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立:专注专业 成就卓越

2016-04-07邱淑群

华人时刊 2016年4期
关键词:李先生

邱淑群

在山的那边海的那边生活着一个帅气、迷人的工科男,他专心又专注、他专业又专长,他活泼又聪明、他踏实又贴心、他严谨又浪漫。他比人们想象的要帅气,比人们想象的要幽默,比人们想象的要热情开朗,比人们想象的要善言健谈,比人们想象的要文青……这次,本期封面的主人公就是这样一位华人工科美男子!他是联邦德国劳动管理总署信息技术工程师、中国留德学者计算机学会GCI主席、全欧华人专业协会联合会副秘书长、纽伦堡中文学校校长,中国华侨国际文化交流促进会理事、苏州太仓市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李立先生。

工科男的完美化身

李立先生今年将迎来他50岁的生日,他英俊潇洒、西装笔挺,神清气爽的范儿特别足、一米八几的个头,加上白净帅气的颜值,闯入“花痴”世界,走过之处回头率与引发的骚动不亚于“男神”级的明星出场。

我们照面,李先生是这样说的“我已经认真地做好了作业,看我都逐一写在了这两页纸上了。”“啊,我们的采访不按照之前列写的提纲从前往后聊吗?”显然,他充分发挥了工科男特质,用严谨的数学化思维对我列写的采访提纲进行了深入求解。

我暗地里坏笑,这真是一个可爱的大男孩。在接下来的聊天过程中,我故意打乱预定的采访顺序,不按照采访顺序闲聊,并破例中途接了2次电话,同时暗地里观察他的表情和对我这种不礼貌做法的回应。果真,这种“暂停键”他是不喜欢的,但是他很快切回主题,还不时看看他的“答卷”,提示我进行到第几个问题了。在对话过程中,对好回答、不好回答的问题,他不回避、不兜圈子,坦诚直言,也不包装修饰,将工科男追求严谨、高效的风格展露无遗。

这个工科美男子,做事情不仅严谨高效,还非常细腻。十多年前的事情,他都能清晰地说出几月几日,有哪些人参与。据李先生介绍,他每天都会记录当天做的事情,几点几点到了哪里,谁接待了他,入住什么酒店,是公家还是私人接待的等等,事无巨细。

不仅如此,李先生还有一个近乎强迫的整理癖。他有一个最大的爱好:收藏。他从小就集邮,当到手一套限量版的邮票时,总是心花怒放,忍不住要在朋友圈晒晒。他不仅爱集邮,还喜欢收集很多稀奇古怪的东四,比如门票、明信片、电话卡、香烟盒、粮票……在杭州就专门有间用来放收藏品的屋子,藏品按照年份、面额大小等整整齐齐摆放。有时回国来开会或者出差,哪怕是半夜三更,也会把新、旧藏品拿出来,翻一翻,整理整理,就算是不睡觉,也要把藏品整理到自己心满意足为止。

这个喜欢整理的习惯同样体现在工作中,为此,身边还有人笑称他是奇葩。他给我举了个例子:“我的抽屉,谁动过,我都会知道,因为抽屉里面的东西,我都是靠边放,紧紧贴边,不留一丝缝隙,然后轻轻关上。如果有谁开过我的抽屉,文件材料贴边就不会那么紧了,或多或少会有一些缝隙,包括抽屉里的每一支笔,笔尖、笔尾的朝向是交替放的,这样才能确保笔不会因为一端粗、一端细打开相碰撞而造成扇形状散开,显得凌乱不整齐。”

对事情是如此,对人亦如此,也许是半年前跟朋友聚会时,听说朋友喜欢什么、爱好什么之类的,尽管当时没有回应,但会用脑子记下来了,当出差或者别的机会遇到了,就会买下给朋友邮寄过去。

如此用心用情地做事,不是亲耳听说还真让人难以相信。而他说这些习惯的养成,均得益于母亲的言传身教,他非常遗憾母亲去世的时候没能陪伴在身边,所以要用更优秀、更出色的自己来告慰母亲的在天之灵。

