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近代上海大众传媒与专业期刊对建筑发展的促进

2016-04-09卢永毅宣磊赵玲LUYongyiXUANLeiZHAOLing

世界建筑 2016年1期

卢永毅,宣磊,赵玲/LU Yongyi, XUAN Lei, ZHAO Ling



近代上海大众传媒与专业期刊对建筑发展的促进

卢永毅,宣磊,赵玲/LU Yongyi, XUAN Lei, ZHAO Ling

摘要:近代上海的建筑专业期刊在20世纪早期中国建筑业发展、职业建筑师成长和建筑学科建设中扮演重要角色。《时事新报》《申报》的建筑专刊以及其他一些报刊和杂志,是建筑信息与知识传播的先行者,《中国建筑》和《建筑月刊》是最有影响力的专业期刊。本文以“建筑业的信息传播与交流”“学科知识的建设与普及”“建筑制图与业务文件的规范化”“建筑新思潮的传播与学术争鸣”及“建筑师社会身份的建构”5个方面,对这些媒体在1920-1930年代的建筑进程中所起的作用进行梳理,展开论述,以呈现这一时期中国建筑现代转型的过程与特征,也以此折射近代上海都市化进程和执业环境为这一发展所提供的独特条件。

Abstract:The architectural magazines of early 20th-century Shanghai played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hinese architecture and its practitioners. The supplements of the China Times and Shun Pao, together with some other popular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were the forerunners in transmitting the information and basic knowledge of architecture to the public. The two most in fl uential professional magazines were Chinese Architect and the Builders. In order to reveal their signi fi cant e ff ects on the evolution of Chinese architecture in 1920s-1930s, this paper reviews these architectural media from five perspectives: the transmission and communication of architectural information, the construction and popularization of disciplinary knowledge, the standardization of professional documents, the transmission of new ideas and academic debates, and the establishment of the professional identity. It will also illustrate that it was the urbanization of modern Shanghai and its professional environment that established special conditions for such development.

关键词:近代上海 大众媒体,建筑期刊,中国近代建筑

Keywords:early 20th-century Shanghai, mass media, architectural magazines, modern Chinese architecture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批准号:51478316)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Mass Media and Professional Magazines in Early 20th-century Shanghai: Their In fl uence on the Evolution of Modern Chinese Architecture

近代中国建筑的现代转型,是在政治与社会变迁、技术与经济发展、都市化进程、中外文化交流等各种因素交织的环境中进行的。在此过程中,大众媒体与专业期刊也扮演了重要角色,以出版业最为发达的上海最为突出。1920-1930年代的上海,房地产业兴盛,建筑业繁荣,中国第一代职业建筑师也在这个城市中迅速成长,建筑业借助媒体为行业服务的现象日益显现,催生了近代中国最有影响的建筑专业期刊《中国建筑》和《建筑月刊》。本文将聚焦近代上海,考察这一时期大众传媒和专业期刊是如何在职业建筑师成长和建筑学科发展中发挥历史性作用的。

1 大众媒体——建筑信息与知识传播的先行者

大众报刊杂志是近代中国传播建筑信息的先行者,它们以各种形式的报道,使建筑成为近代中国公共领域关注的事物。

19世纪末的出版物中偶有建筑专题,多为旅行见闻或猎奇的报道1)[1](图1)。商务印书馆1904年创办的《东方杂志》,以“启导国民,联络东亚”为宗旨,刊登的建筑信息既体现其“百科大全”的功能,也开始反映社会时政,如对北京正阳门改造工程的3次图文并茂的报道,以及报道世界上的大事件2)[2-4](图2)。1909年创刊的《图画日报》,将建筑作为文化景观和现代景象报道,还设立名为“大陆之景物”和“上海之建筑”的专栏,将西方钢铁桥梁和高楼大厦的现代城市,与当时的上海都市及乡土景观并列报道,既呈现中西建筑文化差异,同时也为中国人构筑现代化的想象。

1 玻璃巨室,清末张志瀛为王韬著《漫游随录图记》绘制的英国伦敦水晶宫的想象图(图片来源:[清]王韬,漫游随录图记[M]. 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4: 83.)

2 《东方杂志》报道的1915年美国旧金山巴拿马世界博览会中国馆全景(图片来源: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中之中国建筑物[J]. 东方杂志,1915,12(4).)

五四运动后,大众报刊推动现代知识传播与科技启蒙的意识日益显现。中华学艺社创办的《学艺》杂志在1920年代初刊登盛承彦关于住宅改良的文章,对传统住宅提出35条批评意见,并从空间利用、安全性、经济性、材料与力学、卫生与舒适性等多个方面讨论现代住宅的设计原则[5]。这一时期的《申报》开始登载讨论中国建筑史的文章,显现出建筑的历史意识和进化观念正在形成[6]。在对建筑的认识正从工科转向艺术的时代,吴梦非在《艺术评论》上发表《建筑美》一文,用重力、支撑以及材料的特性等科学思想阐述建筑美学特征[7]。另一方面,随着印刷与摄影术的发展,建筑的图像信息在大众画报中明显增多,近代著名的《良友》画报一方面刊登中国古代与当代建筑的“写真集”,另一方面也传播西方新建筑的“新”与“奇”[8-12](图3),并以照相拼贴画描绘上海的“声光电”和“高阔大”,使摩天楼、装饰艺术风格与摩登女郎的组合成为表征都市生活新美学与流行文化的符号(图4)。

中国职业建筑师在执业的开始,就有意识地介入大众媒体开展建筑讨论。留日归国的柳士英于1924年在《申报》上发表文章,表达 “……盖一国之建筑物,实表现一国之国民性”的建筑观[13]。留法归国的刘既漂,更是一位深度介入媒体的艺术家和建筑师,自1920年代中至1930年代初,他在《东方杂志》 《良友》和《亚波罗》等多个杂志上发表论文、设计作品以及旅行游记,还在《旅行杂志》主编建筑专号,并在《贡献》杂志上组织自己的建筑专辑(图5)。这些现象虽不普遍,却表明建筑师已脱离传统工匠身份,开始扮演一种新的社会角色。

