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昌伟主任医师治疗颈椎病经验*

2016-04-09张朝驹徐昌伟

陕西中医 2016年5期
关键词:髓海颈项熟地黄

何 川 张朝驹 刘 伟 徐昌伟

湖北省荆州市中医院骨二科(荆州 434000)



徐昌伟主任医师治疗颈椎病经验*

何川张朝驹刘伟徐昌伟

湖北省荆州市中医院骨二科(荆州434000)

摘要目的:总结徐昌伟主任医师临床治疗颈椎病的辨证论治经验。方法: 通过对跟师学习中颈椎病临床医案的总结,将颈椎病辨证分为寒凝经脉、髓海不足、水不涵木、痰瘀闭阻、气血不足五型,并总结出相应的验方、效方。结论:颈椎病发病率逐年上升,临床工作者需要不断总结,提高疗效。徐老认为:本病主要与肝肾有关,虚则与各种原因导致的清窍失养有关,实则与痰瘀有关,治疗上虚则补精添髓、养清窍,实则平肝潜阳、化痰散瘀。

主题词颈椎病/中医药疗法 中医师 @徐昌伟

徐昌伟,湖北省荆州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湖北省知名中医,行医50余载,擅长应用中医药治疗颈椎病。我们有幸拜其为师,侍诊其左右,今就对徐老师治疗颈椎病的经验,介绍整理如下。

1病因病机颈椎病属中医学眩晕范畴,眩晕最早称之为眩冒。中医最早就认识到眩晕主要与肝肾有关。《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素问·六元正纪大论》曰“木郁之发……甚则耳鸣眩转”。《灵枢·海论》曰“脑为髓之海……髓海有余,则轻劲多力……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胫酸眩冒”,而肾主骨,骨髓由肾精所化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肾主骨髓”,故肾精亏损,导致髓海不足,从而出现眩晕。同时还认为与肺有一定关系,《素问玄机原病式·五运主病》曰:“所谓风气甚,而头目眩运者,由风木旺,必是金衰不能制木,而木复生火……则为之旋转”。关于病因,认为眩运与外感、痰饮、火等有关,如《灵枢·大惑论》曰“故邪中于项,因逢其身之虚,……入于脑则脑转。脑转则引目系急,目系急则目眩以转矣”,《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曰“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证治汇补·眩晕》曰“以肝上连目系而应于风,故眩为肝风,然亦有因火、因痰、因虚、因暑、因湿者”。《景岳全书·眩运》曰:“眩运一证,虚者居其八九,而兼火兼痰者,不过十中一二耳”。关于眩晕的治法,《医学正传·眩运》曰“大抵人肥白而作眩者,治宜清痰降火为先,而兼补气之药;人黑瘦而作眩者,治宜滋阴降火为要,而带抑肝之剂”。《丹溪心法·头眩》曰“头眩,痰挟气虚并火,治痰为主,挟补气药及降火药。无痰不作眩,痰因火动,又有湿痰者,有火痰者”。徐老师认为,本病主要与肝肾有关,虚则与各种原因导致的清窍失养有关,实则与痰瘀有关,治疗上虚则补精添髓、养清窍,实则平肝潜阳、化痰散瘀。

2用药经验徐老师在临床上治疗颈椎病用药经验:①常用葛根。现代医学研究表明,葛根可以下调颈椎间盘组织中前列腺素E2(PGE2)和磷脂酶A2(PLA2)的含量,抑制环氧合酶(COX)的活性,从而减少多种炎症介质的合成,葛根素预处理可抑制 NF-κB p65 表达,进而降低其下游炎症因子 TNF-α及 MIP-2 的分泌,发挥抗炎作用,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天然抗炎药物[1]。动物实验表明葛根素可以增加骨强度,维持骨代谢平衡,减缓骨质疏松的发生,从而延缓椎间盘退变[2];还可以降低大鼠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和红细胞刚性指数的水平,有效改善血液流变水平[3]。葛根素能减轻脂质过氧化物(LPO)在血管内皮的沉积,对血管内皮的损伤起到保护作用[4],可以降低血浆内皮素含量,使椎-基底动脉收缩期血流速度明显增加,从而改善椎-基底动脉供血。②擅用活血类药。临床上颈椎病病程一般较长,且反复发作,根据中医“久病必瘀”的理论,徐老师常常用一些活血化瘀的药物,如桃仁、红花、川芎等。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颈椎病患者的全血黏度、血浆黏度较正常人高[5],这为活血化瘀药物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3辨证分型3.1寒凝经脉证见:颈项僵痛不适、发紧,可牵扯肩胛疼痛,颈项转动疼痛明显,局部受凉加重,得温则减,舌淡,苔薄白,脉紧涩。足太阳膀胱经从颈项两侧而下,肺与膀胱相表里,遂其主一身之表,局部感受寒邪后,寒主收引,寒邪侵犯膀胱经,导致寒凝经脉,经气不利,气血运行不畅,从而导致颈项僵痛不适、发紧。故本证主要是寒凝经脉,导致经气不利所致。治宜温经散寒,活血通络。治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加减:附子、细辛各6g,麻黄、当归、川芎各9g,葛根、威灵仙各20g,桂枝12g。方中附子温阳散寒,麻黄解表散寒,同时为引经之药,附子配麻黄,引附子直达膀胱经;细辛散寒止痛,葛根祛风解肌;当归、川芎活血化瘀,同时川芎为“血中之气药”,能“旁通络脉”;桂枝、威灵仙温经通脉。