与众不同的履历说明

在答应接受我们的专访后,李先生主动为我们发来了一些材料,因为网络上找寻不到关于报道他的稿件,我埋头阅读他给的材料列写采访提纲。一份发言稿,一份个人经历,一个精练浓缩的ppt。最让我诧异的是,个人经历的介绍是“1966年5月,我在杭州出生。父亲方面,祖籍合肥……母亲方面,书香门第……”单刀直入讲述个人隐私,一点也不避讳。接着往下又读到“我外祖父的一个弟弟裘法祖是中国著名外科学家,有‘中国外科之父之称,医学教育家,中科院院士,其刀法以精准见长,被医学界称为‘裘氏刀法。我外祖母的弟弟是蒋经国的亲家,其小女智怡为蒋经国三公子蒋效勇妻,后称蒋方智怡……”

我想这不是炫耀自己出身名门望族来着吗?就一份简历,至于这样吗?后来才发现,李先生原本也天真地以为自己有这样显赫的家族关系,出国留学应该不在话下。但现实中换来的却是一句狠话“孩子如果自己解决不了这些问题,就不要出国,孩子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从现在开始就要一切自己想办法!”

李先生在采访时说到,正是因为当初这些个大名人的不近人情,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的一生,留德20多年来至今,他一直遵循一切靠自己的原则,一步步地去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

九千公里的追梦启航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国内出国潮汹涌澎湃。外面缤纷多彩的世界通过电视、电影、杂志、小说等渠道,频频向国内的“先进分子”招手。人们想方设法,用尽各种手段,以走出国门为最终“旨归”。尽管远渡重洋之后,是什么样的生活在等着他们,大多数人并不是特别清楚。但这批“先进分子”坚信会苦尽甘来!

李先生1984年如愿考入浙江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国营中型企业计算机中心,4年的国企工作经历并没能让他安稳下来,他有自己的追求,想要留学德国。1991年,经过努力,他终于拿到了签证,因为当时家里经济条件并不宽裕,所以买的火车票前往德国。李先生回忆称“11月13日起,八天七夜,九千公里的火车旅程,途径北京、乌兰巴托、莫斯科、华沙、抵达德国柏林,这次刻骨铭心的旅程是他一辈子难以忘怀的记忆。”

但这只是留学德国吃苦的开始,为了坚持自己心中的理想与信念,他不轻言放弃,也不再奢望“快车道”和“便捷通道”,拿着父母亲给的3000马克血汗钱,在一年的时间里刻苦努力攻破了语言关。上大学期间,他说从来没有去食堂吃过一次,因为4马克一顿的饭菜,如果自己在家里做的话,可以吃上好几顿。说起留学期间的勤工俭学,洗盘子、做二厨、当营业员、仓库保管员、送货员、大学实验室助理、成人高校中文教师……能挣钱的活都干,从不挑剔。功夫不负有心人,1997年初顺利从德国大学信息技术专业毕业,成为了计算机工程师。

对祖国的眷恋再多也不够

在德国扎根后,尽管加入了德国国籍,但李先生时常想念祖国。他很欣赏歌德说的一句话“世界上最伟大的美德是爱祖国。”他说:“我一直以自己的方式在满足自己对中国的眷恋,我们为祖国服务,也不能都采用同一方式,每个人应该按照资禀,各尽所能。”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当年德国大学毕业后找工作,他特别留意企业的在华业务。一个偶然的机会,当时就读大学的校长给他介绍了一家有意在中国兴办企业的公司,这个公司是为德国知名汽车制造商和环保企业提供设备系统集成。经过面试后,31岁的李先生成为了该项目在华投资的项目负责人,几个月后赛尔自动化(杭州)有限公司在杭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挂牌成立,公司在中国的主要任务是开拓汽车行业和环保行业市场。最主要的两个项目就是上海大众汽车厂和垃圾焚烧项目筹建。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他带领公司成功介入了两大行业,其中大众PASSAT B5总装线的系统集成和宁波垃圾焚烧厂项目一时间成为行业内的佳话。

