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通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实践与探索

2016-03-30霍新禄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12期
关键词:普通高校仪器设备管理

霍新禄

摘要:文章分析了普通高校仪器设备管理利用率低、管理不到位、共享程度不够的现状,从加强管理体制建设,构建校级大型仪器共享平台,引入智能化、信息化的仪器管理解决方案三个方面就如何加强仪器设备管理,充分发挥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益,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普通高校;仪器设备;管理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2-0140-02

一、引言

近几年来,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蓬勃发展,特别是在教育部组织开展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的促进下,一般普通高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明显改善,实验室的建设在高校的地位正在提升,仪器设备的增加,为教学科研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也明显加重了仪器设备管理任务,加大了管理难度。普通高校的设备管理相关部门面临着新形势下如何加强仪器设备的科学管理,提高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为教学和科研工作提供良好保障的新课题。为此,我们就普通高校仪器设备管理的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加强仪器设备管理的一些意见。

二、实验仪器设备使用中存在的不足

1.仪器设备利用率低。近几年来,普通高校为了弥补过去对教学设备投入不足的缺口,设备购置经费投入力度明显加大。在制订大批量设备购置计划时缺乏调研、论证,过分追求设备配置的全面性、系统性、先进性;由于设备配置方案的论证不充分,致使设备购置经费的投入效益下降,购置设备的使用率低下,造成教学资源的浪费;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思想仍时有反映,理论课程比例比较高,多数学生也习惯于“从听中学”而不是“从做中学”,创新性实验课程的所占比例、设计水平以及支持力度都有待全方位的提高。实验室较多采取封闭管理,开放时间短,有的不对外开放,学生只有在实验课上才能接触到实验仪器设备,导致实验仪器设备闲置严重。

2.设备管理不到位,维修不及时。长期以来一般普通高校在设备的管理过程中存在着重购置轻管理、重使用轻维护的现象。以前由于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不多,很少配备专职维修人员,而实验室人员对仪器设备的管理、维护能力有限,缺乏维修能力,随着仪器设备的增加,现有的工作人员人数及管理水平无法满足仪器设备的管理需求;从事实验室工作和实验教学的同志仍列为教辅队伍,地位低,待遇低,致使在实验室队伍老化的问题越来越大,人员年龄老化,专业队伍老化,新鲜的补充少,青黄不接,年轻管理人员流动性大,致使新引进仪器的维修不及时,仪器设备的使用掌握不稳定,直接影响了仪器设备使用效益的充分发挥,加大了学校的负担。

3.大型仪器设备的资源共享问题凸显。过去一般普通高校的大型仪器很少,多处于分散管理的状态,近几年随着设备经费投入力度的增加,大型仪器设备的数量迅速增加。由于大型仪器设备管理、共享的有效机制滞后,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信息闭塞缺乏沟通的渠道,购置与使用情况不透明,从而造成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共享程度不够。在已有大型仪器设备使用率不高的情况下各实验室为了使用方便还在积极申请购置性能相同的大型仪器设备,大型仪器设备的资源共享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将造成重复购置、资源浪费,挫伤了相关实验室的工作积极性,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三、提高仪器设备利用率的方法

高等学校仪器设备管理是以仪器设备作为管理对象。仪器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对仪器设备的论证、购置、使用、调拨直至报废的全过程实施管理。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要通过管理队伍来实施,因此,为了使有限的仪器资源发挥更大的作用,实现资源共享和效益最大化,普通高校仪器设备管理体系的建设必须以管理体制、管理队伍和管理制度建设为抓手,以实现科学的全过程管理为目标,着重做好以下工作:仪器管理模式的改革,仪器使用方法的普及,大型仪器资源共享,引入智能化、信息化的仪器管理解决方案。

1.加强管理体制建设。从实际出发,建立一套科学、严密、可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规范仪器设备从配置到报废过程中各个环节的管理行为,确保仪器设备管理体系良性运转。实行校、院(系)二级管理体制,校级管理由校长和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完成学校仪器设备的计划审批、购置、验收、使用,直至报废全过程的系统管理;负责制定仪器设备全过程管理的规章制度并具体指导、检查实施情况。院(系)级管理由院长和设备管理员负责,进行设备购置计划的论证、编制、申报;制定设备管理制度的实施细则并具体实施;做到仪器设备账、物、卡相符,设备状况良好。完善的规章制度,使仪器设备管理的全过程制度化、规范化,做到从配置到报废的全过程,每个环节都有章可循,有据可查,每个过程都有责任人,职责明确。

