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州市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设与管理

2016-04-07李文娟苗振生

山东水利 2016年7期
关键词:德州市饮水供水

李文娟,苗振生

(德州市水利局,山东德州253014)



德州市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建设与管理

李文娟,苗振生

(德州市水利局,山东德州253014)

针对德州市水资源短缺、水源水质差、农村饮水安全任务重、要求高的特点,对德州市整建制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思路,以及为确保城乡供水安全所实行的水务一体化管理措施进行了探讨,也为全国类似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提供了一定的技术参考。

德州市;城乡供水;一体化;整建制

德州市积极探索,经过不断探索与总结,形成符合自身特点的饮水安全建设思路,并率先成为整建制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地级市。

1 分析饮水困难原因

1.1水资源量不足

德州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211 m3,人均占有量不足全国的1/10。全市地下水达不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面积占总面积的83%,其中浅层苦咸水区面积8 673.2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84.8%,分布广且碎,水质水量变化大,矿化度大于2 g/l的咸水区面积为3 400 km2,占总面积的33%;深层地下水高氟区8 400.2 km2,占全市总面积的81.1%,除氟成本高,单村、联村供水工程运行效益低,且水量水质无法保障。资源性缺水、工程性缺水、水质性缺水并存,属严重缺水地区。

1.2黄河水引蓄困难

黄河水来水量较少,在用水季节时常无水可引。饮水困难地区大部分位于引黄下游地势高亢区,黄河水不易到达,即使在非灌溉季节引来黄河水,由于地质条件差,渗漏严重,坑塘存蓄量少,不能有效地利用地表水源解决饮水困难。

2 探索城乡供水一体化思路

2.1饮水解困

2005年,以发展集中连片规模化供水为主要模式,积极实施村村通自来水工程,至2007年底,全市369万农村群众用上了自来水,自来水普及率由2004年底的30%提高到92%,实现农村自来水全覆盖,“有水喝”的问题基本解决。但大部分自来水工程以深层地下水为水源,含氟量高,既使安装除氟设施,水质仍然难以保障,整体水质与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相差甚远。

2.2饮水安全

2008年,饮水安全工作重点由面的覆盖向质的提升转变。确立了以平原水库为水源,以水质安全为前提,大力实施规模化供水的建设思路,用黄河水置换地下水,全力破解全市饮水安全问题。从2011年开始,德州市在原有9座水库基础上,新开工建设6座,拟建5座,大力推进平原水库建设。大力实施城乡供水管网建设,庆云、宁津、平原等9个县市区先后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全市共铺设输水管线41 000 km,两年解决210多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占全省的1/3,整建制推进了城乡一体化供水规模,实现了由饮水解困到饮水安全质的飞跃。

2.3重点突破

为加快工程建设步伐,德州市提出规模化发展、板块式推进的实施原则,全面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规模推进。2013年,对还未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禹城、临邑、武城三县市集中财力,全力突破,同年12月,以三县市正式联网供水为标志,德州市整建制完成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目标。建成平原水库13座,铺设管网5.2万km,累计完成饮水安全投入53.84亿元,城乡供水一体化率达到93%,全市400多万城乡居民喝上了同源、同网、同质的安全水,成为全国第一个整建制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的地级市,在统筹城乡发展上实现民生水利的重大突破。

2.4管理提升

一是加强水源保护。划定水源地和输水渠道保护区范围,水源保护区边界设立明确地理界标和明显的警示标志,主要输水断面实行24小时监控,确保水源地安全。二是规范水厂运行管理。以国内先进水厂为标杆,在规章制度、技术更新、环境整治等方面健全、完善,严格水处理过程,使水厂实现规范化运营。三是实行严格的水质四级监测。一级为水厂每日12项指标自检,二级为县级水行政主管部门每月42项常规指标巡测,三级为市级水利部门飞检抽测,四级为卫生部门不定期监测。四是加快供水信息化建设。进一步完善信息系统建设,在确保实用性的基础上,逐步完善自动化系统功能,实现全方位信息化监控。

目前,全市建成市级106项全指标水质检测中心1处、县级42项常规指标水质化验中心9处,县级信息化控制中心10处,德州市水质检测能力和信息化水平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3 建立工程运行长效管理机制

3.1因地制宜,建立健全管理体制

各县市区因地制宜,制定了符合本地的供水管理体制。全市主要分三种情况:一是水务一体化管理。平原、武城、宁津、庆云、乐陵、陵城六县市区将自来水公司划归县水务局管理,由自来水公司统筹管理全县城乡供水工程,实行管理一条龙,从水源源头管到水龙头。二是县自来水自主管理。德城、开发、禹城、临邑主要采用自来水公司管理模式,加压泵站以上产权归供水总公司,加压泵站及以下产权归村委会,运行管理由供水总公司负责。齐河五个水厂均实行“公司+协会”的管理模式,即水厂内的供水机电设施和乡镇总水表前的供水主管道由供水公司管理,乡镇总水表后的村内、村外管道和附属设施由农民用水协会进行管护。三是外资企业管理。夏津县饮水安全工程由水务局负责建设,建成后,水务局将产权移交给凯发新泉(德州)自来水有限公司管理。

3.2完善供水服务体系,提供全面、及时服务

各县市区供水单位均成立了维修服务队伍,配备抢修、维修机具。维修服务人员分片区管理,责任到人,进行供水设施日常巡视和维护,对供水主干管道闸门进行周期性养护。设立供水维修服务热线,通过各种媒介向用户公开服务信息,热线24 h畅通,受理咨询、报修等业务,接受市民投诉,及时处理日常供水中的各种问题,市民投诉办结率达到95%以上,得到市民的充分肯定。供水服务队伍全面、及时、高效的服务大力提高了德州市城乡供水一体化水平。

3.3设立维修养护基金,确保工程良性运行

为加强农村供水工程运行管理,保证工程长期发挥效益,根据《山东省农村公共供水管理办法》《山东省农村公共供水工程维修资金筹集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德州市制定出台了《德州市农村公共供水工程维修资金筹集和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县级维修养护基金,成立县级农村饮水安全专管机构。维修资金用于包括水源工程、水处理设施、机电设备、自动控制及信息设备、水质检测设施、村外主管网等的大修和更新,不得用于工程日常维修。各供水工程设立专账,工程单独核算,工程之间不相互调剂使用,由财政专户储存,按照维修养护基金使用办法及程序审批使用。

4 结语

饮水安全是关系社会发展和稳定的民生工程,因此,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建好工程,抓好管理,确保供水质量有保障、供水时间有保障、供水服务有保障,让饮水安全工程切实惠及千家万户。

[1]金丽,郑强,薛雁.山东省农村规模化安全饮水研究[J].山东水利,2014,(10):14-15.

[2]蔡勇,蒋伟.江苏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探索[J].中国水利,2014,(7):46-47.

[3]张龙云.饮水安全与水价研究[G].山东大学,2008.

(责任编辑张玉燕)

S277.7

B

1009-6159(2016)-07-0040-02

2016-02-02

李文娟(1977—),女,工程师

猜你喜欢

德州市饮水供水
山东省德州市杂技团《蹬伞》
简易饮水鸟
德州市市场监管局赴济宁市学习观摩
四会地豆镇加快推进农村集中供水全覆盖
毗河供水一期工程
怎样做到科学饮水
饮水
供水产销差的组成与管控建议
平凡的岗位 非凡的业绩——记德州市关工委名誉主任蔚立臻
甘肃引洮供水二期工程年内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