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手机依赖症”成为学习的专注力

2016-03-30林天骄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12期
关键词:中学生

林天骄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步入了新媒体时代并逐渐适应甚至依赖其存在。手机的使用对我们接受传统教育模式的青少年产生了不容小觑的影响,于是我们调查了这种影响的现状,并从中趋利避害,设计了一个将教育与新媒体相结合的移动学习平台。

关键词:中学生;手机依赖症;移动学习平台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2-0241-02

一、引言

现如今许多网络新媒体(如微博、微信朋友圈等)所代表的现代传媒手段正以不可遏制的趋势渗透进日常的社会生活。由于青少年自身媒介素养的缺乏等因素,他们中有很大一部分将现实中的学习、生活完全“挪移”到新媒体环境中,乐此不疲。而在治学过程中几乎是最为重要的专注力却在他们身上随着浮躁的心气日渐蒸发。青少年对于新鲜事物的兴趣与接受力要高于其他年龄段的人群,因此他们其实具备比成年人更好地利用新媒体的能力。

二、研究过程

1.研究对象。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调查对象为山东省实验中学、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济南市历城第二中学的学生,主要以高一、高二学生为主,也包括了少量的高三学生。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437份,有效率为87.4%。

2.问卷内容,如下图所示。

三、结果分析

1.调查数据,如下图所示。

2.结果分析。在中学校园内仅有3%的学生有过上课玩手机的情况,但回家后平均每个人用来玩手机的时间竟高达58分钟。如果按正常睡眠时间休息的话,一位背负升学压力的高中生每晚回家的有效学习时间大概是4个小时,花在手机上的时间就用去了1/4,也难怪有如此多的家长一定要将孩子的手机锁在抽屉里。

几乎所有的学生都能明确地分辨出手机使用的利弊,但也是几乎所有已有“手机依赖症”症状的学生都无法做到自我控制使用手机的时间,因此我们不难看出,自制力不足是导致手机依赖症的一大原因。由于每个家庭的情况不同,大部分家长并没有使用“强制力”来帮助孩子戒掉“手机瘾”,即使有的家庭将孩子的手机锁起来,也并没有起到很好的效果。所以这个问题才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热点问题,它存在于每一个焦虑的家长身上,甚至是每一个面临着升学压力却下不了决心的学子身上,存在于越发浮躁的治学风气中,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

四、思考

我们要解决一个问题,首先要遵循的原则就是不违背时代的潮流。新媒体已成不可遏制之势,所谓扬长避短,我们裹挟在这股巨浪中,就要明确方向,还要控制浪的方向,让浪的力量成为载我们前行的动力源。

在同学们描述自己使用手机的感受时,最普遍的一种感受就是“觉得时间在手滑动屏幕的过程中莫名地流逝了,即使并没有什么很感兴趣的内容,也出奇地专注与投入”。这一点,笔者也感同身受。专注力是青少年的一笔财富,但如果我们将其都投放在“自己也不知道到底做了什么”的事情上,实在是青少年一代人的共同缺失。因此,如何将这份专注力用于我们的学习生活,用于对知识的积累,是笔者的第一大解决思路,另一大解决思路也是笔者认为更为重要的,那就是关于思想道德的建设。就微博的使用而言,每天都有无数新的热点被大家广泛关注,在舆论的力量日渐强大的今天,新媒体的“开放性”与“渗透性”既有利又有弊。如果吸收了好的观点,那么不仅对于青少年“三观”培养有一个正确的引导,并且也会使这一代年轻人比以往更深入地了解这个社会,更好地建设社会;如果不辨是非,一味跟随错误的舆论导向,那么现在也许仅仅是孩子与家长、教师之间的分歧,但是今后有可能会成为社会上正确观念与错误观念的冲突,并且错误观念会越发离谱,深入骨髓。所以在青少年成长阶段,有意识地在新媒体领域呵护好青少年的思想道德环境,不仅仅是一个创新的想法,更是一件必要的事情。

五、关于移动平台设想

1.引入学习性功能并建立排行机制。单词类(例如百词斩)、古诗类、真题类(例如猿题库)引入的同时最重要的是建立一个排行机制,根据单词数量、题目数量、学习时间等,将一个班、一个学校的用户进行排名。不需要硬性安排任务,相信同学们会在原本闲下来刷着手机不知道该干些什么的时候,登陆上去背几个单词,超越别人的。

2.师生家长共同关注热点话题。每天可以就微博上的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同学们各抒己见,教师、家长引导,相信激烈程度一定不亚于一节语文课甚至是辩论赛。这样正好填补了校园中社会经验方面教育的不足,也做到了对于青少年成长过程中“三观”建立的监督。将同学们原本在QQ群里讨论八卦的时间用在这上面,酣畅淋漓又使心灵得到了成长。

3.建立文学交流的平台。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例如“班级日志”、“小说接龙”、“美文共享”等,将同学们平时各自的那些碎片式阅读集中起来,并通过教师的点评与筛选,将优秀的文学气氛通过新媒体带入校园。

4.强制性的手机锁,现在已经存在类似的APP(我要当学霸),其功能就是在设定时间内手机无法开启任何应用(社交软件、游戏等),但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效果并不好,因为随时可以放弃学习并且惩罚措施不过是听一首歌或者是发一条整蛊状态而已。但如果与我们的这个校园APP结合,它可以将学生每天使用手机到底是在利用它学习还是做无关紧要的事情的时间清楚地反馈给自己、教师和家长,从而起到一个很好的督促作用。家长也不用将手机锁在抽屉里,可以避免很多的分歧。

猜你喜欢

中学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1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2021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2021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考理化)与您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