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创新理念下的研究生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机制研究

2016-04-01吕延方

科技视界 2016年7期
关键词:协同创新跨学科整合

吕延方

【摘 要】协同创新视角下的研究生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日益受到世界知名学府和研究机构的关注。本文从培养研究生跨学科协同创新的理念、加大跨学科课程建设与资源共享、提供研究生协同创新平台、建立跨学科研究团队、提供跨学科学术交流活动、资助优秀研究生参加短期跨学科研修项目、开展研究内容训练及竞赛活动、实施多导师联合培养机制等方面,探究协同创新理念下的研究生跨学科人才培养机制。

【关键词】跨学科;协同创新;整合;人才培养

A Research on Graduate Interdisciplinary Training Mechanism under the Concept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LV Yan-fang

(Dongbe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 Dalian Liaoning 116025, China)

【Abstract】Interdisciplinary graduate training mode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s being concerned by world-renowned universities and research institutions. This paper explores graduate interdisciplinary personnel training mechanism under the perspective of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mproving the interdisciplinary curriculum construction and resource sharing, providing a platform of postgraduate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building a multidisciplinary research team to provide interdisciplinary academic exchanges, and financing outstanding students to participate in short-term interdisciplinary training projects.

【Key words】Interdisciplinary curriculum; Collaborative innovation; Integration; Training

协同创新作为创新发展的主流模式,体现了各学科领域整合的发展趋势。单向创新不能充分体现创新发展的多维知识结构。多学科交叉和整合研究成为各学科学者倡导的、突破学科边界的合作研究方式和新思路[1]。当今社会所需求的人才知识结构应兼具复合性、层次性及应变性等多元化特点。高等教育中研究生培养质量对于科学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基于协同创新视角下的研究生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日益受到世界知名学府和研究机构的关注。为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需求,在高等学府中探索协同创新视角下的研究生跨学科人才培养,不仅符合科学本身发展的客观规律及社会对人才的需求,而且是各高校提高教育质量、提升竞争力、保持领先优势的重要途径。

1 培养研究生跨学科协同创新的理念

学科交叉与整合已成为当前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例如,近年来,经济学的理论研究逐渐呈现出科学化的发展态势,研究问题本身要求多学科知识架构。而最为突出的表现形式是数学与经济学相互渗透、整合的现象愈加明显。愈来愈多的学者认为,在经济学领域里不可能仅凭单一知识,说明某个理论正确与否。经济学有必要借助于数学这一较为严密、精确、实用的思维工具。数学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现实生活等领域的应用构成数学持续发展的强大推动力[2]。20世纪后半叶兴起的数学模型在研究经济规律中的巨大威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3]。经济学中的均衡分析、边际与弹性分析、聚类与主成分分析、回归分析、投入产出分析、经济增长、经济控制、博弈论模型等都是利用数学工具来解释或解决实际经济问题[4]。数学方法不仅能分析经济关系和现象的数量方面,而且可对经济现象进行质的分析[5]。然而不是所有经济学思想都可以数学化,很多高深的经济学思想是不能转化成数学模型[6]。科学本身具有主观性和不确定性,数学在科学研究中存在一定的限度[7]。正确发挥数学在经济学的教学根植于对经济学数学化问题的深入理解,掌握教学中数学使用度的问题[8]。由于定量分析方法依赖于数学建模,数学建模是培养创新能力的一个极好的载体[9]。高校教师应正确地灌输研究生跨学科协同创新的思想理念,应注重培养研究生更新知识结构,调整智力结构,将不同学科有机结合,融会贯通。

2 加大跨学科课程建设与资源共享

随着科技进步和社会信息化的日益加速,世界上许多难题无法仅凭单一学科有效解决。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中某些重要问题,在内容和方法上已超越单学科的界限,覆盖多学科知识体系。众多问题自身兼有多学科领域的跨越性、相融性特点,严格的学科间划分及分界日益被打破。当前科学技术的突破和重要科技成果的创新,荟萃了多学科渗透融合的成果。传统高校各学科之间泾渭分明,难以共享教学及科研资源。高校研究生跨学科培养过程中,应打破单一学科的局限,整合与优化课程结构,融入各学科特色与优势,设计与制定课程名称与内容,共享开放式跨学科资源,加大跨学科课程建设,鼓励研究生跨专业、跨学院选课。

3 提供研究生协同创新平台

研究生群体作为科学发展的后备力量,如果能正确引导、协同创新,扩大研究视角,加强培养机制,将来会成为科学发展的中坚力量。高等学府可根据实际情况,将学校设置的学科进行整合,建立文理学科协同创新的研究基地,为实质性的文理、多学科交叉整合研究提供平台。利用多学科交叉整合优势,为研究生创造灵感激发、思维互动启发的有利平台,提供学生的独立实践过程,确保研究生在创新实践中的自由发挥留有一定空间。通过协同创新基地的平台建设,使研究生掌握跨学科领域先进、前沿的知识、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协同创新能力。

