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遵循学生心理规律构建习作构思教学

2016-03-31安法龙

教学月刊小学版·语文 2016年3期
关键词:训练方法

安法龙

【摘 要】小学生怕写作文,是当前习作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现象。究其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习作构思训练的不足是其原因之一。要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在教学中应从遵循学生心理规律出发,有针对性地进行构思的训练。

【关键词】小学生习作 构思教学 心理过程 训练方法

学生不喜欢写作文,讨厌作文,怕写作文,这是我们语文教师不可回避的尴尬事。学生怕写作文,生活经验的欠缺是一个方面,作文构思训练的不足和学生构思的障碍也是重要的一个因素。本文试图运用写作心理学的知识,分析作文构思的心理过程, 揭示作文构思训练对于解决小学生作文难问题的重要意义,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

一、小学生习作构思的心理机制

小学生的写作,实际上是习作者根据所给定的要求,在头脑中确定所要表达的信息,并从长时记忆贮存的信息总量中提取这些信息,进行即时的创造,组合成文章的内容结构和形式结构的表征系统。小学生的作文活动,基本上属于模拟性创造思维的过程,主要表现在构思和表达上。在我国小学语文教学领域,最广为流传的写作过程观点是1992年张鸿苓等人提出的观察、构思、表达三阶段说,也就是一个信息的摄取与贮存、提取与加工、记录与修改的过程。以后,美国心理学家海斯和弗劳尔提出了一个影响深远的写作过程模式。如下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出,习作者的世界分成了三部分:作业环境、作者的长时记忆和写作过程。长时记忆系统中贮存的信息量,是习作者习作素材的积累,主要是学生个人经历和体验的积累,为学生作文构思和写作提供了“建筑”的材料。作业环境和作者的长时记忆构成了写作过程运行的语境。从图中可以看出,写作过程主要是计划、转译和回顾的过程。计划即构思,是写作过程的第一步,指从作业环境和长时记忆中去寻找信息,然后运用这些信息去建立写作文的提纲,引导完成作文。转译即表达,是在写作计划的指导下,从记忆系统中获取素材,并将它转化成可接受的书面句子的过程,即将内在心理特征转化成外在的言语符号。这里也包含了句子的构思。回顾即修改,包括复阅和校订两个过程,目的在于提高所写文章的质量。图表表明,计划过程由观念产生、观念组织和目标设定构成,“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可见计划即作文构思在写作中的重要地位。那么,在小学生作文构思的指导过程中,我们要先指导学生从自己的长时记忆中把与写作题目有关的信息检索出来,确定要表达的信息;然后,选取经由观念产生过程所检索到的最有用的信息,组织成一个写作计划,这就是平常所说的写作提纲,也就确定了如何表达信息;最后,还要建立一个标准来引导写作计划的执行,即有关详略等的处理。

二、小学生习作构思教学的内容

小学生的习作构思是一种模拟性创造思维的活动,是学生内在认知活动的历程。它的核心能力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布局谋篇能力。从构思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构思主要有两个内容。

一是写作过程的全文构思。作者经历了审题,即写作环境的确认,再依据习作者个人头脑中有关题目的心理表征,主动从长时记忆系统中提取有关文章的体裁和主题内容的信息,选择叙述、描写、抒情、议论、说明等不同的表达方式,根据所确定的作文类型,组织作文的结构。这些知识经过合理的组织,它的结果是形成写作计划,即教学中所说的写作提纲。如在《暑假中的一件事》的习作中,学生根据“暑假”“一件事”的任务,在大脑中选择贮存的有关写作知识的信息材料,把各种看到的、听到的、亲身经历的事件进行分析、研究,选择最有意义、最想写的事件。事件确定后,再提取关于这件事的所有材料细节,把最有用的材料,如这件事发生过程中有趣的环节加以组织安排,确定材料的裁剪、先后、详略,使之条理化。如果学生水平允许,可以再构思段落之间的自然过渡,有较好的开头和结尾,为表达思想感情寻找最好的方式。

由此看出,构思实际上就是一种创造性思维,是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的过程。在构思过程中,学生要把握全面的有关主题的知识,分析这些材料的现象和本质,进行分析、筛选,把最有价值的信息组织成写作提纲。这个过程,正是写作心理学的核心意义。

