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淋球菌性阴道炎患者细菌感染检测分析*

2016-04-09袁秀兰徐水清王先利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阴道炎耐药性

袁秀兰,徐水清,王先利,涂 斌

(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湖北 咸宁 437000)



非淋球菌性阴道炎患者细菌感染检测分析*

袁秀兰,徐水清,王先利,涂斌**

(咸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湖北 咸宁 437000)

摘要:目的 对非淋球菌性阴道炎感染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诊疗提供确切的实验依据。方法 对2013—2014年疑为非淋球菌性阴道炎的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药敏结果按2012年NCCLS的标准进行判定。结果 860份阴道分泌物标本中558份有病原菌生长,共分离到653株细菌,分离率达64.88%,其中革兰氏阳性球菌占30.17%,革兰氏阴性杆菌占69.83%。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耐甲氧西林葡萄球菌的分离率高达66.00%左右,革兰氏阴性杆菌对阿莫西林,第一、二代头孢菌素的耐药率较高。结论 育龄妇女非淋球菌性阴道炎的感染菌分布较广,随着抗生素的滥用,其耐药率不断升高,应引起医务工作者的重视,医院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的监测,以便及时对临床用药进行指导。

关键词:阴道炎;感染菌;耐药性

临床上淋球菌性阴道炎为性传播疾病,一直颇受关注,但由于抗生素使用频率升高,正常菌群被破坏,非淋球菌性阴道炎的发病率也呈上升趋势。本文通过对疑似非淋球菌性阴道炎患者阴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对引起非淋球性细菌阴道炎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试验结果进行分析,为临床提供确切的实验室依据来指导用药。

1材料与方法

1.1标本来源2013—2014年妇产科患者送检的阴道分泌物标本860份。其中同一患者连续2次以上分离出同一菌株只统计第一次资料,所取标本均在患者使用抗菌药物之前采集,对已使用抗菌药物而无法停药的患者在下次用药前采集。严格按照无菌程序操作,标本量必须满足培养所需。

1.2仪器及鉴定系统鉴定和药敏系统为合肥恒星公司提供的HX-21型微生物分析仪及鉴定药敏板条。

1.3培养基和药敏纸片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纸片由杭州天和公司提供,培养基及无菌采样管由郑州安图公司提供,均在有效期内使用。

1.4质控菌株粪肠球菌ATCC29212、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均由湖北省临床检验中心提供。

1.5检测方法[1]无菌采取患者的阴道分泌物标本,接种血平板、巧克力平板、营养琼脂、麦康凯平板培养基,分别置于普通培养箱及CO2培养箱中孵育24h,根据菌落特征,涂片染色后转种到鉴定药敏板条,并用纸片扩散法(K-B法)对药敏试验结果进行补充。药敏结果判定采用2012年NCCLS标准。

1.6统计学方法结果分析采用WHONET 5.4软件进行分析统计。

2结果

2.1病原菌分布860份阴道分泌物标本中558份有病原菌生长,共分离到653株细菌,其中单株菌感染398例,多重感染160例,检出率64.88%(558/860),鉴定为真菌的予以剔除。革兰氏阳性球菌的检出率30.17%(197/653),主要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化脓链球菌、粪肠球菌及溶血葡萄球菌。革兰氏阴性球菌的检出率69.83%(456/653),主要为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普通变形杆菌,粪产碱杆菌,及洛菲不动杆菌。引起非淋球菌阴道炎的病原菌构成比见表1。

表1 非淋球菌性阴道炎的病原菌分布构成比(%)

2.2病原菌的药物敏感性分析见表2、表3。

表2 分离率较高的197例革兰氏阳性球菌对常用药物的耐药率(%)

注:表中“-”表示未做该药药敏试验,0表示该药耐药率为0

表3 分离率较高的424例阴性杆菌对常用药物的耐药率

注:表中“-”表示未做该药药敏试验,0表示该药耐药率为0

3讨论

阴道内存在大量寄生菌,常见的兼性厌氧菌有肠球菌、葡萄球菌、肠杆菌科细菌、非发酵菌,这些正常菌群对于维持生殖道内菌群平衡和内环境的稳定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广谱抗生素的滥用,引起菌群失调,导致二重感染、内源性感染。细菌性阴道炎为阴道内正常菌群失调所致的一种混合感染,为育龄妇女常见的感染性疾病[2]。

