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有效策略

2016-03-29张国胤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6年18期
关键词:辅导员政治职业

张国胤

(安徽理工大学,安徽 淮南 232001)

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有效策略

张国胤

(安徽理工大学,安徽淮南232001)

本文阐述了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内涵与提升职业能力的重要性,研究了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形成要素,对于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有效策略进行了深入分析.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策略

辅导员作为推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构成力量,是对于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的推行者与促进者.伴随着当前高校辅导员正朝向职业化发展的趋向,非常需要辅导员依据自我所具备的优势和特点,来体现个人自身的职业能力,促进高校辅导员的科学化工作水平的提升,较好的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将来成为社会上的有用人才.

1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内涵

职业能力为人们合理的应用所学知识、各种阅历经验、相关技能等,依据某种职业所制定出的的职业准则与和行业规范,来作为从业者并完成事务的整体性能力.职业能力能够作为一个人是否胜任其岗位职责的证明,同时也是一个人在其所从事岗位中是否能够拥有成就感的关键性因素.按照《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可界定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为:辅导员是完全按照马列主义指导思想,以现今社会发展与大学生的现实成长状况作为基础,在我国传统的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为其社会背景,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的相关知识与经验,以提升大学生整体性发展进步为既定目标,立足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实践,以当今相关学科的前沿理念与科学方法具有侧重点、务实高效的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的能力.

2 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重要意义

第一,是作为高校辅导员职业化的必然需求.作为一种职业的辅导员岗位,必须具有整体性的科学化、合理化的职业准则.界定辅导员职业化层次与水平的是职业能力,职业能力有助于高校对于辅导员岗位职责来作为合理界定,构建起对于辅导员的公开聘用、认真考核、严格管理、客观评价等一整套的人才使用机制.

第二、是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必然发展趋势.要达到辅导员的专业化,必然需要具有科学合理的长期积累,立足于学术发展与学科进步.辅导员应确实具备在某一领域的专业性的知识与技能,深入的研究某一个既定的学术或者学科研究领域,以较好的促进其职业能力的提升.

第三、是辅导员个人职业在今后持续发展的重点要素.平时辅导员工作事务繁忙,应该告别传统的“全能型”辅导员的认知误区,应该培养起具有自身特色的职业能力,并立足于此持续发展,方可达成自我的提升与进步.辅导员应提升自我的整体素质、增强业务水平,成为在思想意识、身心健康成长、管理学生工作等某一层面的专业人才.

3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构成要素

3.1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是立身之本

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个优秀的老师应该是‘经师’和‘人师’的统一,既要精于‘授业’、‘解惑’,更要以‘传道’为责任和使命.”高校辅导员作为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的指引人,首先即需要具有坚定的思想政治素质,与时俱进的学习先进的思想理论知识、积极向学生传播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梦的发展理念,指导学生在思想政治上的正确发展方向,让学生们成为新时期国家建设与社会发展的内在动力.

3.2提高道德品质素质是行为准则

中华民族自古即确立了仁德之道的道德思想意识,自孔子“仁义礼智信””,汉朝张衡所言“崇德轻位”,唐朝罗隐所言“非患无其位之所享,而应患仁德之不彰”,都同时佐证了“有德则盛”的关键性.当前,高校辅导员在日常工作当中应遵循的“德”能够以《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当中所具有的5款职业准则来执行,即爱国守法、敬业爱生、育人为本、终身学习、为人师表.此5款准则对于高校辅导员的道德与行为作为了规范化的指导和约束,由此也成为了高校辅导员团队都共同遵循的道德与行为准则.

3.3提高职业情感素质是工作要求

崇高的教师职业情感,是实施工作的精神动力,同时也是推行教育的关键性因素.教师自身的职业情感,重点涵盖了对于教育工作与学生的热爱.唯有让辅导员将自身的工作当作是一种事业来发展,方能主动学习,提升进步,并去真正的关注于学生的持续性进步.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唯有具备了爱,方能真正有着教育.”辅导员应具有真情实感的去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关爱和帮助,唯有如此方可作为学生的学习与生活真正的指导者.辅导员真诚的去关爱学生,让学生能够自辅导员所流露出的职业情感当中,去领悟到辅导员对于本职工作的热爱.并让学生将其形成努力上进、奋发有为的内在驱动力.

3.4提高业务能力素质是基本要求

辅导员具有9种职业技能,其中有思想政治教育、建设党团组织与班级集体、指导学业、管理日常工作、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对与处理危机事件、就业指导和职业发展规划、理论与实践研究.辅导员应积极学习和认知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理念与实施方法,使得理论结合实践,来进行有效的思考与总结,以此来主动积累知识,并促进专业知识与技能的提升,促进工作的实效性,以此来构成具备引领化理念指导和实际应用成果的转化,并成为在专业范围当中专家型人才.

