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彰显高职《应用写作》的“职业美”和“文化美”教学模式探析

2016-03-30孙晓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12期
关键词:应用写作培养模式探索

孙晓

摘要:高职《应用写作》的“三段十二环节”培养模式,对彰显高职《应用写作》的“职业美”和“文化美”,解决课程地位弱化、师资力量不足、教学方式方法陈旧、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等问题,实现《应用写作》课程与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及技术进步需要的高度契合,理论传授和写作实践的紧密结合、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信息技术进步的高度吻合、知识技能与综合素质的相互促进和同步提升具有积极意义。《应用写作》的“三段十二环节”培养模式,可以通过技能人才培养的“全生命周期”培养、加强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衔接等进行实施。

关键词:应用写作;培养模式;探索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2-0227-02

一、《应用写作》在当前的高职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及面临问题

《应用写作》在当前的高职课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它对提高技能人才的信息交流和语言表达能力具有重要作用。《应用写作》与学生的学习、生活以及将来的工作密切相关,具有很强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掌握《应用写作》理论和实践能力,是高等职业院校培养合格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要求。

当前高职的《应用写作》教学面临着许多问题:一是课程重要性弱化。许多高职院校特别是理工类高职院校不重视学生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认为《应用写作》课程可有可无,或认为它仅是高职语文课的附属课程,资源投入不足。二是师资不能满足教学要求。高职院校许多从事应用写作教学的教师没有应用写作经验,具有企业或高校行政岗位工作经历的“双师型”教师比例小,或者有应用写作实践经验的教师忙于教学外工作,难以抽出足够的精力进行应用写作教学研究,教学水平不高。三是教学方法陈旧,对应用写作实践和操作训练投入不足,教学手段不适应应用写作能力培养的要求,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缺乏。上述三大原因导致高职学生学习《应用写作》的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佳。

二、应用文体鲜明的职业特征和浓厚的生活气息、文化品味

高职《应用写作》涉及文种多种多样,这些文种往往与人们的日常工作及生活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因而要么具有鲜明的职业特征,要么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文化品味。

应用文体中,具有鲜明职业特征的有公务文书、事务文书、经济文书、诉讼文书等,如通知、请示、报告、合同书、起诉书;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文化品味的主要是一些人际交往文书,如书信、请柬、便条、启事等。一般情况下,高职学生对应用文体鲜明的职业特征类较容易理解。这与高职院校培养的技能人才主要面向企业、高职院校课程的设置与职业需求紧密联系有很大关系。高职《应用写作》所讲授的大部分应用文体也都是技能人才将来所要面对和掌握的,学生的学习针对性和积极性也比较高。但对应用文体浓厚的生活气息、文化品味类,当前普遍存在高职院校教师对其认识不够,并间接导致学生对应用写作特点理解不全面、学习兴趣和动力不足等问题。其实并非所有的应用文体都是干巴枯涩、“面目可憎”的,单举书信一例,历史上就留下了数量众多、影响深远的作品,如我国较早见诸记载的书信《子产告范宣子轻币》、《乐毅报燕惠王书》、《鲁仲连遗燕将书》,后世的《与陈伯之书》、《与妻书》等,均内容充实、脍炙人口,不但在个人生活领域,同时还在政治、经济、军事等领域都发挥了重要作用,非常有学习掌握的必要。因此《应用写作》教师要引导学生提高学习应用写作的兴趣,准确掌握应用写作的写作规范,根据不同的应用文种采取恰当的教学方式方法,大力彰显高职《应用写作》的“职业美”和“文化美”,让学生对不同应用文种的特征都要深入理解。