1920年代后期,上海进入城市建设和房地产发展的黄金时期,营造业已在适应现代建造技术和组织方式上形成了新的行业联合。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留学回国的建筑师被吸引到上海来开业实践。因此,为“联络同业,组织团体,冀向社会贡献建筑事业之真谛”[14],吕彦直、范文照、庄俊、巫振英、张光圻等人于1927年10月发起成立了第一个中国建筑师自己的组织“上海建筑师学会”,并于次年更名为“中国建筑师学会”。随后,上海营造业联合建筑师和建材商等更广泛的从业人员于1931年成立了 “上海市建筑协会”,旨在“研究建筑学术,改进建筑事业并表扬东方建筑学术”[15]。因此,在建筑学刚刚起步之际,在外国建筑师仍然占据建筑行业主导地位的背景下,无论是职业建筑师还是营造业,增进更广泛的知识传播和技术交流,以推动行业发展,提升市场竞争力,显然是一种普遍需要。于是,上海最有影响力的大众报纸首先创办了建筑专刊。一个是《时事新报》于1930年12月5日创刊的《建筑地产附刊》,另一个是《申报》在其创办60周年之际于1931年12月创立的《申报·建筑专刊》 (图6、7)。

《建筑地产附刊》在发刊词中表达了办刊宗旨:“提倡建筑美术,讨论地产经济”“增进关于建筑地产之知识,引起改造房屋之兴味,享受人生居住之幸福”[16]。这份附刊除了大量报道上海及其他城市甚至国外城市的房地产信息外,还有学校、医院、旅馆等类型建筑、平民住宅、国外建筑动态与思潮、都市建筑与乡村建筑等各种信息与讨论,还有像“上海建筑的过去和将来,从一· 二八之前说到一·二八之后”为主题的系列文章[17]。不仅如此,附刊其实还短暂搭建了为中国建筑师学会的交流与宣传的工作平台,学会的章程、公约、建筑师业务规则以及年会活动等信息,均汇集于此[18-20]。附刊至1933年10月终止,共发行109期,刊登各类文章737篇,也包含丰富的图像信息。

《申报·建筑专刊》在创刊号上也明确地表达了“发行旨趣”:“一唤起民众对于建筑之兴会,藉以直接发展建筑业,间接巩固上海之繁荣;一为忠实有统系之建筑史料,并有专家主撰,严格之指导批评,俾以促进现代建筑事业之进步,同为后来者据建筑史者之取材”[21]。比起《时事新报》的附刊,申报专刊更显现其为建筑业服务的办刊特色,新建建筑的报道更加丰富、详实和专业,如,为国际饭店的落成就发行了两个特刊。此外,这个专刊还登建筑师小传、建筑制图术连载[22],以及建筑材料、结构、防水、防火、采暖、照明、卫生以及门窗做法等各种建筑技术的探讨文章。专刊至1935年12月24日终止,共发行105期,各种文章计586篇。

很显然,这两份专刊的出现及其办刊特征已经超越一般宣传和商业意义,它们涉及的专业主题如此广泛,对行业和学科有相当的引领性,尤其是《申报》的专刊,主编就由建筑师杨锡鏐担任。因此,在专业期刊《建筑月刊》与《中国建筑》出现之前,两份专刊在推动近代中国建筑发展的进程中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

3 《良友》杂志上以纽约百老汇大街与中国长城,呈现“现代的文明”和“ 古代的文明”,并写道:“东方文明是宽宏的,表现着悠逸的气象,西方文明是高纵的,表现着人事恍惚的情象。在现代物质竞争中,西方每占优胜。……古时的荣耀,是故人的荣耀,现代的命运握在今人的手中。”(图片来源:古代的东方文明 现代的西方文明[J]. 良友,1930,46: 22,23.)

4 《良友》杂志上的照片拼贴,上海新落成的高楼成为都市流行文化的象征。(图片来源:都会的刺激[J].良友,1934,85:15.)

5 刘既漂在《良友》杂志上的个人专页(图片来源:建筑师刘既漂及其图案[J]. 良友,1929,35:37.)

2 建筑专业期刊的出现

1930年中国营造学社创办的《中国营造学社汇刊》是近代中国第一份专业建筑刊物,凝聚了以梁思成、刘敦桢等一代建筑家对中国古代建筑史的开创性研究[23]。不过,这份汇刊体现了学科专攻,并不能满足正在成长的职业建筑师的多种需求。1930年代初,上海诞生了近代中国最重要的专业期刊:《中国建筑》和《建筑月刊》(图8、9)。

《中国建筑》(The Chinese Architect)由中国建筑师学会创办,学会成员杨锡鏐、童寯和董大酉组成的出版委员会负责刊物的建设。创刊号于1932 年11月正式出版,杨锡镠为发行人3)。该刊自创刊号至第3卷第2期(1935年2月)皆为每月1期,第3卷第3期开始变更为2个月或3个月1期。至1937年4月停刊,该刊出版了三卷本共30期。建筑师赵深在《中国建筑》创刊号发刊词中,明确表达了4条办刊宗旨:“凡中国历史上有名之建筑物……苟有遗迹可寻者。必须竭力搜访以资探讨。此其一。国内外专门家关于建筑之作品。苟愿公布。极所欢迎。取资观摩。无绝门户。此其二。西洋近代关于建筑之学术。日有进步。择优译述。借功他山。此起其三。国内大学建筑肄业诸君。学有深造。必多心得。选其最优者。酌为披露。以资鼓励。此其四。”[24]该刊每期目录分为“著述”和“插图”两大部分,实际主要包括中国传统建筑介绍、西方建筑发展动向报道、各种类型建筑(如住宅)的设计探讨以及建筑理论问题的讨论,当然,报道中国建筑师的新作是这本期刊的主体内容。

1932年11月,上海市建筑协会的《建筑月刊》(The Builder)创刊。这份以知名营造商为主体创办的专业期刊,立志于为建设集设计、施工、材料为一体的综合性的建筑行业团体提供服务。在创刊号的发刊词中,《建筑月刊》明确其办刊任务是“学术方面:关于研究讨论建筑文字,尽量供给;事实方面:关于国内外建筑界重要设施,侭速刊布。务期于风雨飘摇之中,树全力奋斗之帜;冀将数千年积痼,一扫而空”,并还从4个方面阐明了刊物宗旨:(1)以科学方法,改善建筑途径,谋固有国粹之亢进;(2)以科学器械,改良国货材料,塞舶来货品之漏卮;(3)提高同业智识,促进建筑之新途径;(4)奖励专门著述,互谋建筑之新发明[25]。《建筑月刊》的刊物委员会成员竺泉通、江长庚和陈松龄以及主编杜彦耿,都是当时营造业界颇有作为的人物,并有通晓英文、善于学习西方最新技术、最新管理方式的共同特征,为办刊直接提供内容和经济支持。《建筑月刊》发行的4年多,基本做到逢月出刊,至1937年4月停刊,出版了5卷共54期。