二是局部构思,主要表现在句子的构建上。写作课上,我们同样发现这些现象,有的学生会长时间的停顿,这是因为,除了写前缺乏全文构思,也是由于他平时语文的阅读量少,句子信息积累少,缺乏句子的训练。比如在习作《春游 》中,关于句子的构思,学生必然会依赖长期阅读所贮存的词语和句子的有关句型、表情等信息,尤其是有关景色描写用到的词汇、句子方面的积累。在习作过程中,学生从大脑信息库中选用不同功能性的语句来实现文章的组织,做到形式和内容的统一。由此可见,句子构思就是一个生成、构建、确定、联结、表征、贮存和记录命题的过程。

三、构思的训练方法

从上文的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全文构思和句子构思对于小学生写作成长来说,要从课文阅读中积累构思的“认知基模”,从阅读教学中获取构思的技能。小学生写作常常缺乏有关主题的结构知识,心理学家主张通过提供外部支持来维持学生的思路,并尽可能布置学生熟悉的作文题目,以使他们能有效地产生观念。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当学生遇到一种习作任务时,他会根据作业任务,用他已有的认知结构去核对处理。也就是说,根据他的理论,我们应当让学生在习作前,在大量的阅读中,大量接触各种类型的文章和各种语句,以及由阅读教学提供的学生作文结构和语句等认知基模,增加有关文章结构和语言的知识,建立各种类型文章的结构图式、主要观点和经验,以此去适用作文结构的要求。我们的语文教材就是按照这样的认知结构安排的,在每个单元作文前,必然有几篇与本单元作文任务的主题、对象相关的阅读课文,以此为学生的习作提供模仿的“基模”。学生所拥有的不同类型文章的经验及其结构图式为理解和回忆提供了框架,用于引导习作者构思及开展写作活动。这种框架性知识一方面来自自身的阅读,另一方面来自教师的阅读教学,教师配合学生获得的认知结构,教他构思提纲,获得新的理解与意义。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作文的组织结构、主要观点和重要的支持性细节,并可用图解的形式呈现不同文体间的各种关系,来指导学生选择主要观念和重要的支持性细节,组织成良好结构的文章。那么,学生在构思过程中,借鉴已有的认知结构(从阅读相关类型的文章中获得的经验和能力,构成了学生的作文认知结构),运用贮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信息材料,重新予以组织整合,获得新的文章的计划。教学进程安排上,小学低年级,我们可以按照“看图说话—看图写话—忆图写话”的训练序列,逐步训练学生的语句构思到结构构思。到三年级时,就有意识地从语句构思向全文构思过渡,重点是仿写,是作文能力培养的重要方法。关键有两点:一是选好范文,学习范文。我们一般的做法是按照教材的安排序列展开作文教学。值得引起注意的是,我们在作文教学前的几篇课文的阅读教学时,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研究文章的结构和语言特点,为作文教学提供构思的认知结构。二是引导学生练习。教师通过分析范文,引导学生对主题、选材、布局、分段、开头、结尾等的摸索,逐渐地进行独立构思和写作,提高写作水平。为了训练学生的构思能力,一方面可以训练学生将一篇作文分成几个主要部分,然后每个部分再分成次要部分;另一方面训练学生将作文中的几个部分逻辑地联结成整体的能力。在这种训练的基础上,每次的习作都进行“不辞辛苦”的立提纲训练。它虽然要花费一定的时间,但“磨刀不误砍柴工”,立好了提纲,就树起了文章的主干。

构思,既是逻辑思维能力的训练,也是感性情感表达的需要。在培养学生的构思能力时,要突出一个“练”字,多练多写,提高选材构思的能力。而情感表达要依赖大量的语文阅读,从阅读中感悟作者思维过程,感悟情感表达需要的语言能力。语文新课程标准里要求学生大量阅读,潜移默化地接受各种文章的结构知识,提高语言水平,即所谓“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点明了大量优秀文章对于小学生写作构思和语言构思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春兴.教育心理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林崇德.小学语文教学心理学[M]. 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

[3]叶奕乾,祝蓓里. 心理学(第四版)[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4]谢象贤. 语文教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3.

(浙江省天台县教师进修学校 317200)

猜你喜欢

训练方法
初中体育中长跑教学特点及训练方法研究
高校健美操教学中核心力量训练方法研究
探究中职语文朗读教学的重要性与训练方法
警察防卫控制训练中运用健康体适能训练的方法研究
通过认知规律进行逻辑思维训练刍议
浅谈举重运动员的体能训练
网球移动步法的作用及训练方法的探究
烹饪刀工技能训练方法与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