利亚项目实践解析

2016-04-11晶林石峰

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祖尔雇员劳工

张 晶林石峰



案例分享

中方石油公司开发叙利亚项目实践解析

张 晶1林石峰2

(1.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北京 100012;2.中国农业银行,北京 100073)

案例介绍了2011年前叙利亚国家石油市场,回顾了某中方石油公司于2008年至2011年间,在叙利亚开发市场、处理社会公共关系、管理用工、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遇到的问题,并展示了解决方式。

海外项目;公共关系;用工管理;人力资源

1 项目背景

叙利亚位于亚洲大陆西部,地中海东岸,北与土耳其接壤,东同伊拉克交界,南与约旦和巴勒斯坦毗邻,西南与黎巴嫩和以色列为邻,西与塞浦路斯隔地中海相望。是欧亚大陆的交汇点和古丝绸之路的终端,拥有优越的地理位置。叙利亚与我国于1956年建交,是阿拉伯国家中最早与我国建交的国家之一。2000年巴沙尔总统执政以来,逐步推行社会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政策,降低进口关税,取消部分商品的进口限制,完善财税金融的立法,搞活保险银行业,颁布新的投资法,为吸引投资提供了较宽松的优惠保障政策。

叙利亚拥有比较丰富的石油资源,其产油区位于伊拉克大油田边缘,共有800多个油气构造,油田集中在叙东部幼发拉底河盆地和东北部土耳其、伊拉克边境地区。叙利亚石油工业始于60年代,近几年产量基本维持在38万桶/天。叙利亚将全国按照构造分成了26个区块,绝大多数对外招标,吸引外国石油公司进行勘探开发,多数区块都处于勘探初期。其中壳牌、道达尔、加拿大石油公司、中国石油和中国石化等世界一流的石油公司在叙利亚都和政府合作开发石油。在2011年叙利亚局势动荡以前,叙利亚具有较好的经营环境。有优越的地理位置、比较稳定安全的政治环境、较好的国际关系、良好的经济改革开放政策和优惠的税费政策、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和完善的基础设施。如果经营得好,在叙利亚站稳脚跟,就有可能在项目运行中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并获得长远发展。

2008年底,某公司(下称“A公司”)成功收购加拿大Tanganyika公司在叙利亚的Oudeh、Tishrine和Sheikh等3个石油区块。区块位于叙东北部地区,毗邻伊拉克和土耳其,总面积为864平方公里,日产量超过2万桶,服务于A公司资源战略,成为其石油工程队伍进入叙利亚的启动器和助推器。

2 项目介绍

2009年3月,A公司的第一批人员飞抵叙利亚,在叙利亚注册分公司,建设基地,开发市场,启动项目。到2010年底,其分公司已快速成长为叙利亚最大的石油工程服务承包商。分公司先后投标项目48个,启动23支工程服务队伍,成长为国际石油工程公司的主力市场之一。2011年3月,受“阿拉伯之春”影响,茉莉花革命的流毒在叙利亚发作并迅速扩散,A公司在叙利亚施工人员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急剧恶化。10月9日晚,公司的一支钻井队营地遭到恐吓袭击,成了中国石油工程服务队伍全部停工并撤离的导火索。10 月29日,A公司工程队伍全部停工,完成封存设备,人员撤离叙利亚。

从一个全新的市场开始,A公司的工程服务项目在叙利亚逐渐发展壮大,到因公共安全恶化全部撤离,项目团队经历了前期探索市场的迷茫,开拓市场的艰辛,成功运行项目的喜悦,以及叙利亚动荡局势的考验。面对新的市场和新的环境,项目团队边摸索边前进,为A公司石油工程服务企业开拓海外市场积累了一定经验。

3 项目开展中遇到的问题

3.1 公共关系处理

首先,宣传品牌,确立市场地位。在刚进入叙利亚的前几个月,A公司就开始着手宣传公司品牌,包括公司在全球的企业地位、上下游一体化的综合生产实力,让叙利亚各界认识、了解A公司,进而支持A公司。A公司准备、完善公司宣传材料,逐个拜访业主,做好市场推介工作;积极参加叙利亚国际石油展参展工作,全面展示施工工程技术能力;举行隆重的项目开工典礼,邀请政府官员和业主参加,来扩大企业的社会影响力。通过一系列宣传互动活动,让叙利亚石油界熟悉中方石油工程服务的整体实力,了解A公司工程队伍和技术现状,特别是核心技术和专有技术、海外施工业绩等,为市场开发打下了坚实基础。

其次,借助大使馆,与当地政府建立友好关系。项目人员在2009年3月份第一次奔赴叙利亚,下飞机第一件事情就是拜访经商处参赞,紧接着又拜访了中国驻叙利亚大使,和使领馆建立了直接联系。在此后的市场调研、项目评估、项目启动、公共安全管理、协调和叙政府有关部门关系等方面,大使馆和经商处给予了大力帮助。定期邀请大使馆和经商处开展联谊活动,加深与使领馆人员的感情联络。叙利亚人民是一个好客的民族,在公共关系方面与中国有着共同的习惯。A公司人员积极参加大使馆举办的各种招待会、团拜会和庆典,参加业主举办的业主揭牌、联谊会,与有关方面人员交流接触,加深感情。为后来的当地合作打下了一定基础。

