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之我见

2016-04-09万然万佳选

江西教育C 2016年3期
关键词:职业道德高职院校教育

万然++++万佳选

摘 要:高职院校要为社会培养多门类、高品质、又红又专的合格人才的说法似乎已被人淡忘,当前高职院校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设置热门专业及新课程、注重课程与实训相结合的教学改革正如火如荼进行。本人认为在当今的大社会环境下,在高职学生中开展职业道德教育,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具有高尚职业理想和崇高道德品质的合格人才,更是高职院校的重中之重。本文将从现今形势下职业道德教育的现状、意义、途径和注意点几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高职院校 职业道德 教育

道德这个概念在我国古代书籍中已有记载。“道”指人们所走的道路,引申后指事物运动变化的规律规则;“德”解释为“德者,得也”,人们遵循“道”,内得于己外施于人就是“德”,即为人做事一定要有益于他人,使他人有所得,自己也有收益,就可以称为有德之人。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道德概念内容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并且有时代特征,我们今天讲的道德是指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和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总和,它既是一种善恶评价,又是一种行为标准,是为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和经济基础服务的。

一、当前社会职业道德现状及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现状

当前社会各行业的职业道德令人担忧。例如食品安全问题,从生产到销售形成了一条“我害人人,人人害我”的生产链,养猪的加瘦肉精,养鸡鸭的用抗生素激素,牛奶加三聚氢氨,牛肉注水,看起来是发生在生产领域的经济问题,但实质上却是整个食品行业的职业道德缺失。不仅是食品行业如此,其它行业也是问题百出。例如医生收受红包,拿巨额药品回扣,前年人们热议的复旦大学医学研究生投毒案,医生的天职就是人道主义下的救死扶伤,现在却因生活琐事而投毒杀害室友;中小学老师先收钱后给学生排座位,地震来了有“范跑跑”,大学老师的学术腐败;旅游行业从导游到餐饮到各类商店,有香港导游打死游客,有青岛高价虾,只要自己挣钱,不顾游客利益;小商小贩短斤少两,以次充好,等等。职业道德问题可谓层出不穷,不胜枚举。

虽然当前的职业道德现状受多种因素影响,但高职院校的职业道德教育现状也是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各类高职院校本来就是为社会的各种职业培养职业人的专门机构,它能否将学生培养成既有职业能力又有职业道德的未来职业人,不仅会影响到各行业的道德水平,更会影响到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为了解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现状,笔者在本省一些高职院校学生中开展过相关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发现,大多数高职学生对自己将从事的职业道德要求感到模糊,认为学习职业道德的目的只是为了应付相关考试,在实习和社会需求实践中没有体会到职业道德教育重要性,平时也不会主动培养自己的职业道德修养,相关专业教师也不太重视职业道德教育,学校的报刊和宣传栏也少有职业道德教育专栏,班上也基本没有开过职业道德教育的主题班会。情况不容乐观,此种状况甚至非常严重,重申高职院校职业道德教育迫在眉睫。

二、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

1.职业道德教育具有其他学科所不能取代的特殊作用

知识教育不等于职业道德教育,更不等于公民的教养和素质教育。从1977年恢复高考开始,高考热也一直是社会的主流,尽管社会拥有了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但公民的教养和素质及各行业职业道德却日见低下。学习职业道德,可以使学生对即将从事职业的职业道德认知了解,恪守行业职业道德底线;学习职业道德,可以使学生的远大理想和具体实践结合起来,可以使学生对即将从事的社会职业充满深厚的情感,热爱本职工作,明确肩负的重任,从而保持强大、持久的职业动力,而不是将职业看作是一个只有眼前利益而不顾信誉的短暂行当。

2.有助于推动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

改革开放极大地调动了各行业员工的积极性,社会物质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由于一些人对改革开放的错误理解,以及改革措施的不完善和局限性,在职业道德领域产生了不少问题,有人错误认为改革是靠“经济惩罚约束人,资金钞票调动人”,放松了职业道德教育和职业道德修养;也有人“为了尽快富,不管走什么路”,只顾经济效益,不顾社会效益,片面追求个人利益和小团体利益,造成国家和人民利益受损、行业不正之风和各行业之间关系紧张,商业工作者不讲职业道德,掺杂弄假短斤少两;工业企业人员以次充好,生产伪劣假冒商品坑害顾客等。只有通过职业道德教育,才可以使从业者进一步认清个人、集体、社会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认识到集体利益、社会利益是个人利益实现的前提和保证,认识到自己对社会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从而以新的职业态度做好自己将担负的社会工作。只有通过职业道德教育,才能有助于职业内部和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调整,使其互相理解、支持和协作,从而推动改革开放沿着健康正确的道路深入发展。

