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动态

2016-03-30云菲

卫星应用 2016年2期
关键词:北斗油田测绘



国内动态

北斗服务外交大局

2016年1月13日,《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发布,文件将北斗系统写入其中,促进北斗系统落地阿拉伯国家,服务“一带一路”。文件指出,鼓励和支持中国企业和金融机构扩大参与同阿拉伯国家在北斗卫星导航、卫星地面站等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逐步扩大项目运营合作。进一步发展中阿航天合作,积极探讨在空间技术、卫星及其应用、空间教育、培训等领域开展联合项目,加快推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落地阿拉伯国家,积极推动中阿载人航天领域交流与合作,提升双方航天合作水平。

我国成功发射白俄罗斯通信卫星首次向欧洲出口整星

2016年1月16日零时57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白俄罗斯通信卫星一号。中国航天2016年首次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白俄罗斯通信卫星一号是白俄罗斯共和国首颗通信卫星,也是中国航天首次向欧洲用户提供卫星在轨交付服务。这次发射任务圆满成功,标志着中国航天迈出了开拓欧洲市场、服务世界航天的重要一步。

中沙、中阿签署卫星导航合作谅解备忘录

2016年1月19日,中国与沙特阿拉伯签署《中沙卫星导航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标志着中沙在卫星导航领域建立了正式合作机制。1月20日,中国与阿拉伯国家联盟签署《中阿卫星导航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这是落实《中国对阿拉伯国家政策文件》的又一务实举措,标志着北斗以阿盟秘书处为纽带,与阿拉伯国家联盟建立了卫星导航领域正式合作机制。这两个备忘录为加快推进北斗系统落地阿拉伯国家夯实了牢固基础。

高分四号卫星首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公布

2016年2月3日,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对外公布了高分四号卫星获取的首批影像图。首批影像图影像清晰,层次分明,包括50m全色、50m多光谱、400m中波红外三类,观测幅宽优于400km。截至1月31日,高分四号卫星已获取并处理数据8.3TB,生产1级标准产品4637景,覆盖面积2620万Km2。其中,国内覆盖851.5万Km2,国外覆盖1768.5万Km2。高分四号卫星主用户是民政部、气象局、地震局、林业局及其他用户部门和有关区域,上图为黄河三角洲影像。

我国成功发射第五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

2016年2月1日15时29分,我国成功将1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预定轨道。这是我国迄今发射的第5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也是第21颗北斗导航卫星,工作轨道为地球中圆轨道。卫星采用全新导航卫星专用平台,在星间链路、星载原子钟和下行导航信号等方面采用多项新技术。卫星入轨后,将与先期发射的4颗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共同开展星间链路、新型导航信号体制等试验验证工作,并适时入网提供服务。

长江航道“十三五”将用北斗实现数字化管理

长江航道在“十三五”期间将利用北斗系统等实现数字化管理。长江航道局今后将逐步推进北斗卫星导航、低空遥感无人机等设备的应用,利用遥感技术和低空摄影技术,实现航道地形、水流、水深、洲滩变化、岸坡冲刷等信息的大区域快速采集,同时建立长江航道数据中心,实现沿江AIS、海事、社会船舶等单位数据的融合,丰富信息来源,并向社会提供服务。届时,用户将在电脑、手机上“量身定制”个性化电子航道图软件。

海洋二号卫星将首次使用铷原子钟

海洋二号系列卫星B星和C星将首次使用铷原子钟,这意味着铷原子钟这类高精度星载授时系统向国家重点民用领域迈出了第一步。海洋二号卫星使用铷原子钟后,将具备高稳定的时间频率信号和更准确的定位、测速能力,且在卫星整个寿命期内不需校准,能为这两颗卫星在不同时间获取高精度海洋数据提供有力保障。

我国风云气象卫星红外遥感测温有了精准的“刻度尺”

“风云气象卫星红外遥感亮度温度溯源标准研究”通过了专家验收,解决了我国气象观测量值溯源难题,使风云气象卫星红外遥感测温有了精准的“刻度尺”。项目组为风云三号04星红外高光谱载荷的实验室定标研制了一台高精度真空黑体辐射源,应用本项目成果实现了国家亮温标准到风云气象卫星的量值传递。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卫星测绘应用中心获准分发高分卫星数据

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卫星测绘应用中心获准在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内分发高分卫星数据。此举必将推进高分数据在测绘地理信息行业和相关领域的共享服务,强化高分影像在测绘地理信息基础工作和重大工程的支撑作用,促进高分影像在测绘地理信息行业的广泛应用,有效提升国产遥感卫星在地理信息行业中的影像统筹保障能力。

2015年全国遥感影像基本实现全覆盖

近日,遥感集市完成了2015年高分系列和资源系列卫星数据总量统计,包括高分一号、高分二号、资源三号及资源一号02C卫星的全国地区覆盖情况。其中华东、华北、西南、东北地区已实现区域全覆盖,4颗卫星的全国覆盖率均达90%以上。在国土领域,高分一号和高分二号有效数据更代替了近80%同等分辨率的国外卫星数据,支撑着国土领域业务的开展。

中国首个援埃航天合作项目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中国商务部国际经济合作事务局与埃及国家遥感空间科学局正式签署埃及卫星总装、集成及测试中心项目实施协议,项目正式进入实施阶段。该项目是中国首个援埃航天合作项目,坐落于埃及新开罗,中国投资规模约为1.46亿元人民币,计划于2019年完成建设。项目建成后,埃方将具备两颗600千克级卫星的并行研制能力,并大幅提升其宇航基础能力及人才队伍技术水平。

中国石油行业首个北斗勘探开发应用系统建成

截至目前,中国石油行业首套油田勘探开发生产卫星综合应用系统已在中石化江苏油田平稳运行3个多月,标志着国家北斗卫星示范应用项目在江苏油田正式投用。江苏油田利用卫星遥感、卫星通信和卫星导航等最新技术,初步建成了具有油田车辆导航监控、管网巡线巡检、油井工况监控、油气勘查开采监测、油田数据传输监控、油田生产应急指挥、油田管网风险分析、遥感专题信息提取和北斗授时等九大功能的油田勘探开发生产卫星综合应用服务平台。

云 菲_摘编

猜你喜欢

北斗油田测绘
测绘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测绘质量的措施
北斗时钟盘
测绘新技术在测绘工程中应用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我国海上油田新发现
油田工人
“北斗”离我们有多远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中小型油田修井机效率提升改造及应用
首个北斗全球“厘米级”定位系统开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