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谈小学中高年级“预学单”的功能及使用

2016-04-09薛丽芳

江西教育C 2016年3期
关键词:预学母鸡课文

薛丽芳

摘 要:教师在课前使用预学单,要让学生明确预习要求,渗透学法指导,注重多维评价;在课中运用预学单,要紧扣教学热点,接纳多元分析,注重承前启后;在课后运用预学单,要不断内化学生写作技能,搭建开放式学习平台。

关键词:精致 深层 热点 拓展

一、课前,顺时提领——游刃有余

课前预学单必须与“粗犷式”预习说再见,内容应该紧扣教学内容,有明确的目标、具体的方法、评价的手段等。现以《盘古开天地》预学单为例进行阐述:(1)借助小窍门,通读课文;(2)学习生字词,老师带读难词;(3)读准字音,理解难词;(4)想一想神话中的神是谁,干了一件什么事?(5)留心身边的小动物,拍个照画个像配段文字。从上述预习单可见:

1.精致化预学单,明确预习内容。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必须明确预习的任务,究竟要预习些什么,必须有章可循。例如《盘古开天地》的预学单,第一条要求学生借助小窍门通读课文,第二条是同桌合作共学生字生词,第三条要求读准字音、理解难词,第四条理解课文大致意思,第五条给身边小动物拍照配文字。这样学习的要求落到实处,学生明白应该干什么,应该学什么。

2.精致化预学单,渗透学法指导。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必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拦路虎”“瓶颈”,那么,如果教师能提供“支点”,学生的预习会变得轻松、方便,而且更加有实效。如上述预学单第一条,告知学生一个小窍门,通读课文时遇到难读的字词,借助拼音多读几遍。遇到难读的句子,反复读几遍,直到读通为止。停留一下,多读几遍,这些学习方法的提示,可以使有个体差异的学生都得到提升。

3.精致化预习单,注重多维评价。学生的任何学习结果都需要有及时、恰当的评价,评价能促使学生更好进入下个环节的学习。从上述学习单来看,拥有自我评价、同桌评价、家长评价三位一体的评价形式,摒弃传统的教师单一评价形式。评价形式更贴近儿童,采用打星级的形式,活泼、有趣。

从课堂的反馈来看,学生对“重而浊、逐渐、蹬着地”这三个词语朗读掌握不够到位。班中有10个同学圈出这些词,教师直奔难点,反复领读,直到学生掌握为止。至于字词的理解,学生对“奔流不息、气息”两个词理解有难度,教师引导学生查字典,难点一一瓦解。精致预学单的介入,符合学生的心理,节约时间,加快了课堂学习的进度,教师根据学生的学情及时调控,为后面文本的学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课中,深层互动——追本溯源

课堂预学单介入可以让学生快速地从文本中提取重要信息,深入了解文本、剖析文本。学生借助预学单,通过自主选择阅读、讨论、研究不断提炼,转化为自己的理解。以《母鸡》一课预学单为例。在了解作者对母鸡的看法,即“我一向讨厌母鸡”和“我不敢再讨厌母鸡了”时,设计一份预学单,学生相互合作,推动课堂进程。设计如下:同学之间合作读。讨论作者写了哪些事件,抓关键词去理解,摘录最喜欢或者最有感触的句子,并在课文中画出来。反复有感情地朗读画出的句子,并写上批注。结合老舍作品《猫》画交叉图或者情节图,体会《猫》和《母鸡》两个作品的异同点和作者创作的风格、手法异同点。

1.深入式预学单,紧扣教学热点。预学单的出现,要“与学俱进”,紧扣教学热点,上述预学单的出现是在学生了解老舍对母鸡的两种不同的态度之后,学生的思维处在愤悱之间,让学生参与学习。预学习单的出现,既不是课前的预习,也不在课后的拓展,与课堂进程完全吻合,调动学生充分挖掘教材的内涵,深入探讨,更具实效性。

