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环境下党员干部思政教育体系的构建

2016-03-29张立忠

现代交际 2016年3期
关键词:体系构建新媒体环境党员干部

张立忠

摘要:当前社会处于信息化时代,在新媒体环境下,构建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对于党员干部思政教育有很大的益处,能够提升党员干部思政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在坚持人文性、针对性、系统性以及主体性的原则下,把握新媒体环境下,加强党员干部思政教育体系的构建与创新。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原则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3-0050-02

根据十八大会议精神,目前我国社会发展非常迅速,要想进一步推动社会发展,就必须加强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想顺利开展党员干部的思政工作,就得在坚持相关原则的基础上建立相关的思政教育体系。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比较片面且单一,存在很多不足:第一,重表面,忽视实际和可观;第二,重视拓展党员队伍,但是缺乏对党员进行客观的评价;第三,重视理论,忽视实践;第四,重视宏观,忽略微观;第五,重视党员干部的思想建设,但是忽视党员干部的综合素质;第六,重视党文件精神的传达,忽视党员干部建设。[1]如今是新媒体环境,如果再采用传统的思政教育体系,势必无法真正让思政教育工作得到有效开展。因此,本文把握当前党员干部思政教育工作的现状,以及思政教育体系的原则,从而构建适应新媒体环境的思政教育体系。

一、党员干部思政教育现状

首先,当前为了改进党员干部工作作风,在惩防体系中引入了密切联系群众的相关规划。在平时的思政教育中利用理论学习会、队务会、职工大会等形式组织党员干部学习党的理论、政策、方针,让党员干部切实做到联系群众,改进工作作风,自觉执行。同时通过软件来加强党员干部的廉政文化建设,在手提袋、楼层牌上加上廉政的标志,给党员干部发放手机报来加强廉政建设,从而提高党员干部的抗腐败能力。[2]

其次,通过植树活动、新春文体活动来慰问贫困户、生病职工以及退休的老党员干部等。严格按照程序招工职工代表大会,从而推进民主建设工作。根据党委的规定和安排,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道德活动,通过歌曲、故事、感悟等形式来坚定党员干部的精神,从而坚定党员干部的道德决心。另一方面,针对党员干部开展定期评价,通过各种活动让党员干部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方针和政策,促进党员干部的全面发展,从而提高单位的形象。[3]

最后,坚持民主集中制,坚决落实党中央的决策,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从而把党员干部建设成为具有强大战斗力、人人能干实事、人人想干实事的集体。通过月例会、周例会等制度,对于重大事情要进行集体研究,利用班子会议和民主生活会等形式来加强党员干部之间的思想交流。在党员干部之间开展连心桥、回头看等活动,来加强党员干部与职工之间的交流,增强党支部的信任度和凝聚力。

二、新媒体环境

针对新媒体的定义以及新媒体环境与党员干部思想政治教育有何关系?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建立党员干部思政教育体系与新媒体环境存在实质性和无形上的关联,关键在于我们如何运用新媒体环境;其次,建立党员干部思政体系,必须以新媒体环境为依托;最后,手机、电视、杂志、报刊、网络以及其附属品是现代社会的新媒体。

三、新媒体环境下构建党员干部思政教育体系的原则

(一)目的性原则

党员干部思政教育一定要围绕相关部门的目标开展,要以企业、党支部的目标位落脚点和出发点。党员干部的培养标准是在企业、部门综合目标之下制定的标准和基本规格,这是一个综合性的体系,同时也是一项综合指标,是为了给相关部门和相关企业培养高级人才和专门人才。党员干部思政教育应该给党员干部提供一种巨大的精神动力,从而帮助他们实现目标。

(二)人文性原则

党员干部思政教育一定要做到以人为本,充分体现人文关怀。在教育方法方面,一定要选择党员干部能够接受的途径和方式,可以采用信息技术方法,多采用隐形教育,尽量少使用传统方法和显性教育法,从而让党员干部在愉悦的环境中接受思政教育。在教育内容方面,应该从实际出发,把党员干部的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联系起来,从而让思政教育为党员干部服务。

(三)系统性原则

要把党员干部思政教育作为一个系统,作为一个整体,要从整体出发,从党员干部各个方面和各个阶段开展思政教育,还要做好思政教育的衔接工作,在党员干部思政教育与非党员干部和党员群众思政教育之间做好充分衔接。

