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南京“绿逻辑”

2016-04-05江民

凤凰周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南京生态

江民

法国巴黎,南京首度亮相2015年联合国巴黎气候大会,包括华盛顿、温哥华、鹿特丹、斯德哥尔摩等在内的全球94个城市,共提交了200多个项目角逐“C40城市奖”。

奖项揭晓之时,南京击败伦敦、新加坡等世界名城获得全球城市交通领袖奖。奖项评委会认为,南京的成功给全球各大城市极大的启发——城市公交电动化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最佳途径之一。

C40城市奖,仅仅是南京建设绿色城市的开端。重视低碳和可持续发展,推动环境保护,未来的南京将会更加绿色,更加宜居,成为环境友好型城市。而隐含其中的,则正是新南京的“绿”逻辑。

晒点赞“绿色福利”

环境优美的现代化都市,给予市民的幸福感提升,在王婷的朋友圈里,则表露为无数的点赞。“今天趁着阳光好,带着孩子出门晒晒太阳”,而她的朋友则回复点赞,“午后喝杯咖啡,晒晒太阳最惬意不过了”。王婷笑着告诉记者:“当天我在朋友圈里,看到不少人都在晒阳光下的生活。市民更好的生活,得益于城市环境的改善。”王婷的感受,如果用一组数据说明,则更为直观。2015年,南京全市空气质量达标率为64.4%,同比上升12.3个百分点,建成区PM2.5浓度比2013年下降26.9%,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空气好了,自然蓝天白云,也往往是王婷出游的好日子,她最喜欢去的地方便是市内各个公园。边游玩边将沿途美景拍照发到朋友圈,一些外地的朋友们很难相信在寸土寸金的南京市区,会有如此所在:穿过高楼大厦,会看到一片开阔的水域,正是“万里长江水,南京滨江美”。自长江大桥南堡公园至河西鱼嘴公园,以及连接江心洲、浦口区沿江亲水步道在内,全长58公里的南京滨江风光带,正在成为南京的新名片。

王婷朋友圈里点赞最多的,则是南京随处可见的绿色原生态景观。原生态环境的直接结果,便是生物多样性水平的提高。近自然林业生态的环境,使得南京鸟类数量越来越多,一些多年难觅踪迹的野生动物也开始出没。

在南京浦口滨江湿地公园,王婷沿江边望去,不远处的芦苇荡里野生鸟类种类繁多。如果在傍晚6点多钟经过这里,静听之下,耳边便会传来清脆悦耳的“叽叽喳喳”鸟鸣之声,犹如一曲鸟儿的大合唱。

江苏野鸟会成员武家敏介绍,这几年来,可以看到天鹅、鸿雁、白琵鹭、白额雁等到南京来安家过冬。在南京江边、河边以及周边的石臼湖、滁河湿地和浦口湿地等,都能看到多种候鸟栖息。据了解,南京市243种鸟类中,国家和省级重点保护鸟类126种,占鸟类总量51.85%。目前,在长江两岸湿地栖息的野鸟种类包括小白鹭、池鹭、苍鹭、夜鹭、老鹰等共计有200余种。如今,震旦鸦雀、黑脸琵鹭、鸿雁等濒危鸟种,都有在沿江湿地栖息生活。

生态环境引来百鸟归林,得益于南京绿色生态廊道的建设。事实上,生态廊道仅仅是南京立体绿都景观建设中的一环,在立体绿都规划中,南京市有用道路“绿色通道”、工业生态防护林、沿水防护林等构成的绿色生态廊道;有3800个村庄绿化、25个“森林镇街”等绘就的绿美乡村;有破墙透绿、拆违建绿、见缝插绿、垂直挂绿的城市公园广场绿化、社区绿化、屋顶绿化等;还有市民开门见绿、步行500米就有的休闲绿地。

立体绿都的建设,也使得南京的城区绿地率、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均居全国前列。漫步南京街头,总是会发现目之所及,满眼皆绿。王婷说:“在长江路、黄埔路、中央路等25条林荫道,这些几乎无处不在的翠绿之美,已经荫蔽了几代南京人。环境美,对于普通市民的快乐而言,这就是城市环境所带来的绿色生活福利。”

塑造“未来”之城

未来的生态之城是什么模样?南京正在迈开自己的步伐——将科技和自然妥帖结合,用更人性化的办法解决城市的环境问题,打造具有生态特征的宜居之地。而这正是“强富美高”新南京建设中的独到亮点。

刘明涛对此深有感触,他在美国攻读博士学位,时隔三年回到故乡南京。在13个小时的飞行之后,航班安全地在南京机场落地,他拦了一辆出租车,前往河西南部海峡城的家。下了车,拉着行李箱行走在天保街,路面的一个个小孔吸引了刘明涛的注意力。

后来,父亲告诉他:“这是南京首个海绵城市试验路段,这些小孔就像路面的‘毛孔,可以将水分吸进去存起来,就算下大暴雨,咱们这里的道路也不会积水。”

