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方斑东风螺营养与配合饲料研究进展

2016-04-06冼健安张秀霞李军涛王冬梅

饲料工业 2016年24期
关键词:鱼粉东风脂肪

■冼健安 张秀霞 李军涛 王冬梅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生物技术研究所,海南海口 571101)

方斑东风螺(Babylonia areolata)隶属于软体动物门的腹足纲、新腹足目、蛾螺科、东风螺属,是热带亚热带暖水性底栖海产贝类,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以及越南、泰国等东南亚地区[1]。其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2],是人们喜爱的高档海珍品。但由于过度捕捞,其自然资源已逐渐衰减。随着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的成功,方斑东风螺人工养殖业迅猛发展。在实际生产养殖过程中,主要采用冰鲜鱼虾作为饵料,但存在一系列问题:①残留鱼肉、鱼骨以及黏液极易污染水体,产生应激作用;②营养不全面,氮、磷排放问题严重;③容易引入病原体,引起疾病爆发后产生药物滥用、食品安全等问题;④货源不稳定,不易储存,长期大量储存导致肉质不新鲜、营养破坏流失、病菌滋生、积存毒素。这些问题导致方斑东风螺养殖病害频发、养殖规模小,严重制约了东风螺规模化养殖的健康发展。因此,需要营养全面、利用率高、残饵少、排放少以及具备促生长、提高免疫力和抗胁迫能力的人工配合饲料。近年来,学者们已对方斑东风螺的营养需求与配合饲料进行了一定的研究,本文针对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方斑东风螺配合饲料的进一步研制提供参考。

1 对蛋白质和氨基酸的需求

方斑东风螺由浮游幼虫变态成稚贝后,食性便由植食性变为肉食性,为海洋肉食性动物。在自然条件下,以鱼、虾和其它贝类肉为食;在人工养殖条件下,稚螺主要投喂牡蛎,稍大后改投喂冰鲜鱼。可见,作为肉食性的方斑东风螺,其蛋白质需求量较高。罗俊标等以鱼粉、豆粕、啤酒酵母为蛋白源,通过调整鱼粉含量设计了18.58%~48.86%的6个不同蛋白质水平的饲料,养殖(0.34±0.01)g的方斑东风螺稚螺42 d,采用折线回归模型分析得出稚螺的适宜蛋白质添加水平为42.78%[3]。许贻斌等以白鱼粉和酪蛋白为蛋白源设计了20%~55%的8个不同蛋白质水平的饲料,养殖初重为(2.16±0.05)g的方斑东风螺60 d,以相对增质量率为指标,采用回归分析法得出蛋白质适宜含量为36.47%~43.10%[4]。周健斌以鱼粉、酪蛋白和明胶为蛋白源,配制6组蛋白含量27%~54%的半纯化饲料,结果显示,饲料蛋白含量影响东风螺的生长和消化酶活性,以增重率为指标,通过二次回归分析得到饲料蛋白质的需求量为45%[5-6]。周健斌进一步研究了适宜的蛋白脂肪比,以鱼粉和酪蛋白为蛋白源,鱼油作为脂肪源,配制3个蛋白水平(35%、40%、45%)和3个脂肪水平(3%、6%、9%)的正交实验,饲料蛋白能量比为20.47~30.65 mg/kJ,结果显示,当蛋白水平为45%、脂肪水平为6%时,方斑东风螺获得最佳的生长性能和蛋白质增量[5]。Chaitanawisuti等设计了3个蛋白含量(18%、28%和36%)和2个脂肪含量(10%和15%)的正交实验,蛋能比分别为50.17、49.09、68.50、65.85、88.66、85.36 mg protein/kcal,投喂初重(0.12±0.01)g的幼螺120 d,结果显示当蛋白含量为36%、脂肪含量为10%、蛋能比为88.66 mg protein/kcal时,幼螺获得最佳的生长性能和饵料利用率[7],但该研究所设定的蛋白含量较低,脂肪水平较少,研究结论仍有待商榷。

在蛋白源研究方面,吴建国等对不同蛋白源饲料的养殖效果进行了研究,选用鱼粉、豆粕、菜籽粕、啤酒酵母为原料进行组合,饲料蛋白含量在34%~36%之间,根据东风螺生长性能的结果认为鱼粉、豆粕、菜籽粕以1∶1∶1的比例组合为较优的蛋白源[8]。

