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问题链・导学”法在历史学习中的运用
——以《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为例

2016-04-09江苏钱小波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16年4期
关键词:多极化美苏两极

江苏 钱小波

“问题链・导学”法在历史学习中的运用
——以《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为例

江苏 钱小波

何谓“问题链・导学”法?它是指以问题为“链”的形式,以问题带动知识内容,有机串联学习任务,完成学习目标的一种模式。“链”中的问题是一组有中心、有序列、相对独立而又相互关联的问题。它强调的是问题与问题之间的链接,这种链接便于从宏观方面入手,整体掌握、理解知识内容以及认识事物之间的有机内在联系,能够形成清晰的、完整的学习思路。

问题“链”中的这个“链”就是线索,就是思路,就是学习的方法,遵循着“链”去学习,以“链”为载体,达成学习目标。以《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为例,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二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由两极到多极的发展演变趋势。这个演变趋势就是单元内容最大的一条“链”。顺着这条“链”,把握世界政治格局演变经历的三个阶段。即:

第一阶段:二战后期,美国和苏联确立了战后两国共同主宰世界的雅尔塔体系。二战后,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优势,妄图称霸世界,把苏联看作称霸的障碍,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发动了“冷战”。“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的建立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大政治军事集团对立的局面形成,两极格局建立。

第二阶段:20世纪60—70年代,随着世界殖民体系的瓦解和经济的高速增长,整个世界出现了新的形势——多极化趋势,并日益冲击着美苏两极格局。重要的力量有:日本的崛起,西欧的复兴和联合,新中国日益发展壮大,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第三阶段:1991年底,苏联解体使半个世纪以来的两极格局终结,世界格局急剧转换,各种力量重新分化组合,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当今世界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局面,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到此为止,学生就从宏观上把握了三个阶段的内容,再分别形成若干的问题,以问题带动知识点的学习,本单元的学习就变得简单了。

总体来说,“问题链・导学”法符合新课程改革大潮中学生自主学习的要求,是学生学习历史的“武器”,是培养历史学科思维和提高学科素养的一个重要途径。

【巩固练习】

1. “冷战既不是苏联决策者也不是美国决策者制造的……这是因为战后的国际体系使苏联和美国决策者都感到对自己不利,他们都感到自己的国家安全受到自己所不能控制的力量的威胁。”该观点认为冷战的起源是( )

A.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D.“经互会”的成立

2.1971年7月6日,尼克松在堪萨斯城的讲话中有这样一段话:“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而不是对抗的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在这些地区,对抗可能导致爆炸性的局面……现在,当我们环顾我们所处的世界时,我们发现美国已经不再处于十分突出的地位或者完全支配的地位了。”尼克松认为需要谈判而不是对抗的原因应包括( )

①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

②欧日崛起,冲击美国地位

③改变策略,建立单极世界

④中国振兴,第三世界崛起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

3.《全球通史》指出:“几十年前还统治全球的欧洲大陆的前途这时似乎是暗淡的、危险的。但20世纪50年代后东欧和西欧却惊人地东山再起。这一复兴同中国日益增长的实力和自信一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格局。美苏短暂的首要地位让位于一种新的多元化社会。这实质上意味着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至少从政治上看是如此。”这段材料听“全球地方主义的恢复”的寓意是 ( )

A.世界已呈现政治多极化趋势

B.两极格局已被打破

C.区域集团化的趋势已经形成

D.世界格局已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

4.2015年11月24日,一架俄罗斯苏-24战机在土耳其与叙利亚边境执行任务时,被土耳其空军两架F-16战机击落。土耳其方面声称击落俄罗斯战机是因为这架战机侵入了土耳其领空,而俄罗斯总统普京却说俄罗斯是在打击恐怖主义时被人背后捅了一刀。一石激起千层浪,国际形势再度出现动荡的趋势,对这一形势的认识最恰当的是 ( )

A.国际恐怖主义严重破坏世界和平

B.大国矛盾尖锐,世界局势空前紧张

C.国际形势和平与动荡并存

D.霸权主义把世界推到世界大战边缘

【参考答案】

1.C 杜鲁门主义标志冷战的正式开始,与材料中“冷战”的起源不吻合,故A项错误;马歇尔计划进一步加剧了冷战,与材料所说内容无关,故B项错误;从“因为战后的国际体系使苏联和美国决策者都感到对自己不利,他们都感到自己的国家安全受到自己所不能控制的力量的威胁”可以看出其认为冷战源于雅尔塔体系的形成,故C项正确;“经互会”的成立是苏联针对马歇尔计划而提出来的,与冷战的起源无关,故D项错误。

2.A 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并非处于世界的完全支配地位,因为其受到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影响。促成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的因素有美苏争霸、欧日崛起以及中国和第三世界的崛起。故本题选A。

3.A 分析题干材料,实际是在说明欧洲和中国的崛起导致了一种全新的世界政治格局,由美苏两极格局正在向多元化转变,B项结论错误,材料所描述的时间段两极格局还没有被多极格局取代。并且题干也没有强调“一超多强”的趋势,排除D。题干没有说到区域集团化的趋势,故排除C,答案A。

4.C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国际形势再度出现动荡的趋势”说明当今世界形势是表面和平,随时都有动荡,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恐怖主义信息,故A错误;材料中体现的是不是大国关系紧张,故B错误;材料中论述战争属于小规模局部战争,不是世界大战,故D错误。

(作者单位:江苏省姜堰第二中学)

猜你喜欢

多极化美苏两极
助澜冷战——迪安·艾奇逊与战后美苏原子能合作的破产
走向冲突:石油租让与苏联在伊朗的目标——关于美苏冷战起源的经济因素(讨论之六)
动物“萌主”在两极
抗战胜利后美苏国共在东北地区的利益诉求研究
地球的两极
国际贸易格局分化及秩序研究
从导演角度谈电视文学的主题构建与多极化表达手法
从导演角度谈电视文学的主题构建与多极化表达手法
人教版“两极世界的形成”商榷
浅谈美苏冷战的最终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