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解读卡勒德·胡赛尼《追风筝的人》

2016-04-04潘笛

文学教育 2016年19期
关键词:追风筝的人哈桑阿米尔

潘笛

解读卡勒德·胡赛尼《追风筝的人》

潘笛

《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代表作,以十九世纪七十年代的阿富汗和美国为背景,是一个关于人性背叛、成长与救赎的故事,用真实细腻的视角描绘了主人公阿米尔在友爱中从背叛到自我救赎的过程,深受全世界亿万读者的喜欢。本文就作品中主人公阿米尔的人性追寻与心灵救赎过程进行了探讨。

追风筝的人 人性追寻 心灵救赎

《追风筝的人》是美籍阿富汗裔作家卡勒德·胡赛尼的第一部小说, 也是第一部由阿富汗裔作家创作的英文小说。小说主要讲述一个阿富汗富家少爷阿米尔和仆人哈桑之间凄迷悱恻的故事。作者用缓慢凝重而又细致入微的笔法,以一种从容平和的静美心态,表达感情温婉含蓄,叙述笔调沉静中暗含忧伤,对人性的残缺和本质进行勾勒,淋漓尽致诠释关于战争、种族、宗教和文化等一系列问题。

一.“风筝”的文化和情感隐喻

《追风筝的人》中巧妙、自然地贯穿了“风筝”这一具有文化隐喻性意象和文化表征。“风筝”是阿富汗国家的文化表征,表征友情、亲情、正义、善良、诚实,以及勇敢、睿智等。“斗风筝”是阿富汗民族勇敢者的游戏,在斗风筝中赢得胜利,意味着一种至高荣誉,即获得赞许和尊重。对“风筝”的追寻,亦即对美好人性追索,“追风筝的人”隐喻着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追随。[1]

《追风筝的人》中同样贯穿了“风筝”的情感隐喻性和浓郁的诗性行为。隐喻不再被认为只是一种修辞方法,而是一种基于情感的认知过程,包括感知、体验、想象、理解等心理行为、语言行为和文化行为。小说中意向的背后有着深层次的情感隐喻,阿富汗人民的勇敢和迷失,阿米尔对友情的背叛和救赎,哈桑对主人的忠诚和隐忍。整部小说中,风筝反复出现,营造了浓郁的背景,铺垫了阿米尔的生命的孤独体验和心灵自我成长,具有丰富的情感隐喻性。在不同的时期从不同的角度来说风筝承载着不同的情感隐喻,它可以是亲情,友情,正义,觉醒,救赎,也可以是勇敢,善良,睿智。

二.苦难中的追寻、心灵煎熬与自我救赎

小说中主人公阿米尔经历了阿富汗童年生活、美国流亡生涯以及重返祖国三段成长经历。分析小说中主人公成长与救赎这一主题,可分为人性偏离、人性觉醒和完成救赎三个阶段。这种内在的成长历程,是从天真到背叛,从内心的巨大煎熬到勇敢救赎。

1.青春期的焦虑与放逐灵魂的流浪

小说描写了处于寻找的焦虑之中阿米尔的情感生活和精神状态,描写了阿米尔内心生活中的躁动不安和怀疑、无奈的情绪,急欲冲破旧观念,对封闭、僵化的传统秩序不满。阿米尔具有青春期男子忧郁、苦闷、孤独和叛逆的情绪,这种情绪由于缺乏岁月沉淀后的反思,更像是一种青春期的宣泄。

在走向青春期认同的关键时期,主人公阿米尔失去了母亲,他的母亲生他时难产而死,缺乏母爱的他渴望父爱。可是,天性懦弱的他无法成为父亲心目中那样铮铮铁骨的男子汉而被父亲所轻视。父亲的漠视丝毫不能抑制阿米尔对父爱渴望,整个童年时代阿米尔都在苦苦追寻。这些成长的伤痕使阿米尔的心态长久未能摆脱青春期成长的阴影,阿米尔过于敏感自尊,不愿与人分享关爱。他重要的精神痛苦源于人际交往的困难,人与世俗的抵牾,与父亲在感情上相疏离,不被父亲认可所产生的消沉和恐惧,却始终笼罩着他的心灵,使他所希翼的认同难以达成。[2]而在成长中认同感的匮乏使阿米尔不可避免地出现焦虑情绪,充满了一种青春期的孤独情绪和迷惘心情的宣泄,他试图通过寻求认同来确立与外界的关系,从与他人的关联中获得自身存在的意义,寻找真实自我。

当阿米尔离开阿富汗而移居美国时,其人性和自我心灵中的文化冲突和认同危机日趋强烈,其自我同一性和人性受到双重文化冲击。一方面,美国社会文化大熔炉不断使他美国化,构型了他的美国人性和心智结构;另一方面,由于他从小生活在阿富汗,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在他心灵深处有潜移默化影响,其潜意识中存有一种根深蒂固的穆斯林文化情结和精神结构。这种长期生活在文化夹缝中的处境和边际人的自我迷失心理,使阿米尔处于自我文化身份认同和心灵焦虑,其民族身份在其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中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尴尬。

2.生命的孤独体验与心灵煎熬

小说的主人公阿米尔和阿桑主仆两人之间横亘着阶级,种族和宗教的隔阂,阿米尔一直以来都无法摆脱阶级的差异,从不把这个哈扎拉人视为自己的兄弟,更不会承认自己对哈桑的依赖,反而常常捉弄甚至侮辱哈桑来“提醒”自己他和哈桑的不同。

