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互联网+卫星遥感”生态圈

2016-03-30中科遥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李妙慈

卫星应用 2016年2期
关键词:集市生态圈卫星

● 文|中科遥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李妙慈



构建“互联网+卫星遥感”生态圈

● 文|中科遥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李妙慈

在“一带一路”和“互联网+”的大背景下,卫星遥感应用需求增长迅速,传统的遥感应用成本高、难度大、时效差,已不能满足现时的生产关系,“互联网+卫星遥感”是发展遥感应用的创新模式,将互联网和遥感技术深度结合,使其面向大众,服务多层次用户,造福社会。

遥感集市瞄准了机遇,作为一种新型的时效性强、门槛低且包含标准卫星影像和增值服务在内的一站式遥感云平台应运而生,旨在汇集遥感数据、技术、设施、服务商与用户,打造遥感产业与应用生态圈。

一、“互联网+卫星遥感”概述

1.“互联网+卫星遥感”

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李克强总理首次提出“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与现代制造业结合,促进电子商务、工业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引导互联网企业拓展国际市场”。 简单地说就是“互联网+XX传统行业=互联网XX行业”,当然实际的效果绝不是简单的相加。“互联网+”对传统产业不是颠覆,而是换代升级。在卫星遥感行业,“互联网+卫星遥感”,就有了遥感云服务。

2.遥感云服务

遥感作为一门对地观测综合性技术,它的出现和发展既是人们认识和探索自然界的客观需要,更有其他技术手段与之无法比拟的特点:大面积同步监测、动态监测及全天候监测。遥感服务在智慧城市建设、国情普查,环境整治、土地确权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如:提高土地资源的监测能力、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并逐步向公安、国家安全、公共卫生、考古、新能源等领域扩展。

与日益广泛的应用和强烈的信息资源需求相对应,遥感应用产业还存在着数据资源缺乏、购买费用昂贵、处理加工成本高、时效性较差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区域应用的普及和产业发展。遥感云服务基于云计算技术和遥感专业处理生产线,将遥感数据、遥感处理软件、计算资源等整合成资源池,按需分配、动态调度、变买为租、先使用后付费。结合移动互联网思维和现时国情思考遥感行业的发展,遥感集市敏锐地看到了新的方向:创新遥感应用模式,打造产业平台,最大限度地丰富应用资源,降低使用门槛,与合作伙伴成本共担、资源共享。国内首个遥感一站式云服务平台应运而生。

☆ 以卫星影像为主的多种遥感源

二、“互联网+卫星遥感”的应用

1.遥感即服务

遥感即服务RSaaS(RemoteSensing-as-a-Service)是由中科遥感集团在“遥感集市”云平台的研发建设中首次提出的服务理念,是以遥感技术作为一种服务提供的商业模式。

遥感集市本着遥感即服务的平台定位,拥有遥感大数据存储、处理、应用、服务所需的海量存储及大规模计算能力;作为数据、信息、软件及应用服务等各类资源的集散平台,提供按需使用、计量付费的低成本一站式云服务;通过集聚大量用户和服务商,为各类商业/事业合作伙伴提供低投资、低风险、高收益的遥感空间信息商业化服务平台,旨在成为权威的全国遥感信息定期发布者,由此形成云服务平台运营收益模式。

经过一年的正式运营,遥感集市已累积了独家海量的线上资源,包含国内外的高分辨率卫星数据,国产卫星有高分系列的高分-1、高分-2,资源系列的资源-3、资源-2 C;国外卫星有美国Planet Labs100多颗卫星形成的世界最大的卫星群和德国快眼(RapidEye)5颗高分卫星;同时提供线上免费数据专区供公众及学生使用,目前免费卫星资源包括高分-1 16m、环境-1 30m、PL-3 5m正射影像。线下资源更加丰富,包含实践九号、天绘一号、北京系列在内的国内前沿卫星和包含快鸟(QuickBird)、世界观测(Worldview)系列、地球之眼(GeoEye)系列、斯波特(SPOT)系列的国外先进的亚米级数据,保障了遥感数据的丰富和及时性。

