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强化收烘管理 保全蚕茧质量

2016-04-05杨华胜胡涛

四川蚕业 2016年3期
关键词:鲜茧茧层蚕茧

杨华胜 胡涛

(1.攀枝花市仁和区重大项目办公室 四川 攀枝花 617000;2.攀枝花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 四川 攀枝花 617000)



强化收烘管理保全蚕茧质量

杨华胜1胡涛2

(1.攀枝花市仁和区重大项目办公室四川攀枝花617000;2.攀枝花市经济作物技术推广站四川攀枝花617000)

攀枝花市仁和区是古代“南方丝绸之路”途径川、滇、缅抵达南亚各国的必经之地,这里独特的积温、光照、雨量等自然气候条件非常适宜蚕桑产业的发展,是天然的优质蚕茧生产基地。上世纪九十年代,我区生产的蚕茧质量在四川名列前茅,在全国“八五星火计划”评比中获得银奖,连续多年出口日本、韩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攀枝花“16号蚕茧”是出口免检产品,其优良的茧质深受外商好评。但是,近年来我区蚕茧质量有所下降,通过分析研究发现,在收烘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是影响质量下降的重要原因。因此,强化蚕茧收烘管理,搞好收烘各环节的管理工作,是提高蚕茧解舒率、上车率,保全茧质的主要措施。下面就我区蚕茧收烘环节对茧质的影响分析,提出保全蚕茧质量的对策措施。

1 收烘环节对蚕茧质量的影响

影响蚕茧质量的因素很多,包括整个蚕茧生产的全过程,其中蚕茧的收烘加工处理,是保全蚕茧质量不受影响的重要环节,直按关系到蚕茧的解舒率、上车率等主要经济质量指标。从鲜茧收购到干茧出售的过程中,解舒率和上车率是不可能提高的,但收烘各环节管理到位,操作规范、技术措施适当,蚕茧质量就能得到有效的保全。我们在实践中发现收烘环节影响蚕茧质量的主要因素有:

1.1鲜茧发生蒸热,造成质量下降

在蚕茧收烘环节上,对上车率和解舒率影响最大的是鲜茧发生蒸热。蒸热茧的产生主要是因为鲜茧堆放方法不合理,堆放时间过长,又不能及时烘炕而引起的。由于鲜茧蛹体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释放出大量热量,如不能及时排出,随着时间的推移,整个茧堆就会形成高温多湿环境,几小时后茧堆就会造成大面积蒸热,严重时茧堆内温度可达50℃,使茧层丝胶发生严重变性,蚕茧解舒率急剧下降。同时已发生蒸热的鲜茧如不能及时摊放或干燥处理,10多个小时后蛹体会大量死亡,蛹液将会流出污染茧层而变成内染茧,并且鲜茧中的死笼茧蛹血会大量溢出茧层,污染其它好茧,增加血染茧,使油茧率和血茧率大大提升,上车率严重下降,多数蛹体将失去其经济价值。因此,鲜茧发生蒸热对蚕茧的解舒率、上车率影响特别明显,蒸热越严重,蚕茧的解舒率、上车率将越低。

1.2烘茧温度不合理,影响蚕茧质量

在蚕茧收烘环节上,蚕茧干燥过程对茧的解舒率和上车率的影响也特别大。一是高温急干茧层丝胶发生干热变性,使解舒率下降,温度越高,变性越严重,一般情况烘茧温度要求不超过120℃。同时高温急干烘出的蚕茧黄班茧和油茧会增多,严重的高温急干上车率要下降3%~5%。因为茧与茧之间有大小之分,茧层有厚薄之分,蛹体也有大小之分、雌雄之分、异蛹和正常蛹之分,那些比较差的蚕茧、异蛹茧、雄蛹茧、轻薄皮茧等,经过高温蛹皮容易破裂,蛹油和蛹血会流出浸染茧层而形成黄斑茧和油茧。二是低温闷烘水分在茧层停滞的时间过长,茧层丝胶发生湿热变性,也会影响蚕茧的解舒率和上车率。因此,在蚕茧干燥过程中,采用合理的干燥工艺,避免高温急干和低温闷烘,是保护蚕茧解舒率、上车率,提高适干率的有效措施。

1.3干茧受潮霉变,影响蚕茧质量

在蚕茧收烘环节中,干茧的入库和保存对蚕茧的解舒率、上车率和适干率均有明显影响,如有的茧站或多或少存在入库茧老嫩不匀、热茧打包、入库茧受潮等现象。一是干茧打热包易发生茧包蒸热,使茧层丝胶发生变性,同时局部高温还会产生油茧和血茧,增加下足茧,使解舒率和上车率下降,严重的热包茧、下足茧率可增加3%~5%。二是烘茧老嫩不匀或嫩蛹茧比例较高,嫩蛹茧若占20%以上,入库保存时蛹体会因回潮率高而滋生真菌,随着真菌的大量滋生而产生蒸热,使茧包中间温度升高,进而使蚕茧蛹体到茧层发生霉变,严重时整包干茧都会发霉变质而成下足茧。三是若库房保管条件差使干茧受潮,茧层含水率超过15%,茧层就会因回潮率高而滋生真菌,并使茧包中间的温度升高,然后从茧层到蛹体发生霉变,其结果与蛹体发霉一样,使整个库房内干茧的解舒率和上车率严重下降。

