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磊访谈

2016-04-09叶扬天妮YEYangTIANNi

世界建筑 2016年1期
关键词:建筑创作建筑师杂志

叶扬,天妮/YE Yang, TIAN Ni



金磊访谈

叶扬,天妮/YE Yang, TIAN Ni

受访人:金磊,曾任《建筑创作》主编

采访时间:2016年1月4日上午

Interview with JIN Lei

WA: 请您讲讲《建筑创作》创刊时的情况。

金磊:最早吴竹涟是主编,1999年院里任命我做了主编, 吴竹涟后来是副主编。2009年5月 《建筑创作》创刊20周年,出刊第120期。我们各写了一篇文章,回忆《建筑创作》的20年历程,吴主编写前10年,我写后10年。

1980年代初,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吴观张院长支持《世界建筑》办刊,老院长叶如棠在离开北京院的时候,希望北京院也能有一本杂志。当时大家把这本杂志起名字叫做“建筑天地”,最后定的是《建筑创作》。1989年创刊,当时是内部刊物,到了1990年才通过科技部办了正式的刊号。当时杂志是上半年一期、下半年一期,每期印几万册,作为院里项目的介绍,当时院里还有一本《年鉴》,主要是登获奖作品。《建筑创作》刊登建筑师创作上的一些体会,主要是工程的实录,作为重点项目建筑设计的总结。

2000年我们出版《建筑创作》的精品集,2009年,北京院60周年再次推出《建筑创作》20年的纪念集,形式采取作品卷与文论卷两卷本的形式,文论卷是把《建筑创作》随刊奉送的《建筑师茶座》选出一些文章编辑而成的。

WA: 为什么北京院一定要办一本杂志呢?包括您刚才提到1990年申请了刊号,表达了要做一本杂志的决心,而不仅仅是实录性质的资料集成。

金磊:我体会北京院在1989年创办刊物,主要是叶如棠部长和相关院领导有这样的一种认识:北京院作为与共和国同龄的设计院,它应该能够直接传递建筑师的声音、展示建筑师的作品。作为设计院自己办的一个杂志,它不是要仅仅表达建筑学术上的追求,而是要把建筑的作品和建筑师一并展示出来。到了2002年以后,杂志由季刊改为月刊,内容上有几个坚持:坚持我们的图纸是原创的,包括图纸里的线条都是不能断线的;文章写得再短,也是主创建筑师本人所言;一定力求反应最新的项目,同时建筑图片摄影是一流的。这使得《建筑创作》在一段时间内,尤其在各设计院得到了广泛认可。到后来,项目紧紧围绕重点工程及建筑师。比如说T3航站楼建成了,我们刊登T3航站楼的文章,篇幅有100页。中国银行的西单办公楼建成以后,我们与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共同把有关这个项目的内容做到了100页。中国美术学院南山校区,我们也把它也做了100页。当时也有提意见的,说这么办刊,不成出书了么?实际上另外一些建筑师认为,这样做,就能最真切、最快捷地看到一个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大量的图纸,对建筑师确实有极强的参考价值。有的单位在评高级职称的时候要求,建筑师要在《建筑创作》上发过文章, 以至于到后来,自由来稿基本上都排起了队。而我们每期一个主题,已不能刊登那么多自由来稿。

WA: 杂志主题是如何确定的?以刊登一个建筑为主?

金磊:主题为一个建筑的情况,应该还是比较少。我的办刊想法与其他刊物或许有一点不一样。

2004年,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以《建筑创作》为媒体主办了中国院、上海现代设计集团和北京院的三院方案交流会,我们力求面向全行业及好项目办刊,而不是每个院同样篇幅,我想,这个杂志立足于北京院,但是慢慢地要服务全行业的设计单位,不应该视野太窄。逐渐封面照片也开始登别的院的优秀作品。我们杂志,因为北京院一直有一批好的建筑摄影师,所以对照片要求的较苛刻。《建筑创作》美术编辑、执行编辑,也都是职业能力强的专业人才。

WA: 您当时主编杂志时,采编的方式是怎样的?金磊:采编的方式,基本上是我定主题,比如说国家大剧院的项目进行到一定程度了,把国家大剧院的设计进程与历史梳理一下,采访魏大中、姜维、安德鲁等人,基本上是用较大篇幅讲国家大剧院。随着2003年创办的《建筑师茶座》成熟起来,用作建筑师交流,大家谈谈大剧院问题。奥运项目也是如此,10年间至少有7~8期是讲奥运项目的。除了《建筑师茶座》这个特色外,我有一个观点,办技术刊物要与时俱进。但这也把大家折腾得挺累的,如果我们发现了很重要的事件,我们又能采集到有关的稿子,宁可本月稍晚出刊,也得把这个内容装上去。

但这么弄还是蛮紧张的,有时“主编的话”都得重新写。我是坚持写了100多期的“主编的话”,要求自己很严格。

WA: 您在《建筑创作》工作期间,有哪些让您印象深刻的事?