2002年,中国的业务步入正轨后,他激流勇退,辞去总经理职务。同期考入联邦劳动管理总署,成为联邦政府公务人员。安逸的办公室生活并没有收敛时刻想干一番事业的心,德国旺族STRESEMANN家族的医学泰斗STRE-SEMANN教授经过对李先生长时间的交流和考察,决定与他合作成立了4S医药和环保技术有限公司4S-Medi-zin-und Umwelttechnik GmbH,同时以这家公司为母体在中国投资500万人民币成立萨拉贝科技开发(深圳)有限公司。

两家公司利用各自的优势和平台,紧密开展合作。中国公司以联合国项目为依托,推广工业清洗设备,成为德国知名莱宝LEYBOLD光学仪器公司在深圳的合作公司,完成光学仪器镜片清洗设备,为长春一汽和杭州西泠制冷设备厂完成工件清洗设备。2006年,应朝鲜工业部邀请,李先生和合作伙伴STRUNK先生访问平壤等5个城市,按联合国工业发展署立项要求,对有关厂家的设备进行去氟利昂改造,也获得了多方面的好评。

2013年初,李先生参加了“赢在苏州”国际精英创业大赛,6月8日在巴黎决赛中获得三等奖,成为了苏州太仓市的科技领军人才,且获得了太仓人才奖励。李先生感叹,现在回国来创业相比以前更难了,对项目的筛选比以前更严格,标准更高了,尤其是经济发达的地区,比如苏州地区,引资引智不是照单全收,首先要看你的企业环保不环保,会不会造成污染。不过,高标准的要求换来的是更高的支持力度和更优质的长效服务。在当地政府的高效协助下,当年10月底,太仓华德石太工业设备有限公司正式成立。李先生马不停蹄地安排股本资金投入,聘用德国技术员,安排样机生产制造,对已有客户的项目进行落实,走访潜在客户……工业清洗这个领域在国内还不是很成熟,但这相比传统的清洗项目,具有环保、绿色、可循环再利用的优势,我们期待它给国内工业清洗领域带来新的变革!

致力华文教育 延续爱的传承

李先生发挥自己的专长,推动国内相关行业、专业领域的革新之外,他还要求自己的女儿记住“龙的传人”根在中国。为了让他的女儿能说一口流利的中文,她送孩子去当地的华文学校学中文。而当他得知纽伦堡唯一的华文学校条件不尽如人意,且面临诸多困难时,他又挺身而出,2011年起担任了该校的校长。经过他的辛苦付出,这所不温不火的中文学校变了样,目前以150名学生保有量名列德国华文教育机构前茅。2013年9月,学校经驻慕尼黑总领事馆推荐,荣获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在全球范围内的华文教育示范学校称号。

此外,国侨办每年还会举行的华裔青少年华夏寻根之旅,对这项工作,李先生倾注了非常多的心血,从前期的通知发放,人员报名情况跟踪落实,孩子家长意见汇报,来华及回德国后的反响回馈,他都分阶段按时跟国内的人对接,江苏省侨办负责过此项工作的领导和同事,对他的工作称赞有加。海外华裔孩子们一张张开心的笑脸,一个个有模有样的书法字,一幅幅水墨画,一段段中国唱腔,在他看来,是他作为中文学校校长无限荣光的收获。

用专业专长“撬动”中国“智造”

中国制造要成为中国智造,必须拥有自己的知识产权,在“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中国智造”的呼声风起云涌,中国已经掌握了世界上不少拔尖的核心技术,但培育发展先进制造业和新兴产业,中国企业的成功转型升级,中国经济的再一次腾飞,需要掌握更多的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中国需要与来自世界范围的各行业高手切磋,就最前沿、最先进的专业技术进行交锋研讨。李先生任主席的中国留德学者计算机学会(GCI)便是一个这样的组织。