对蛋白质的需求实际上是对氨基酸的需求,通过补充晶体氨基酸使饲料氨基酸平衡,可促使植物蛋白源有效替代高价的鱼粉,提高饲料利用率。方斑东风螺的蛋白质需求量高,且目前鱼粉仍为主要的蛋白源,鱼粉替代和氨基酸需求量研究应是当前研究的重点。至今,方斑东风螺氨基酸需求量的研究尚属空白,仅见利用氨基酸作为诱食剂的研究[9]。

2 对脂肪和糖类的需求

在饲料中合理添加脂肪和糖类,可有效节约高价的饲料蛋白质,节省饲料成本。许贻斌以白鱼粉和酪蛋白为蛋白源、鱼油为脂肪源,设计了脂肪含量为4%~16%的5个不同脂肪水平的饲料,饲养方斑东风螺幼螺(1.95 g)60 d,结果显示,只有当脂肪含量为4.54%时才影响东风螺的生长性能,综合各生长指标认为,脂肪的适宜需求量为7.78%~10.74%。王冬梅等以鱼粉为蛋白源、鱼油为脂肪源,设计了脂肪含量为5.5%~13.5%的5个不同脂肪水平的饲料,饲养(1.78±0.13)g的幼螺60 d,以增重率为指标,通过抛物线回归分析得到饲料中脂肪的最适含量为10.01%[10]。周健斌设计以鱼油为主要脂肪源,脂肪水平1.83%~11.73%的6组等氮、等能的半纯化饲料,结果显示,饲料脂肪水平显著影响东风螺的生长性能、消化酶活性、体组成以及软体部脂肪酸组成,以蛋白质增量为指标的二次回归分析得到脂肪需求量为6.54%[5,11]。

张丽丽等对方斑东风螺的适宜糖源进行了研究,分别添加20%的葡萄糖、糊精、蔗糖、玉米淀粉、小麦淀粉和马铃薯淀粉作为糖源,配制成6种不同糖源的等氮、等能饲料,结果显示,以生长、饲料利用率和消化酶活性为评价指标,小麦淀粉作为糖源的效果最佳[12]。再以小麦淀粉为糖源进行了适宜糖水平的研究,设计了6种糖添加水平(5%、10%、15%、20%、25%和30%)的等氮、等能饲料(蛋白含量为48%,能量为17 kJ/g),养殖(168.39±0.69)mg的幼螺10周,以增重率为指标通过多项式回归分析得出饲料中糖的适宜含量为27.08%。进一步研究了饲料糖及脂肪比例对幼螺生长和糖代谢的影响,认为饲料中含有27%的淀粉及8.34%的脂肪(即糖脂比为3.24)时能够使二者达到最佳平衡比例,最有利于幼螺的代谢利用[13]。

3 对矿物质的需求

钙、磷是重要的常量元素,在软体动物中,贝壳的形成离不开钙的沉积,方斑东风螺贝壳中的该含量约占40%[14];另外,钙还参与肌肉收缩、神经传导、酶的激活、膜通透性控制等;磷是核酸、三磷酸腺苷、磷脂、细胞膜和多种辅酶的组成成分[15]。吴建国等配制不同钙、磷含量的饲料饲喂方斑东风螺60 d,结果显示,壳的矿物元素含量不受饲料钙磷水平的影响,软体部的矿物元素含量不受饲料钙水平的影响,软体部中磷含量随着饲料磷添加水平的增高而增加;碱性磷酸酶(AKP)活力随着饲料中钙磷水平的增加而提高;饲料钙水平对方斑东风螺的生长性能没显著影响,作者认为不必在基础日粮中添加钙,方斑东风螺可从水体中吸收溶解钙以满足自身的需要;磷水平对方斑东风螺的生长影响显著,以增重为指标的回归分析得到饲料最适的总磷水平为0.64%~0.97%,适宜的钙、磷比为0.42~0.64∶1[16]。程怡秋选取了磷酸二氢钙、磷酸氢钙、磷酸钙、磷酸二氢钠、磷酸二氢钾五种磷源,设计成5种总磷为0.96%~1.00%的等氮、等能饲料,以不添加磷为对照组,投喂初重为0.5 g的幼螺10周,结果显示,增重率以磷酸二氢钙和磷酸钙组最高,为适宜磷源;饲料中添加磷源显著提高软体部AKP活性。另外的实验是选定磷酸二氢钙为磷源,设计磷水平0.57%~1.24%的6个等氮、等能饲料,投喂初重为0.5 g的幼螺10周,以生长和软体部AKP活力为指标得出最适磷添加水平为0.71%。该结果与吴建国等[16]的研究结果较一致。作者还研究钙、磷适宜比例,将饲料中钙水平固定在1%,总磷水平分别为0.55%、0.89%、1.06%、1.31%、1.68%和2.03%,经10周的投喂实验后,以生长和软体部AKP活力为指标得出配合饲料中适宜的钙磷比为1∶1[17]。该结果与吴建国等[16]的研究结果存在较大的差异,但后者没有列出详细的钙、磷水平的设计,产生此差异可能与钙的添加水平有关。Chaitanawisuti等设计了3个钙水平(1%、4%和7%)和3个磷水平(1%、3%和5%)的正交实验,投喂初重为(0.59±0.09)g的幼螺180 d,结果显示,钙、磷添加水平对幼螺的生长有显著影响,而对存活率和饲料转化率没有显著影响;壳长绝对生长率和特定生长率均仅受钙水平的影响,在钙水平为1%和7%时较高;体重绝对生长率受钙、磷以及钙、磷交互作用的影响,钙水平为1%和7%时显著高于钙水平4%,磷水平为1%时显著高于磷水平3%和5%(所有钙水平下);体重特定生长率不受钙、磷水平以及钙、磷交互作用的影响[18]。

