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岛啤酒社会责任履行状况研究

2016-04-07安毅翟士运王唯洁

商业会计 2016年6期
关键词:社会责任

安毅++翟士运++王唯洁

摘要:本文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经济、环境、社会“三重底线”,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析了青岛啤酒2010—2014年间的社会责任履行状况。研究发现,青岛啤酒三方面的绩效总体呈上升趋势,较好地履行了社会责任,可持续发展势头良好。

关键词:青岛啤酒 社会责任 经济绩效 环境绩效 社会绩效

一、引言

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员工权益受损等问题日益凸现,公众除了关注企业的财务绩效之外,也越来越关注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状况。人们普遍认为,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前景。不少研究还表明,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与财务绩效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社会责任的履行有助于帮助企业实现长远的财务目标(Zhu et al.,2004;Derwall et al.,2005)。

青岛啤酒作为国际知名品牌,不仅在中国家喻户晓,而且在世界范围内也享有盛誉。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是人们对它的广泛期望。此外,青岛啤酒作为老牌国有企业,其社会责任履行状况也理应受到公众更多监督。本文将基于企业社会责任的“三重底线”,从经济、环境、社会绩效三个层面对其社会责任的履行状况进行评价。

二、文献综述

国际上对于企业社会责任的研究,可以追溯到上世纪 20年代。Sheldon早在1924年便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他认为,盈利并不是企业存在的唯一目的,企业还应当考虑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Carroll(1979)把企业的社会责任分为三个维度(即三维模型):第一维度为社会责任,包括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和自愿责任(一个从下到上的金字塔结构,其中经济责任是其他责任的基础);第二维度为社会问题管理,要求企业不仅要认识到自己的社会责任,更要学会处理社会责任问题;第三维度为社会反响,主要是指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与解决社会问题背后的理念、方法及战略。

Elkington(1998)则进一步把企业的社会责任明确为经济责任、环境责任与社会责任,即“三重底线”(Triple Bottom Line)。“三重底线”原则要求企业在关注经济绩效的同时,还应当兼顾环境绩效与社会绩效。只有这三方面都均衡发展,才能促进企业整体的可持续性发展(sustainable development)。近年来,我国学者也越来越关注企业社会责任问题研究,如李双龙(2010)把企业的社会责任划分为政府、员工、消费者、相关联的其他企业、社区及环境等六项。刘美华、朱敏(2014)认为,企业积极主动地履行社会责任,有利于改善公众对企业的印象,建立良好的企业声誉,促进企业长远、快速的发展。本文将采用Elkington(1998)的“三重底线”原则,从经济绩效、环境绩效和社会绩效三个方面分析青岛啤酒的社会责任履行状况。

三、研究设计

本文采用案例分析的研究方法,调查了青岛啤酒2010—2014年五年间社会责任履行及变动状况。相关数据以五年间青岛啤酒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或社会责任报告)为基础,通过对其进行内容分析的方式取得。

之所以选择青岛啤酒作为我们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由于以下几点:首先,青岛啤酒作为国际知名品牌,在国内外啤酒制造业中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其社会责任履行状况理应受到广泛关注。其次,青岛啤酒所处的食品饮料制造业存在着诸如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社会问题,关系到社会大众的切身利益,是近些年来公众关注的焦点。最后,青岛啤酒集团已连续多年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本研究所需的数据较为容易取得。

四、青岛啤酒社会责任指标分析

(一)经济绩效

在经济效益方面,青岛啤酒2010—2014年关键指标如表1所示。

企业的经济绩效主要是从销售状况、盈利状况等方面衡量企业在财务方面取得的业绩。从表1可以看出,虽然近年来“酒驾入刑”的法律规定,以及现代健康理念的变化对酒类的销售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青岛啤酒的销售量及营业收入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说明其市场(或品牌)认可度高,销售能力强,属于行业中的龙头企业;而且,除2014年外,每年增长率都维持在10%以上,说明企业发展速度较快,状态良好。

此外,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和每股盈利也一直处于较高水平,且持续增长,说明公司盈利能力较强,较好地履行了对股东的经济责任。从纳税总额看,青岛啤酒每年纳税额均超过40亿元,且在四年中增长了近50%,达到64亿元,增长趋势明显,这说明其为政府财政收入做出了较大贡献,较好地履行了对政府的经济责任。每股盈利也从2010年的1.13元增长为2014年的1.47元,为股东创造的财富持续稳健增长。总体而言,在2010年至2014年五年间,青岛啤酒各项经济绩效指标较好且呈增长态势,经济责任履行状况良好。

(二)环境绩效

在环境效益方面,青岛啤酒2010—2014年关键指标如表2所示。

随着中国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雾霾”“碳排放”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呼声也越来越高。企业的环境绩效可以通过环境资源利用率、降污减排等方面来衡量。具体来看,在能源效率方面,单位产品耗水量从2010年的5.2立方米降到2014年的4.05立方米,下降13.46%,下降趋势显著、稳定;单位产品耗电量从2010年的69.46千瓦时降到2014年的62.19千瓦时,下降10.39%;单位产品的标煤量消耗量从2010年的56.17千克降到2014年的42.33千克,下降24.64%。燃煤消耗是目前中国环境问题中最棘手的问题之一,“雾霾”很大程度上就是由燃煤而起。青岛啤酒在过去五年中,有效、大幅地降低了燃煤的使用率,非常值得肯定。逐步下降的单位产品能耗表明青岛啤酒的能源利用效率得到提升,节约了大量能源,较好地保护了环境。