通过以上数据分析可知,引起育龄妇女非淋球菌性阴道炎的病原菌检出率达64.88%,药敏结果显示革兰氏阳性菌除化脓链球菌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仅10.90%外,粪肠球菌及葡萄球菌的耐药率均高于69.00%,特别是葡萄球菌高达90.00%,耐苯唑西林葡萄球菌的检出率达66%以上,因此临床上除链球菌引起的感染可首选青霉素以外,其他粪肠球菌,特别是葡萄球菌引起的感染要慎用青霉素,以防耐药率再进一步上升,粪肠球菌对高浓度庆大霉素的耐药率为38.46%,临床对于高浓度氨基糖苷类敏感的药物可与青霉素或万古霉素联合用药以达最佳疗效。所有革兰氏阳性球菌对环丙沙星的耐药率均在40.00%以下,其敏感性目前为止还是较高的,并且也未检测到万古霉素耐药的革兰氏阳性球菌。革兰氏阴性杆菌对头孢唑林、头孢呋辛的耐药率均超过了70.00%,特别是普通变形杆菌对头孢唑林的耐药率达到了94.00%以上;对革兰氏阴性菌敏感性高的药物有头孢吡肟(耐药率在37.00%以内)、头孢哌酮/舒巴坦及哌拉西林/他唑巴坦(耐药率均在12.00%以内)且未检测出对亚胺培南耐药的菌株;革兰氏阴性菌的耐药机制较复杂,特别是一些产ESBLS的细菌对所有β-内酰胺类头孢菌素均耐药,但其可被含酶抑制剂的抗生素所抑制,且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也可抑制其活性[3]。临床上应严格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以减少病原菌耐药率的升高,特别是一些多重耐药菌的上升。

张丽芳等报道[4]妊娠妇女感染细菌性阴道炎导致流产和早产的机率是非细菌性阴道炎的5倍,通过抗生素治疗可降低30%~40%,所以,及时准确地分离出引起非淋球菌性细菌阴道炎的病原菌,并通过药敏试验结果针对性用药,不仅有利于阴道炎的治疗,还能有效控制与其相关的妇科疾病的发病率。临床上使用高等级抗菌药物的势头非常强劲,细菌耐药率逐年攀高,且具有泛耐药与多重耐药的特点,故临床治疗需以病原学监测为依据,合理使用抗生素对于延缓耐药菌株的产生十分重要[5]。

参考文献:

[1]叶应妩,王毓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3版.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6:715

[2]吕春兰,丁志红,张有忠,等.老年细菌性阴道炎患者致病菌分布与耐药性调查分析[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33(5):36

[3]徐水清,周玉萍.尿培养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分析[J].临床血液学杂志(输血与检验),2014,12(27):1047

[4]张丽芳,周丽萍,周洁,等.2000例阴道炎性传播疾病病原菌分析[J].中华皮肤性病学杂志,1996,10(3):155

[5]张淑青,王贺永,李宏芬,等.血培养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及药敏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1,21(7):1472

(收稿日期:2015-08-05)

DOI:10.16751/j.cnki.2095-4646.2016.01.0052

中图分类号:R37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4646(2016)01-0052-03

*基金项目:湖北省咸宁市咸安区科技局立项科研课题(201221号)

**通讯作者,E-mail:tubin700917@126.com

猜你喜欢

阴道炎耐药性
阴道炎清热利湿方治疗阴道炎的临床疗效
长丝鲈溃烂症病原分离鉴定和耐药性分析
婴幼儿感染中的耐药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女童阴道异物、阴道炎需警惕
阴道炎为什么找上我
WHO:HIV耐药性危机升级,普及耐药性检测意义重大
喝酸奶能预防阴道炎吗
这么全的秘笈好好练,练好就不得阴道炎了
烧伤整形外科医院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美洲大蠊逆转肝癌多药耐药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