介绍上海最新落成的建筑也是《建筑月刊》每期的主体内容,所不同的是,该刊对外国建筑师作品的报道要比《中国建筑》丰富许多。该刊的另一特色是专题栏目长篇连载,主编杜彦耿在此起着主导性的作用,仅他一人就承担了月刊中“工程估价”“建筑辞典”“营造学”以及“建筑史”这几个专栏,总共发表了百余篇文章。此外,专栏内容还包括结构计算的连载以及 “建筑章程”“居住问题”“营造与法院”“通信栏与问答栏”以及“建筑材料”等一批稳定的专栏,实用性和针对性强,有意识地迎合当时建筑业与营造业的各种需求。

1936年,毕业于广州勷勤大学建筑系的学生创办了《新建筑》杂志,立志于传播现代主义建筑思想。但比起上述两份专业刊物,《新建筑》在当时对中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影响力要小得多,并集中在广州及后来的重庆两地[26]。

6 《申报建筑专刊》创刊号(图片来源:建筑专刊[N]. 申报,1932-12-5.)

7 《时事新报》建筑地产附刊发刊词(图片来源:窥豹. 建筑地产附刊发刊词[N]. 时事新报,1930-12-5.)

8 《中国建筑》创刊号封面(图片来源:封面[J]. 中国建筑,1932.创刊号.)

9 《建筑月刊》创刊号封面(图片来源:封面[J]. 建筑月刊,1932.1(1).)

10 基泰事务所设计的拟建外交宾馆剖面(图片来源:拟建外交宾馆剖面图[J]中国建筑,1934,2(11-12): 6.)

11 上海市体育馆钢铁屋架详图(图片来源:体育馆钢铁屋架[J]. 中国建筑,1934,2(8): 24.)

12 芝加哥世界博览会(图片来源:芝加哥博览会实地摄影三十余帧[J]. 中国建筑,1934.2,2(2): 3-34.)

13 新仁记营造厂广告 百老汇大厦 (图片来源:新仁记营造厂[J]. 建筑月刊,1935,3(7).)

14 东方钢窗公司和大宝工程建筑厂广告(图片来源:广告[J]. 中国建筑,1933,1(2).)

15 建筑辞典(图片来源:杜彦耿,建筑辞典[J]. 建筑月刊,1933,1(3): 24.)

16 建筑正轨 建筑之权衡(图片来源:石麟炳,建筑正轨[J].中国建筑,1934,2(1).)

3 对职业化的促进和对学科的推动

在建筑学作为现代学科的建设起步晚、专业书籍十分匮乏的近代中国,《中国建筑》和《建筑月刊》成为这个时期行业交流、职业规范以及学科建设的主要形式。在此之前,大众报刊的建筑报道事实上在推动建筑师职业发展甚至建筑学学科建设上也起着重要作用,《时事新报》和《申报》两个建筑专刊的许多报道和讨论均出自专业人士,它们的停刊,主要原因是专业期刊的出现取代了它们的位置。

以下就大众媒体与专业期刊对推动近代中国建筑师职业化水平和建筑学科发展的作用,展开6个方面的具体论述。

3. 1 建筑业的信息交流与传播

汇聚各种建筑信息并促进行业最新设计动态的及时交流,是专业期刊的首要目的。在以上的简介中已经看到,期刊中专业信息的内容十分广泛。这里重点梳理以下3类信息的报道及其特征。

一是新近落成的建筑作品报道。1920年代末至抗日战争之前,近代建筑中的大部分重要建筑师的作品都由两个专业期刊做了报道。相比而言,《中国建筑》主要报道中国建筑师的作品,并首推国民政府组织建设的行政、文化、体育等公共建筑,同时也包括商业、娱乐、医疗等其他类型,而《建筑月刊》比较集中地报道上海租界内的建筑,有大量外国建筑师的作品。案例介绍一般很详尽,一个作品有时多达20~30页,包括区位总图、总平面、平立剖面、建筑表现图和建成建筑的照片,为职业建筑师的设计交流提供了重要材料。例如,《中国建筑》就以3篇短文、16幅实地摄影图和28幅设计图纸报道基泰公司设计的首都中央体育场[27],而对奚福泉设计的虹桥疗养院的报道占据了该期的34个页面,不仅通常的图、文内容详尽,还有关于疗养院防噪声橡皮地板的使用以及大厅、餐厅和病房设计的专项介绍。以当下眼光看,这些作品报道不仅类型丰富,专业程度还非常高。比如,发表作品的平、立、剖面图,大都是当时的施工图,功能、尺寸、结构体系甚至选材都一目了然;还有一些作品报道将建筑的特殊结构、屋面和檐部、地基做法、墙基防潮等构造大样图,以及一些大楼在地基或结构施工过程中的实景照片,都一一刊登,为同行业务交流提供了有丰富技术含量的信息资源[28](图10、11)。

二是关于建筑活动的信息。期刊对中国建筑师学会和上海市建筑协会的年会的报道自不必说,对国际建筑动向也十分关注。当时《中国建筑》对1933年7月间正在举办的芝加哥世界博览会的报道,有10余篇之多,大量图像资料,也引发对中国建筑发展进程的学术讨论[29](图12)。1936年4月,中国营造学社、中国建筑史学会和上海市建筑协会共同举办了“中国建筑展览会”,《申报》为此特别发行了《中国建筑展览会特刊》[30],从展览发起到展品目录以及建筑批评,形成全面报道。展览不仅展示中国建筑师10余年发展成就,也反映出职业建筑师致力于推动国民政府的新生活运动以及国货运动的使命感。反过来,展览及特刊的发行,正是为这种职业形象的树立提供了宣传。

三是建筑业和营造业的商业广告信息。广告提供了建筑材料、门窗构件、建筑设备、施工设备、五金件等各种最新产品信息,甚至也有新型结构系统的宣传广告。这些产品类型多,品牌也多,其中仅建筑材料就包括各厂家的砖瓦、陶瓷、水泥、石材、防水材料、石膏、油漆等。在其中,产品广告一般都会占据一份期刊的数页或十数页,有时还与用此材料的著名建筑组合,达到更加有力的宣传作用(图13、14)。