三、通过“三段十二环节”培养模式大力彰显高职《应用写作》应用文体鲜明的职业特征和浓厚的生活气息、文化品味

大力彰显高职《应用写作》的“职业美”和“文化美”,可以通过实施应用写作能力的“三个时期”(三段)和“十二个模块(环节)”培养模式来实现。

应用写作能力培养的“三个时期”,包括技能人才成长的“学校学习及锻炼时期”、“企业实践及磨砺时期”、“个人事业和职业拓展时期”,这三个阶段依次推进、前后衔接,同时又相互交叉、彼此促进,有利于循序渐进地培养和提高技能人才应用写作能力;此外,这三个时期的相互交叉渗透还能促进技能人才理论学习与工作实践的紧密结合,实现应用写作能力的“入职前”和“入职后”的全过程培养。应用写作能力培养的“十二个模块(环节)”,是按照应用写作能力由浅入深的培养顺序排列组合的,包括属于“学校学习及锻炼时期”的应用写作基础知识模块、学习方法模块、常用公文模块、学生应用模块;属于“企业实践及磨砺时期”的企业事务模块、职业提升模块、企业联系模块、宣传推介模块;属于“个人事业和职业拓展时期”的日常生活模块、社会交往模块、业务往来模块、创业投资模块。应用写作能力培养的“十二个模块(环节)”,是分别针对技能人才成长的“学校学习及锻炼时期”、“企业实践及磨砺时期”、“个人事业和职业拓展时期”各自不同的能力要求和和努力目标,解决行业企业和个人事业需要具备的应用写作基础知识、常用公文、个人投资创业文书等12个专题的有关应用文体写作知识。应用写作能力培养“十二个模块(环节)”所包括的相关专题,由能力提升目标一致、教学内容相近的相关知识模块组成,如学习方法模块,包括案例教学法、比较学习法、工作过程模拟法、项目教学法等提高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效果的主要方法;学生应用模块,包括校园新闻通讯、大学生假期社会调查报告、求职应聘书信、毕业论文等的写作;企业事务模块包括单位工作总结及计划、个人述职报告的写作等;职业提升模块包括竞聘书的写作;企业联系模块包括贺词、开幕词的写作等;宣传推广模块包括企业形象包装类、史志年鉴类文书的写作;日常生活模块包括启事、便条等的写作;社会交往模块包括请柬、介绍信等的写作;业务往来模块包括经济合同、招投标文书等的写作;创业投资模块包括企业经营相关法律文书的写作。

四、《应用写作》的“三段十二环节”培养模式的特色和成效

一是可以做到课程体系与经济发展、产业升级及技术进步需要的高度契合。《应用写作》能力培养的“三个时期”和“十二个模块”,有“两个时期”和“八个模块”直接与经济建设和产业企业实际工作需求相关联,据此制定的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方案与相关技术领域职业岗位(群)任职要求直接对接,针对性强。二是可以做到理论传授和写作实践的紧密结合,共同提高。《应用写作》能力培养的“三个时期”和“十二个模块”,要求教师团队与企业或高校文秘宣传、行政管理岗位人员保持紧密联系,积极探索,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对教学标准、职业标准进行联动开发,课程的职业性、实践性和开放性水平可以得到不断提升。三是可以做到传统教学模式与现代信息技术进步的高度吻合。《应用写作》的“三个时期”和“十二个模块”培养模式,注重结合现代信息技术,将案例教学法、比较学习法、工作过程模拟法、项目教学法等教学方法的理论精髓体现为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以适应当前技能人才的素质现状,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四是可以做到知识技能与综合素质的相互促进、同步提升。《应用写作》课程将学生应用写作能力和人文综合素质培养列为两大平行目标,提倡让学生在学习理论、锻炼“技能”的同时,增强应对企业岗位挑战的能力,拓展自身成长和发展的空间;引导学生结合岗位写作需要,主动挑战困难,自觉规划人生发展方向,主导自身发展路径的选择,对培养全面发展的技能人才具有重要促进作用。

五、《应用写作》的“三段十二环节”培养模式的实施

为实现上述四项目标,在按照《应用写作》“三段十二环节”模式进行技能人才培养时,要遵循以下几方面的要求。

一要坚持技能人才培养的“全生命周期”培养。从“学校学习及锻炼时期”开始,结合技能人才在“企业实践及磨砺时期”的实践反馈,根据对技能人才“个人事业和职业拓展时期”所需应用写作能力的分析预判,确定三个时期不同的教学重点,并做到前后衔接、互相勾连、彼此促进,使应用写作能力的培养适应行业企业发展需要、满足职业岗位实际工作要求。二要强调实践能力的培养,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锻炼机会。比如学生“学校学习及锻炼时期”,可以创造条件安排学生到学校部门行政岗位做一些文字协助工作,以了解将来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应用文种类及写作要求;由学院团委、学生会记者团等组织学生在校园新闻通讯报道中锻炼写作能力。三要按照理实一体化教学要求,根据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如介绍《应用写作》公务文书成文流程时,按照文秘写作工作过程的先后顺序,将其分解为领导授意、公文草拟和审稿、领导签发、公文印制分发、督办反馈等环节;介绍合同和招投标文书写作时,让学生模拟工作过程,形象化地展示相关理论,效果会更好。四要在应用写作教学和职业实践中,配合职业理念及职业道德、人文精神的同步宣传。这样会更符合技能人才的成长规律,有利于技能人才尽快适应企业岗位的需求以及自主创业能力的培养,能促进技能人才素质全方位、全过程、可持续提升。五要加强课程教学资源库的建设。根据专业及课程特点,依托企业,加大对企业岗位需求的研究,广泛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发和丰富课程教学资源,建设高水平的动态教学资源库,为专业建设提供有力保障。六要加强校企合作开展师资培训。要建立健全青年教师培训和企业顶岗锻炼机制,提高“双师素质”比例,并按照企业岗位需求及时更新教师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满足技能人才培养需要。七要深入分析职业院校不同专业的需求,既重视《应用写作》共通能力的教学,也要实施差别化教育,满足不同专业人才培养的差别化需求。

猜你喜欢

应用写作培养模式探索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应用写作课程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教学思考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写作教学的新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