4 建立跨学科研究团队

利用学科集群与整合优势,对具有跨学科知识背景和科研较为突出的研究生,建立跨学科研究团队,让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以往研究生培养模式主要以院系培养为主,通过建立跨学科研究团队,组建跨学科培养的导师队伍,安排好各位导师的职责分工,集体参与指导、培养研究生。根据培养目标与方案,突破以往仅局限于院系结构的培养模式设置协同创新培养体系。从而对加入跨学科研究团队的研究生在导师配备、课程选择、科研指导、论文设计等方面,建立灵活的管理和运行机制。

5 提供跨学科学术交流活动

跨学科交流可以创造学习、交流氛围,是推动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在跨学科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中,各院系应高度重视如何推动跨学科交叉融合与发展模式。围绕理论、方法及学科前沿定期举办知名专家学者的“跨学科学术沙龙”、“专家论坛”等,开展跨学科学术探讨与交流活动。这种内容丰富多彩的跨学科学术交流活动,一方面营造了浓郁的学术氛围,拓宽了研究生的视野,另一方面激发了研究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对多学科知识的挖掘能力,多学科热点问题的捕捉能力及科技创新能力。

6 资助优秀研究生参加短期跨学科研修项目

为了促使研究生学习更多的跨学科知识,以及在实践中灵活应用跨学科知识,实现跨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结合,学校可选拔优秀研究生,资助他们到国内外进行短期研修。利用国内外跨学科优势资源,开拓国际化视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也可为研究生提供产学研合作平台,与校外多家研究机构及企业建立合作关系,为研究生提供跨学科知识与技能的学习与实践机会。

7 开展研究内容训练及竞赛活动

在协同创新理念下,为培养跨学科研究生学以致用及充分挖掘学生创新能力,深入了解跨学科专业前沿动态,扩展和提高研究生能力,财经类高校针对经济问题的技术和方法处理,如委托代理问题、连续公共物品的私人供应、税收垄断者的动态最优化、企业的最优投资路径、通货膨胀和失业的均衡、最优社会储蓄行为等,定期开展丰富多彩的研究内容训练及竞赛活动。研究生可自主选择灵活多变的研究方法,诸如线性及非线性回归、参数估计假设检验、最优规划、博弈及决策、埃文斯模型、乔根森模型、拉姆齐模型、随机动态一般均衡模型等,对某一经济问题展开深入研究,撰写研究方案,参与学校举办的竞赛活动。学校根据研究生提供的解决方案,评选出不同奖励级别。为激发学生参与竞赛的热情,除了精神上的奖励之外,可以给予适当的物质奖励。通过开展跨学科知识的研究内容训练及竞赛活动,开拓学生的视野,扩展及调整知识结构,培养具有牢固宽广的跨学科理论及应用能力。

8 实施多导师联合培养机制

目前多数高校的研究生在学习期间主要选择一位指导教师。这位教师负责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及论文设计、撰写等。受制于国内整体科研形式及水平,教师的专业背景和研究基础,绝大部分导师在某一学院任教,专注于某一具体学科的某一方向进行深入研究,因而研究内容及方向较为固定。由于学科之间壁垒,与其他学科很难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交叉与融合,教师之间实质性的学术探讨、交流与合作很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学生的综合能力与复合型知识结构的培养。对跨学科研究生各院所可尝试在不同学科及专业导师指导下实施联合培养机制,由一位指导教师作为主导师,其余导师为副导师,博采众长,达到融会贯通各科知识的目的,保证研究生获得跨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提高跨学科的人才培养质量。毕业论文作为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多导师联合指导更有利于提高毕业论文的质量,有利于实现个性化与多元化教育,培养时代所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包水梅.高等教育多学科研究的解读和反思[J].高等教育研究,2013,34(5):46-52.

[2]庞坤,李秀林,李明振.大学数学建模方法的有效教学策略[J].求实,2010(S2):251-252.

[3]勾立业.高等数学建模教育研究[D].吉林大学,2007.

[4]周祖亮.数学在经济学中应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J].商场现代化,2008(12):384.

[5]屈力进.论数学方法在经济学中的应用[J].当代经济,2007(9):147.

[6]姜桂芝.浅谈经济学的数学化[J].现代企业教育,2007(18):70-71.

[7]朱富强.经济现象的复杂性与经济学数量化的认识论局限[J].财经科学,2009(8):49-55.

[8]王宏艳,杨玉敏.如何发挥数学在经济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J].大学教育,2014(5):155-156.

[9]陈希.创新教育与数学建模[J].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2):50-53.

[责任编辑:汤静]

猜你喜欢

协同创新跨学科整合
跨学科教学在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践与思考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商标跨类保护的跨学科解释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