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2016-04-06湖南严芳红

教学考试(高考历史) 2016年4期
关键词:小农经济手工业考查

湖南 严芳红

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

湖南 严芳红

【考情分析】

一、高考真题

(2015·重庆卷·3)宋太宗时,有官员上奏:“岭南村墟聚落,间日集裨贩(小贩),谓之墟市。请降条约,令于城邑交易。” 该建议遭到太宗拒绝:“徙扰民尔,可仍其旧。”这一史实主要反映宋朝 ( )

A.专业市场每天开市

B.乡村市场的繁荣

C.市场监管相对宽松

D.坊市制继续实行

思路分析:本题通过材料考查学生对教材原话“两宋商业环境相对宽松”的理解和运用。材料反映宋代乡村市场已成为惯例,有官员上奏反对在乡村交易,遭到最高统治者拒绝。本题学生易错选B,材料选择题把握材料主旨必须完整阅读材料,官员的奏书中提到了乡村出现墟市,并未强调其繁荣,而且后面又有官员奏请改为在城邑交易被太宗拒绝的材料,故只有C才符合题意。

二、命题规律与备考策略

以2014年和2015年为例,本专题四大考点共考查选择题38道(古代农业10道、手工业5道、商业18道、经济政策5道),材料题13道。考查重点:一是通过材料考查学生对经济、政治与思想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理解和运用,如2015年全国Ⅰ卷第27题,以科举状元人数的变化为切入点考查经济重心与文化发展的关系;2014年天津卷第13题、2015年江苏卷第5题和2015年山东卷第38题,则考查商品经济的发展对社会风气或主流思想的影响;2015年全国Ⅱ卷第27题考查政治中心变更对经济的影响。二是从生态史观角度考查古代经济,如2014年海南卷第26题和2015年四川卷第13题,考查了古代开发土地资源对环境的影响。这些题考生往往难以下手或者一做就错,原因在于考生没有理顺或真正理解每朝每代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对应关系。本专题的复习备考需要结合必修1和必修3相关章节将这些关系融会贯通,同时学会从生态史观角度认识古代经济模式、经济政策和措施的影响。

【知识梳理】

一、概念区分

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生产力有三要素,生产工具、劳动者与劳动对象,这三者的进步都可理解为生产力的进步。生产关系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产品分配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三者发生了变化可理解为变革或调整生产关系。

2.精耕细作:农业上指在同一单位土地面积上投入较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进行细致的耕作,用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方法来增加产品总量。传统农业下的精耕细作,总体技术水平低,更多地强调人力、物力的投入,效率低。与当今农业强调应用现代科技,追求优质、高产、高效有明显差异。

3.小农经济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侧重强调规模小,个体经营,它的对立面是集体经济,它随着社会形态的变化与市场的联系日益紧密。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都有小农经济,前者如法国大革命时期农民获得了一小块土地,对应的就是小农经济;后者如苏联“新经济政策”时期的农村经济。自然经济侧重强调自给自足,是商品经济的对立面。我国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的经济是自然经济而非小农经济,封建社会的小农经济等同于自然经济。

4.自耕农与佃农:自耕农指自己占有土地和其他生产资料,依靠自己和家庭成员进行农业经营的个体农民,所对应的土地制度是农民土地所有制,实行个体农耕。佃农通常是指租种地主土地的农民,对应的土地制度是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租佃制。当自耕农大量减少,反映的是土地兼并严重,阶级矛盾尖锐。

5.邸店、柜坊、飞钱、交子、票号:邸店是兼营旅店、货栈的场所;柜枋专为富商大贾、贵族官僚、高利贷者储存金银财物,可以看成是最早的银行雏形;飞钱类似于后世的汇票,携此商旅不用长途携带钱币,各地不用运输税钱,它只用于汇兑,不用作货币流通。这三者都出现于唐朝。交子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于北宋四川地区;票号经营存款、放贷、汇兑,也为官府代解钱粮,是乾隆年间晋商开始兴办的。五者都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也都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6.坊、市、草市、瓦子:坊是指居民区;市是指城邑中用于货物聚集和商品交易的场所。宋朝以前坊市严格分开,宋朝开始坊市界限被打破。草市是指乡村中的集市,最早出现于唐朝;瓦子也叫瓦肆,是宋朝出现的娱乐场所,是商品经济繁荣的产物。