4 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有效策略

4.1坚持一体化构建,完善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顶层设计

现今构建学生德育内容与工作系统的关键环节是建设辅导员队伍,而此一点应该置于改革高等教育的时代大背景之下,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社会大环境之下来作为综合性的考虑、整体实施.在现代化的高等教育持续性推进中,以达成教育现代化作为既定目标,来营造起新型的政府、社会、学校的紧密关系,构建起系统性的高效的制度体系,适应了较好的促进学校活力的需求.现今,已经基本建立起了提升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政策指导与和相关制度,但是在制度建设方面是一种逐步递进的过程.在任何一种范围之内的制度改进,或许都会对建设辅导员队伍相关的制度效率形成影响.因此,构建提升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制度.应对于以往固有的墨守成规的单一化的形态进行超越.营造起宏观视点下的大发展格局.具体而言,应该构建起审批严格的准入机制、科学的选聘制度、灵活的培训制度、科学的升职制度等.在做好顶层设计的前提下,来有序实施当代大学制度指导下辅导员团队的育德理念与能力大幅提高.

4.2探索分级分类,实现职业情感态度和知识技能的双提升

培养辅导员不能按照以往的“唯一模式”来实施,应该具有“公开选用、有效管理、重点培养、促进提升”相互进行结合的应用原则,培养辅导员应坚持划分层级与类别为既定目标,其中心任务为个性化定制培养,制定出科学合理的培训计划,建立起专业化的多层级的分类培训体系.具体而言,即为能够按照辅导员的入职年限与专业性来作为分类:在专业性层面,可将辅导员分为建设党团组织与班级集体、指导学业、管理日常工作、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应对危机事件处理等类别;在入职年限层面,可划分辅导员分为第一级至第三级等多种层级.结合两种分类法来划分层级与类别.辅导员按照所制定的培训计划,来灵活参与相关的培训,有效促进辅导员参与培训的主动性,使得培训效果得到较好的提升.

4.3强化专业依托,构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专业体系

现今,在工作理念方面,辅导员正从单纯管理转变为教育指导,在工作方式方面,正从固有的经化转变为研究化,在工作任务层面,正从对处理实际问题转化为处理思想与现实问题.提升整体的辅导员队伍职业能力必须有着专业的前提条件,此即为辅导员队伍逐步走向职业化的发展趋势.在确立了专业方向之后,方可划分知识与技能的类别,以构建起自我的学科理论知识及体系,较大的改变了重点以分散培训及个人缓慢的学习成长,对于以往固有的“专职未能具有专业性”的状态作为了改进,使得理论能够真正和实践相互紧密结合.因此,提议在现今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中分设出高校辅导员专业,来进行专业化人才的培养目标、实施计划、配置师资等,来培养专业化的辅导员,进一步培养出较多的高学历、高素质的辅导员.从而使得辅导员知识层次得到有效的提升,促进理念更新,让辅导员作为经过专业化培养的高素质的新型人才,促进高效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进步.

4.4推进学科协同,在融合联动的大格局中寻求突破与超越

长期以来,在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发展中受到了多种交叉学科的促进,例如历史学、哲学等促进了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发展.

4.4.1在一直注重此类原有学科的促进之外,也必须注重部分新出现当代交叉学科,如政治经济学、政治心理学等.促进多种学科间的相互交融,以各个学科自身所具有的优势,来提升学科的发展与进步.

4.4.2应强化多学科之间的相互协进的科学研究.以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为主要的研究中心,来合理配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的专业,并按照学科建设的总体性规划来推进实施.打造一支融合了科学研究、教学、实践的综合性团队,来研究思想政治教育如何来结合交叉学科.并立足于此,集中多元化的社会与学术资源,强化高校与政府单位、高校之间、高校与企业的相互协同发展,较好的作为智力输入与输出,对于各类资源进行有效借鉴、合理应用,集合众力,突破学科的分隔,促进本学科的内在进步与外延拓展,来促进当代学生工作中的关键性、发展性的诸多问题.

5 结语

总而言之,辅导员应该以可持续性发展的视野来看待学生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与变化的趋势,努力培养自身的创新精神和意识,持续性提升发散性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不断深化知识结构,研究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促进职业能力的整体性提升与进步.

〔1〕张宏如.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09):117-119.

〔2〕韩冬,毕新华.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的形成与提升[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1(11):122-124.

〔3〕湛风涛.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探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2(12):115-117.

〔4〕李汉烨.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研究[D].山东大学,2012.

〔5〕马小红.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提升的困境及对策[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4(14):73-75.

〔6〕孙潇.我国高校辅导员职业能力建设研究[D].长安大学,2009.

G647

A

1673-260X(2016)09-0258-02

2016-05-08

猜你喜欢

辅导员政治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职业写作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我爱的职业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