3. 2 学科知识的建设与普及

1930年代初的上海虽有建筑业的繁荣,但专业书籍不仅有限,而且大部分来自欧美和日本。1910年天津的张英绪撰写出版了《建筑新法》,“是已知第一部由中国人按照西方现代科学原理写成的建筑学著作”[31]87-100。然而该书的影响范围还待考证,而且进入1920-1930年代,建筑从技术、风格到观念的发展已进入新的阶段,20多年前的书难以满足新的需求。因此,专业期刊在新时期学科知识的基础建设上扮演了重要角色。

名辞用语的翻译与统一,是建筑学这门外来学科移植与转化的重要任务。《建筑月刊》主编杜彦耿有感于当时建筑名辞“或循习惯,或译西文,因地不同,因人而异,向不统一,为建筑事业亢进之障碍”[32],历经3年艰苦努力,他编撰完成了《英华华英合解建筑辞典》,首先在《建筑月刊》上连载17期4)。辞典词条按英文字母排序,每期刊登都多达数十页(图15)。辞典于1936年6月正式出版单行本。这第一部建筑学双语辞典,收录词条范围广,包括类型、构件、装饰、材料、结构、形制、设备、施工、测量、绘图以及中外建筑史等各方面建筑学知识,还对中国传统营造术语略有涉及,并且许多词条图文并茂,近乎一部百科全书,深得建筑师、土木工程师、营造厂及营造人员、相关院校师生以及公路铁路工程建设人员甚至律师等各方专业人士的欢迎。

1934年1-10月,《中国建筑》10期连载了石麟炳的“建筑正轨”,以10个章节解说建筑设计图纸表述的各个阶段:“建筑制图所需的文具设备及其应用”“线条之注意”“草图”“鉴定与列表”“题目之探讨”“上墨线”与“着色”,“题目之参考”“建筑之性质”以及“平面图设计法及其性质”,还特别论述“轴线”的重要作用。正如相关专家所指出的,这是一套设计方法论,参照的是1920年代美国实行布扎教育最有影响的机构、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学院教授哈伯森 (John F. Harbeson)的经典著作《建筑设计学习》5)[31]171(图16)。

1930年代,中国的建筑从业者不再满足于西方建筑技术知识体系及其专业用语的直接移植,主编杜彦耿早已有感于“我国建筑学校之课本,及从事建筑工业者之参考书,咸感极度缺乏;有之,惟采用西文书籍耳……姑不论其内容之如何完善,其不能适合我国建筑工程之实际情形,则无可讳言者也”[33]。杜彦耿在完成《建筑辞典》后,又经过长期酝酿,着手编著内容切合中国实际的《营造学》,对西方建造知识的本土化作出尝试。《营造学》共7章,1935年2月-1937年4月间在 《建筑月刊》上分22期连载。第1章简述建筑工业与居住、工商业、交通、国防、历史及文化间的关系,建筑分类以及建筑制图等知识;第2章详述了砖的历史、制作以及各种砖作方式;第3章解释石作工程,并详细介绍各种石作构造及所使用的机械工具;第4章关于“柱子与梁”;第5-7章分别为“木工之镶接”“楼板”和“分间墙”。连载的最后一期仍有“待续”,可知《营造学》的内容应远不止此。

17 “营造学”专栏英国式砖砌图示(图片来源:营造学[J].建筑月刊,1935.3(6): 22.)

18 “营造学”专栏中对制图仪器的介绍(图片来源:营造学[J]. 建筑月刊,1935.3(3): 22.)

19 浦东同乡会,奚福泉设计(图片来源:上海浦东同绘[J]. 中国建筑,1937,28.2.)

《营造学》无疑参考了当时西方同类建造技术书籍。以“砖作工程”部分为例,《营造学》中的部分图例与瑞利 (J. W. Riley) 在《初学者建筑施工》 (Building Construction for Beginners)中的插图十分相似6)[34],编者还提到,英国的麦却尔所编的《建筑营造与制图》(Building Construction and Drawing)7)[33]一书也影响了《营造学》。然而,基于其在营造业的经验积累,杜彦耿在系统译介西方建筑技术知识的同时,也融入大量中国地方传统的建造方式。如在“石作工程”部分,作者不仅详细介绍了西式建筑构件中名称与砌筑方式,也通过援用《营造法式》中的图例,详细介绍了中国传统建筑中的石构件,如须弥座、勾栏、望柱、抱鼓石等等(图17)。

通过单位根检验后还需进行协整检验,其目的是检验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之间是否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且进行协整检验的前提为数据必须同阶单整。由表3可知所有变量均通过单位根检验,即变量为零阶单整,可以进行协整检验协整检验,结果见表4。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解释变量与被解释变量通过Pedroni检验和Kao检验,表明商业银行企业价值与人力资本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相关关系。

用专栏形式译介西方文献以推动学科知识建设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如《中国建筑》上还有顾亚秋译的《建筑投影画法》、石麟炳译的《建筑几何》、唐璞译的《房屋声学》以及卢毓骏的《实用简要城市计划学》等。满足职业建筑师实践需要的新型工程技术知识的译文也不断刊载,如工程师林同炎在《建筑月刊》上发表十多篇有关结构力学的论文,《中国建筑》上署名王进的6期连载,包括《钢骨水泥房屋设计》《楼板格栅之设计》《建筑底脚》《接连梁弯幂系数》《最大正负弯幂之决定》以及《弯幂与挠角之关系》等。此外,美国新近出现的建造方法及建造工具也会得以快速报道,如《建筑月刊》中刊载的《美国浇铸水泥之最新方法》《爱克司光在建筑上之应用》以及《美国乡村公路桥梁采用新式木框架之介绍》等等。

专业期刊对建筑学科的推进,还体现在对建筑历史知识的建设上。在《中国建筑》中,与历史相关的内容无不围绕中国建筑史,如杨哲明的《中国古代都市建筑工程的鸟瞰》(第1卷第1期,1933 年7月)、《长安都市之建筑工程》(第3卷第2期,1935年2月)和《明堂建筑略考》(第3卷第2期,1935年3月),还有孙宗连载5期的长篇《中国历代宗教建筑艺术的鸟瞰》(第2卷第2-6期,1934 年2月-6月),以及朱枕木的《中国古代建筑装饰之雕与画》(第2卷第1期,1934年2月)等。虽然从历史个案、简略的建筑通史,到宗教建筑史以及专门的城市史等,建筑史的内容并无系统性8),但纵观《中国建筑》一直关注民国政府组织建设的、带有“中国固有式”特征的公共建筑的及时报道,切实反映其“融合东西建筑之特长,以发扬吾国建筑物固有之色彩”的办刊宗旨。1934年,《申报·建筑专刊》分5次连载了伊东忠太的《中国建筑》,其对历史学术成果引入的及时性,的确超越了专业刊物[35]。