7.市舶使与十三行:唐朝时对外开放,政府在广州设有市舶使,专管对外贸易;清朝闭关锁国,只许广州一处对外通商,由十三行统一经营对外贸易。前者是唐朝重视对外贸易的表现,后者则是清朝闭关锁国的产物。

二、体系建构

三、考点串讲

(一)小农经济

1.条件

(1)生产力进步:铁犁牛耕的出现和推广。

(2)生产关系变革:封建土地私有的确立。

2.特点

(1)稳定性:自给自足、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男耕女织。

(2)分散性:一家一户,个体经营。

(3)封闭性:缺少合作与交流。

(4)脆弱性:易受天灾、苛政、土地兼并的影响,应对天灾人祸的能力不强。

(5)落后性: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生产技术,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因此,扩大耕地面积是古代中国农民扩大生产的基本途径之一,也导致了对荒地无节制开垦,严重破坏了环境。

3.线索

(1)古代 :春秋战国时期形成,是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明清时出现的资本主义萌芽丝毫不影响小农经济的地位。

(2)近代:鸦片战争后开始解体,由东南沿海逐步扩展到沿海沿江与内地,但在近代始终占主导地位。

(3)现代:1949年至“三大改造”农业合作化完成前以及1978年至今我国农村依然有小农经济,但后一阶段属于社会主义的小农经济。

4.影响

(1)小农经济是封建统治的经济基础,是立国之本,在封建社会始终占主导地位。

(2)小农经济的长期存在是封建社会后期社会长期停滞不前的重要原因。其分散性和封闭性是导致政治分裂的根源,因此,历朝政府重视中央集权制度的建设以维护国家统一和稳定;而其分散性、封闭性和落后性是导致农民阶级自私、狭隘、目光短浅、难以形成坚强的领导核心的经济根源。

(二)手工业

1.民营手工业发展艰难的原因

(1)市场因素:男耕女织的小农经济,自给自足,对商品需求量不大。

(2)官营压制:官营手工业长期占主导,其规模大,技术精,冲击民营手工业的发展。

(3)政府限制:手工业者社会地位低,政府对手工业者征收重税。

(4)社会环境:民间手工业力量弱小,封建社会的动荡往往对其冲击巨大。

2.古代手工业由以官营手工业为主到以民营手工业为主的原因

(1)农业生产的进步、生产力水平提高是物质基础。

(2)商品经济发展,封建人身依附关系削弱的推动。

(3)官营手工业陈旧的管理模式压抑了广大劳动者的积极性。

(三)商业

1.市的变迁

由宋朝以前坊市分开;日中为市;政府实行严格管理到宋朝坊市界限被打破;草市更普遍;市镇更繁荣;早市夜市昼夜相接;政府不再直接监管;出现娱乐场所瓦肆。

2.城市的变迁

(1)职能:由主要是政治中心和军事重镇到经济职能超过政治职能。

(2)商业活动:政府对城市的商业活动限制逐步放宽,如宋朝打破了交易时间和地点的限制。

(3)数量和规模:明清时不仅规模巨大的商贸城市增多,而且兴起了大批中小工商业市镇。

(4)地区分布:随着经济重心南移,南方也崛起了大批工商业市镇,如“扬一益二”。

(四)经济政策

1.土地制度

(1)原始社会:氏族公有。

(2)奴隶社会:如西周盛行的井田制既是奴隶社会土地国有,也是周天子土地私有,它是分封制的经济基础。随着铁犁牛耕出现与推广,私田大量出现,井田制遭到破坏。

(3)封建土地所有制

①封建土地国有:指的是国家占有的大量无主土地。每个封建王朝初年,国家会把无主土地分配给农民使用。如隋唐均田制的实施是以国家占有大量土地为前提。

②封建土地私有:它确立的标志是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如商鞅变法。它包括地主所有和农民所有两种,前者是主体,地主占有大量土地,采用租佃制的经营方式,一直延续至1952年(新中国的“土改”完成);拥有一定土地的农民即自耕农,其土地极易被兼并,农民土地私有延续到1956年(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2.重农抑商政策