2.深入式预学单,接纳多元分析。因为学习内容选择的自主性,学习的主动性才更能凸显,学生的学习才会多元化。首先是内容多元化,如预习单中第一条同学之间合作。学生可选择讨厌的部分也可选择不讨厌的部分,没有统一衡量的标准。其次形式多元化,可以用画图、圈词、读句子等形式。如:第三条就是结合老舍作品《猫》画交叉图或者情节图。

3.深入式预学单,注重承前启后。学生学习文本不是单一和零星的片段学习,课堂的学习也不应该“断章取义”。小学课本中有些文本与文本之间,本可以整合学习的。学生通过整合学习,可逐步达到读进去,然后触类旁通。如:预学单中第三条,鼓励学生结合老舍作品《猫》画交叉图或者情节图,体会《猫》和《母鸡》作品异同点和作者创作的风格、手法异同点。学生能将学过的《猫》和《母鸡》比照阅读。从课堂反馈看:《母鸡》预学单的出示,课堂开始互动起来,学生们或低头沉思、或窃窃私语,有的埋首书写,有的融洽交谈。学生经过相互的讨论得出结论,班级中三分之一学生选择“讨厌母鸡板块”,三分之二同学选择“不讨厌母鸡板块”。如此一来,学生进行自主探究,独立思考,在相关语段旁批注,课堂上引起一阵阵的头脑风暴,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凸显,成了课堂学习的“主人”。

三、课后,拓展文本——花自成蹊

预学单的使用不仅仅停留在课前、课中,还应该拓展到课后,有利于提高学生分析综合、整理归纳能力,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使学生在课堂中学到的技能和方法运用到其他学习中,并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提高。以《白公鹅》一课的预学单为例阐述。(1)收集课文中你觉得有趣的句子。(2)观看一个鹅的小视频(课堂中教师播放),选择你想写的内容(可以是鹅的姿态,也可以是鹅的腔调,如果写鹅的步态也可以)。如:写鹅的姿态,以“动物界里,说姿态板正的要数白公鹅了”为开头;写鹅的腔调,用上这些词语:变化多端、清脆低沉、严肃郑重,还可以用上丰子恺和叶·诺索夫的写作方法。(3)阅读关于动物的同题材的文章:《麻雀》《柱子上的母鸡》。(4)留心观察身边的小动物,给它们拍张照片或者画下来,并为照片或者图画配一段文字。从以上预学单可见:

1.自主式预学单,内化写作技能。课堂和课外,学生始终拥有主动权,教师要引导学生灵活用“文”,灵活用“资料”,灵活开展“小练笔”。如:选择你想写的内容(姿态、腔调或步态)。(写鹅的姿态,以“动物界里,说姿态板正的要数白公鹅了”为开头;写鹅的腔调,用上这些词语:变化多端,清脆低沉、严肃郑重。还可以用上丰子恺和叶·诺索夫的写作方法)。这就可以驱动学生已有的经验和积累的词语为新的表达服务,诱发他们迸发出智慧的语言。

2.自主式预学单,拓展课外阅读。结合课文的学习引导学生课外阅读,有效开发教材资源,让学生走进与课堂教学内容有关的世界,如阅读关于动物的同题材的文章:《麻雀》《柱子上的母鸡》,不但拓宽了学生的阅读范围和空间,提高了语文阅读的能力,还通过引导阅读的方式帮助学生打开视界,走进更加广阔的生活课堂,才是真积累、真学习。

3.自主式预学单,搭建开放学习。让学生从“小课本”“小课堂”中走出来,构建开放的体系教学,让学生在宽广的心境中,在活跃的状态下学习语言、积累语言,如:第四条留心观察身边的小动物,给它们拍张照片或者画下来,并为照片或者图画配一段文字。这样,密切课本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使学生在丰富多样的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

不论是课前、课中还是课后,预学单不仅仅是个道具,应该有它真正的作用,只有教师对使用的预学单做到心中有数,才能实现它的功效。◆(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杨汛桥镇中心小学实验校区)

□责任编辑:潘中原

猜你喜欢

预学母鸡课文
母鸡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母鸡下蛋
背课文的小偷
母鸡
预学——在中低段语文课堂绽放别样美丽
小学数学有效预学策略探索
目标导向的高中英语课前预学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