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人民服务是共产党人根本宗旨和价值追求

2016-03-30徐少春

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12期
关键词:群众路线价值服务

徐少春

摘要: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意在打造一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党员领导干部队伍。党的领导干部要时刻牢记: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是彻底地为人民利益而工作的,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行,必须以合乎最广大群众的最大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

关键词:群众路线;服务;价值

中图分类号:D263.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12-0077-02

在党的党章和党纲中,在党的领导人的讲话中,对共产党员的价值观也有着明确的规定和要求。毛泽东曾说过:中国共产党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共产党人的一切言论行动,必须以合乎最广大群众的最高利益,为最广大人民群众所拥护为最高标准。毛泽东把这个问题作为我们党的宗旨,作为全党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从而明确地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员必须坚持以人民利益为最高利益的价值观,为人民服务就是我们共产党人的根本宗旨和价值追求。2013年4月19日,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决定从2013年下半年开始,用一年左右时间,在全党自上而下分批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会议上认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群众路线是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

一、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必须加强共产党人对党的性质和宗旨的认知教育

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切实做到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始终坚持将群众路线融入实际的工作生活当中,自觉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亲密联系,是我党在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需要深入探讨的。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题体现在“群众”两字,“群众”即为人民,如何走好群众路线,如何把人民的问题处理好,落实好,是我党开展所有工作的回归点,是党和国家工作的中心和重点,因此党和国家的所有工作必须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开展。不管是国际局势的处理,与他国之间的竞争,与他国的领土纠纷,还是国内政治经济的发展建设工作,一切的工作起点都是给生活在这个国家的人民群众创造和谐稳定祥和幸福的工作生活环境,为了让人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这也是我党创立时的宗旨所在。如果不是,仅仅是为了领导干部中饱私囊,为了自己的政治目的而不顾人民的利益,这样的国家跟被奴隶的国家有何区别,这样的国家在世界上又有何地位可言,这样的领导有何尊严可言,因此无论我们的党员干部处于什么职位,所从事的工作性质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而工作,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自己的价值所在,因此把为人民服务这一宗旨始终贯穿在教育实践活动中是非常有必要的,关键是党员领导干部如何把服务于人民这一宗旨在实际工作中体现出来,如何做到是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问题所在。

二、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有效途径,也是切实做到做好为人民服务工作的根本保障

一些党员干部在工作中存在“四风”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没有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的位置,而是始终把个人利益凌驾于人民群众的利益之上,没有把自己的岗位看作是为人民服务的,没有把自己的权力看作是人民赋予的为人民利益服务的,而是把自己的岗位看作是自己领导人民群众的象征,把人民赋予自己的权力看作是谋取私利的特权,甚至有的人打着为人民服务的旗号为自己赚取政治资本,把自己的工作看作是自己政治生涯的跳跳板,而不是履行“公仆”的责任和义务,为人民群众的利益鞠躬尽瘁。这些领导干部从内心深处,从本质上就没有把自己看作是为人民服务而工作的“公仆”,而是他们始终认为自己是国家和人民的主人,他们主宰一切,一切皆为自己随意索取,职位只是自己获得私利的一种途径。像这样人在党的领导干部队伍中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因为不仅仅是他们自己的行为抹黑了党组织的形象,损害了国家、人民的利益,尤为可恨的是一些高级领导干部的行为还带坏了周围的一些领导干部,使其步他们后尘。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一群人的力量却是无限的,当只有一个腐败干部时,其破坏力是有限的是可控的,可当其周围凝聚了一群腐败干部时,其破坏力是无法估量的,因此及时清除混入党组织的腐败分子是必要的而且要毫不手软。党员干部应做好本职工作,切实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要时刻让自己的头脑清醒,不断加强和改进工作作风,在工作中切实做到为民、务实、清廉,时刻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只有做到宗旨意识强、群众观点强,才会有为民务实清廉的意识,才会有好的精神状态,也才会在关键时刻把个人利益置之度外;否则,就会淡漠群众,忽视群众,各种不良作风就会滋长起来。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批”总结中指出,加强和改进作风建设是保持党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有效途径,必须聚焦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以作风建设新成效汇聚起推动改革发展的正能量。