3.有助于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

职业活动是最普遍、最基本的社会活动,各行各业的职业道德是整个社会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各行业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低下,搞行业不正之风,以至相互仿效,社会风气必然败落。时下网民流行以“屌丝”自称,固然有开玩笑的色彩,更有自轻自贱的意味,因为我们现在所到之处不被当人看待,要办点事,就得当孙子,这种感觉令人非常憋屈,特没尊严感,说到底是各行业职业道德的缺失。如果各行业从业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很高,处处方便服务对象和从社会利益出发,社会风气必然会大为改观,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也会大大提高。同时,开展职业道德教育也有助于职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之间的关系调整,这种作用在直接以人为服务对象的行业中表现得尤为突出,如教师与学生关系、医务人员与患者关系、商业工作者与顾客关系等等。职业道德教育一方面可以使从业人员更好地为工作对象服务,另一方面又使服务对象受到优质服务的感染,不断提高自己本身工作的热情和质量,从而促进整个社会道德水平的提高,促进社会风尚的根本好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三、开展职业道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1.提高认识,树立理想

当代大学生大都是从校门到校门,缺乏社会实践锻炼,对各种职业认识不深,所以开展职业道德教育首先要从道德认识开始,深入了解自己将要从事的职业特性和各种职业的相关性。再者,也是最重要的,要把理想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任何道德都从属于一定的理想,职业道德也不例外,崇高的理想是职业道德的灵魂和源泉,只有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才能使职业道德获得内在的统一性和内在的驱动力,才能使大学生自觉地遵守职业道德,并靠内心信念的力量去维护职业道德。

2.坚持系统教育原则

职业道德教育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化工程,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必须努力做到系统化、立体化、科学化,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学校正好有职业系统化道德教育的优势和条件,表现在课程设置上,不仅要开设职业道德课程,还应有相应的大学生思想修养、人生哲理、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择业就业指导等课程。正如我国古代一位诗人所说:“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这正好印证了职业道德教育系统化的原则。

3.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首先要结合实际开展道德评价,所谓道德评价就是根据职业道德原则和具体规范,对人们的职业行为作出价值判断,它对于协调人们在职业活动中的关系,改善道德风尚具有重大作用。在教育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可以通过发生在我们身边日常生活中的先进模范人物的事迹和各行业不正之风具体实例,开展职业道德评价,使学生辨明是非善恶,自觉地抑恶扬善,从而不断地提高职业道德认识和素质。例如汶川地震中的教师“范跑跑”,曾引起社会对其道德品质的广泛争议。这个问题如果从职业道德的角度来分析,是个再简单不过的问题:教师的工作职责不仅是教学,还要关心爱护学生,工作期间危险来临只顾自己不管学生,就是违反工作职责,违背职业道德。自然,如果地震时不是上班时间,也不是在学校,而是在超市或是影院等公共场所,“范跑跑”撒腿就跑那就无可厚非了。

其次,开展角色扮演练习活动,引导学生假设自己是某一职业人员,那么在对待某项工作或服务对象时该怎样做呢?如:假设自己是一名教师,应该怎样面对学生决不能误人子弟;假设自己是一名商业人员,应该怎样对待顾客;假设自己是一名企业人员,应该怎样对待产品质量。同时开展社会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社会中的职业角色,了解各种职业的责任、义务、荣誉,体验遵守职业道德的光荣和精神上的欣慰,以违反职业道德而感到不安、羞愧、内疚。这样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受到教育,以提高遵守职业道德的自觉性。

四、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1.必须和学生日常文明行为教育相结合

职业道德教育不应该孤立进行,因为职业道德只是道德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与社会公德、日常生活行为准则教育相结合。很难设想在日常生活中不遵守社会公德的人,其职业道德水平会很高;同样,职业道德水平低下的人也很难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高尚的道德水准。在职业道德教育中,为了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修养,必须教育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养成文明习惯。例如,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乘车、买饭排队;在图书馆不聊天谈笑,保持安静;观看比赛或表演不怪叫、不起哄;讲卫生讲礼貌,不干扰别人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尊重师长,团结同学等等。所有这些,既是学生必须努力做到的,也是职业道德修养的基础。

2.深刻认识到职业道德教育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行为科学认为,职业道德品质由职业道德的认识、情感、信念、意志和行为习惯五种因素构成,我们评价某人是否具有忠于恪守这种职业道德品质,以上五种因素缺一不可,否则我们也就不能认为其已经具有或完全具备该种职业道德品质。就社会而言,职业道德教育更具有艰巨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这是因为:首先社会中各种职业活动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某一行业职业道德水平很高,但缺乏其他行业的配合和支持,也很难巩固,难免出现反复;其次,随着社会发展,经常出现新的职业和新的职业道德要求,需要人们经常更新职业道德观念,这就需要反复教育、反复认识。因此,职业道德教育决不能一曝十寒,更不能幻想一蹴而就,需要我们长期努力。

参考文献:

[1]李斌.高职大学生职业道德教育理论与探索[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丁士堃.职业道德[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2.

[3]《新周刊》杂志社.屌丝传[M].南宁:漓江出版社,2013.

[4]郭小聪.行政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作者单位:南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责任编辑:刘伟林

猜你喜欢

职业道德高职院校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会计职业道德现状之我见
浅谈会计职业道德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论高校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修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