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城市公共中心价值的设计导则制定方法

2016-04-07

山西建筑 2016年15期
关键词:导则公众中心

陆 晓 冬

(上海市闵行区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 201100)

基于城市公共中心价值的设计导则制定方法

陆 晓 冬

(上海市闵行区规划设计研究院,上海 201100)

对城市公共中心价值进行了解析,介绍了城市设计导则的类型及使用方法,并阐述了基于公共中心价值的设计导则的制定原则与方法,有利于提升城市空间形象,实现城市设计的价值。

城市公共中心,城市设计导则,公共空间

城市公共中心是城市开展政治、经济、文化等公共活动的中心,是城市居民公共活动最频繁、社会生活最集中的场所,是城市形象精华所在和具有城市标志性的区域,其一般是通过各类公共建筑与广场、街道、绿地等的有机结合,充分反映历史与时代的要求,而形成富有独特风格的城市空间。设计导则则是城市设计到城市管理的枢纽,是空间构想到物质实体的支撑。目前城市设计导则,主要是基于城市空间形象、规划管理等方面进行制定,而缺乏对公众需求的重视,缺少从城市公共中心的本质与价值出发进行探讨。因此从城市公共中心价值出发,来制定城市设计导则十分必要和迫切。

1 城市公共中心价值解析

在中国原始社会,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居民点逐渐形成,随之出现了交换,最后形成“市”,“市”就是最原始的公共中心。在古希腊,通常是依山而建城,在高地设置庙宇,被称为卫城。这里的“高地”就是古希腊城市的公共中心,公共中心成为教化人的场所。基本上,公共中心都是基于人类需求而建立,以塑造人的精神,正如芒福德说的:最初城市是神的家园,而最后城市变成了改造人类的场所。“价值”是指经济上的交换价值。从哲学的角度看,价值属于一种关系的范畴,是一种关系概念,即客体与主体需要的关系,也就是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能力。因此城市公共中心的价值应该是基于人的需求而建立,满足公众需求的价值,不仅包括吃、穿、住、行,还应包括教化、求知等精神需求。

2 目前城市设计导则解析

2.1 城市设计导则的类型

基于不同的空间尺度,目前城市设计主要可分为总体城市设计、区域城市设计和地块城市设计三个层面。总体城市设计主要是从宏观针对城市的整体格局、空间特色等层面展开,在制定总体城市设计导则时,主要强调城市整体空间的构架和形象特色的控制与塑造,通过较为特定的控制指标来体现,将这类导则称为“政策”。区域城市设计主要是针对城市片区所进行的城市设计项目,其导则主要是对片区内空间体系、系统要素进行类型化的标准控制,可以称之为“通则”。这个层次的导则更注重标准的建立,以一系列针对城市的城市建设与设计标准来控制指导片区的实施建设。地块城市设计也可称为修建性详细规划,主要包括建筑总平面设计以及景观设计等表现形式。在这个空间层面,导则更注重对城市空间环境要素的设计控制,塑造视觉景观与使用功能完美协调的城市环境,通常可以称为“细则”。

目前我国城市设计编制无强制性要求,城市基于各自的需求进行编制,缺乏系统、统一的安排和控制。三个层次的设计导则目前都过于独立,缺乏延续与传承,“政策”成为空洞的口号,“通则”成为城市空间的愿景,“细则”则是城市空间实施的途径,三者各自为政。因此应该鼓励进行不同层次的城市设计全覆盖,在城市设计导则制定时,应该充分考虑城市设计的层次,制定可延续的、可实施的设计导则,使设计导则真正实现宏观上可控,中观上延续,微观上可实施的目标。

2.2 城市设计导则的使用

从目前城市设计参与主体来看,城市设计更多的是一个管理—编制—实施三方参与的公共行为,主要考虑的是与这三方的诉求和意愿进行相应衔接。管理决策方需要城市设计导则提供技术管理依据,在审核项目和管理项目时可以便捷执行;技术设计方则需要导则提供设计指导和控制要求,保证在下一阶段的方案设计或者控规编制中可以有效落实与延续;开发实施方则更为关注开发收益。从公共空间的本质来看,公共中心更应该是满足使用者公共的需求,目前城市设计导则的制定则缺乏对空间使用者公共需求的考虑。因此城市设计导则的制定应该在保证城市公共利益的基础上进行制定,鼓励开发商、政府和城市设计师更多地主动关注公共利益,实现多方需求的相对平衡,从而引导开发行为。