2.加强管理队伍建设。要保证高校仪器设备真正实现高效管理,必须有高素质专业化的队伍,既要有较高学术水平的学科带头人,还要有从事分析测试的技术人员、仪器设备维护人员、维修人员、行政管理人员等,因此,要重视相应人才队伍的建设,把仪器设备的使用最大化。要研究不同类型的开放仪器设备对人员组成、人员配备、人员结构的要求;研究开放共享的仪器设备的队伍建设模式,引进优秀人才、特殊人才,提高队伍的地位待业,稳定技术队伍。随着仪器设备数量的增多,需要招聘新的技术人员,而新进人员多是一些毫无工作经验的应届毕业生,让他们尽快进入工作角色,融入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入职导师制”是由有技术专长,资深和品行优秀的老员工担任导师,对新入职的技术人员进行实验室规范指导,期满后进行理论技术水平的业务能力考核,合格方可上岗;开设专题讲座,专业的精密仪器开设面向全校的仪器技术讲座,通过讲解仪器的原理和应用,拓宽师生的视野和对新研究技术手段的了解;成立设备维修中心,中心负责一般仪器设备的维修,使得仪器设备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协助专业人员完成大型设备的维修;配合有关人员进行仪器设备的技术改造和功能开发,扩展设备的功能,使老设备发挥新作用。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奖惩办法,评价结果与奖惩挂钩,鼓励先进,批评落后,调整工作,推动仪器设备资源共享,开放共用。

3.构建校级大型仪器共享平台。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对大型仪器设备实行相对集中的方式进行管理,专管共用,构建大型仪器设备的网络共享信息平台,增加开放时间,做好大型仪器设备的开放使用,实行严格的预约上机制度,有了良好的预约制度保证仪器可以满负荷运行,以提高大型仪器设备的利用率。利用现代化网络技术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信息管理平台是实施开放共享模式的基础。建立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的网络信息工作模式,可以公布仪器设备的名称、性能、收费标准等信息,设立网上预约使用仪器,提供对外开放服务。

4.引入智能化、信息化的仪器管理解决方案。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仪器管理水平、促进仪器开放共享,已成为各高校多年来研究探索的重要课题。应用“物联网”技术的仪器管理系统可以实现仪器设备实时信息的共享,提高仪器设备的管理水平和效率,从而为优化学校资源配置、更好地为学校教学科研服务发挥积极的作用。通过系统对仪器使用情况的多方面数据统计,可以直观的了解到每台仪器的使用绩效。这些数据为学校仪器的建设规划提供了决策依据,可以更好地利用现有仪器资源,更有效的分配仪器资源。将仪器的实时信息公开、人员管理、仪器管理、财务管理、预约管理、授权使用、计费收费、数据共享、报表统计等工作整合,结合软件系统和硬件设备,对仪器的日常使用进行监督和管理,使仪器资源得到充分、合理、高效地利用。

四、结语

仪器设备是高校从事教学、科研的重要保障条件,也是衡量一所高校实验条件和科研环境的重要表示,在高校实验室教学和科学研究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也是高校十分宝贵的资源。高校要管理好仪器设备,充分发挥它们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方面的作用,要从政策法规、管理机制、有偿使用和工作模式几个方面来促进高校仪器设备的使用,提高仪器设备的有效利用率。

参考文献:

[1]左铁镛.高等学校实验室建设的作用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3):1-5.

[2]张慧娟.新形势下高校如何提高大型仪器利用率[J].教育教学论坛,2015,(3):13-14.

[3]林瑜华.云计算环境下高校实验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8):271-274.

[4]陈欧.实验室通用仪器设备新型管理模式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3,(5):28-30.

[5]杨万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仪器管理系统设计[J].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14,31(5):134-136.

[6]卢学英,周树棠.关于高校实验室开放的研究[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6,(6):123-127.

[7]张新有,袁霞,潘伟.高校专业实验室开放与实施方案探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09,7(6):124-127.

猜你喜欢

普通高校仪器设备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2018年—2020年部分普通高校(本科)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不含2C)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普通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改革探析
普通高校健美操教学改革探讨
论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基于能力培养自制实验仪器设备
北京近4万台仪器设备向社会开放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