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图、表类试题”看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2016-04-06吉林杨晓云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16年4期
关键词:洋务派洋务运动鸦片战争

吉林 杨晓云

通过“图、表类试题”看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吉林 杨晓云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资本主义列强胁迫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他们凭借政治、经济特权,向中国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中国千百年不变的农耕文明,其基石在大机器的碾压下一点点发生松动,传统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在潮水般涌来的外国商品面前进一步衰退。终于,封建经济制度走到了尽头,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开始发生了变动……

变动一: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例1.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计划进行一次中国近代历史图片展。与下列一组图片适合的主题应是 ( )

A.封建小农经济的逐渐解体

B.洋务企业的产生和发展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

D.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解析:图片展示了中国近代经济由传统的小农经济,到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等近代工业的出现,反映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史实。答案选D项。

知识链接: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虽然已产生资本主义萌芽,但封建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鸦片战争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各种特权疯狂地向中国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把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农产品日益商品化,破坏了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经济结构,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开始逐渐解体。但整体而言,其瓦解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直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农村的封建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变动二:对外贸易中心开始转移

例2.下表反映了1844—1863年间广州和上海到埠外国船只和吨位变化情况。

船只数(只)吨数(吨)广州上海广州上海1844 306 44 142 099 8 584 1849 331 133 142 357 52 547 1855 437 157 191 1863 867 3 400 300 500 964 309年份(年)

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鸦片战争后( )

A.近代外贸中心逐步转移

B.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

C.上海开放程度高于广州

D.广州经济发展趋于停滞

解析:鸦片战争前,广州是中国唯一的对外通商港口。鸦片战争后,上海被开辟为通商口岸,并且逐渐取代了州成为当时中国第一大对外贸易城市。答案选A项。

知识链接:鸦片战争前,清王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只开放广州一处对外通商。鸦片战争后,上海被辟为通商口岸,随着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上海的洋行大量增加,买办和买办化的商人大量出现,于是上海的对外经济活动增多,广州的地位相对下降,上海开始逐渐取代了广州,成为中国第一大对外贸易港口城市。

变动三:洋务运动开启中国近代化

例3.观察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一 江南制造总局

图二 开平煤矿

图三 京师同文馆

图四 中日甲午海战

(1)观察图一,该企业采用了什么生产方式?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李鸿章等人倡导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及为实现其目的洋务派采取了什么措施。

(2)根据图二回答,该工业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它与图一工业对近代中国经济产生什么影响?与外国工业的最主要区别是什么?

(3)图三在当时为中国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有何重要意义?

(4)根据图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有没有实现自己的目标?原因是什么?

解析:第(1)通过图片中的机器和下面文字,可知是洋务派创办的军事工业,结合所学相关知识分析其目的和措施就不难回答。对于第(2)问,判断出民用工业后就很容易回答接下来的问题了。第(3)问结合教材内容回答。第(4)问通过分析图片想到洋务运动的结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其破产的原因。

答案:(1)方式:使用了先进的机器化生产方式。

目的:镇压太平天国农民起义,抵御外国侵略,以维护清朝统治。

措施:由政府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投资兴办近代军事工业,仿制西方先进的武器。

(2)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对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起了抵制作用。

影响:迈出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第一步。

区别:中国的工业化由地主阶级的洋务派开启;西方国家的工业化由资产阶级完成。

(3)人才:主要培养外语翻译人才、外交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军事技术人才。

意义:开中国近代教育的先河。

(4)结果:没有实现。

原因:洋务派单纯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未从根本上触动清朝的封建专制制度,甲午战争中中国的惨败充分说明了洋务派的目标根本未能实现。

知识链接: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经济近代化的第一步。洋务运动引进了西方先进的机器、技术和管理经验,创办了中国近代最早的一批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可见洋务派想要从器物层面改变中国,中国经济的近代化由此开始。

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军事的近代化。洋务派开始筹划海防,创办了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近代海军,这为中国军事近代化创造了条件。

洋务运动开启了教育的近代化。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了翻译、军事和科技人才,又选派留学生出国深造。不仅开了近代公费留学的先河,而且开中国近代教育的先河。

洋务运动促进了思想的近代化。洋务派面对新的形势,提出了“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这一最早的近代化思想,冲击了传统的“夷夏之辩”观念,动摇了“礼义至上”的传统伦理价值观的权威地位。人们的思想开始发生转变,有利于近代思想解放,这是鸦片战争后中国思想的一大进步,它使中国人的价值观由“传统”开始向“现代”转变。

洋务运动使中国外交开始向近代化外交转变。鸦片战争后,迫于外国侵略者的要求,1861年清政府正式建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外交机构——总理衙门。它不仅标志着清政府机构开始半殖民地化,而且还标志着近代外交关系的初步确立。

洋务运动初步奠定了近代科技的基础。洋务运动兴起后,中国开始大规模地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在吸收与创新的过程中,初步奠定了中国近代科技的基础。

变动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开始出现

例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民族火柴业的火花

图二 1932年日军炸毁的商务印书馆材料二

图三 上海庆祝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图四 五四运动中上海商人罢市游行

(1)材料一中的图片再现了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你能从图一中获取哪些历史信息?图二反映的历史现象产生了哪些后果?

(2)从上述图片中,你能得出民族资本主义的哪些历史作用?

解析:第(1)问注意观察图片内容及下面的文字信息,联系教材知识分析。第(2)问依据图片所涉及的历史事件并结合必修1的相关内容回答。

答案:(1)信息:民族工业发展迅速,民族企业具有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民族工业的商标设计和印刷工艺高。

后果:直接破坏了民族工业,激发了民族资产阶级强烈的反帝意识,引发了全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2)历史作用:民族资产阶级领导民主革命,推翻了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民族资产阶级参加反帝爱国斗争,使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知识链接:鸦片战争前,中国已产生资本主义萌芽;19世纪六七十年代,受外国资本主义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开始产生;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获得了“短暂的春天”;20世纪三四十年代以后,民族资本主义工业陷入困境。直到新中国成立后,通过三大改造,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成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一部分。在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多元化的格局中,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代表着中国经济近代化的进步方向。

1.从经济上看,民族资本是一种新的经济因素,符合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有利于推动中国近代化。

2.从政治上看,它导致民族资产阶级产生,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一战”期间,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无产阶级队伍逐渐壮大,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条件。

3.从思想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击和动摇着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为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条件。

4.从发展趋势上看,民族资本主义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在一定程度上还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势力和官僚资本主义,难以独立发展,但它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作者单位:吉林省辉南县第六中学)

猜你喜欢

洋务派洋务运动鸦片战争
THE DRUG WAR
小病菌影响鸦片战争
浅析洋务运动在近代史上的地位及影响
“大历史观”与历史思维培养——以《洋务运动》为例
洋务派与中国近代民族电力工业的起源
关于洋务运动中洋务企业性质的探究
科学技术视域下中国近代化建设探析——以洋务运动为例
洋务派对民用工业与强兵御侮关系的认识
鸦片战争
鸦片战争的历史教训及其对国防建设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