杜彦耿在《建筑月刊》上的《建筑史》长篇连载9),第一次将西方建筑史的系统知识引介到中国。这个连载共17期,内容较明显改编自英国建筑史学家弗莱彻(Banister Fletcher)的《比较建筑史》(A History of Architecture on the Comparative Method),以历史分期和地域特征的框架展开丰富叙述,涵盖了埃及建筑、西亚细亚建筑、波斯建筑、希腊建筑、罗马建筑、早期基督教建筑、卑详丁建筑10)、回教建筑及罗马师刻式建筑11)等。以“埃及建筑”为例,内容由“埃及之地理历史与社会小志”“埃及建筑之风度”和“埃及建筑之模范”3部分组成,埃及柱式的历史认识为要点,并配有丰富的图像。《建筑史》的连载比建筑师沈理源于1944年编译出版的《西洋建筑史》早了近10年12),不仅提供了西方建筑史的系统认知,也开启了以地域的历史、地理、宗教、社会与政治为背景认识建筑演变特征的史学方法。

3. 3 建筑制图与业务文件的规范化

1930年代初的上海,随着职业群体的日益成长和执业环境的日趋成熟,中国建筑师对业务文件编制如何进一步规范化和本土化有明显的需求。

1931年6月,《时事新报》建筑地产附刊上登载了陈震撰的《建筑制图浅说》,是较早在报刊上出现的有关仪器与材料、绘制方法及图样类别等建筑制图的专业论述13)[31]171。杜彦耿在《营造学》第1章第3节 “建筑制图”的开篇即强调, “凡一建筑,必先有建筑图样之绘制” ,且建筑图样“能示建筑工人以建造方针”“图样之于建筑,至为重要”,并对规范建筑制图标准、制图工具、图案图例以及比例尺度等基本问题展开了一系列的说明14)[36](图18)。

施工图的细分和规范化,是营造业分工与交流需要的必然结果,也是职业建筑师工作日趋科学化的重要标志。杨肇辉撰文《说制施工图》,将施工图分成建筑图及机械图,其中建筑图包括:地盘图、正视图、俯视图、平面图、剖面图、基础图、屋架图、梁、柱、桁与其他关于结构各图、及楼梯、门、窗图等;机械图则包括:落水管图、电气机械图、冷热气工程图、卫生设备图、沟渠图、升降机图、及空气流通图等[37]。而在《建筑正轨》中,石麟炳则以建筑设计过程为线索,将建筑制图分为:草图,1/8"作一呎之图样,1/4"作一呎之图样,3/4"作一呎之详图,以及用于正式图案探讨的平面图、剖面图和立面图,完成后,还有通过上墨线和着色,将设计施于绘图纸(Final Sheet)上的最后步骤。

还可以看到的是,建筑方案表现图的发表已经成为此时专业建筑期刊推介建筑师作品或竞赛方案的常用形式,且绘图风格不尽相同,有以布扎传统的渲染图形式表现,也有摆脱传统方式、追求更自由的构图,或更加突出“摩登”化商业氛围的建筑表现图(图19)。

作为同业人的交流平台,专业期刊也致力于推动业务文件编制的规范化建设。在中国建筑师和营造商日益成为市场主导力量的进程中,建筑师们面对的仍是“所用说明书合同类,皆为英文之是从”[38]37,建筑文件的厘定仍处于“各自为政,向无定式”的状态,“以致用中文者有之,用英文者亦有之”[38]34。因而,无论出于推进行业规范、减少行业纠纷,还是出于“以我中华之人,行彼西人之文,余实耻之”[38]37的心情,业务文件的规范化对健全执业环境的作用是无疑的。

20 《中国建筑》中最早全面介西方绍现代建筑的文章(图片来源:何立蒸,现代建筑概述[J]. 中国建筑,1934,2(8): 45.)

21 虹桥疗养院(图片来源:虹桥疗养院[J].中国建筑,1934,2(5):9.)

22《中国建筑展览会会刊》封面(图片来源:中国建筑展览会会刊[M].上海:中国建筑展览会,1936.)

事实上,中国建筑师学会在1932年即成立了由范文照、杨锡镠和朱彬组成的“编制章程表式委员会”,推动这些业务文件的规范化。经过一番努力,学会在1935年12月的年会上审议通过了《建筑章程》,于次年发行单行本,为行业内业务文件统一以及维护建筑师、业主和营造商各自的利益,起到了历史性的作用。此外,上海公共租界与法租界就制定规范建造活动的建筑章程,直至1930年代仍无中文译本,《中国建筑》自第一卷第一期起即连载由杨肇辉、王进翻译的中文《上海公共租界房屋建筑章程》,并后续集结成单行册发行,不仅“可以普及使未谙西文者阅此又觉便利不少也”[40],而且对专业名词的翻译和规范奠定了基础。当然,在上海租界时期“三界四方”的复杂环境中,建筑制图在度量制、文字说明和图样名称等方面真正实现统一还是有困难的。

3. 4 建筑新思潮的传播与学术争鸣

近代专业期刊为中国建筑开启现代学术发展的里程,也体现在对西方现代建筑思潮的引介与传播上,以及同时引发的学术争鸣中。

《时事新报》和《申报》的两个建筑专刊是引介西方新思潮的先行者。《申报》 早在1930年5月的“社会新闻”栏目中就刊登了勒·柯布西耶的译文《理想的未来都市》[41]。1933年,沈潼的文章《“国际式”建筑新法 》[42]和黄影呆的连载文章《论万国式建筑》[43],分别介绍了刚刚加入范文照建筑师事务所的瑞典裔美国建筑师林朋 (Carl Christian Lindbom)对于“国际式”的引介:一种 “外观之简美”“造价之低廉”“寿命之增长”和“较旧法适合卫生”的建筑新趋势[42],而且 “在形式与表现上,都须有真实性的存在”[44]。次年,一系列译文和引介出现在专业期刊上:卢毓骏所译勒·柯布西耶的《建筑的新曙光:科学——诗境》[45]《明日之城市》16),其现代建筑标准化住宅理念、Dom-ino体系、新建筑五要点以及城市规划思想,都通过这些译文传入中国。之后,何立蒸发表的《现代建筑概述》[46],首次以回顾18世纪以来的建筑发展轨迹,阐释现代建筑的历史意义及其设计特征,还有辜其一的《现代建筑形式之新趋势》[47]以及庄俊的 《建筑之式样》[48]等,都是由西方现代建筑影响下产生的建筑理论探讨(图20)。