最后,关注社区关系,融入当地文化。A公司的工区主要集中在叙东北部的Hassakeh省,北与土耳其相邻,东南和伊拉克接壤,区内库尔德人和阿拉伯人杂居,民族、部落和宗教关系比较敏感,施工队伍面临着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为了建立良好和谐的社区关系,A公司出台了一系列措施。一是做好青苗赔偿工作。关系处理不到位,不得开工。二是加大当地采购,能够从当地买到的材料、设备零配件和生活物资,不得到境外采购。三是加大叙利亚当地员工的招聘、培训和使用,促进当地就业。四是加大安全生产管理力度,保护生态环境,杜绝环境污染事故发生。五是公司领导层定期拜访Hassakeh省政府、当地部落,建立畅通的沟通渠道,互换信息,积极支持当地社区的文教事业。建立良好的社区关系,为施工队伍在Hasskeh省的项目得以平稳运行,尤其是在叙利亚局势剧烈震荡期间,施工队伍人员安全和设备的安全提供了可靠保障。

3.2 用工管理

甲方现场监理更换频繁:在项目施工的过程中,每个施工队均存在监理更换频繁的问题。而且,不同的监理有不同的要求,使得与甲方监理的磨合上困难较大。这种情况下必须要适应甲方的变化,尽量尊重甲方的决定,服从甲方的管理,因此,项目部经常深入现场与井队职工谈心,探讨工作方法,并与现场监理探讨,缩短磨合期,这样大大减少了监理的投诉,为项目正常施工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

劳工问题:油田工程施工需要一定的专业技能,但由于资源国劳务指标限制,A公司不可能从国内动员太多的员工。除关键技术岗位之外,叙利亚限制外国劳工的进入。项目开工之初限制较松,而一旦施工正常进行,叙方会采取一切可能的手段限制劳工进入,鼓励雇用当地劳工。但当地又缺乏熟练的劳工,能否雇到合适的当地员工,是影响施工进行的因素之一。

当地员工罢工问题:施工期间,由于倒休时间、工资待遇、饮食质量等问题,当地员工多次抱怨和罢工,甚至甲方现场监理也数次投诉。叙利亚项目施工队伍多、专业广,所雇当地员工同一岗位收入不完全相同,这导致了当地员工互相攀比,要求提高待遇,当不满足其条件时,就进行罢工。如2011年4月,某钻井队M当地员工罢工,理由是工资比相邻的钻井队低。其实按照日工资标准,M井队和其他井队是一样的,但M井队的休假制度是工作15天休息15天,而其他井队是工作20天休息10天,所以月工资低于其他井队。后来M井队调整了休假制度,从而平息了罢工。但这次集体罢工,对项目运行和A公司在当地的信誉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

当地员工的培训:当地缺乏熟练的、能够操作A公司设备的劳工,招到的劳工为了满足施工的需要必须进行技术、安全培训,由于语言的不通、文化基础的薄弱,对外籍员工的培训也成为一大难题。

沟通能力不够:项目施工人员文化水平不高,且大部分是第一次出国作业,整体外语水平差,一个钻井队平均只有2-3人能用英语勉强与甲方现场监理交流;同时,所聘当地员工英语水平不高,也不能和中方员工交流。

宗教差异:叙利亚是穆斯林国家,外籍员工往往在8小时以外或节假日不愿意加班,即便是给高额的加班费。穆斯林员工每天要祷告五次,定时要喝自己喜欢的红茶和咖啡,到了斋月,每天工作时间要从8小时降为6小时,不吃不喝,干活的劲头也就不足了,所以效率不高。

3.3 人力资源经理对外籍雇员投诉的处理

2010年11月21日,正当A公司叙利亚分公司物探队奋战在德尔祖尔区块时,当地劳工部门发来一封阿语信,内容为:“根据公民阿布杜.哈密德的投诉,申请重新回到工作岗位,我劳工办邀请贵公司于2010年11月25日上午10点准时到达劳动仲裁办公室出席,届时不到劳动仲裁办公室,劳动仲裁办公室将强制执行仲裁。”

A公司物探项目自2010年9月15日进驻德尔祖尔省IPR公司24区块以来,通过面试、体检、培训、考核等程序自主招收了189名雇员。2010年10月4日,哈密德应聘到A公司队上的中方食堂帮厨岗位。该员工在职40天期间,累计迟到6次,不请假旷工1次,共收到3份书面警告信及多次口头警告。A公司考虑到该雇员在多次耐心教育说服后仍屡次违反劳动纪律的实际情况,若不及时对其恶劣影响作出处理,势必影响整个雇员队伍的管理,最终决定2010年11月14日将其辞退。在此之前,项目部曾拜访过当地的劳工办、警察局、地方办、医院,以便今后的工作进一步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A公司决定出庭参加调解仲裁会议。为了保证调解的顺利进行,A公司叙利亚公司聘用的当地人力资源部经理C女士一并出庭参与调解。