3 基于公共中心价值的设计导则制定原则与方法

3.1 确立理性控制与弹性引导相结合的导则制定原则

城市设计导则是作为城市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重点在于控制引导城市公共空间,以实现公共空间价值。传统设计导则主要对建筑高度、色彩、尺度等控制指标进行详尽控制,与城市设计追求的多元空间、多元需求相矛盾,因此在制定城市设计导则时一方面应满足公共价值需求,另一方面应提供弹性空间引导。在对城市面貌及空间氛围营造进行控制时,应该设定设计目标,用一些感性的如亲切、舒适、热情等语汇进行引导性的控制,避免对各个环境要素和设计手法进行规范性的规定;在对于保证城市公众利益和社会公平等,如对路灯、垃圾箱、文体设施等的空间布局进行控制时,应按照设计规范、公众实际需求等因素进行严格控制,从而保证制定的导则既具有理性科学的要素,又具有充分的弹性。

3.2 确立城市设计全覆盖的基本目标

确立不同层次城市设计全覆盖。城市设计作为营造城市空间、彰显城市形象、提升城市功能的重要途径,应该实现城市空间特色从宏观到微观的连续。在总体城市设计阶段确立整体城市空间格局、空间特色,在区域城市设计阶段和详细设计阶段延续并深化总体设计确立的空间特色目标,实现城市设计在不同层次城市规划中的全覆盖。

3.3 确立互交式的导则制定机制

交互式的导则制定主要是基于公众参与到城市设计导则制定过程中,使导则的制定过程形成由“设计师—公众—设计师—公众”不断循环反馈的对话过程,即为寻求社会交流而对整个设计和设计的决策进行不断批判调整的过程。主要包括导则制定过程的交互机制和导则实施过程中的交互机制。在前者设计导则制定过程中,设计主体基于设计目标及公众的情感需求,进行导则制定,然后将制定完成的设计导则与公众进行交流沟通,对设计导则进行修正,并以此形成一个不断循环反馈的导则制定机制。在后者导则实施过程中,建立一个完善的导则评价反馈机制。在城市的项目建设完成以后,对项目的使用状况,经济效益,社会影响,城市形象进行评价,然后反馈到设计导则中,以指导下一次导则的制定与实施,从而形成一个连贯、持续的导则制定—评价系统。

4 结语

城市的公共中心是城市居民活动最频繁、公共性最强的城市空间,体现的是最完整最普遍的公众需求,基于公共中心价值来制定城市设计导则,不仅能够提升城市空间形象,还能够充分体现公众的利益,实现城市设计的本质价值。

[1] Kenneth Powell City Transformed:Urban Architecture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21st Century,2000.

[2] Jonathan Barnett In The Public Interest:Design Guidelines,1987(7):21-23.

[3] 陈苏柳.交互式城市设计[J].规划师,2011,27(7):89-92.

[4] 黎珂希.2007年以来城市设计发展梳理研究[J].山西建筑,2008,34(33):46-47.

[5] 王 一.城市设计概论:价值认识方法[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Abstract: The paper analyzes city public center value, introduces city design guideline types and utilization methods, and describes design guideline formulating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n the basis of city public center value, which will be good for improving city space image and realizing city design value.

Key words: city public center, city design guidelines, public space

Design guidelines formulating methods on the basis of city public center value

Lu Xiaodong

(ShanghaiAcademyofMinDistrictPlanning&Design,Shanghai201100,China)

2016-03-17

陆晓冬(1986- ),男

1009-6825(2016)15-0031-02

TU984

A

猜你喜欢

导则公众中心
剪掉和中心无关的
在打造“两个中心”中彰显统战担当作为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别让托养中心成“死亡中心”
北上广操心“副中心”
工程项目管理导则(十一)
工程项目管理导则(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