在软体动物体内,依靠血蓝蛋白作为血淋巴中的氧载体参与氧的交换和运输,铜是血蓝蛋白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铜还是细胞色素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酪氨酸酶、酚氧化酶等的组成成分[15]。董晓慧等以硫酸铜为铜源,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1、3、5、8、12 mg/kg和20 mg/kg的硫酸铜,配制出铜实际含量为1.2、2.1、3.9、6.2、9.0、13.4、20.5 mg/kg的7种实验饲料,投喂方斑东风螺8周,铜添加量对生长性能没有显著影响,以总 SOD、CAT和Cu-ZnSOD活力为指标,运用折线模型分析得出方斑东风螺对铜的需要量分别为 5.83、5.61 mg/kg和 5.87 mg/kg[19]。

锌也是许多酶的组成成分,如超氧化物歧化酶、谷氨酸脱氢酶等,以及某些酶如碱性磷酸酶的激活剂。杨原志等在以酪蛋白、明胶为主要蛋白质源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10、20、30 mg/kg和50 mg/kg的锌(锌源为七水硫酸锌),喂养初重为(106.25±0.00)mg的稚螺56 d,以生长性能和内脏团免疫酶活力为指标,得出方斑东风螺对饲料锌的最适需要量分别为15.3 mg/kg和22.9~24.3 mg/kg[20]。在以蛋氨酸锌为锌源的实验中,以增重率为指标,方斑东风螺对锌的需要量为11.3 mg/kg,以免疫酶为指标,得出需要量为17~18 mg/kg,在方斑东风螺饲料中,蛋氨酸锌的生物学效价高于硫酸锌[21]。彭存智等在含101 mg/kg锌的实用基础饲料中,分别加入0、30、60、90、120 mg/kg和150 mg/kg锌(锌源为七水硫酸锌),饲喂初重为(2.65~2.95)g 的幼螺10 周,结果认为以增重率为指标,建议在实用饲料中应添加30 mg/kg锌,锌的总含量约130 mg/kg[22]。上述针对锌需求量的研究结果差异较大,可能跟实验设计有关。杨原志等以酪蛋白、明胶为主要蛋白质源,基础饲料的锌含量低,彭存智等则以鱼粉、豆粕等实用原料为主,基础饲料的锌含量高;另一方面,两个研究中螺的规格也存在一定的差异;再者,水温、pH值、盐度等环境因素以及养殖密度、投饵量等的差异也可能影响方斑东风螺对锌的需求量。

锰是多种酶的激活剂,也是某些酶(如锰超氧化物歧化酶等)的组成成分[23]。吴业阳以硫酸锰为锰源,在酪蛋白、明胶为主要蛋白质源的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锰0、1、3、5、8、12 mg/kg和20 mg/kg,饲养初重为(175.25±0.54)mg的稚螺8周,以生长、免疫酶活性、软体部锰含量为指标,分别得出方斑东风螺对锰的需要量为5.0、9.1 mg/kg 和11.21 mg/kg[21]。