3.2髓海不足证见:头晕、头痛,伴颈项痠痛不适,耳鸣、耳聋、失眠,易疲劳、困倦,舌淡,苔白,脉缓弱。《灵枢·海论》中就已经描述了髓海不足可导致眩晕。脑为髓海,而髓海不足可导致脑的各种生理机能受损,可导致颈项痠痛、头晕、头痛、耳鸣、耳聋等表现。《类经》曰“凡骨之有髓,惟脑为最巨,故诸髓皆属于脑,而脑为髓之海”,同时肾生髓,故治以补肾填精生髓。方用补肾填精生髓方加减:熟地黄、黄芪各30g,山茱萸、肾四味(枸杞子、菟丝子、盐补骨脂、仙灵脾)、肉苁蓉、杜仲各20g,鹿角胶、橘皮、白术各12g,当归15g。方中熟地黄、山茱萸、肾四味(枸杞子、菟丝子、盐补骨脂、仙灵脾)、鹿角胶、肉苁蓉、杜仲补肝肾以生髓;黄芪、当归补气,活血补血;橘皮、白术行气健脾以防补药难以运化而碍脾。

3.3水不涵木证见:头晕、胀痛,伴颈项不适、口干、多梦、急躁或伴低热、遗精、耳鸣、耳聋,舌红,苔少,脉弦。肾属水,肾阴为脏腑之阴的根本;肝属木,体阴而用阳。肾阴不足时,导致肝阴不足,肝木失养,致使水不涵木,出现肝阳上亢,临床上多表现为阳亢的症状,如头晕、胀痛、急躁,同时也伴随肾阴不足的表现,如口干、多梦、低热、遗精等,治以滋水涵木为主。方用滋阴平肝潜阳方加减:山药、山茱萸、石决明各15g,熟地黄、生龙骨、牡蛎、刺蒺藜、葛根各20g,黄柏、菊花、甘草各9g。方中山药、山茱萸、熟地黄取六味地黄丸中三补之意,补肾阴,使肾阴足而肝阴自足;黄柏清虚火,防止其阴虚导致火旺;生龙骨、牡蛎滋阴潜阳,使肝阳下潜;菊花、石决明、刺蒺藜清肝平肝;葛根祛风解肌;甘草调和众药。

3.4痰瘀闭阻证见:头晕、头痛,呈针刺样痛或闷痛,伴颈项不适,纳差,失眠,舌淡,苔白腻,脉滑涩。此证多由于脾虚水湿不化,致使痰浊生成,闭阻脑脉,而脉络不通,致使经气难行,气不行而血滞,最终导致瘀血形成。治以化痰散瘀通脉为主。方用通窍活血化痰方加减:赤芍药、桃仁、陈皮、白术、法半夏、泽泻各12g,川芎、红花、甘草各9g,茯苓、葛根20g,老葱1根。方中赤芍药、川芎、桃仁、红花、老葱取通窍活血汤之意,通窍活血汤为王清任所创,主治头面部瘀血证;葛根祛风解肌;陈皮、茯苓、白术、法半夏、泽泻健脾祛湿化痰;甘草调和众药。

3.5气血不足证见:头晕、头痛,或伴颈项不适,易疲倦、乏力、自汗出,面色苍白,失眠,舌淡,苔白,脉缓弱。此证多由于年老体弱导致气血不足,或脾虚致使水谷精微难以运化,从而导致气血不足。治宜健脾益气养血。方用防旋汤加减:半夏、熟地黄各15g,陈皮、天麻、白术各12g,赤芍药、当归各10g,党参9g,川芎6g,大枣3枚,葛根20g。方中党参、白术健脾益气;葛根祛风解肌;熟地黄、当归、川芎、赤芍药养血活血;半夏、天麻、陈皮化痰平肝熄风;大枣调和脾胃。

4小结颈椎病一般是中老年好发,随着人口老龄化,发病率升高,同时随着电脑及智能手机的普及,其发病年轻化趋势越来越明显。本病一般治疗多选择保守治疗,但临床往往效果有限,且容易复发。徐老师根据颈椎病的病因病机,采用中药辨证论治取得较好的效果,但徐老师强调精准的辨证是保证疗效的关键,同时还强调要注意避免不良姿势和一些因素的影响,这样才能有效避免复发。

参考文献

[1] 胡建军,张丹丹,陈俊杰,等.葛根素预处理对LPS诱导RAW264.7细胞活化的影响[J].中国中药杂志,2012,37(20):3112-3116.

[2]于林,葛鑫字,陈宝田,等.葛根素对椎间盘退变大鼠模型AQPl 的影响[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24(9):901-903.

[3] 龚志刚,石向群,卢普连.葛根素对运动大鼠血液流变及运动能力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2,27(7):639-642.

[4]张茹,成红学,吴海琴,等. 葛根素对局灶脑缺血大鼠脑组织内LPO含量影响的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0,39(7):803-805.

[5]赵淑静.血府逐瘀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40例[J].陕西中医,2013,12(6):724-725.

(收稿2015-12-25;修回2016-01-27)

【中图分类号】R681.5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0-7369.2016.05.040

*湖北省荆州市2015年度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5AC50)

·名老中医经验·

猜你喜欢

髓海颈项熟地黄
《傅青主女科》调经篇中白芍和熟地黄配伍浅析
脊柱调衡手法联合颈项排针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近期疗效
从阴阳气血化生浅议熟地黄的临床使用
孕早期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及孕中期血清标志物与病理妊娠的关系分析
基于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对髓海不足型阿尔茨海默病脑功能连接研究
韩碧英“调理髓海”治疗小脑性共济失调经验❋
熟地黄化学成分及其体外生物活性
超声检查NT增厚在胎儿染色体异常筛查中的诊断价值
熟地黄和茯苓对山茱萸中3种成分煎出量的影响
帕金森病认知功能障碍患者中医证型分布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