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脊柱内固定术的护理配合经验分析

2016-04-05张鹏远

关键词:手术过程体位器械

张鹏远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脊柱内固定术的护理配合经验分析

张鹏远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0)

目的 探讨脊柱内固定术的护理配合经验。方法 2014年2月~2016年2月期间,选择本院收治的64例行脊柱内固定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脊柱内固定手术,以椎弓帮固定为主,观察患者的疗效。结果 64例行脊柱内固定手术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52±1.05)h,平均出血量为(296.35±52.67)mL。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追弓根螺钉固定系统位置正确,患者体位摆放正确,手术治疗中没有出现软组织损伤和神经压伤,且没有出现感染并发症发生。结论 护理人员需要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和器械的使用方法,熟悉脊柱内固定手术的步骤,详细了解手术过程中的护理配合措施及配合成功的关键,继而提高疗效和手术成功率,促使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脊柱内固定术;护理配合经验;疗效

随着外科治疗技术的发展,如今内固定技术在骨折治疗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尤其是经过前后路固定技术的发展,能够有效增强融合率,促进患者早日康复[1]。脊柱内固定手术主要是用于治疗辅助脊柱融合、脊柱创伤治疗等,达到脊柱稳定,消除神经根、交感神经等刺激。本次选取我院收治的64例行脊柱内固定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脊柱内固定术的护理配合经验,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2月~2016年2月我院收治的行脊柱内固定术患者64例,男34例,女30例,年龄35~72岁,平均年龄(53.43±5.74)岁。所有患者均术前行脊柱X线、CT、磁共振成像检查,以以椎弓帮固定为主。

1.2 护理方法

①手术前准备护理措施:医护人员需要在手术之前做好患者检查工作,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确保患者有足够的心理准备对待手术。脊柱内固定手术需要应用麻醉机、电刀、监护仪、脊柱手术基本器械、内固定器械等,同时医护人员还需要准备常规敷料包、手术衣、棉片、骨蜡、双极电凝等。

②手术巡回护理人员配合:护理人员需要提前30 min进入手术室,准备和检查手术物品,将手术室温度控制在20℃~25℃。做好麻醉配合工作,打开患者静脉通道,保持输液通常,协助麻醉医师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麻醉后协助患者采取俯卧位,对于硬膜外麻醉清醒患者双臂自然屈曲半抱头部,并避免腹部受压影响呼吸。医护人员在协助患者体位摆放时,需要对患者皮肤及相关部门进行保护,避免患者各部位受压,在搬动患者时,需要协调轻柔。在手术过程中,巡回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手术进程,如静脉输液速度、尿管通常性、尿管出入液量。

③手术步骤及配合:由于脊柱内固定手术比较麻烦,涉及到器械种类较多,很容易在手术过程中出现混乱,影响手术进程。洗手护士需要提前进行器械台整理,将使用频率较高的器械单独放置。在手术过程中,密切观察手术步骤,主动配合医生的手术治疗,准确传递器械,减少手术时间。医生切开患者皮肤显露术野时,护理人员需要及时传递电刀止血,随后打开椎管后出血,需要及时传递棉片压迫和电凝止血。行内固定时,护理人员传递定位针、追弓根探针、开路器等,仔细核对螺钉的规格。在手术过程中进行手术器械传递时,需要严格避免碰触患者和助手的手,避免影响治疗过程。

④术后护理及观察:手术治疗完成后,护理人员需要做好患者搬运护理,确保患者推车平稳,且各类引流管和输液管妥善放置,避免导管脱出,用干净的被子覆盖患者身体,密切观察患者的面色和意识。护理人员需要定期到病房进行探视,了解患者手术治疗后的心理变化和病情恢复情况,联系医生适当采用麻醉药剂降低患者疼痛程度。

2 结 果

64例行脊柱内固定手术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52±1.05)h,平均出血量为(296.35±52.67)mL。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追弓根螺钉固定系统系统位置正确,患者体位摆放正确,手术治疗中没有出现软组织损伤和神经压伤,且没有出现感染并发症发生,疗效良好。

3 讨 论

在脊柱内固定手术治疗中,给予患者优质的护理是保证疗效的主要措施[2]。其中手术体位作为患者暴露手术视野的姿势,护理人员必须在合理安置患者的体位,并避免患者软组织和神经压伤,引发不必要的并发症[3]。脊柱内固定手术治疗无菌要求非常高,护理人员需要确保守护神器械及追弓根螺钉固定系统的灭菌和消毒,加强对无菌覆盖术野的应用,避免患者切口出现感染[4]。由于手术中需要应用较多器械,护理人员需要结合手术步骤和医生操作习惯,为医生提供合理的器械传递,确保缩短手术时间[5]。本研究中探讨了脊柱内固定术的护理配合经验,结果表明64例行脊柱内固定手术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为(1.52±1.05)h,平均出血量为(296.35±52.67)mL,提示护理人员做好准备护理、巡回护理等,能够有效控制手术时间,降低手术出血量。此外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追弓根螺钉固定系统位置正确,患者体位摆放正确,表明护理人员做好患者体位护理,避开患者软组织及其他部位压迫,可以有效提高追弓根螺钉固定系统的实施效果。手术治疗中没有出现软组织损伤和神经压伤,且没有出现感染并发症发生,具有显著的疗效。

综上所述,护理人员需要熟悉脊柱内固定手术的手术步骤和操作过程,协调配合医生的手术习惯,快速处理手术前和手术中可能出现的各类问题,且在术后加强与患者的交流,降低患者心理压力,此时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1] 肖惠璇.脊柱后路钉棒系统内固定手术中护理问题及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3,08(07):216-217.

[2] 骆如香,陈云超,苏庆娇,等.计算机导航系统在脊柱内固定术中的应用及护理配合[J].微创医学,2014,05:(08)626-627+575.

[3] 董 艳,张 伟.计算机辅助导航下脊柱内固定手术中的护理问题及处理方法[J].全科护理,2015,17(07):1615-1616.

[4] 于 丽.高龄患者腰椎管内神经鞘瘤切除合并脊柱内固定术1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6,04(11):91-93.

[5] 仲桂霞,王丽芳.脊柱后路内固定术后并发感染手术治疗护理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4,15(32):167.

本文编辑:刘欣悦

R472

B

ISSN.2096-2479.2016.05.067.02

猜你喜欢

手术过程体位器械
无声的危险——体位性低血压
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压疮高风险者手术过程急性压力性损伤护理干预
幼儿园自制体育器械的开发与运用
导乐陪伴联合自由体位在产妇分娩中的应用
保留远近双蒂皮瓣削薄术治疗手足部皮瓣移植术后臃肿畸形临床观察
保温护理对98例全身麻醉患者术后复苏应用价值分析
麻醉复苏室与临床护理特征性分析与措施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外来器械实行集中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玻璃体切割眼内填充术后被动体位的舒适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