西方现代建筑的引介,首先是以其主张建筑的科学性、创造健康生活环境的理念而被接受的,这在期刊探讨未来住宅建设的文章中最为明显。当时《申报》刊登日本著名住宅研究专家市浦健的《住宅的最新构成》的译文具有代表性:文章从住宅建设材料必须具备防水、防热、防火、防湿、防音的机能,以及采暖、空气调节、热水供应、照明等各种设备的齐备,论证住宅科学性的内容,并且指出“实有待建筑家从事于有机的统制,才有实现的可能”;文章还以勒·柯布西耶的名言 “家屋是住的机械”,强调了“负责全部生活的容器”的社会责任落到了建筑师身上[49]。此类居住科学问题的探讨,不仅以适用、卫生、通风、采光乃至精神健康等议题展开[50],甚至包括窗户高度与房屋进深关系如何影响采光[51],“窗地比”以 1/7或 1/6较为合理等17)非常具体的科学研究。

现代建筑注重功能的设计理念,也在建筑师新近落成的作品中充分展现,比如奚福泉的虹桥疗养院。该作品发表于《中国建筑》的同时,业主丁惠康又在《申报·建筑专刊》撰文,表达其“故国人提倡自办医院,实为当务之急,而关心民族健康者,当无不奋起进行也”的宗旨[52],之后又一份报道以疗养院退台式建筑的剖面图来形象说明,疗养院取其形式,体现了“在每室内均有充分之光线及空气,且人立在上层阳台上,其视线能不及下层阳台上人之行动”的功能合理性[53](图21)。

然而,现代建筑的引介,也在媒体上引发了现代化和民族性之争[54]。当时,就在《论万国式建筑》续篇的同一版面上,出现了海声的《万国式建筑之商榷》一文,强烈质疑“国际式”,并认为未来的可能是一种“新旧参半的生活”,“可是也绝不是世界大同的所谓万国式”,因为“建筑物除表现一种美术思想以外,同时还须合於地方风土人情”[55]。而主张建筑应跟随新技术表达时代性的建筑师们则认为,“……国际间统一式样建筑之产生,实有其必然性在焉……今日之钢骨与混凝土结构,已普遍采用,则其结果更多相同一之处矣。”[56]争鸣中还有主张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应该结合,希望现代建筑“既把西方的科学方法来作为房屋的物质基础,而又能把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灵魂和盘烘托出来……”[57]。

3. 5 建筑师社会身份的建构

1920-1930年代,尽管现代意义上的建筑师职业已在中国存在了半个多世纪,但中国建筑师要在社会中实现从传统工匠到现代职业人的身份转换,直面外来建筑师长期占据市场优势的竞争环境,利用媒体宣传是建构身份认同的必然途径。

1929年7月《妇女杂志》上刊登 “建筑家的资格”一文,是较早向社会定义建筑师职业身份的案例:“所谓建筑家,必须有技俩完成美术的建筑物,所以要精通美术,亦要熟达构造方法。若美术已精通而缺乏构造的知识,不过是个意匠手及打样员;反之,虽能熟达构造法而毫无美术的心得,亦不过是个工匠手……”[58]。《时事新报》的地产附刊,以翻译美国《铅笔尖》(Pencil Point)杂志上《建筑师应具之特点》明确说明,建筑师职业应包括:设计能力、审美观念、建筑法规之常识、承揽实施的能力、商业上的才干以及对职业道德的恪守等[59]。建筑师童寯发表在《申报》上的《卫楚伟论建筑师之教育》,以引维特鲁威《建筑十书》的相关论述,强调了“建筑之学识”是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体,建筑师要具备的学问,是“凡铅笔画,几何学,历史,哲学,音乐,医学,法律,天文诸科。皆不可不知者”[60]。

举办展览也是树立建筑师职业身份的重要途径。如果说建筑师1929年参与由蔡元培和刘海粟等人发起的第一次“全国美术展览会”,是表征建筑师与艺术家身份关联的开始18),那么建筑师在1936年4月“中国建筑展览会”上的集体亮相,已经使社会对职业人有了更成熟的认识[61](图22)。至1940年代,对建筑师与工程师职业差异的认知更加清晰:“建筑师之主要责任系属于房屋建筑之设计、光线、空气、式样以及计算普通材料载重等。而于水泥钢骨需用之数量及载重之轻重则由工程师估计其”,甚至有认为“建筑师系属于主脑,工程师则为四肢。是工程师易为而建筑师难也”[62]。

在大众报刊上登载建筑师小传,也是近代建筑师建立社会影响、拓展业务的新形式。自1930年12月5日《时事新报》刊登《故吕彦直建筑师小传》起,共有14位建筑师的小传被刊登于《时事新报》和《申报》两份建筑专刊上19)(图23)。这些小传聚焦于建筑师海外求学经历和回国前后的设计实践成果,无疑也是职场竞争的商业宣传[63]。此外,专业期刊为建筑师及建筑事务所出版专辑,以文字以及数十甚至近百张图纸和照片展示他们思想与作品,对于建筑师无论是业内还是社会地位的提升,都是极其关键的20)(图24)。

23 赵深建筑师小传(图片来源:赵深建筑师小传[N]. 申报,1932-12-5)

24 《中国建筑》中华盖事务所专辑的首页(图片来源:首都饭店[J]. 中国建筑,1935,3(3): 21.)

25 东北大学建筑系学生作业:新式住宅习题(图片来源:新式住宅习题[J]. 中国建筑,1932.1(3): 36.)