2 保全蚕茧质量的对策措施

我区在蚕茧收烘过程中,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防止蚕茧发生蒸热,是保全茧质的核心和关键。为更好的保全蚕茧质量,在加强蚕茧收烘管理过程中,应重点采取了以下对策措施。

2.1推行预约售茧,严格分采分售

加强蚕农技术指导和服务,引导蚕农推广采用优良蔟具,做好适熟自动上蔟,加强蔟中温度、湿度、光线、气流的管理,根据茧站烘炕加工能力,推行预约售茧,适时采茧,分采分售,选茧出售,防止鲜茧在茧站集中堆放时间过长。同时鲜茧销售前的堆放要合理,售茧运输途中要快,要动员蚕农采用通气性好的背篓装运蚕茧,而且中间要插上气笼,防止鲜茧发生蒸热。

2.2作好收烘准备,推广鲜茧篮堆

做好收烘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尽量创造低温、干燥、通风、背光、宽敞的晾茧有利条件,做好人员、资金、物资的计划安排,加快收购、烘炕处理速度,及时进炕防止堆码时间过长,确保鲜茧堆放不超过1d。鲜茧的堆放全面采用篮堆法,每篮装茧以8成满为宜,要求篮与篮之间以“品”字形堆码,要尽量拉开间距,中间成“凹形”,一般堆码不超过5层,排与排之间必须留有通道。

2.3严格烘炕规程,规范烘茧温度

烘茧应严格技术操作规程,既不能采用高温急干,增大油茧率,也不能采取低温闷烘,使丝胶发生湿热变性,要严格按蚕茧的干燥规律进行烘茧。一是加强职工蚕茧收烘技术培训,提高职工业务技术水平,收烘时严格管理,多检查,避免高温急干和低温闷烘的现象出现,严禁烘茧工白天烧大火,晚上烧小火,深夜烧吊火。二是制定相应的技术规程,设置合理的烘茧温度,严格控制在120°C以下,先高后低,烘茧时间控制在6h左右。三是坚持先收先烘、劣茧先烘、潮茧先烘、老蛹茧先烘、内印茧先烘、蒸热茧先烘的原则安排烘茧,随时注意拣出正茧中的血茧、薄皮等下足茧,避免下足茧污染其它正茧,使茧的上车率下降,保全茧质。四是引进先进的烘茧设备,最大限度地满足蚕茧干燥工艺要求,增加烘炕能力,提高干茧适干率,提高烘茧质量。

2.4加强库房管理,防止干茧霉变

干茧烘烤出来后,必须遵守操作技术规程,做好干茧的入出库管理,防止干茧发生霉变或鼠害。一是严禁干茧打热包,干茧出炕后必须先进行笼堆,以提高适干均度,待充分散热后再选茧整理打包入库。二是严禁老嫩不匀茧和嫩茧打包入库,该复烘的嫩茧和老嫩不匀茧,必须复烘达到适干后才能打包入库。三是改善库房保管条件,干茧库房一定要具备阴凉、干燥、通风换气、容量大,受外界气候影响小、靠近烘房、取拿方便等条件。四是制订干茧库房质量管理制度和安全保管制度,库房保管员必须及时检查库房干茧存放情况,并根据气候和季节变化决定开关门窗,适时翻包和防鼠防盗。

总之,加强收烘管理,保全蚕茧质量,首先要在售茧时引导蚕农分采分售,并禁用蛇皮袋等闭气用具装运蚕茧,采用背篓、布袋等装运鲜茧,防止发生蒸热影响解舒率和上车率。其次,收烘前应加强收烘人员培训,严格按茧价政策和操作规程办事,拒收人情茧、毛脚茧、嫩蛹茧和过潮茧。三是鲜茧收购时应采用茧篓或茧篮堆放鲜茧,并做到轻倒轻放,防止蛹体出血而增加内印茧。四是改良烘茧设备,推广使用热风循环烘茧机,及时杀蛹烘茧,杜绝高温直烘和低温闷烘,不烘过嫩茧和过老茧,同时加强干茧入库存放管理,保护蚕茧解舒率和上车率不下降,就能保全蚕茧质量,降低蚕茧生产成本,增加蚕业经济效益。

杨华胜(1966-),男,农艺师,从事农业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鲜茧茧层蚕茧
咬破死亡的蚕茧
蚕茧与飞蝶
柞蚕秋茧茧层厚度抽样测量
提高鸣龙镇蚕茧质量的措施探讨
重视蚕病综合防治 提高蚕茧质量
高原蚕区家蚕茧层率遗传分析
781A和781B原原种繁育成绩比较分析
重庆市纤检局开展2016年春茧收购执法检查
鲜茧生丝与干茧生丝理化性状的比较研究
鲜茧缫丝质量问题的几点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