硒是有毒元素,但也是动物生命活动的必需元素。它是谷胱甘肽过氧化酶的组成成分,在抗氧化功能中发挥重要作用。谭燕华等以Na2SeO3作为硒源添加到基础饲料中,配制出硒实际含量分别为1.5、1.7、1.9、2.1、2.3、2.5 mg/kg的6种饲料,饲喂初重为(2.7±0.15)g的幼螺70 d,根据生长性能认为饲料中适宜的硒添加量为0.6~0.8 mg/kg(基础饲料中硒含量约为1.5 mg/kg)[24]。

4 对维生素的需求

关于方斑东风螺对维生素需求的研究,目前仅见维生素D的研究报道。维生素D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增强肠道对钙、磷的吸收,维持血浆中钙磷的正常水平,并促成骨作用和钙的沉着[15]。王冬梅等在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维生素 D 0、50、100、500、1 000、10 000 IU/100 g饲料,饲养1.3~1.8 g的幼螺80 d,结果显示维生素 D添加量为100 IU/100 g时,方斑东风螺达到最大生长速度,适宜的添加范围为50~500 IU/100 g;维生素D的添加至500 IU/100 g及以上时,贝壳中的钙含量显著下降,作者认为可能是基础饲料的维生素D已可满足其贝壳钙化的需要,过量添加反而会对钙沉积产生负面影响;在500 IU/100 g的范围内,维生素D的添加显著提高了贝壳中的磷含量[14]。

5 饲料添加剂

对于其它饲料添加剂的研究,目前仍较少,仅见于益生菌和氨基酸诱食剂的研究上。王茜等比较了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5%的枯草芽孢杆菌粉和地衣芽孢杆菌粉对方斑东风螺幼螺(1.9±0.2)g生长和免疫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枯草芽孢杆菌可提高方斑东风螺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而添加地衣芽孢杆菌对免疫功能产生不利影响[25]。不同枯草芽孢杆菌添加量的研究结果显示,添加量为2.34×109CFU/100 g时,可显著提高方斑东风螺稚螺的生长性能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26]。乳酸菌的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适宜含量(1.2×107CFU/100 g)的乳酸菌可一定程度提高方斑东风螺的抗氧化活力,但对其生长性能没有显著影响[27]。

林琛比较研究了15种L型晶体氨基酸对方斑东风螺的诱食活性,结果表明,氨基酸对方斑东风螺的诱食作用主要是通过协同增效作用引起的,其中氨基酸组合(谷氨酰胺、谷氨酸、缬氨酸、丙氨酸、甘氨酸)的诱食效果接近相同浓度罗非鱼抽提液的2倍;谷氨酸、丙氨酸、甜菜碱的组合的诱食效果接近罗非鱼抽提液;而半胱氨酸、色氨酸、苯丙氨酸、甲硫氨酸、苏氨酸、赖氨酸对方斑东风螺无诱食作用,甚至可能抑制氨基酸的协同增效作用[9]。

6 问题与展望

一些研究报道显示,使用人工配合饲料投喂的效果与冰鲜鱼无显著差异,可完全替代冰鲜鱼[28-29],但目前仍未见商品化的人工配合饲料,并未能真正能够推广使用,可能主要有以下原因导致:①人工配合饲料成本较高,主要由于目前鱼粉含量仍普遍较高;②方斑东风螺摄食速度相对缓慢,饵料在水中浸泡时间较长,人工配合饲料经长期浸泡容易松散、溶失,不但营养流失,还污染水体;③人工配合饲料一般为粉料,使用前需加水搅拌均匀,部分养殖户认为操作繁琐费时。

方斑东风螺的营养需求研究目前已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某些方面的研究仍较为缺乏,今后需加强下列方向的研究,进一步完善方斑东风螺的人工配合饲料:①蛋白源和脂肪源替代;②氨基酸需求量以及其在蛋白源替代中的作用;③脂肪酸和维生素需求量及其免疫调节作用;④功能性添加剂研究,包括益生元、中草药、诱食剂等;⑤配合饲料的黏合强度和耐浸泡性;⑥配合饲料形态形式的创新。

猜你喜欢

鱼粉东风脂肪
东风Honda全新XR-V
减肥后脂肪去哪儿了
鱼粉普遍上涨100~200元/吨,背后“推手”是什么?
疯狂!直击鱼粉飙涨,与国外鱼粉市场缘何倒挂?
脂肪竟有“好坏”之分
等闲识得东风面
脂肪的前世今生
东风快递,使命必达
反派脂肪要逆袭
鱼粉:秘鲁A季捕捞良好,国内外鱼粉市场稳定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