另外,在污染物排放方面,单位产品COD排放量从2010年的0.34千克降到2014年的0.25千克,下降26.47%;单位产品二氧化硫排放量削减26.39%。逐步下降的污染物排放表明青岛啤酒治污水平不断提高,较大地降低了对环境的破坏。在废物回收利用方面,千升冷麦汁二氧化碳回收量从2010年的20.52千克上升到2014年的28.61千克,上升39.42%;废物综合利用价值从2010年的1.58亿元上升到2014年的4.03亿元,上升155%。大幅上升的废物回收指标,表明青岛啤酒废物回收利用率获得较大提升,资源循环利用能力明显提高,同时也说明青岛啤酒“循环利用”的环保意识越来越强。总的来看,青岛啤酒环境效益逐年上升,环境责任履行良好。

(三)社会绩效

在社会效益方面,青岛啤酒2010—2013年关键指标如表3所示(2014年社会责任报告未给出相应数据)。

企业的社会绩效主要从员工、社区等方面进行衡量,其中最重要的是员工的就业、培训、权益保护等方面。首先,青岛啤酒员工总人数约为四万人,且近年来有不断增长的趋势。这表明它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工作机会,解决了至少四万人的就业问题。同时也表明,青岛啤酒对员工的社会责任重大。其次,职业培训能够较大地提升员工的工作技能和学习能力,也是员工提高工作效率与实现职位升迁的必要准备,可以看做是一种隐形“福利”。过去五年间,青岛啤酒全员人均培训时间从2010年的10.7课时增加到2013年的18.89课时,增长76.54%,这表明企业加大了对员工的培训力度,注重员工的职业发展,体现了对员工负责的态度。

最后,生产安全是企业保护职工权益的一个最基本体现,任何企业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去保护员工的身心健康。在2010年至2013年间,青岛啤酒的总工伤率从0.21下降到0.13,下降比例达到38%;工伤数也由2010年的52次下降至2014年的34次,下降35%。这些数据都表明青岛啤酒高度重视员工生产安全,不断降低员工工伤次数,较好地保护了员工的身心健康。总体而言,青岛啤酒注重对员工的社会责任履行,且有明显的向好态势。

五、结语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片面地追求经济绩效已经无法适应当前的商业环境,更无法满足广大利益相关者不断增长的对企业环境绩效与社会绩效的要求。本文以“三重底线”原则为基础,通过对青岛啤酒2010—2014年间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进行内容分析,评价了其在经济、环境、社会三方面的责任履行情况。研究发现,在过去五年间,青岛啤酒在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层面均较好地履行了社会责任。而且,这三个层面的绩效均有持续、明显的进步,说明其可持续发展势头良好。

青岛啤酒作为中国啤酒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其社会责任履行状况较好,但这并不代表我国所有企业均有相同或相似的表现。与之相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社会责任履行状况并不尽如人意,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生产安全等社会问题时有发生。这一方面要求广大利益相关者(如政府、消费者等)加强对企业的监督与引导,促进各类企业对社会责任的履行。另一方面,企业自身也应当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提高社会责任履行水平。只有企业实现了经济、环境、社会各方面的协调发展,才能促进我国经济的“转型”“升级”以及“可持续性发展”。X

参考文献:

[1]Zhu Q.,Sarkis J. Relationships between Operational Practices and Performance among Early Adopters of Gree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Practices in Chines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J]. Journal of Operations Management,2004,22(3).

[2]Derwall J.,Guenster N.,Bauer R.,Koedijk K.The Eco-efficiency Premium Puzzle[J].Financial Analysts Journal,2005,61(2).

[3]Sheldon O. Th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f management.The philosophy of management[C]. London:ir Isaac Pitman and Sons Ltd.,1924.

[4]Carrol A.B.A three-dimensional conceptual model of corporate performance[J].Academy ofManagement Review,1979,(4).

[5]Elkington J.Partnerships from cannibals with forks:The triple bottom line of 21st-century business[J].Environmental Quality Management,1998,8(1).

[6]郝雯雯,赵丽萍,姚晓霞.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与财务报告信息的扩充问题研究[J].商业会计,2011,(13).

[7]李双龙.企业社会责任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8]刘美华,朱敏.股权性质、财务绩效与社会责任信息披露——来自中国农林牧渔业上市公司的经验证据[J].中国农村经济,2014,(1).

猜你喜欢

社会责任
关于近现代音乐家社会责任的思考
新传播时代传媒人的社会责任
供电企业社会责任的探索与研究
农业上市公司社会责任信息内容披露的横向分析
浅谈大众传媒社会责任的缺失
论社会责任和企业发展的关系
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绩效研究
《新闻晨报》:如何不跟着某些“网红”玩“反转”
经济法是什么
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