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治疗缓解期多发性硬化症24例

2016-04-05隋瑞峤邹伟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50040

上海针灸杂志 2016年3期
关键词:针刺疗法

隋瑞峤,邹伟(.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 50040;.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 50040)



·临床报道·

针刺治疗缓解期多发性硬化症24例

隋瑞峤1,邹伟2
(1.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 150040;2.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哈尔滨 150040)

【关键词】针刺疗法;多发性硬化症;醒脑开窍

多发性硬化症是一种以中枢神经系统白质炎性脱髓鞘为主要病理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最常累及的部位为脑室周围白质、视神经、脊髓、脑干和小脑。其主要临床特点为症状体征的空间多发性和病程的时间多发性。笔者跟随邹伟导师实习期间,以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四肢阳经取穴治疗缓解期多发性硬化症患者24例,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4例缓解期多发性硬化症患者均为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针灸三科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男8例,女16例;平均年龄为(31±9)岁;平均病程为(1.0±0.7)年。

2 治疗方法

取百会、水沟、印堂、太阳、风池、四神聪、合谷、外关、曲池、足三里、丰隆、阳陵泉、丘墟、悬钟。嘱患者取仰卧位,穴位局部常规消毒后,采用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出品的0.35 mm×40 mm毫针进行针刺,头针行快速提插捻转法(200转/min)2 min;风池穴向鼻尖方向刺入 1.0~1.5 寸,使患者针下有酸麻胀感,并向头部放射;水沟穴向鼻中隔方向斜刺 0.3~0.5寸,行捻转法至眼球湿润或流泪为度;四肢阳经腧穴刺入1~1.5 寸,行捻转补法,留针50 min。每日1次,连续治疗1个月。

3 治疗效果

3.1 观察指标

多发性硬化的神经功能障碍程度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提出的 DESS标准评分,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评分。

3.2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相关标准,以疗效指数[2]进行评定。疗效指数=[(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

完全缓解:疗效指数>85%。显效:疗效指数为50%~85%。有效:疗效指数为20%~49%。无效:疗效指数<20%。

3.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采用 SPSS17.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自身对照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24例患者经治疗后完全缓解2例,显效12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91.7%。患者治疗前DESS评分为(5.8±1.2)分,治疗后为(3.3±1.2)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4 讨论

多发性硬化症病程偏长,好发于 20~40岁,且复发率高。本病病因及发病机制迄今不明,可能与遗传、病毒感染和环境等诸多因素有关。首发症状包括一个或多个肢体局部麻木无力、刺痛感或单肢不稳,多有视力减退,平衡障碍,膀胱功能障碍,首次发病后可有数月或数年的缓解期,可复发,并且多次复发及不完全缓解后患者的无力、感觉障碍、僵硬、平衡障碍、视觉损坏及二便控制不能的情况将逐渐加重[3]。中医学无“多发性硬化”病名,根据其临床症状,本病属中医学“痿证”范畴。《素问·痿论》提出了“治痿独取阳明”的论点,“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宗筋主束骨而利机关也……故阳明虚,则宗筋纵,带脉不引,故足痿不用也”。且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故针刺阳明经,气血生化有源,经脉得养,关节得利而活动自如。因此,本研究在“治痿独取阳明”理论的指导下,选取四肢多个阳经穴位治疗缓解期多发性硬化症。

大量研究表明,针刺治疗多发性硬化症的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针刺对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的双向良性调节作用来实现的[4]。在多发性硬化症发病过程中各种细胞因子、神经活性物质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制约平衡关系,因此,单对某一或某几个靶点的治疗思路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针灸恰恰能从整体入手,而醒脑针刺法具有补益肝肾、舒筋活络的作用,可通过细胞因子、神经活性物质等多个环节调节多发性硬化患者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系统功能,改善机体的自我调节能力进而达到阴阳平衡[3]。

西医学目前对缓解期多发性硬化症仅采取对症和支持疗法,治疗方式主要通过免疫抑制剂、免疫调节剂及靶向治疗,抑制新的病灶生成和复发,但疾病所造成的神经功能障碍并不能改善,且不良反应较多,不宜作为长期维持治疗用药。本研究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四肢阳经取穴治疗缓解期多发性硬化症,研究结果表明醒脑开窍针刺法配合四肢阳经取穴能明显改善患者EDSS评分,减轻神经系统症状,且无不良反应发生。此外,对缓解期多发性硬化症采用针刺治疗,也正是中医学“治未病”思想的体现。然而因样本数量有限,今后还应深入分析针刺不同穴位的配伍、针刺手法、留针时间等因素对多发性硬化症不同阶段的影响,探索针刺治疗多发性硬化的作用规律,为针刺治疗多发性硬化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参考资料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4.

[2] 孙怡,杨任民.实用中西医结合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328.

[3] 徐韬,张晓彤,杨铭.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多发性硬化 1例[J].河南中医,2012,32(9):1214.

[4] 王芗斌,吴炳煌.论针灸与机体免疫功能的关系[J].现代康复,2001,5(13):124-125.

【中图分类号】R246.6

【文献标志码】B

DOI:10.13460/j.issn.1005-0957.2016.03.0332

文章编号:1005-0957(2016)03-0332-02

收稿日期2015-10-12

作者简介:隋瑞峤(1989 - ),男,2013级硕士生

通信作者:邹伟(1965 - ),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针灸治疗神经系统疑难杂症

猜你喜欢

针刺疗法
头部穴位透刺疗法配合自拟培元开窍汤加减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效果
健脾补肾法结合针刺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
针灸治疗青春期湿热型痤疮36例临床观察
“一针疗法”之针刺阴陵泉穴治疗肩周炎
针刺配合中药内服治疗血管性头痛65例
调任通督结合醒脑开窍针法治疗延髓麻痹吞咽障碍验案1则
穴位埋线配合中药热奄包治疗脾肾阳虚型单纯性肥胖的疗效观察
针刺疗法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枳术丸汤剂结合针刺疗法对结直肠癌术后胃肠功能的影响
电针治疗中重度失眠症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