4 结语

关于上述这些大众报刊与专业期刊的特征及其历史作用,还有更多方面可以探讨。例如,从《中国建筑》持续刊登东北大学和中央大学建筑系学生作业来看(图25),专业期刊与当时的建筑教育已经形成了互动关系;专业期刊中的建筑图纸、实景照片以及方案表现图形成的建筑图像系统,正在改变着传统的建造思维;近代专业期刊的形式还受到当时《铅笔尖》《建筑实录》等同一时期欧美专业期刊的影响,而近代上海各种外文报刊也对建筑业的发展产生直接影响。这些都还有待拓展研究。

诚然,以上的讨论已经充分表明,这些报纸与期刊虽然历史短暂,却已丰富地呈现出它们在推动近代中国建筑师职业化进程、建筑学科的成长以及建筑活动的社会影响力等方面的重大作用。这是20世纪中国第一代建筑师、营造师和出版人对于促进近代中国建筑转型发展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和特殊贡献,同时也立体地折射出近代上海的房地产开发、激烈的竞争环境、租界的制度文明和出版业的自由繁荣,是促成这些报纸与期刊创建与传播的关键条件。最后,这些报纸与期刊无论在“民族固有式”风格的探讨上,在对现代建筑科学理念以及新技术应用的倡导中,还是致力于建立一套中文系统中的建筑知识体系和业务规范,甚至是建筑期刊广告中对国货的宣传,都渗透了近代中国职业人的民族主义思想和时代使命感,也正因如此,外来学科如何实现本土转化,以及如何达成现代化和民族性的融合,将成为未来中国建筑发展的持续课题。□

注释:

1)近代中国早期的报刊主要以西方传教士和报业人为主、中国知识分子逐渐介入得以兴办,20世纪初出现中国人创办的很有影响力的期刊,如《东方杂志》。详见参考文献[1]。

2)《东方杂志》对当时引起社会极大争议的北京正阳门改造工程做了3篇跟踪报道,见参考文献[2-4]。3)《中国建筑》创刊号由许窥豹任编辑。许窥豹于1930年12月5日-1931年6月10日间任《时事新报》建筑地产附刊主编。《中国建筑》自第1卷第1期起,编辑者再未出现编辑许窥豹的名字;从第2卷第1期起,编辑为中国建筑杂志社,地址为上海宁波路上海银行大楼405号。

4)从《建筑月刊》第1卷第3期(1933年1月)至第2卷第9期(1934年9月)。

5)赖德霖曾提及,是傅朝卿先生指出,“建筑正轨”参照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教师John F. Harbeson的经典著作《建筑设计学习》(The Study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New York: The Pencil Points Press, Inc. ,1926), 并对此深表同意。

6)杜彦耿文中提及“建筑说明书之参考书,国内尚付阙如。英文本有佛令克凯达所著,与汤姆斯拿兰重订增删之营造学一书,于一九一一年至一九一三年在美国纽约出版,凡建筑师者,几人手一册,惜书中所述,与吾国建筑工业现状各殊”。Water R. Jaggard & Francis E. Drury. Building Construction for Beginners, Cambridge at the university press. 1935:11。

7)杜彦耿绪言开篇提及“著者于二十年前,阅读英国麦却尔所编的《Building Construction and Drawing》一书,鉴于我国建筑学校之课本,及从事建筑工业者之参考书,咸感极度缺乏;有之,惟采用西文书籍耳。”

8)杨哲明在1920年代末、1930年代初就著有大量市政和都市计划的书籍:《美的市政》(1927. 6)、《市政管理ABC》(世界书局,1928. 6)、《市政工程ABC》(世界书局,1929. 1)、《都市论ABC》(1929. 3)、《现代市政通论》(明智书局,1929. 6)、《都市政策ABC》(世界书局,1930. 1)、《世界交通状况》(大东书局,1930. 6)、《桥梁工程学》(中华全国道路工程协会,1930. 7)、《市政组织ABC》(世界书局,1930. 9)、《道路学ABC》(世界书局,1930. 10)、《公园怎样建设》(正中书局,1936)。

9)杜彦耿于1935年7月-1937年4月在《建筑月刊》上连载长篇《建筑史》。

10)即拜占庭建筑。

11)即罗马风建筑。

12)沈理原根据该书的第10版(1939年)翻译而成。自第18版起,该书更名为《弗莱彻建筑史》,并且在全书的结构上做了较大的调整。

13)赖德霖曾提及,傅朝卿在2003年10月3-5日于宾夕法尼亚大学举办的“学院派,保尔·克瑞与20世纪中国建筑”(The Beaux-Arts, Paul P. Cret and 20th Century Architecture in China)国际研讨会上指出,“建筑正轨”参照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教师John F. Harbeson的经典著作《建筑设计学习》(The Study of Architectural Design. New York: The Pencil Points Press, Inc. ,1926)。

14)如,将绘图所需工具细分为:6寸圆规一具,伸长杆,分度针,铅笔头与墨笔头都须齐全;三角板二块,一为45°,一为60°;弹弓规一副(分度针,墨笔头及铅笔头),画图板,丁字尺,比例尺;铅笔橡皮及洋刀等;绘图纸,以及作草图或正图的透明纸。

15)除《建筑文件》,还有建造江苏上海第一特区地方法院新法庭章程[J],中国建筑,1933. 08,1(2): 36-38. ;工程更改通知单[J],中国建筑,1933. 09,1(3): 35. ;工程说明书[J],中国建筑,1933. 10,1(4): 37-40.

16)译文连载在中华全国道路协会的《道路月刊》上。17)如,1934年7、8、9月《申报》刊登了医学专家郭人骥《居住之卫生》的连载文章,详述了采光、采暖、照明、换气等12个方面对居住卫生环境的影响。18)1929年参与由蔡元培和刘海粟等人发起的第一次“全国美术展览会”。

19)他们是庄俊、董大酉、赵深(华盖建筑师事务所)、李锦沛、范文照、李蟠、徐敬直、关颂声、杨廷宝、朱彬、吕彦直、杨锡镠、陆谦受(吴景奇)和奚福泉。

20)《中国建筑》自3卷3期(1935年8月)至第29期(1937年4月)共出版了9期对华盖、杨锡镠、黄元吉、庄俊、罗邦杰、范文照、李锦沛、陆谦受、吴景奇、李英年、奚福泉、华信建筑以及巫振英等10多位建筑师及建筑事务所的专题报道。

参考文献:

[1] 王凯. 现代中国建筑话语的发生[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5: 41-49.

[2] 正阳门之大工程[J]. 东方杂志,1914,1(6).

[3] 京都正阳门及城楼之旧观,京都正阳门大街改建之模型[J]. 东方杂志,1915,12(10).

[4]北京正阳门改造后之景象[J]. 东方杂志,1916,13(2).

[5] 盛承彦. 住宅改良[J]. 学艺,1921,3(3).

