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父母要有自己的生活

2016-04-08徐海

中华家教 2016年4期
关键词:陪伴专家母亲

徐海

前几天,在一个情感专家的微博里我看到一则答疑帖。一个25岁的年轻女孩说:自己要放弃一线城市中发展前景很好的工作,回家陪伴和照顾含辛茹苦把她养大的单身母亲,因为母亲老了,感觉一个人很孤单,她不能自私到只顾自己不管妈妈。专家问她:那你的母亲年纪多大?女孩回答:45岁。最后专家给出的答案让我很认同也很感慨,她说:你的母亲哪怕重新找个男人恋爱,或者去学一样自己喜欢的技能,都好过这么年轻就成为孩子的负担,拖住孩子飞翔的翅膀。

我上网搜了一下这个话题,发现这样的事还真不是个例。不仅单亲家庭的父母,甚至很多正常家庭中的父母,也有不少基本没有自己的生活,而完全把重心放在了孩子身上。结果不光孩子感觉压力大、活得累,他们自己也不轻松,乃至渐渐跟外面的世界脱了轨。

其实,在我身边也不乏这样的人。表妹小妍自打有了孩子,就自动开启了“母鸡妈妈”模式,不仅对家里家外的事不闻不问,而且把丈夫、家人也都视若空气,连好好说句话的功夫都不肯分出来,自己的那些兴趣爱好和社交活动,自然也通通为孩子让了路。孩子三岁起,她就开始带着孩子学完钢琴学英语,练完舞蹈练棋艺,一周至少有四天辗转在去往各个学习班的路上。一心想把孩子培养成全方位、高素质人才的她,就像一部不知疲倦的机器一样,陪伴并推动着孩子往前奔跑。

她十几年的光阴,就在这样的忙碌奔波中慢慢过去,好在孩子还不错,也算对得起她这些年不遗余力的付出。好不容易熬到孩子上了中学去住校了,本以为她可以就此松口气,好好去过自己的生活了。没想到,习惯了以孩子为中心的她,竟然变得无所适从起来,不是担心这个,就是害怕那个,整个人都有点儿神经质了。于是,她不顾家人反对,自作主张地在学校附近租了房,愣把在宿舍住得好好的儿子拽了回来,重又过上了整天围着孩子转的生活。结果,被她过度关心的孩子,不仅没有半点感动和感激,反而越来越叛逆,成绩也每况愈下。

著名瑞士心理学家荣格说过:父母对孩子最不好的影响,莫过于让他觉得你们没有好好过自己的日子。从自身来理解,我也觉得虽然我们有养育和教育孩子的责任,但实在不必完全失去自我,把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这当然也包括不把自己未曾抵达的目标,寄托在孩子身上来替我们实现。

像前面那位母亲和小妍这样,一切为了孩子而失去自我生活的父母,最终不仅得不到孩子的认同和理解,更无法让他在你身上学到积极的思想和奋斗的勇气。我们更应该趁着年华未老,努力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那种人,给我们的孩子做个好的榜样。而且父母一切为了孩子,也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压力。所以父母要有自己的生活,这样我们的孩子在奔向更广阔天地的路上,才能心无挂碍、勇往直前。

猜你喜欢

陪伴专家母亲
陪伴
朱丽仙:用爱陪伴,一路成长
第五章 岩石小专家
“陪伴”等十二则
陪伴
给母亲的信
请叫我专家
专家面对面
悲惨世界
送给母亲的贴心好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