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非杓型高血压的临床分析

2016-04-09张小平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替米沙坦

张小平,邓 艳

(深圳市福田区慢性病防治院沙尾社康,广东 深圳 518000)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非杓型高血压的临床分析

张小平,邓艳

(深圳市福田区慢性病防治院沙尾社康,广东 深圳 518000)

摘要:目的 探讨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非杓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 本次研究的107例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均为我社区在2013年1月到2015年5月期间诊断,将其按照给药时间的不同分为晨服组54例和夜服组53例,晨服组患者在早晨8点钟口服替米沙坦治疗,夜服组患者在夜晚8点钟服用替米沙坦。统计两组患者血压的昼夜动态监测结果,同时计算其非杓型高血压向杓型高血压的转变率。结果 晨服组与夜服组的dSBP、dDBP组间比较基本相同(P>0.05),夜服组的nSBP、nDBP明显低于晨服组(P<0.05);同时,夜服组非杓型高血压向杓型高血压的转变率为56.6%,明显高于晨服组的22.2%(P<0.05)。结论 替米沙坦治疗非杓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显著,但相较于早晨给药,夜晚服用的效果更佳,且由非杓型高血压向杓型高血压的转变率更高。

关键词:替米沙坦;给药时间;非杓型高血压

高血压是常见心血管疾病,可分为非杓型高血压和杓型高血压两种。其中,非杓型高血压更容易引发心血管事件以及相关并发症。所以,采取有效疗法,在实现有效降压的同时,促使非杓型高血压转变为杓型高血压,具有其重要临床意义[1]。替米沙坦属于特异型的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在抗高血压中有显著疗效。然而,不同给药时间对于患者血压昼夜节律的影响也不相同。本组研究探讨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非杓型高血压的临床疗效,选取自2013年1月到2015年5月医院所诊断的本社区107例非杓型高血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采取分组对照方式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107例患者均与非杓型高血压的临床诊断标准[2]相符合。其中,男59例,女48例;年龄为46~77岁,平均为(61.47±5.53)岁;病程为3~16年,平均为(9.82±2.17)年;体重指数为(26.78±2.04)kg/m2;合并症:冠心病36例,糖尿病45例,血脂异常26例;排除合并严重心肝肾肺等器质性病变者、严重过敏史者、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心肌梗死者以及神经中枢系统障碍者,全部患者均对本次研究表示知情同意。根据不同给药时间将107例患者分为晨服组54例以及夜服组53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合并症以及病程等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备可比性。

1.2治疗方法晨服组和夜服组分别在每天早晨8点钟和夜晚8点钟口服替米沙坦(商品名:欧美宁;宜昌长江药业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40805;规格:40mg*7片*2板/盒)治疗,80mg/次,1次/d。两组患者治疗疗程均为12周。

1.3血压监测分别在治疗前后使用动态血压监测仪对患者上臂24h血压进行动态监测,在早晨6点到晚上8点记录其晨间血压,每隔0.5h记录1次,并在晚上8点到次日早上6点记录其夜晚血压,每隔1h记录1次。患者每日可进行正常生活与工作,在进行血压测量前需平静5min。根据记录结果评估患者晨间舒张压(dSBP)、晨间收缩压(dDBP)、夜间舒张压(nSBP)、夜间收缩压(nDBP)。

1.4疗效判定统计两组患者血压的昼夜动态监测结果,同时计算其非杓型高血压向杓型高血压的转变率。其中,舒张压昼夜百分比=(dSBP-nSBP)/dSBP×100%,舒张压昼夜百分比在10%及以上为杓型高血压,不足10%则为非杓型高血压。

2结果

2.1两组患者血压的昼夜动态监测结果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的dSBP、dDBP、nSBP、nDBP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晨服组和夜服组的dSBP、dDBP组间比较基本相同(P>0.05),夜服组的nSBP、nDBP明显低于晨服组,其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s)