2010年11月25日上午10点,一场由德尔祖尔省劳工办主任、记录员、A公司叙利亚分公司人事经理C女士、雇员哈密德、施工队中方管理人员及招聘的当地营地经理等人出席的劳资纠纷调解仲裁会,如期在德尔祖尔省劳工会进行,双方按调解程序进行了申诉和答辩。

被辞退雇员哈密德首先申诉:“我虽然违反了公司的规章制度,但不至于被辞退,我想回到岗位重新工作,我的家人也需要这份工作。”

A公司管理人员拿着雇员哈密德在工作期间的劳动合同、考勤表、3封书面警告信后答辩:“哈密德,男,x年x月x日出生,身份证编号为x,家住德尔祖尔省,2007年至2010年,先后在黎巴嫩从事过汽车修理、在HOMS国际餐饮公司从事服务生岗位1个月、德尔祖尔省Conoco公司从事服务生岗位3个月。根据该劳工在职40天的出勤记录显示,其前30天就迟到6次以及不请假旷工1次的记录,在职40天总共有3份书面警告信以及多次口头警告的记录,我叙利亚分公司拒绝该员工回到我们的队伍中。”

辞退雇员哈密德申诉:“我虽然缺勤迟到,但没有那么多,我不承认自己的错误。”另一名A公司人员及聘请的雇员营地经理当场作证:“我们来出席此次调解会议的每个人都能证明该劳工确实有多次迟到及旷工,我们对其多次警告教育后,其屡教不改,领导才决定将其辞退。”哈密德的家人也谴责其对工作不负责任的态度。

劳工部主任调解道:“能否再给该劳工一次工作机会?”A公司叙利亚分公司人事经理C女士答辩:“我们拒绝该员工重回到我们的队伍中,理由有,一是该劳工如此之多的缺勤记录早就达到了辞退标准;二是该劳工曾企图攻击中方人员的人身安全,是我国法律不能容忍的;三是该劳工如此恶劣的工作态度及行为难道不是在外企面前玷污我叙利亚政府及人民的颜面吗?难道这就是我国劳工的素质修养吗?试问我国哪个企业愿意聘用如此素质的劳工,请问哪个外企敢用这样品性的劳工?”

德尔祖尔省劳工办主任发言道:“雇员哈密德,你的行为确实恶劣!现在双方申诉答辩结束。根据我国劳动法规定,如果企业与劳工双方发生劳资纠纷时,劳工办首先要履行调解的职责。即如果企业想提前结束与劳工之间的劳务合同,企业应支付劳工一定份额的补偿。请问你们双方愿意接受劳工办的调解吗?企业愿意支付劳工一定份额的补偿金吗?劳工愿意接受补偿金吗?”

在和人力资源经理C女士沟通后,A公司接受劳工办的调解并答应愿意支付该劳工一定份额的补偿金。人事经理C女士说:“根据我国劳动法,补偿金的计算方法是在职期间的工资总和除以一年的总月数12。该劳工在职时间40天不到两个月,每月工资大概x叙镑,我们大度一点,按两个月的满工资金额x叙镑计算。我们也不除以12了,再大度一点除以10,愿意支付x叙镑补偿金。”

面对铁证如山的事实依据,辞退雇员哈密德哑口无言,考虑自己确实理亏,答应愿意接受德尔祖尔省劳工办的调解并接受补偿金。随后A公司参加庭审人员起立,上前与德尔祖尔省劳工办主任握手,并对其表示感谢,同时承诺,为了中叙两国政府的友好合作及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将一如既往做好雇员管理工作,为该地区的石油勘探工作作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2010年11月27日,辞退雇员哈密德前往物探营地,在《清算表》上签字后领取了补偿金x叙镑。

An Analysis of a Chinese Oil Company's Operations in Syria

Zhang Jing1, Lin Shifeng2(1.SINOPEC Management Institute, Beijing 100012, China; 2.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Beijing 100073, China)

The paper introduces the oil market of Syria before 2011, and reviews the practices of a Chinese oil company in Syria from 2008 to 2011, including the problems it encountered with regard to market development, handling of social public relations, labor management and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as well as the solutions it adopted.

overseas projects, public relations, labor management, human resource

2016-5-15。

张晶(1979—),女,吉林人。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英语语言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现就职于石油化工管理干部学院。电子邮箱:zhangj.glgy@sinopec.com。

猜你喜欢

祖尔雇员劳工
浅谈海外项目当地雇员管理和风险处理
香港破产机制中的雇员权利及其保障
浅谈中亚地区EPC项目当地雇员HSE管理
台媒:美企CEO薪酬是雇员300倍 迪士尼差距最大等4则
目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