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发校本课程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016-04-08赵慧梅许艳

名师在线 2016年3期
关键词:校本化学评价

赵慧梅,许艳

(新疆农业大学附属中学,新疆乌鲁木齐 830052)

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是学校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新课程改革的核心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其中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提高科学探究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学校的课程教育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则是重中之重。开发校本课程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需求。校本课程的开发为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教育活动提供了重要途径。为实现初中化学校本课程的价值,开发出丰富多彩的、多样性、系列化的校本课程,以满足不同学生群体对校本课程的需求。我校根据学校现有条件,充分利用社区资源,与外部力量合作,以学校为立足点,开发出适应本校、本地区教育的校本课程。

一、校本课程内容的选择

1.化学与生活

(1)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生活中处处充满了化学知识,人类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初三学生第一次系统地接触化学知识,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认知事物的变化规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今后的化学学习打好基础,我们选择了一些有趣的化学小实验,如:“魔棒点灯”“火树银花”“形成美丽的铜树银树”“烧不坏的手帕”“铁树开花”“晴雨花”等。通过这些小实验,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还对化学学习感到轻松、愉快、有趣,对学习化学充满了信心,并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欲望。

(2)学生通过查阅图书资料和电子资料,动手操作提升学生思考问题、动手、合作交流的能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浓厚兴趣。如:制作面包、家庭糕点、雪花膏、肥皂、洗发香波、口红等。

(3)结合乌鲁木齐当地实际,结合学生的日常生活,组织学生查阅资料,调查研究,以小组为单位,以宣传板报、漫画等形式向广大师生介绍:和田玉石的鉴定和保养;纺织品成分的检测方法及洗涤方法;日常生活用水的净化与水资源保护;食品添加剂种类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常用洗涤剂种类及合理使用;化妆品中增白成分及对人体的危害;消毒剂的成分、用法、性价比;居室内污染气体检测方法等化学知识。通过这些活动培养学生通过查阅电子图书、相关资料,调查走访等探究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的能力,培养学生对家庭和社会的责任感。

2.化学与环境

保护环境就是保护人类。为了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我们设计了如下教学内容:(1)水的污染和防治措施;(2)酸雨的形成原因及危害;(3)大气的污染原因及解决措施;(4)温室效应及全球气候变暖;(5)白色污染及解决措施。学生通过调查、查阅资料、编写小论文、板报等形式进行活动。活动培养了学生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和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

3.化学与健康

化学元素与我们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通过查阅资料、电子图书等方式完成下列课题:元素与人体健康、食品包装与食品污染、食品添加剂与人体健康、食品中的六大营养物质、重金属中毒的解毒方法。以调查报告形式汇报研究成果。

4.化学与材料

通过查阅资料、家庭小实验、多媒体课件等形式完成下列内容:衣料的鉴别(趣味小实验)、日用品的洗涤与保养、洗发剂与护发素的合理使用(趣味小实验)、室内装修材料的合理选择及所造成的污染。多媒体展示:“有记忆功能的金属”“水结构之谜”“超导材料”“分子影像材料”“纳米生物传感”“水催化降解有毒有机污染物”“绿色氧化”“航空航天最新材料”等,让学生了解现代化学的进展与发展趋势,认识到化学已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强大支柱,激发学生对化学世界的强烈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5.化学与能源

能源的利用与我们的生活及工农业生产息息相关。这方面主要设计如下内容:化石燃料知多少、新型能源的开发及利用、绿色化学——一种新的化学概念。学生查阅资料撰写小论文,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交流汇报。

6.化学与安全

火——合理使用及火灾自救。

二、校本课程的具体实施措施

根据学校课程的进度合理有序地安排时间,每周安排两课时,尽量安排在下午。

校本课程内容与学校安排的国家课程同步或稍微滞后一点,学生既不会感到太难,又起到对所学化学知识温故知新的作用,同时拓展了学生知识面。

专题讲座、社会活动、科学探究等时间分布要均匀。特别是社会活动每学期进行两到三次,每两个月左右组织一次,专题讲座、科学探究、家庭小实验等小型活动穿插其中,这样既不会让学生感到时间太紧,又不会过于松散。

对于化学热点知识、最新成就,如:“有记忆功能的金属”“水结构之谜”“分子影像材料”“航空航天最新材料”等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向学生介绍,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对一些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可让学生自行探究解决。

社会活动要事先与学校、社会活动单位联系沟通,最好动用社会力量以保证活动能安全顺利完成。

以“问题”为中心开展探究活动:可通过新闻事实,对新闻事实提出问题,查阅相关资料,进行实验探究,得出结论。

三、校本课程的评价

为了保证校本课程的开发质量,张扬学生的个性,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校本课程评价分为四个方面:学生评价、教师评价、学生学业成绩评价、评价形式。

1.学生评价

学生自己评价在本次活动中的参与度、收获等。组员之间相互评价,主要以发现对方的优点为主,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欣赏他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教师评价

(1)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做好考勤记录;(2)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态度是否端正、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情况等用ABCD或“优、良、中、差”等形式记录在案;(3)学生的学习成果:可通过实验操作、论文、板报、竞赛、汇报活动等形式展示,成绩记入学分管理。

3.学生学业成绩评价

主要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取得的成绩作出评价。评价要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每一专题学习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考核,并向学校提交课程实施总结。对学生的考核可采用测试、小论文、实验、设计、竞赛等多种方式进行,考核成绩纳入学生学期成绩考核之中。

4.评价形式

评价形式多种多样,一般可采取以下“四结合”的形式,即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学习活动表现的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等形式。

四、反思与完善

课堂前要建立一些基本规则,明确责任。学生之间要相互配合,对任务的完成寻求各种方法和途径。

小组合作时,要全体组员共同参与,各负其责,使每位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能及时有效地进行讨论和研究,保证活动的有效性和效率,提升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上课前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让每位学生在课堂都能主动地学习。课后教师和学生一起交流,让学生对教师有亲切感,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教师既是指导者又是参与者。

在每次课程结束时记得及时给学生以鼓励,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在每一次的活动中感到学习的快乐,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课程设计很难完成或对学生有难度的内容要及时修改。课程目标要符合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课程内容的选择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内容的设计要具体有弹性;课程组织要恰当;课程评价的方式方法要恰当等等。

校本课程的开发应当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校本课程开发更应该突出学生的自主性、自愿性和灵活性。它对培养学生的兴趣特长、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陈侠.课程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

[2] 施良方.课程理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

[3] 丁瑜,王锋,戴金山,等.中学化学学科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的探讨[J].孝感学院学报,2006(3).

猜你喜欢

校本化学评价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奇妙的化学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