据悉,该协会于1986 年在德国卡尔斯鲁厄市(Karlsruhe)成立,是一个在法院注册的纯粹的公益性组织,也是中国计算机学会的团体会员,目前有五百多会员。GCI拥有一大批精通因特网、数据库、电子商务、办公自动化等方面的人才,绝大多数是在德获得博士或硕士学位的从事IT 管理、研究或生产方面的专家。他们活跃于信息、金融、机械、电子、汽车、化工、航空等行业,从事着高新项目的管理、市场开发和理论研究等工作。

据李先生介绍,GCI 成立以来一直致力于发展和推动在德留学生和华人华侨在计算机领域的学术交流,每年举行两次大型专业论坛交流,每年不定期举行学术研讨会,鼓励会员参加学术交流,并将“高技术与产业并轨”作为工作的重点,一方面适应世界范围内的IT大变革浪潮,另一方面响应大多数会员回国服务的需求。

GCI 还重点加强与信息技术领域中的科研机构以及工业界的联系,开展与工业界和科研机构的合作,架起产、学、研、生产应用领域的桥梁,打通流程环节,实现一体化、优质、高效的模式,造福于祖(籍)国。

金子不论在哪里都会发光,而且总是遭万人哄抢的宝贝。科班出身的李先生,一直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深耕细作。他不仅是中国留德学者计算机学会(GCI))的主席,还是全欧华人专业协会联合会副秘书长,这些专业技术协会沉甸甸的含金量引来了无数的“订单”。协会因此每年都会组织多个代表团回国参观访问,同时也会接待多个国内代表团赴德交流。计算机协会已成为国内多个省市地区的海外工作站,2014 成为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海外侨务引智联系点。

每一个角色都要是最棒的存在

作为一个工作狂,作为忙碌的“海燕”,又是如何兼顾工作和家庭的呢?李先生有一个幸福的三口之家,同行的太太孙擎红总是给与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和支持,高挑优雅的女儿SARAH美丽优秀,也是他的炫耀资本。一家三口其乐融融,朋友圈中常有他们结伴出行、温馨度假的美图。当问他有什么秘诀时,他说:“很简单,就是在一个时间里只做且认真做好一个角色。”

当我面露疑色时,他解释说:“就是要勤于划线,勇于划线,当陪伴妻子的时候,我就只是丈夫,专心专一地陪着妻子;当我跟女儿相处的时候,我就只是父亲,其他一切的社会职务都放下,主席、会长、校长什么通通都不是……”

“那如果在陪伴家人的过程中,工作上或者协会有紧急重要来电,那你又是怎么处理掉的呢?”

“我的时间都会提前计划和安排,家庭日、陪伴时间、工作时间、会长时间、校长时间等等,当专心做其中一项工作时,其他与之无关的手机来电都是关闭的。其实重要不重要,关键在于自己怎么看,我反而认为陪家人的时候总是接电话处理其他事情,那就是在找借口,找借口不去履行丈夫、父亲的职责!”

“只有照顾好了自己的家,才能安心放心放手地去做其他事情,我也深深尝到了这样处理事情带给我的甜头:专注带来的高效与成功。”

李先生的回复总是单刀直入,坦诚且发人深省。确实,当下我们越来越多的人糊里糊涂成为了手机的“奴隶”,李先生的回答,恰好告诉了我们成为手机真正“主人”的秘诀!

我们期待着更多像李先生一样有着专长的专业人士,专心专注地服务祖(籍)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助力前行!

猜你喜欢

李先生
谁是最佳选手
相亲男跪守门口数月“求爱”
网购退款要办网贷 网民中招
已无头发可寄
文心悠悠步匆匆
婚后父母为子女购买的房产归谁所有
我被哥哥送入精神病院
女子怀孕六月却不知男友真名男友打太极拖延婚期
想讨一本书
最有创意的应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