海绵城市,顾名思义,就是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充分发挥原始地形地貌对降雨的积存作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充分发挥植被、土壤、湿地等对水质的自然净化作用,对雨水具有吸收和释放功能,能够弹性地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

目前,南京市已经启动编制首个海绵城市建设5年行动计划。南京市供水节水管理处处长金勇军表示,未来5年中,新城新区、道路广场、住宅小区等项目建设将广泛采用海绵城市的理念和技术。按照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的《关于推进海绵城市建设的指导意见》,到2020年,南京城市建成区20%以上的面积要实现70%的降雨就地消纳和利用。

海绵城市,仅是南京打造生态之城的诸多措施的一种,刘明涛很快就感受到了新能源汽车所带来的低碳生活便利。他说:“电动大巴出行便捷,安全舒适,我没想到,故乡南京已经开始享受低碳生活了。”

每天,南京有40万人次坐纯电动大巴出行,占公交出行人次的两成。据了解,近年来,南京的新能源车从不足百辆猛增至9044辆。9000多辆新能源车一年减少碳排放8万吨以上,等于少开3万辆私家车。开电车、坐电车,越来越多的南京人正在享受这样的生活。

南京市民王伟是名80后,他买了辆比亚迪混合动力车,上下班用电,出远门加油。王伟介绍,他现在开电动车,路上行驶1公里,仅用电1毛钱,上下班来回40公里,花费不到5元,比坐地铁还便宜。

在南京,越来越多的人在购买汽车时,新能源汽车正成为选择之一。在王伟的周围,也有个新能源汽车朋友圈,也多是70、80后为主。王伟说:“除了看重电动模式下提速快、驾驶安静、操控轻巧的驾车体验,省钱和环保,也是选择电动汽车的主要依据。”

南京的变化,吸引着刘明涛这样的游子。他告诉记者:“这一次回家,发现南京的变化非常大。城在绿中、绿在城里、街市繁华、运行有序的现代化都市之美,完全可以媲美国外先进的大都市了。甚至,我认为这就是未来之城的模样。”

生态经济新金矿

现代都市之美,即人文绿都,生态南京,绿色发展,宜业宜游,既高度契合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又非常符合“强富美高”新南京建设的实践要求。环境质量得到持续改善,提高的不仅是城市发展的宜居性。而把握好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内在联系,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也正成为建设环境友好型城市、促进生态经济发展的要素。

城乡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的明显改善,也使得王婷的生活方式改变。每逢周末,她总会约上三五好友,去往美丽乡村休闲度假。一条柏油路蜿蜒向前,两旁绿意盎然的林木,映衬着远处的农田。大红灯笼挂在古色古香亭阁,三五好友,晒太阳聊家常。漫步在六合区竹镇大泉村的乡间小道,映入眼帘的,就是这样一片怡然自得的生活场景。

2015年,在农业部公布的“中国最美休闲乡村”推介名单中,大泉村跻身其中。当地人并未辜负大泉村原本天蓝、地绿、水静的自然优势,借势将乡村之美与农耕文明、民俗文化这样的生活之美相结合,挖掘出来的美便不再是无用之物,而是成了促成村富民强以及城乡一体化的新起点。

大泉村,仅是南京市建设美丽乡村的缩影。而在谷里现代农业示范区,第六产业发展模式,也为改变农村面貌,促进现代农业发展提供新的案例。

“第六产业”鼓励农户搞多种经营,即不仅种植农作物(第一产业),而且从事农产品加工(第二产业)与销售农产品及其加工产品(第三产业),以获得更高的增值价值。谷里街道工委书记焦珍山说,在示范区占地2000亩的金陵国花园内,牡丹、莲花种植是一产,牡丹籽深加工属于二产,莲花销售、牡丹拉动农业休闲旅游是三产,一二三产就这样实现了联动、融合发展。他认为,这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经之路。

如何从生态经济中发掘新金矿?在更大范围内,南京正努力走出一条符合发展规律、彰显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新路子。

在南京江化工园工作的刘洪钧,对此有着切身的体会。他是惠生清洁能源公司的负责人,惠生公司整套工艺的原料是煤,但并不是像电厂那样“烧煤”,而是通过化学办法,将煤里面的碳、氢等成分提取出来。惠生的产品一氧化碳、氢气、甲醇等,恰好是园区内塞拉尼斯、扬子石化巴斯夫、蓝星化工等企业所需的原料,这些产品通过管道输送到相关企业,共同搭建起循环经济的园区生态。

事实上,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已经贯穿园区项目落地的过程。3年的循环经济试点,使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的关系得到最有力的证明,而化工园的消耗和排放指标,也达到了国内化工园区的最高水平。

身处循环经济的一环,实际上每一家在园区的企业都受益于此。刘洪钧说:“从绿色生态经济的发展角度而言,不仅是为企业,也为南京的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而这座城市对绿色生态的顺应,将助力南京成为繁荣及活力之都。”

猜你喜欢

南京生态
南京大闯关
南京博物馆18件“镇院之宝”
母亲河生态大走廊
南京话易懂“难听”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南京:诚实书店开张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
南京、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