(1)原因

①它是自给自足自然经济的必然产物。

②它是保证封建政权经济基础的需要:古代小农经济是国家赋税、徭役和兵役的主要承担者,农业直接关系封建政权危亡和国家兴衰。

③它是巩固政权的需要:商业的不稳定性和商人流动性大的特点与统治者加强中央集权的思想相矛盾。将人口固定在土地上,便于管理。

(2)评价

①重农: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重农”始终是正确的。

②抑商:在封建社会确立和发展时期,商业与农业争夺劳动力,不利于农业发展,“抑商”有利于稳固农业,促进封建经济发展,巩固封建政权;明清时,生产力发展,人地矛盾突出,“抑商”阻碍商品生产,妨碍国内市场的扩大和自由劳动力的形成,使资本流向土地,影响商业的资本积累,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是造成我国落后于世界的原因之一。

3.海禁与闭关

(1)原因

①经济上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产物。

②政治上为防范沿海人民的反抗。

③思想上是“天朝上国”的思想和自我满足的心理在作怪。

④对外是防范外夷侵犯的消极手段。

(2)含义:严格限制出海或对外贸易 。

(3)评价:一定时期内一定程度上有过消极自卫的作用,其主要影响是妨碍了海外市场的开拓,抑制了资本原始积累,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与世界隔绝,是中国落后于世界的原因之一。

【方法指引】

1.三种手工业形态

民间手工业形态官营手工业民营手工业家庭手工业出现时间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春秋战国生产经营模式政府直接管理,集中大作坊生产民间私人经营一家一户经营产品流通方式官府使用,不投放市场投放市场,供民间消费自己消费、交纳赋税、剩余投放市场特点凭借国家权力,征调优秀工匠,使用上等原料,生产不计成本,产品精美受官营手工业压制,有商品经济性质,发展艰难,后来居上农户的副业,发展艰难,比重大地位明中叶以前占主导明中叶以后占主导小农经济的组成部分

2.用六大条件分析明清影响资本主义萌芽的因素

(1)社会环境: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是有利因素。但腐朽的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萌芽发展。如实行重农抑商、海禁与闭关锁国政策以及建立在封建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旧的经济观念等。

(2)市场:自然经济自给自足,农民受沉重剥削导致购买力低,国内市场狭窄;海禁与闭关锁国,海外市场难以开拓。

(3)劳动力:自然经济占主导,重农抑商,农民固定在土地上,自由劳动力难以形成。

(4)资金:政府对手工业课以重税,重农抑商使人们热衷于买田置地,资金流向土地,影响资本原始积累。

(5)技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缺乏对技术的强烈需求,手工业规模受限制,技术难以革新;闭关锁国外来技术难以传入。

(6)原料:小农经济的繁荣提供充足的原料。

综上所述,除原料条件外,其他必备的五个条件都极不充分,导致明清时期我国资本主义萌芽始终未进入工场手工业阶段。

任何一个国家任何时期经济的发展都可以用这六个条件去分析其发展状况及原因。

【巩固练习】

南宋时,民间有“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到了明清时期,“湖广熟,天下足”“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的谚语十分流行。这一变化反应的实质是 ( )

A.江浙一带的农业开始转型

B.经济重心已向中部移动

C.太湖流域经济开始大衰退

D.江浙地区不再是经济重心

思维点拨:本题考查的是古代农业、手工业的发展。南宋时,江苏苏州、浙江湖州地区成为全国粮食主产区。明清时,湖广地区取代了江浙一带成为全国粮食主产区,但这并不意味着苏湖地区经济衰退或经济重心地位下降,“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说的是江苏松江、浙江魏塘的棉纺织业中心,主要经济形式由农业转为专门的手工业生产。故A符合题意。

(作者单位:湖南省华容县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小农经济手工业考查
论河南传统陶瓷手工业的当代发展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技能的改进与资源的获取——以土族《格萨尔》中的传统手工业为例
创新视角下高考中关于统计的考查
中国近现代手工业史及资料整理研究
吉林省手工业合作联社第九次代表大会在长春召开
例谈氯及其化合物的学习与考查
小农经济完全过时了吗?
钒及其化合物在高考中的考查
农民发展致富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