与晨服组相比,*P<0.05

2.2两组患者非杓型高血压向杓型高血压的转变率比较经治疗,夜服组杓型高血压患者为30例,其非杓型高血压向杓型高血压的转变率为56.6%;晨服组杓型高血压患者为12例,其非杓型高血压向杓型高血压的转变率为22.2%。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血压昼夜节律变化,同患者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密切相关。一般情况下,人体血压于一天中不同时间段呈节律性变化。清晨睡醒后,其血压呈持续升高的态势,在9~11点钟之间达到血压高峰[3]。接下来,血压开始持续降低,但在15~18点钟之间再次提升,在夜晚时血压再度下降,呈现“双峰一谷”的变化趋势,可将其变化规律曲线绘制成“勺型”,其昼夜波动幅度在10%以上[4]。而非杓型高血压的昼夜的波动幅度不足10%,呈异常节律性变化,因此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具有非预见性[5]。因此,在治疗高血压过程中,把非杓型高血压转向为杓型高血压,对于预防心脑血管事件极为有利。

替米沙坦属于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不同于当前临床上应用的其它ARB结构,其可高选择性、高特异性的作用在人体血管紧张素AT1受体上[6]。替米沙坦对AT1受体作用强度较AT2大约高20000倍,其选择性也明显较其它的ARB高[7]。同时,替米沙坦耐受性类似于安慰剂,能够持续的、平和的降低患者血压,改善高血压合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并改善患者代谢综合征。本研究发现,晨服组与夜服组患者通过服用替米沙坦治疗后,其血压均有所降低,但夜服组患者的夜间血压值明显低于晨服组,证实了非杓型高血压患者在夜晚服用替米沙坦,能够显著降低患者舒张压与收缩压,进而增大患者血压的昼夜波动幅度,促使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性变化转为正常,即由非杓型高血压向杓型高血压转变。本研究夜服组非杓型高血压向杓型高血压的转变率为56.6%,明显高于晨服组的22.2%,证实了夜间服用替米沙坦在转为杓型高血压方面的作用。另外,由于替米沙坦的药效比较持久,因此夜晚服用替米沙坦,能够降低患者在清晨阶段的血压,并恢复其血压峰谷值,可有效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以及其他严重疾病发生的风险。

综上所述,替米沙坦治疗非杓型高血压的临床效果确切,可降低患者血压。但与清晨服药相比,夜晚服用替米沙坦在降低患者夜间血压方面的作用更为突出,有利于改善其血压昼夜节律性变化,促使其由非杓型高血压转向为杓型高血压,对于降低并预防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于淼,李潞,熊亦涵,等.不同给药时间对非杓型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昼夜节律及清晨血压的影响[J].继续医学教育,2013,27(11):14

[2]孙晓蕾,管军,于忠祥,等.不同时间服用比索洛尔治疗非杓型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评价[J].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2011,16(3):292

[3]蔡文标,冯建启,刁军,等.替米沙坦采用不同给药时间对于高血压临床疗效的对比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4,29(5):324

[4]吴圣利,王瑞听,项延郡,等.替米沙坦不同时间给药治疗非杓型高血压疗效观察[J].中国药房,2011,22(14):1294

[5]张永林,刘爱军,董高军,等.氨氯地平不同时间给药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20142,5(11):11

[6]郭新胜.高血压药物时间治疗学在中老年非杓型高血压及宽脉压中的应用-附112例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7):155

[7]雷莉.时间治疗学在非杓型高血压病治疗中的临床观察[J].吉林医学,2010,31(19):3047

(收稿日期:2015-08-22)

DOI:10.16751/j.cnki.2095-4646.2016.01.0017

中图分类号:R544.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4646(2016)01-0017-03

猜你喜欢

替米沙坦
探讨替米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早期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
替米沙坦联合托拉塞米治疗心力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与倍他乐克治疗舒张型高血压临床效果探讨
小剂量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在高血压疾病治疗中的运用效果
替米沙坦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晨峰高血压疗效观察
替米沙坦不同给药时间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分析研究
氨氯地平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高血压的临床观察
氨氯地平与替米沙坦在高血压治疗中的协同作用
前列地尔辅助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可行性研究
浅析替米沙坦氢氯噻嗪用于高血压治疗对血压变异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