三、群众是主人,是裁判员,是监督者

群众是党和政府的衣食父母,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党的执政理念和施政要领。李克强总理的一句“群众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是衡量政府工作的唯一标准”,再次将群众观点、群众观念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同时也是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提醒。“大树扎根于沃土,高楼立足于基石。”人民群众才是我们最强大的后盾,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党的十八大报告中“人民”一词出现145次,这充分体现了党的人本理念、为民情怀。

作为一名党员,笔者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学习的过程中也深刻体会到: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所有工作的生命线。正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贯彻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贯彻于党和国家的全部工作和活动中,我们党才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坚决拥护和支持。作为一名普通党员虽然不能拥有党员干部的领悟和其在领导职位上的内心世界,但是从这次的群众路线的教育实践学习活动中,我们也看到了很多党员干部在对待群众的态度上有了一定的变化,相关的职能部门在工作态度和效率上也有了一定的提高。笔者所感受到的变化最大是学院的服务更加亲民利民,在群众路线中教师和学生提出了各类问题,学院通过各种途径及时地去反馈和解决。如果是反映到学院以上的层面的问题,学院根据实际情况反馈到相关职能部门,如果是学院内的问题就逐一落实,虽然有些问题不是短时间能解决的,但是学院也根据实际情况做了通报和解决预案,让每一位教职员都能体会到学院在对待他们提出的问题的态度,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学院的主人翁,学院还广开门路鼓励每一位教职工为学院的发展出谋划策,积极参与到学院的建设管理工作当中去。

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针对“四风”进行整改的对象主要是党员干部,普通党员可以参与旁听和学习从而起到警示和教育作用,而群众则是学习活动中的裁判,是监督检验者,不但如此,人民群众应该永远是党员干部和政府的裁判员,而党员干部和政府永远是运动员。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的党员干部是否始终坚持了让群众满意是唯一的标准,是否始终坚持“群众第一”、“群众至上”的工作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最高宗旨。最终结果如何,权利应在群众裁判员手中,而不是现有的考核系统。否则就违背了群众路线的本意了,规则是运动员自己定的,裁判也是运动员自己当,结果可想而知。因此党员干部在制定政策和开展工作时,必须将民意、民情真正吸纳、充实到方案、标准的制定中,并在实施过程中,充分尊重民意,广泛征求民意,将评判的标准和标尺交给群众,让群众去裁定结果。让群众满意、高兴、答应的唯一标准,不是放在面上说说而已的,它必须落实到党和政府的每一件事情中、每一项工作上。

四、依靠群众,服务群众,改进群众工作方法

在新的时期,党和国家给党员干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党员干部要从更加合理的角度做群众工作,“依靠群众,服务群众”,不管任何时代群众都是我们最坚实的支撑,这也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不竭动力。正因为我们党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并且创造性地贯彻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贯彻于我们党的全部工作、全部活动中,我们党才得到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真诚拥护。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批”总结中指出,第一批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重要阶段性成果,促使党员、干部得到了党性锻炼,刹住了“四风”蔓延势头,带动了社会风气整体好转,贯彻群众路线的长效机制和刚性约束初步形成。教育实践活动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群众充分认同,党内外积极评价。

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目的在于建立一个长效机制把优良的作风始终贯穿下去,通过系列办法举措,让党员干部深刻剖析在贯彻群众路线中存在的问题,摆正同人民群众的关系,知道“我是谁”,明确“依靠谁”,弄懂“为了谁”,加强制度建设、作风建设,通过扎实有效的实践活动,让党员干部增强宗旨意识,真正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真心真意地投入到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的工作中去。因此这就要求我们的党员干部今后始终要走“群众路线”,主动深入到群众中去,做群众的知心朋友,要时刻关注人民群众,想群众之所想,忧群众之所忧,解群众之所难,真正地为老百姓做实事,真切地为百姓排忧解难。这是新时期对我们党员干部的新要求,也是我们党组织建立时的初衷和宗旨,只有如此方能让我们的党永葆活力。

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根本路线,也是党所有工作的生命线。因此只有认真践行群众路线,构建科学严密的组织管理机制,建立健全必要的监督机制,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和奖惩机制,坚持为民务实清廉的长效机制,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才能确保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真正取得成效。

猜你喜欢

群众路线价值服务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小黑羊的价值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