金磊:我们有的活动做得还是很有特色的,比如说举办过两届“全球华人青年建筑师奖”的评选,跟团中央、全国侨联合作,全国的设计单位都来支持。第一届评奖,我们集资到300多万元,用于10个奖的颁奖,包括一些活动,还让凤凰卫视做了一台晚会,在深圳真正让中国建筑师踏上了红地毯,风光了一次,业内影响力很大。

我们还做过3届“中国建筑图书奖”,文化部、新闻出版总署、国家图书馆等都给予支持。我们还举办一年一度的建筑新年论坛。从杂志的角度,盯住了3年一届的UIA大会,基本上每一届,都结合主题推出英文版的专刊,让中国建筑师们带到UIA大会上。

2009年迎接米兰世博会,意大利的l'ARCA杂志,约《建筑创作》到米兰参加了米兰世博会启动仪式。当时用他们主编的话说,全球的技术类杂志只邀请了《建筑创作》,并且约定2010年中国上海世博会的时候联合出意大利文刊物和中文刊物,2010年7月、8月这两期,我们做了300多页的合刊,各加印了5000册,我们的这5000册运到米兰去发行,l'ARCA做成英文、意大利双语的,送到上海世博会,由我们赠送并发行。我跟他们杂志的主编各写了一篇文章,我写的文章是《世博会给城市带来文化振兴》。从那个时候起,我们更加关注事件建筑的文化影响力。我以为凡大的文化事件,均会有卓越建筑的出现,所以我们把这两者连接起来了。到后来,也转化成我们一些重要的图书系列。2009年,我们做了《中山纪念建筑》;2010年,做了《抗战纪念建筑》; 2011年做了《辛亥革命纪念建筑》;都成为了国家文物局和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的重点图书。这3本大书,纳入中国近代建筑系列。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我们做了一套《建筑中国60年》,一套书7本,反响也很好。据查在美国康奈尔大学图书馆、美国纽约大都会博物馆图书馆均对该书有收藏!

北京开奥运会,我们做了两套书,一套是《人文奥运文化北京建筑旅游丛书》,一共8本,当时销得非常好,介绍北京的建筑旅游文化。同时做了一本大书,叫《北京奥运建筑》,作为北京奥组委礼品书。第30届伦敦奥运会的时候,伦敦把这本书的版权买下了,把这本书作为它的一个礼品,发给了参加伦敦奥运会相关国家。

另外,在2003年以后,我们还推出一个新的栏目,叫做“新田野考察报告”,一般用一个月或两个月的时间选一个地方,在离北京大约500km的河北、河南、山西等地,进行田野考察,基本上是沿着当年《中国营造学社汇刊》里谈到的一些项目,根据梁思成、刘敦桢全集中的一些“点”,做考察,从中发现了一些新的问题,有些考察很受当地欢迎。2006年,大运河要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了,我们驱车去了一次京杭大运河,来回7~8天,把运河沿岸的建筑和主要城市的一些重要依据做了考察,这些都是纳入了“新田野考察报告”的栏目,在此基础上创出了一个“品牌”,叫《田野新考察报告》。请罗哲文提词,王世襄写了书名。这件事也得到了时任国家文物局单霁翔局长的高度评价。

还有一件事,其实我也特别想提。2006年,我们策划举办了“重走梁思成古建之路——四川行”活动,当时清华的很多老师也都跟着我们一起走。单霁翔说,这是新中国以来建筑界和文博界人士的一次大行动。这个活动得到了国家文物局和四川省人民政府的共同支持,以宜宾李庄为起点,一共在四川境内沿着梁思成先生考察所走过的路走了4天。

WA: 您能说说对《建筑创作》帮助最大的人吗?金磊:特别重要的人物,我就说3个人,一个是我们院的马国馨院士,他对《建筑创作》关爱有加,我觉得这更多地是体现了他对北京院的情怀。如2009年,我找到马总,说北京院建院60周年了,写篇文章吧。他写的文章是他从1960年代末到北京院以后给他印象很深的100个人。这100个人各个专业的人都有,当时看了那篇文章以后,我们都特别感动。我觉得通过这个例子说明马总对历史的尊重、对传承设计遗产的关注。

另外一位是张锦秋,她的一些重要著作,其实都是我们从始至终参与策划的,且不断得到她的特别认可。我们为她的作品出了《长安意匠——张锦秋建筑作品集》(七卷本)。

第三位是甘当《建筑创作》顾问的、已故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老总编杨永生,他默默地为《建筑创作》发展做出贡献,其标志性成果一是“建筑与文学”选题,二是对中国建筑师行动的梳理。

WA: 您现在还主持其他3本刊物,能说说它们的情况吗?

金磊:我现在办的3本“学刊”,都不特别追求发行量,而是追求它的国内外行业的深度及影响力。《中国建筑文化遗产》主要是要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世纪遗产委员会对接;《建筑评论》想把之前的“建筑师茶座”办下去,改一个名字叫《建筑评论》;《建筑摄影》是因为这些年查国外建筑杂志,确实没发现有这样一个刊物,感到国内外有需求,就想办一本让海内外的人都觉得还不错的摄影杂志。□

《建筑创作》封面(图片来源:本刊资料)

猜你喜欢

建筑创作建筑师杂志
胖胖的“建筑师”
东方养生杂志征稿函
杂志介绍
设计手稿在建筑设计创作中的运用探讨
浅论建筑创作思维的培养
当建筑师
浅析阿里巴巴总部办公楼建筑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应用
废旧材料在建筑创作中的再利用研究
梦想成真之建筑师
扶贫杂志走进“两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