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

2016-04-05

关键词:血透防范措施净化

钱 萍

(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江苏 泰兴 225400)

血液净化中心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防范措施

钱 萍

(江苏省泰兴市人民医院,江苏 泰兴 225400)

目的 对血液净化中心透析患者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探讨安全管理措施,提高护理质量。方法 对血液净化中心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进行分析,采取成立护理安全管理小组,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加强人员的培训与管理,加强对患者及患者的安全管理。结果 血液净化中心的医疗护理纠纷明显减少,有效防范了血液透析治疗护理中的不安全事件,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提升了护理质量。结论 分析血液净化中心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制定相关的防范措施,能够使护理的风险意识增强,使患者的满意度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血液净化中心;安全隐患;防范措施

血液透析室是治疗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特殊场所,专科性较强,血液透析室的护理安全管理极为重要。我院通过对血液净化中心护理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防范,取得了较高的效果,具体分析如下。

1 一般资料

目前我院有血透机48台,血滤机8台。血液透析人数约3100~3200例/月,血液透析滤过约430~450例。在编护士25名,年龄22~45岁,学历:大专19名,本科6名。职称:护士6名,护师12名,主管护师7名。专科工作年限:1年以下3名,1~3年6名,4~10年9名,11~20年6名,20年以上1名。

2 安全隐患因素

2.1 护理人员因素

2.1.1 缺乏法律意识,与患者沟通不到位:现在护理队伍普遍年轻化,低年资护士占全科总护士数的50%左右[1],临床经验不足使其应急能力差,对血液透析机器不熟悉,同时有些护士工作责任心不强,警惕性不高,缺乏对可能出现的护理安全问题的判断能力,这些都存在潜在的安全隐患。

2.1.2 护理人员操作欠规范,违反操作规程,未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无规矩不成方圆,规章制度是实现护理安全的重要保障,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无菌操作观念不强、操作流程不按要求进行、操作技术不符合标准等情况较常见,也是导致差错发生的重要因素,从而给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巨大影响,加剧医患矛盾。

2.1.3 护理文书书写欠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必须严格按照相应格式进行书写,护理文书是医疗纠纷鉴定的重要证据,所以在对其进行书写时,必须做到客观、真实、准确,书写不认真或对护理文书不重视,都有可能引发护理差错。

2.2 患者因素

进行血液透析的患者多数存在免疫功能低下、合并症较多且易发感染等不良情况,同时由于长期的血液透析,昂贵的医疗费用及对疾病缺乏足够的认识等,患者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各种心理问题,不配合治疗[2]。

2.3 管理因素

随着病员的不断增加,夜班次数的不断增多,护理人员相对不足,经常加班加点,而血透室护理工作节奏快,强度高,压力大,工作时精神高度紧张,容易产生严重的疲惫感,存在有护理安全隐患。

2.4 环境及设备因素

血透室机器设备多,同时水路、电路较多,是水灾、火灾的易发部门,因此有别于一般的临床科室,护理工作中易存在安全隐患。

3 防范措施

3.1 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提高护士护理风险意识

根据血透室的护理工作特点,完善血透室各项护理管理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学习法律法规,增强法律意识。定期组织进行护理安全培训,尤其是对低年资护士进行风险教育,让护士了解在工作中面临的各种潜在风险,尽可能将各种护理风险事件扼杀在萌芽状态。

3.2 全面做好护理质控工作

首先应建立护理质控小组,选择合适的人员担任组长,并根据每个护理人员的能力和优势,合理分配质控任务,各司其职,保障护理的质量[3]。在护理过程中组长及质控护士发现问题,随时记录于质控口袋本,相关责任人于48 h内进行改正并反馈,质控护士在48 h后追踪改正情况。护理质控会1次/周,对工作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隐患进行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深入开展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积极参加护理部组织的护理安全隐患排查,1次/月,自查自纠,以此来优化管理系统,减少护理事故和护理差错发生,降低医患纠纷发生的几率。

3.3 强化护理人员培训和管理

血透室有别于其他的临床科室,专业性较强,因此应加强新近入科的护理人员的培训,采用导师制“一对一带教”的模式,及时指正操作中的不足,反复训练、考核,3~6个月后,经考核合格后方可单独上岗。应制定完善的培训方案和培训计划,根据护士的职称和工作年限等进行合理安排。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各项培训,增强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制定学习计划,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实践操作。

3.4 加强规范标准化操作,保证安全和质量

严格无菌操作,在透析过程中,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严密检测,避免患者出现感染等情况,通过培训等方式,不断学习和引进新的护理理念和护理方法,规范护理文书的书写。在透析强前,应对患者的各方面情况进行综合评估,适当约束有风险的患者,常规拉床栏。

3.5 加强患者管理

加强护患沟通,护患纠纷多数是由于双方缺乏沟通产生误解造成的,要按照以人为本的思想,尊重和同情患者,倾听患者的心声,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取得患者的信任,并做好艾滋病、乙肝、梅毒以及丙肝等季斌的常规检测。

3.6 加强设备及环境管理

水处理间机机器设专人管理,同时定期检修和保养设备。积极优化科室环境。配置家属休息区,设立探视制度,1 h/次,非探视时间,家属不得入内。病情危重者家属可佩带口罩在床旁陪护,进出血透室要穿鞋套,保证治疗环境的清洁,消除卫生死角。定期对透析室和治疗室的出口处、进口处以及室内空气等重要位置进行细菌学监测,加强对感染的监督管理[4]。

综上所述,分析血液净化中心存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制定相关的防范措施,能够使护理的风险意识增强,使患者的满意度提高,值得推广应用。

[1] 郑玉英.血液透析室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3,11:21.

[2] 李晓平.加强血透室护理安全管理的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7):75-77.

[3] 马鸿雁,刘 丽,张冬艳.血液净化中心护理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与成效[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4,5:274.

[4] 覃兰宁.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与预防对策[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2,9(23):97-99.

本文编辑:吴宏艳

Blood purification center nursing safety hazard analysi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QIAN Ping
(Taixing city,jiangsu province people's hospital,Jiangsu Taixing 225400,China)

R471

B

ISSN.2096-2479.2016.05.163.02

猜你喜欢

血透防范措施净化
血透室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及预防
超声对规律血透患者造瘘术后吻合口血栓形成的诊断价值
观察思维导图护理干预在老年血透患者中的应用
这条鱼供不应求!虾蟹养殖户、垂钓者的最爱,不用投喂,还能净化水质
网络支付风险及其防范措施
肌肤净化大扫除START
网络监听的防范措施
PPP项目中的常见风险识别及防范措施
陶色净化
护理礼仪在血透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