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体育课堂教学实效性探论

2016-04-08曾松贵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6年6期
关键词:实效性体育教学途径

曾松贵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6-000-01

摘 要 新课改背景下,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从提高体育教师综合素养、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氛围、简化运动技术教学、学练结合、促进中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等方面来阐述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 体育教学 实效性 新课改 途径

随着中学体育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体育课堂教学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体现,教学氛围也和谐融洽。但是透过“热闹与自主”的表象,我们是否真的能看到背后课堂教学的有效和高效呢?为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实效性,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经验,探论如下。

一、提高體育教师综合素养

教学是教师与学生的双边互动活动的一种动态过程。教师的自身素质和修养对提高教学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调研发现,教学内容的单一,教学方法的单调,学习评价的不合理等,都与教师的业务水平息息相关。由此可见,提高体育教师的综合素质,让体育课堂教学实现人本回归是关键。因此,对体育教师的培训或再教育是当务之急。《纲要》指出,体育教师要与时俱进,努力提高自身的政治、业务素质。学校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体育教师定期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知识体系和能力结构。可以通过聘请专业院校的专家、学者进行讲座,加深对现代学校体育发展方向和教学目标的理解和把握,创新体育学科体系;通过兄弟学校的交流与合作,拓展教师的思维方式和创新意识,转变教师的思想观念,使学生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获得最优化、最大化的全面发展。

二、优化体育课堂教学氛围

心理环境是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而产生的一种感受与反应,其主要表现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中,关系程度是否融洽等心理方面的。其中体育心理环境建设在优化体育人文环境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对体育锻炼、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有着最直接、最具体的影响。融洽的人际关系也是构建良好的体育教学环境的重要条件。因此,在日常体育教学中,应正确处理好师生之间的心理关系,构建一个和谐的师生共同体。当学生对体育教师的尊敬则达到一定量时,会产生情感迁移现象,即由尊师进而爱及他所教的学科,对他所教的学科产生兴趣。良好的心理环境不仅能高效地完成体育教学目标、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逐步形成终生体育意识。

三、简化运动技术教学

上体育课时,老师首先要摒弃传统教学观念的束缚,跳出技术论、体质论的框框,注重学生的运动参与学习过程。因为我们教学的目的,不是培养专业运动员,而是通过我们的教学去帮助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以提高他们的身心健康水平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锻炼习惯、最终形成终身体育意识。因此,在体育课程内容的选择上要以传统教材为框架,根据学情大胆进行选择与取舍,改变过去那种纯粹为了学习某项技术动作或提高某项身体素质而教学的传统理念。在筛选时要对于那些趣味性较差、技术要求高、难以掌握而又无益于终身体育思想形成的项目进行项目改造,通过简化规则、简化技术、降低难度要求、改造场地器材等手段,整合出新的课程内容,并以趣味化和游戏化的形式来组织,同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在身体条件、心理个性、运动技能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此外,尽量让学生通过自身努力都能达成教学目标,使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兴趣,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还可以通过创设情景,结合有趣的活动游戏、比赛等形式来组织教学,在学生玩的过程讲解一些动作要领,使学生既掌握了基本的动作方法,又玩得开心,使体育课堂得到有效的改型。

四、学以致用、学练结合

体育教学内容的选择要贴近中学生的日常生活,这样才有利于终身体育意识的养成。为此,在甄选教学内容时,首先考虑的因素应是学以致用。以篮球教学为例,篮球运动是集体性、对抗性较强的活动,不仅需要良好的身体素质、基本技术,而且需要彼此配合、综合运用所学的基本技术的能力。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学练结合,抓好基本技术的学习。而单纯的篮球基本技术教学是枯燥乏味的。为实现上述目标,体育课将篮球的基本技术训练与游戏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但培养了中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而且有利于激发中学生投身篮球运动的积极性,还能够丰富训练内容,尽快地提高中学生的篮球竞技水平。

五、促进中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传统的体育教学理论曾认为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是追求掌握一定的体育知识和运动技能,并以此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实践证明这样教出来的技术动作都是成人化动作,而现代快乐体育教学理念强调的是“健康至上”和促进中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宗旨,在中学生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运动技能提高的同时,以中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为终极目标。为此,在日常教学实践中,一方面要让中学生张扬的个性活跃在参与之中,在快乐中锻炼、在健康中成长;另一方面也让体育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促进中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发挥引领作用,指导中学生快乐地融入其所从事的运动项目之中,强身健体、陶冶身心。在快乐体育教学的视域下,培养学生的独立个性、创新性以及团结协作能力,促使他们得到全面、自由的发展已成为体育课堂改型的主流方向,为此,为提高体育课堂教学实效性,引进快乐体育教学方法能促进中学生乐学、勤于思考,积极主动参与,还能满足学生的追求成功的渴望和追求个性全面发展的向往,进而实现教学目标的高效完成。

参考文献:

[1] 姜雄等.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J].成功教育.2013.2.

[2] 刘刚.浅析对快乐体育的几点认识[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1.

[3] 雷巍.浅谈如何营造开放互动的中学体育教学氛围[J].体育时空.2013.9.

猜你喜欢

实效性体育教学途径
怎样增强人大专题询问的实效性
构造等腰三角形的途径
减少运算量的途径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
提高初中历史教学的实效性
协商民主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