2.中国版谷歌地球

依托于遥感集市云平台强大的遥感数据服务体系,致力给公众提供及时的对地观测条件,中科遥感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研发的“实时中国”网页版和客户端均已发布。“实时中国”是以全国高分辨率卫星遥感数据为基础开发的卫星影像在线浏览工具,支持每天动态更新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同时内置近年历史影像存档数据,用户可通过对比不同时相的卫星影像感受地区历史变化,除了可以免费浏览高分辨率卫星影像,还可以进行地区搜索、定位、标注、分享、实时打印等操作,体验高清遥感影像带来的视觉享受和实用操作,被誉为每天更新的中国版谷歌地球。

相对于遥感集市面对专业用户、行业用户和服务供应商为主,公众用户为辅的服务模式,“实时中国”显得更接地气。一般的公众用户也可以“0门槛”地浏览高分辨率影像,人人都是目视解译遥感工作人员,在之后“实时中国”会为公众用户和专业用户提供更多个性化的遥感云服务,天眼中国、违建监督、灾害分析等都是有前景的应用方向。

3.众创空间

“互联网+”的精神告诉我们不能闭门造车,应开放平台,吸取各方创新力量,聆听市场需求。因此遥感集市的平台除了邀请了行业领袖的龙头企业进驻外,还不断吸收着新生力量,同时响应国家号召,积极投身众创空间。本着降低遥感行业的创业门槛,中科遥感于2015年夏季联合主办全国创新创业大赛,通过整合数据资源降低创业成本,为参加创业大赛的创业者提供包括影像数据、工具、环境、市场推广等全方位创业支持,旨在为“互联网+卫星遥感”铺平道路,使得大学生创业群体可以先投入自己的智力资源,形成一个线上创业的生态圈,等时机成熟再将优秀人才进行线下集聚,孕育各类优秀创新企业。遥感集市还建立了遥感威客的平台,威客是指那些通过互联网把自己的智慧、知识、能力、经验转换成实际收益的人。而遥感威客也是“互联网+卫星遥感”的一个应用方向,和众创也不谋而合,遥感威客平台支撑“创客”用知识挣钱,反过来通过威客获得成为“创客”的经验值。遥感集市将与更多第三方(包括公益机构)合作,通过广泛的威客任务真正让遥感技术应用在互联网的作用下社会化,逐步形成遥感线上生态圈。

三、打造“互联网+卫星遥感”生态圈

从动态地球影像的数据采集,大规模标准数据产品、个性化定制信息产品、大数据时空信息挖掘的处理分析,遥感信息服务及交易的平台服务,综合终端服务到政务商业大众应用服务在现阶段大部分都呈现独立专注的服务模式,如果把这五类服务做成一个闭环,建设一个遥感应用的生态圈将大大提高遥感服务的效率,“互联网+”将是完成生态圈建设一个最有力的元素。遥感数据资源极大的丰富,对遥感数据存储、处理和服务方式和能力形成的巨大挑战,在云端可以轻松化解,并高效调用数据及运算资源,拒绝冗余;数据时效性也得以保障,从年度、季度、月度到每天每小时的数据需求带来的应用领域拓展,也可以通过互联网实时处理、大数据分析及时缓解。

遥感集市在实践中也探索形成遥感产业生态圈的方向和模式,包容及不断汇聚包括数据、软件、设施、技术、服务商与用户在内的遥感应用资源部署在一站式产业化云服务平台上,并支持大众创业、遥感威客、众包服务,最终形成“互联网 + 卫星遥感”的大众化服务模式。

☆ 遥感集市构造的“互联网+卫星遥感”生态圈

猜你喜欢

集市生态圈卫星
miniSAR遥感卫星
热闹的集市
静止卫星派
探访于山“相亲集市”
新区制造生态圈
Puma" suede shoes with a focus on the Product variables
跑步生态圈
“中国创造”首开裸眼3D 超多维SuperD携梦工厂建生态圈
热闹的集市
科大讯飞:押注语音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