[6] 胡延龄. 中国建筑史大概[N]. 申报, 1923-10-7.

[7] 吴梦非. 建筑美[J]. 艺术评论,1924,3(45).

[8] 新式旅馆之形式及布置[J]. 良友,50: 28.

[9] 最新式住宅陈设[J]. 良友,50: 29.

[10] 德国新派建筑之奇观[J]. 良友,55: 20.

[11] 新建筑[J]. 良友,80: 18.

[12] 世界最奇建筑[J]. 良友,111: 44,45.

[13] 柳士英. 沪华海公司工程师宴客并论建筑[N]. 申报,1924-2-17.

[14] 范文照. 中国建筑师学会缘起[J]. 中国建筑,1932. 11,创刊号: 3-4.

[15] 上海市建筑协会章程[J]. 建筑月刊,1934(4),2(3): 1.

[16] 许窥豹. 建筑地产附刊发刊词[N]. 时事新报,1930-12-5.

[17] 黄影呆. 上海建筑的过去和将来[N]. 时事新报,1933-1-25, 2-8, 2-15, 3-1, 3-8.

[18] 中国建筑师学会章程[N]. 时事新报,1932-9-21, 9-28.

[19] 中国建筑师学会公守诫约[N]. 时事新报,1932-9-21, 9-28.

[20] 建筑师业务规则[N]. 时事新报,1932-9-21.

[21] 申报建筑专刊发行旨趣[N]. 申报,1932-12-5.

[22] 宗文. 建筑制图论1-5[N]. 申报,1933-6-13;6-20;6-28;7-4;7-18;8-15;

[23] 王贵祥. 中国营造学社汇刊. 世界建筑,2016(1).

[24] 赵深. 发刊词[J]. 中国建筑,1932(11): 2.

[25] 编者. 发刊词[J]. 建筑月刊,1932(11): 4.

[26] 彭长歆,肖毅强. 构建学术话语的历史:岭南建筑期刊的发展历程. 世界建筑. 2016(1) .

[27] 陈希平. 中央体育场筹建始末记[J]. 中国建筑,1933. 9,1 (3): 1-27.

[28] 钱海平,杨晓龙,杨秉德. 中国建筑的现代化进程[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 158-198. [29] 编者,芝加哥博览会小引[J]. 中国建筑. 1934. 1,2 (1): 35;过元熙. 芝加哥博览会实地摄影四帧[J]. 中国建筑,1934. 1,2 (1): 35-38;过元熙. 芝加哥百年进步万国博览会[J]. 中国建筑,1934. 2,2 (2): 1-2;编者. 芝加哥博览会实地摄影三十余帧[J].中国建筑,1934. 2,2 (2): 3-34.

[30] 中国建筑展览会特刊 [N]. 申报,1936-4-12.

[31] 赖德霖. 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2] 杜彦耿. 建筑辞典[J]. 建筑月刊,1933. 1,1 (3): 42.

[33] 杜彦耿. 营造学绪言[J]. 建筑月刊,1935. 3 (2): 37.

[34] 杜彦耿. 建筑说明书[J]. 建筑月刊,1935. 8,3 (8): 4.

[35] 伊东忠太. 中国建筑 [N]. 叶之华译. 申报,1934. 3. 13,20,27;4. 3;4. 10. 该书至1937年8月由商务印书馆独立出版,陈清泉译,梁思成校。

[36] 杜彦耿. 营造学[J]. 建筑月刊,1935. 3,3 (3): 22-28.

[37] 杨肇辉. 说制施工图[J]. 中国建筑,1933. 8,1 (2): 30.

[38] 杨锡镠. 建筑文件之工程说明书[J]. 中国建筑,1933. 10,1 (4): 34-37.

[39] 杨锡镠. 建筑文件[J]. 中国建筑,1933. 7,1 (4): 37-40.

[40] 编者. 本社启事二[J]. 中国建筑,1936. 5,25: 27.

[41] 梁万雄. 理想的未来都市[J]. 申报. 1930年5月11 日. 内容来自柯布1924年发表的《明日之城》。

[42] 沈潼.“国际式”建筑新法[N],时事新报,1933-2-15,1933-2-22, 1933-4-5.

[43] 黄影呆. 论万国式建筑[N]. 申报,1933-5-16,23,30.

[44] 沈潼. 再谈“国际式”建筑新法·名建筑师范文照之新伴. 美国林朋建筑师所倡行[J]. 时事新报,1933-4-5.

[45] 戈比意. 建筑的新曙光[J]. 卢毓骏译. 中国建筑,1934. 2,2 (2): 42-43. ;1934. 3,2 (3): 35-38. ;1934. 4,2 (4): 37-38.

[46]何立藻. 现代建筑概述. 中国建筑,1934.8, 2(8).

[47] 辜其一. 现代建筑形式之新趋势. 建筑月刊,1936.7, 4(7).

[48] 庄俊. 建筑之式样. 中国建筑,1935.9.

[49] 市浦健. 住宅的最新构成[N]. 张广正译. 申报,1935-9-24,1935-10-1.

[50] 孙宗文. 科学的居住问题[N]. 时事新报,1933-4-26.

[51] 孙宗文. 建筑卫生漫谈[N]. 申报,1933-3-28.

[52] 丁惠康,介绍虹桥疗养院之起点及经过,申报,1934年1月1日第24版.

[53] 介绍虹桥疗养院[N]. 申报,1934. 6. 18: 16.

[54] 相关论争. 赖德霖. “科学性”与“民族性”,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M].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181-192。

[55] 海声. 万国式建筑之商榷[N]. 申报,1933-5-23.

[56] 何立蒸. 现代建筑概述[J]. 中国建筑,1934. 8,2(8): 45-50.

[57] 沈鹿文. 我所望于建筑师者[N]. 申报. 1933-9-26.

[58] 徼知. 建筑家的资格[J]. 妇女杂志,1929-7,15(7):12.

[59] 建筑师应具之特点 [N]. 时事新报·建筑地产附刊,1931-2-28.

[60] 童寯. 卫楚伟论建筑师之教育[N]. 申报,1933-6-6.

[61] 建筑师应具有之特点. 建筑师之职务 [J]. 中国建筑展览会特刊,1936,译自美国《笔尖》(Pencil Point).

[62] 陈炎林. 上海地产大全[M]. 上海:华丰印刷铸字所,1944: 403.

[63] 故吕彦直建筑师小传[N]. 时事新报,1930-12-5.

收稿日期:2015-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