在1975年的那次盛大的冬季风筝大会上,阿米尔为了得到更多的父爱和赞许,一心想赢得比赛,带回风筝,阿米尔的风筝如愿地割断了其他的所有风筝,勇敢忠诚的哈桑为了帮阿米尔追逐风筝,更为了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的承诺,置性命于不顾,奋力去追那只象征胜利的“蓝风筝”。为了守护这个战利品,他却被不良少年阿塞夫和他的哥们儿强暴。阿米尔面对哈桑的被侮辱的处境,置若罔闻,不惜牺牲哈桑。当他从哈桑的手中接过那只蓝风筝时,当他终于得到了父亲的赞许之时,罪恶感也包裹了他的心灵。阿米尔无法原谅自己对哈桑的“背叛”,不敢面对哈桑那绝望而真诚的目光。

从自然本性来看,阿米尔敏感而好学,但是却柔弱胆怯,而哈桑却勇敢正直、身手矫健。阿米尔得不到勇武刚直的父亲的重视,就本能的想要保护好自己与父亲之间的情感。因此十分嫉恨父亲对哈桑表现出来的爱,甚至希望将哈桑赶走,独占父亲的宠爱。狭隘的阿米尔制造了盗窃假象“诬陷”哈桑,逼走了哈桑,阿米尔从此陷入了罪恶和良心上的折磨,无法自拔,这成了他成长的梦魇,从此,阿米尔一直承受着对朋友背叛的心灵煎熬。

3.在黑暗中寻找绽放生命的方式

故事在苦难和心灵煎熬中继续,阿富汗被俄国占领之后,在枪炮和硝烟中,美丽闲适的家园满目疮痍。阿米尔随父亲流亡美国。拉辛汗揭开了哈桑的身世之谜,原来哈桑是阿米尔同父异母的亲兄弟。阿米尔这才意识到,除了自己过去那些未曾赎还的罪行,还有父亲未偿还的孽债,他和父亲都背叛了愿意为他们付出生命的人。

为了曾经的罪孽,为了真正完成成长的洗礼,他必须经历一次心灵的救赎,而救出哈桑儿子的过程,就是完成自我救赎的过程,也就是内在成长的过程。为拯救哈桑的孩子,阿米尔不顾生命安危,重新踏上了那片水深火热的土地。营救的场面,处处充满着血腥。而阿米尔正是冒着生命的危险才完成救赎的。在小说的高潮处,阿米尔为了救索拉博,和阿塞夫进行了一场决斗。阿米尔被打倒在地,这时候血流满地,这种流血的场景代表着牺牲精神。[3]而小说正是通过选择流血这种救赎的的仪式,使主人公实现自己的成长。而正是在这场决斗中,阿米尔的内心才真正的获得了解脱。到阿米尔救回索拉博,并将他带回美国过全新的生活,这对带罪的父子,才真正得到了心灵的救赎。到危险地喀布尔去救哈桑的儿子索拉博,是阿米尔的责任,也是他为自己和父亲赎罪必须付出的代价。

小说主人公的自救过程是灵与肉的双重历险过程,阿米尔通过救赎最终长大成人。很多年前,哈桑去为他追风筝,而很多年后,他又为哈桑的孩子追风筝,完成那句永恒的承诺“为你,千千万万遍”。两次追风筝的经历对主人公阿米尔来说包含着背叛和救赎,受挫和新生的情感隐喻。第一次放风筝时,阿米尔为了得到父亲的肯定和赞许,不惜牺牲哈桑最终取回了最后的那只风筝。然而阿米尔的内心一直被自私、懦弱和背叛折磨了26年。26年后,阿米尔冒着生命的危险从阿富汗救出哈桑的儿子索拉博,带着索拉博一起第二次放起了风筝。当他们的风筝割断别人的风筝时,长期困扰阿米尔内心的背叛和自责最终释然,他的内心得到了救赎。[4]哈桑对风筝的追寻象征哈桑的美好品质与对无情现实的抗争,蕴含着作者对人性回归和阿富汗新生的期待。

三.《追风筝的人》带给我们的思考

《追风筝的人》关注亲情、友情与爱情,正义、善良和诚实,感恩与救赎,真相与谎言,从放逐灵魂的流浪到寻回生命的风筝,从生命的孤独体验到自我心灵救赎。小说的伟大之处在于,通过描写主人公人性成长、自我对话和心灵救赎过程,对人性和自我救赎进行了剖析,它对我们的现实生活起到了深刻的启迪作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仅要敢于面对自己的错误,同时还要勇于包容那些伤害。振作精神,人性追寻与自我救赎,从过去的创伤和痛苦煎熬中走出来,面对一种积极有意义的健康生活。在这部小说中,风筝象征着生命中所蕴含的高贵的品质,表征着友情、亲情、正义、善良、诚实,以及勇敢、睿智等。而对风筝的追寻,就是对美好人性的大胆追寻和勇敢救赎。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都是追风筝的人,而那漂浮于空中的风筝则是我们无法释怀的情感,在追逐的过程中我们终究会寻找到自己人生正确的方向,完成自我救赎的过程,也就是内在成长的过程。阿米尔的故事也充分说明人性可以经由环境改变,可以获致自我救赎。

[1](美)卡勒德·胡赛尼.追风筝的人[M].李继宏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2]李雅琴.人性的挣扎——《追风筝的人》的成长主题探析[J].长春师范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6).

[3]林晓彬.浅析《追风筝的男孩》中的人生救赎[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1( 7).

[4]李玉霞.论《追风筝的人》中的背叛与救赎[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1).

(作者介绍:潘笛,湖南长沙市周南中学学生)

猜你喜欢

追风筝的人哈桑阿米尔
感恩
《追风筝的人》中阿米尔的人物形象解读
借据丢失之后
为你,千千万万遍
为你,千千万万遍
不一样的风筝
为你,千千万万遍
《追风筝的人》:一本畅销书的十年
《追风筝的人》的心灵疗治与救赎反思
评《追风筝的人》中哈桑的悲剧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