(四)主体性原则

在党员干部思政教育中一定要尊重党员干部的主体地位,要让党员干部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首先,要重视党员干部的三自教育,要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创造性、能动性和自主性,要鼓励和组织党员干部积极开展自我服务、自我管理以及自我教育活动,从而让党员干部成为思政教育的主角。其次,要坚持以人为本,党员干部思政教育要充分考虑党员干部的需求,在制定思政教育内容的时候一定要了解党员干部的需求,解除他们的困惑,满足党员干部发展的需求。

(五)针对性原则

思政教育一定要针对党员干部不断发展变化的思想实际展开。党员干部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不同的党员干部、不同岗位的党员干部对思政教育有不同的需求,因此在党员群体中开展思政教育一定要考虑其特殊需求,從而针对性地开展思政教育。

四、新媒体环境下创新党员干部思政教育体系

(一)调动党员干部的积极性

首先,通过思政教育体系中设置的网络交流平台,让各个党员干部在该平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看法,从中吸取别人观点中有益的思想,审视自己观念中的不足,从而真正从思想上起到教育的功效。

其次,在设置思政教育内容的时候,充分考虑党员干部的需求,让思政教育的内容真正是党员干部需要和渴望的。只有这样才能让党员干部乐于接受思政教育,而且自己也能主动学习思政教育的相关内容。

最后,思政教育的方式一定要是党员干部乐于接受的方式。传统过于死板的思政教育方式已经很难被党员干部接受,因此一定要切合党员干部实际,改进思政教育课的方法和方式,通过体验式、参与式、对话式和启发式等模式,让党员干部积极主动建构思政教育内容,从而实现思政教育的目的。

(二)赋予新媒体新的内涵

在新形势下,开展党员干部思政教育不仅要顺应新形势,更要赋予新媒体新的内容,真正让新媒体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功效。在行政部门、基层组织以及事业单位之间要利用新媒体建立交流平台,通过这一平台,做好各个阶层党员干部之间的思想交流和教育。

(三)合理利用网络沟通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已经走进信息化技术时代,各种网络工具已经进入人们的生活中,因此开展党员干部思政工作,应该充分利用网络工具。把思政教育内容融入到党员干部的吃穿住行中,让党员干部随时接受思政教育,从而真正实现思政教育的目的。不过,虽然信息技术快速发展,随之出现了很多思政教育的手段,但是传统的教育手段和新型教育手段应该不断进行融合,从而实现思政教育方法一体化。

五、结语

在实际开展党员干部思政教育工作的时候,一定要把这项工作当做一个整体,当做一个系统的工程,把新媒体作为载体,综合运用多种教育方式,从而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政教育工作,改变以往思政教育工作中不完善的部分,切实提高党员干部的觉悟,真正在岗位中做到带头作用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新媒体技术,也可以提高党员干部在思政教育方面的觉悟,通过从中国共产党的产生和到如今的累累硕果,在这个过程中的变化,可以让各个党员干部在心中牢牢树立主体意识,充分感受到时代和历史赋予自己的崇高使命,从而在心中树立牢固的使命感,如此一来,不仅仅党员干部自身能够监督自己的行为,更加能够感染身邊的人,从而让相关企业和部门形成一种良好的氛围,最终建立完善的党员干部思政教育体系。

参考文献:

[1]葛涛.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构建[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2014(01):45-46.

[2]邵先民.充分发挥企业党校在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工作中的主阵地作用[J]. 求实, 2013 (01): 228-229.

[3]李争.创新工作思路 发挥组工干部的引领带头作用——谈加强和改进新形式下党员教育工作[J]. 卷宗, 2013(03): 182.

责任编辑:杨柳

猜你喜欢

体系构建新媒体环境党员干部
同心战“疫”,市人大机关党员干部在行动
党员干部拒腐防变要用好“五心”
农村职业学校学生成绩考核体系的研究
如何构建旅游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新媒体与英语听力自主学习策略研究
新媒体环境下数学教育方法的优化
试析央视六一晚会的视觉传播及创新路径
构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思考
绥棱县 “三个注重”着力打造高素质党员干部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