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疗效研究

2016-04-09李爱霞邓莎莎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甲泼尼龙

李爱霞,刘 嵘,邓莎莎

(咸宁市中医医院,湖北 咸宁 437100)



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疗效研究

李爱霞,刘嵘,邓莎莎

(咸宁市中医医院,湖北 咸宁 4371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60例急性间质肾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使用甲泼尼龙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甲泼尼龙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血尿、蛋白尿消失时间以及肾功能恢复时间。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6.67%,对照组76.67%,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血尿、蛋白尿消失时间及肾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和甲泼尼龙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具有疗效明显,加快患者身体恢复的优点,值得临床上推广。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甲泼尼龙;急性间质性肾炎

急性间质性肾炎是由药物过敏、肾移植排异、感染等多种发病因素导致的肾脏疾病[1]。急性间质性肾炎发病较急、病情进展迅速,极易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如不及时有效治疗很可能会导致患者肾功能的永久性损伤,对患者的身体和生活质量影响很大。我院对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的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4—2015年到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急性间质性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确诊为药物性急性间质性肾炎。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年龄34~63岁,平均(41.21±5.36)岁;引起疾病药物:抗生素15例,非甾体类抗炎药物8例,中药3例,混合用药4例。观察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36~64岁,平均(42.37±5.22)岁;引起疾病药物:抗生素16例,非甾体类抗炎药物6例,中药4例,混合用药4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病因等基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均立即停止服用引起过敏的药物,并行血压检查、尿量观察,同时作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基础治疗。在基础治疗上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不同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使用甲泼尼龙进行治疗,具体方法:500mg甲泼尼龙(生产企业: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727)+200ml 5%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1次/d。观察组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甲泼尼龙进行治疗,具体方法:促红细胞生成素注射液(生产企业: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国药准字S20050090)50IU/kg,3次/周,500mg甲泼尼龙(生产企业: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0727)+250ml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1次/2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4周后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和血尿、蛋白尿消失时间,肾功能恢复时间。

1.3疗效评定根据治疗后患者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尿常规和肾功能的恢复情况将疗效分为3个等级:痊愈:症状全部消失,尿常规和肾功能均恢复正常;有效:症状消失,但是有少量、微量尿蛋白,尿RBC小于5/HP;无效:症状未消失,大量尿蛋白[2]。总有效=痊愈+有效。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治疗效果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两组尿常规、肾功能恢复时间比较对照组血尿、蛋白尿消失时间为(15.82±2.15)d,观察组为(8.79±2.01)d,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肾功能恢复时间为(30.23±2.27)d,观察组为(23.26±2.15)d,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急性间质性肾炎是由药物过敏、肾移植排异、感染等多种发病因素引起的,其中又以药物过敏引起较为常见,表现为发热、皮疹、乏力等症状[3]。促红细胞生成素具有增强红细胞生成的体液因子,从而增加红细胞数量。甲泼尼龙具有较强的抗炎作用,通过减少炎症病灶周围区域的免疫活性细胞和血管的扩张,促进肾功能恢复和加速蛋白尿、血尿的消失[4,5]。本研究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6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67%,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蛋白尿、血尿消失的时间以及肾功能恢复的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联合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和甲泼尼龙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具有疗效明显,加快患者身体恢复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梦云,丁一波,蒋华.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药物性间质性肾炎的疗效分析[J].现代实用医学,2014,26(9):1098

[2]王小菊.促红细胞生成素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5,13(8):140

[3]王旭.急性间质性肾炎112例临床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21):2861

[4]刘锦标.急性间质性肾炎的病因特点及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3,11(36):125

[5]马丹,张勇.59例急性间质性肾炎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4):82

(收稿日期:2015-09-22)

DOI:10.16751/j.cnki.2095-4646.2016.01.0028

中图分类号:R692.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4646(2016)01-0028-02

猜你喜欢

甲泼尼龙
免疫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可行性观察
甲泼尼龙与氢化可的松治疗腹型过敏性紫癜临床效果对比分析
喘定与吗啡或甲泼尼龙联用缓解晚期肿瘤呼吸困难的效果对比
分析甲泼尼龙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疗效与安全性
免疫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治疗急性格林巴利综合征的临床分析
睡眠中癫痫性电持续状态的脑电诊断及临床治疗
大剂量甲泼尼龙冲击治疗急性球后视神经炎的临床分析
甲泼尼龙辅助治疗小儿大叶性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分析
甲泼尼龙合加巴喷丁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疼痛40例临床观察
甲泼尼龙联合环磷酰胺冲击治疗儿童难治性肾病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